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四十六的回顧與前瞻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經文:詩篇七十七篇 11-20 節;哥林多前書九章 23-24 節

前言:

1964 年8 月2 日 ,是德生教會從母會高雄新興教會分設出來,第一次舉行禮拜的日子。此後,德生教會便將每年八月的第一個禮拜天,訂為設教的週年紀念日。每年此時,教會都會舉行讚美禮拜,訴說上帝的恩典,同時回顧教會創設的歷史點滴,藉以承先啟後,繼往開來,勇往向前。

一、四十六

數算之下,德生教會創設迄今,已經走過四十六個年頭( 1964-2010 )。若以人生的歲月來看,「四十六」這一個數字,時值壯年,正是擔負家庭重任的時期,也是社會的中堅族群,因進入四十六歲之齡的人,大都已學有專精、成家立業、閱歷豐富、經濟穩定的時候。若以孔子在《論語 ‧ 為政第二》當中所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歲時立志學習,三十歲自立,四十歲不易被俗事所迷惑,五十歲時懂得天命,六十歲時能聽不同的聲音接受不同的意見,七十歲達到隨心所欲而不超越法度。)的哲理觀之,四十已是不惑之年,人生的目標明確,已不會再受迷惘,乃向著平生的志願勇往直前。

事實上,早在孔子之前,上帝就已經透過「四十」這一個數字,啟示許多的意義。最常被提起的,莫過於摩西在埃及和曠野各四十年、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四十年、大衛與所羅門兩位以色列國王,皆在位四十年等。「四十」的信仰意義,在申命記八章 1-20 節之經文中,有著清楚的明示,我們從前面 1-6 節所載之經文:「 你也要記念耶和華你的神,在曠野引導你這四十年,是要苦煉你,試驗你,要知道你心內如何,肯守他的誡命不肯。他苦煉你,任你飢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裏所出的一切話。這四十年,你的衣服沒有穿破,你的腳也沒有腫,你當心裏思想,耶和華你神管教你,好像人管教兒子一樣。你要謹守耶和華你神的誡命,遵行他的道,敬畏他。」 得以看到,上帝藉著四十年的歲月, 苦煉、試驗、保守、引領 以色列百姓,並且從中告訴我們, 人要得著上帝的應許和祝福的不二法門,就是倚靠、謹守、敬畏上帝,並遵行其道。

若以四十六年來計數,正是以色列百姓在曠野漂流四十年之後,進入迦南地的第六年,所面臨的功課,比曠野時期來得更大,因在曠野期間,只算是考驗時期,進入迦南地之後,嚴峻的挑戰才剛開始,上帝所應許的迦南美地,還是得經過一番的打拼、戰爭,才能得著。同樣的道裡,德生教會進入四十六週年,邁向四十七年之時,在當今多元化世界的福音禾場上,一樣充滿挑戰,仍然必須倚靠上帝的帶領,才能得人如魚。

二、回顧

或許,長久在德生教會聚會的會友,對於德生教會的歷史皆已耳熟能詳,然為了能夠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於此,我們還是要站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時間交界點上,訴說德生教會的歷史。畢竟,歷史是過去,也是根源。人若不瞭解自己的歷史,就不曉得自己的「過去」,當然也就不知道自己的「根源」,便無法亙古知今,繼續向前。

談到這裡,油然想起一生發表過三千篇文章,且撰寫了一部名為《歷史研究》( A Study of History )的曠世鉅著,並代表英國政府,參與過兩次世界大戰 後的和平會議之英國著名歷史學 家湯恩比 博士( Dr.Arnold Toynbee,1889-1975 ),

所 曾說過的一句話:「我們要彼此熟悉歷史,因為人不是只生存於目前的現在 裡,我們是生存在一條精神的河流中,我們要記憶過去,也要展望未來。」足見,回顧歷史,不但可以以古為鑑,更可以溫故知新。

事實上,最會講述歷史、回顧歷史、保存歷史,以歷史為鑑的民族,乃以以色列民族莫屬,也就是因為以色列民族極重視與認同自己的歷史,並從歷史當中得著借鏡,而使得他們得以在亡國兩千年之後,能夠再度建國。當然,其主要的原因,除了保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外,對於祖先的歷史與民族精神的維繫與認同,以及對於信仰的堅持,乃是其重要關鍵。從聖經的記載得以看出,每逢節慶,以色列的長者,都會不厭其煩的告訴子孫,上帝如何帶領他們的祖先出埃及,導引他們進入迦南地的故事,此舉,除了藉以感謝上帝在過去所走過道路上的保守與恩典外,更進一步從複述歷史當中,提醒子孫,無論如何,都得謹記上帝的教訓。如此的證據,在申命記當中,不但有清楚的記載,就是詩篇的詩人,也透過詩詞,透過省思來訴說「歷史」的重要,我們從詩篇七十七篇 11-20 節,詩人所吟唱出來的詩詞:「我要提說耶和華所行的;我要記念你古時的奇事。我也要思想你的經營,默念你的作為。神啊,你的作為是潔淨的;有何神大如神呢?你是行奇事的神;你曾在列邦中彰顯你的能力。你曾用你的膀臂贖了你的民,就是雅各和約瑟的子孫。神啊,諸水見你,一見就都驚惶;深淵也都戰抖。雲中倒出水來;天空發出響聲;你的箭也飛行四方。你的雷聲在旋風中;電光照亮世界;大地戰抖震動。你的道在海中;你的路在大水中;你的腳蹤無人知道。你曾藉摩西和亞倫的手引導你的百姓,好像羊群一般。」已可看到,透過回顧,不但可以看到上帝偉大的作為,更可從歷史得著啟示,並從上帝的啟示中,得著前進的信心與力量。

基於此,在德生教會四十六週年的時刻,我們也當效法以色列百姓的精神,再次重述德生教會的歷史,藉此感謝上帝的恩典,同時緬懷與效法信仰前輩過去為德生教會的熱心事奉,好讓他們的信仰精神與作為,成為我們跟隨的腳步。

德生教會的設立之因,需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一百週年紀念( 1865-1965 )所發起的「倍加運動」談起。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為紀念 1965 年宣教一百週年( 1865-1965 ),於 1954 年發起「設教百週年紀念教會倍加運動」。經過十年的努力, 1964 年底,總計達設立教會四百六十六間、信徒十萬零三千名的倍加目標,德生教會就是在「倍加運動」中所創立的。

1964 年,高雄新興教會的蘇天明牧師,為響應長老教會在台宣教一百週年所推出的倍加運動,在分設六合與重生教會之後,乃計畫再設立第三間教會,因而邀請在彰化牧會的邱天登牧師前來高雄協助開拓。蘇牧師之所以會請邱牧師前來幫忙,乃兩人是神學院要好的同學。邱牧師欣然接受後,蘇牧師遂協同新興教會的翁嘉器、吳招生、吳新德、余蔡倫、彭清約等多位長老加入開拓的行列。

1964 年 7 月初,母會新興教會的蘇天明牧師與好友邱天登牧師,及彭清約長老和余蔡倫長老,相偕來到高雄市德生街勘察分設教會的地點。經過一段時間的奔走,決定租用德生街 23 號的三樓透天厝作為聚會場所,遂而將二樓闢為禮拜堂,三樓作為牧師館,一樓規劃為接待室及主日學教室,且依街道的名稱,命名為「德生基督長老教會」。母會為劃分德生教會的牧區,乃將住在高雄市大同路以南、中山路以東的新興教會會友劃分到德生教會聚會,大同路附近之會友,則任其自由選擇。

待軟硬體設備皆就緒後, 1964 年 8 月 2 日 ,由高雄中會議長李傳牧師(當時還未有壽山中會,壽中於 1972 年從高雄中會分出)主持了德生教會的開設禮拜。同年 8 月 9 日 ,舉行第一次主日禮拜,出席人數約七十餘名。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依然健在,高齡九十歲的朱文泰長老,由於在台南二中任教時,曾在台南三一教會聚會,並擔任長老,因而認識邱牧師的第三千金邱惠女姐,經由她向邱牧師介紹,朱長老決定就近到德生教會聚會,並將會籍轉入德生教會,而成了德生教會目前最為資深的會友,堪稱是本會的開國元老。

朱長老常感念地說:「母會真是用心良苦,給了我們最好的基本會友。長老們更是獨具慧眼,捨棄了原先所找的地方(現為信義會苓雅教會),先暫時租屋在德生街,於同年( 1964 年)十一月間,再以台幣三十一萬元購得建堂用地二百零 八坪 。租屋期間,母會每星期皆派二位長老、二位執事前來協助聖工,同時派吳進蘭執事擔任主日學校長,因而奠下良好的根基。端此,德生教會終於 在 1965 年 6 月 13 日 召開第一次小會,並於同年 8 月 8 日,依新約聖經初代教會的模式,設立了第一任執事七名。」

1968 年底,德生教會的教勢快速增長,已有長老四名,執事六名,陪餐會員一七八名,未陪餐之小兒會員一 0 九名,已遠超過成立堂會的標準。

1969 年於壽山中會春季議會稟請,獲准升格為堂會。

1976 年 2 月 26 日 第一次建堂,由蘇天明牧師主持定礎式,於 9 月 17 日 舉行獻堂感恩禮拜。

1981 年開設大仁教會。

1987 年 8 月 23 日 開設德生第二教會(現改為漢民教會)。

1989 年開始籌畫第二次建堂的計畫。

1990 年 9 月 30 日 上午十時,由陳播春牧師主持定礎禮拜,正式開工。

1992 年 3 月 29 日 舉行新建大樓獻堂感恩禮拜。新建禮拜堂落成後,信徒人數呈倍數增長,教勢蒸蒸日上,不但與社區結合,辦理課輔班,還與隔壁的新興國小共同辦理英文教學。

1993 年接納燕巢教會為支會,協助其福音事工。
2000 年起,教會開始推行一連串的禮拜更新、靈命造就、松年大學、週末兒童營、團隊服事、管弦樂團 …. 等事工,並於 2002 年 2 月 17 日 起,開始第三場 ( 華語 ) 禮拜,教會也從一位牧師,增加到現在的五位,主日禮拜的人數也正逐年增加中。

從這四十六年的歷史可見,德生教會自 1964 年,由母會新興教會分出來之後,經過四十六年的歷史,已經茁壯成長,不但生了兩個「孩子」(壽山中會的漢民與大仁教會),還認養了一個「孩子」(燕巢教會)。這些年來,的確讓我們看到上帝對德生教會的恩典、同在與保守。


三、前瞻

回顧的主要目的,並非沈醉於過去,而是為了前瞻,也就要繼往開來。這樣的觀念,腓立比書三章 13-14 節之經文:「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給了我們非常清楚的明示。聖經的這段教導,歷史學家湯恩比也給了非常貼切回應,湯恩比說:「歷史是上帝在行動中啟示他自己」( God revealing Himself in action )又說:「歷史最終的目的是上帝的國。」( The end of history is the Kingdom of God )。

1. 投入服事

面對二十一世紀社會的急速變化,雖然得面對比以前更多的挑戰,但只要我們能同心投入服事的行列,將會如同創立衛理公會的十八世紀英國神學家約翰衛斯理( John Wesley,1703-1791 )所言:「求主賜給我一百個全心全意愛神的人,除了罪以外什麼都不怕的人,我們就可以移動全世界。」是的,若教會多一點全心全意愛上帝,並投入服事的人,將會使光說不鍊,一味指責、抱怨與批評的基督徒逐漸消失,如此一來,教會不但會隨之興旺,社會也會跟著改變。

2. 實踐 WELL 之原則

美國加州「豐收基督徒團契」 (Harvest Christian Fellowship) 的主任牧師 Greg Laurie ,十九歲在這一間教會服事時,人數只有三十個人,且是從查經班開始,今天,該教會已經有一萬五千人參與聚會,是美國增長最快的教會之一。為何會如此?許多人感到興趣。 1999 年, Greg Laurie 牧師寫了一本名為《顛覆世界的教會》 (The Upside-Down Church) 的書,內容提到許多原則,其中,有一個值得效法的理念,即:「世界是以人為中心,自我為主,然而神的國度是以神為中心,基督是主。」是的,教會若不以上帝為中心,並尊主為大,只靠個人的才華和魅力,只會徒勞無功。

再者, Greg Laurie 牧師還以 WELL 這四個英文字母作為比喻,談到教會增長的四項原則: Worship- 熱心 敬拜、 Evangelization – 傳揚福音 、 Learning- 認真 學習 、 Love – 充滿愛心。當我看到 Greg Laurie 牧師所提出的 WELL 四項原則之後,頗有同感。教會若實踐出這四項原則,一定增長。在德生教會設教 46 年的今天,這四項原則,亦可成為我們前瞻的一項目標。

結語:

在紀念與慶祝教會的設教週年時,有幾件事,值得我們再次提出,並致上感謝:

1. 感謝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於 1954 年發起「設教百週年紀念教會倍加運動」。

2. 感謝母會新興教會配合總會的倍加運動,於 1964 年設立德生教會。

3. 感謝德生教會的前兩任牧師,已故邱天登牧師、陳播春牧師的牧養、耕耘與 撒種,及現在與過去之牧師團的服事。

4. 感謝德生教會所有過去與現在參與禮拜和服事的長執與兄姐。

在設教四十六週年的時刻,願我們一起用哥林多前書九章 23-24 節所載之經文:「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你們也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一起共同勉勵,努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