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錯誤的期待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經文:撒迦利亞書九章9-10節;路加福音十九章28-44節
前言:
以<錯誤的期待>為題,最主要的目的,乃要大家明白,兩千年前,當耶穌在棕樹主日騎著驢駒,以「君王」的姿態進入耶路撒冷時,民眾誤以為耶穌進城的目的,是要來拯救他們脫離羅馬帝國的統治,好讓他們恢復自由、平等之身,而得以過著福、祿、壽的日子。猶太人之所以會有如此的期待,乃因主前二百年,他們受到異族統治,生活苦不堪言,人民起而革命成功,而得以恢復自由。當革命成功,軍事領袖進入耶路撒冷城時,民眾無不歡欣鼓舞,手持棕樹枝,夾道歡呼,口中並喊著「和散那!」(Hosanna 為希伯來文,經文出自於詩篇一一八篇25節,意為「求你拯救」)。但不久之後,猶太人又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下,淪為次等公民,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因此,當猶太人一聽萬王之王耶穌要來時,無不爭先恐後,排列在通往耶穌撒冷的路上,歡迎和平君王來拯救他們脫離羅馬帝國的統治。這樣的想法,基本上,是對耶穌「錯誤的期待」。

一.耶穌騎驢進城
耶穌為世人降生,且在受難的前一週,以和平君王的身份騎驢進入耶路撒冷之事,早在舊約時代,就已經在聖經中被記載了。所載經文如利未記二十三章40節所說:「第一日要拿美好樹上的果子和棕樹上的枝子,與茂密樹的枝條並河旁的柳枝,在耶和華你們的神面前歡樂七日。」詩篇一一八篇25-26節所述:「耶和華啊,求你拯救!耶和華啊,求你使我們亨通!奉耶和華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我們從耶和華的殿中為你們祝福!」以及先知撒迦利亞(主前520-475)所預言:「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裏!他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地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我必除滅以法蓮的戰車和耶路撒冷的戰馬;爭戰的弓也必除滅。他必向列國講和平;他的權柄必從這海管到那海,從大河管到地極。」(撒迦利亞書九章9-10節)。

到了新約時期,耶穌騎驢進城,準備實現拯救大業的預言,在四福音書的馬太二十一章1-11節、馬可十一章1-11節、路加十九章28-44節:「然而耶穌說完了這話,就在前面走,上耶路撒冷去。將近伯法其和伯大尼,在一座山名叫橄欖山那裏,就打發兩個門徒,說:你們往對面村子裏去,進去的時候,必看見一匹驢駒拴在那裏,是從來沒有人騎過的,可以解開牽來。若有人問為甚麼解他,你們就說:『主要用他。』打發的人去了,所遇見的正如耶穌所說的。他們解驢駒的時候,主人問他們說:『解驢駒作甚麼?』他們說:『要用他。』他們牽到耶穌那裏,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扶著耶穌騎上。走的時候,眾人都把衣服鋪在路上。將近耶路撒冷,正下橄欖山的時候,眾門徒因所見過的一切異能,都歡樂起來,大聲讚美神,說:奉主名來的王是應當稱頌的!在天上有和平;在至高之處有榮光。眾人中有幾個法利賽人對耶穌說:『夫子,責備你的門徒吧!』耶穌說:『我告訴你們,若是他們閉口不說,這些石頭必要呼叫起來。』耶穌快到耶路撒冷,看見城,就為他哀哭,:『巴不得你在這日子知道關係你平安的事;無奈這事現在是隱藏的,叫你的眼看不出來。因為日子將到,你的仇敵必築起土壘,周圍環繞你,四面困住你,並要掃滅你和你裏頭的兒女,連一塊石頭也不留在石頭上,因你不知道眷顧你的時候。』」以及約翰福音十二章12-19節的記載中實現了。

二.棕樹節的意義

按基督教節期而言,復活節前的第七天為「棕樹主日」,這一天,是受難週的第一天,同時也是「復活節期」(Easter Cycle)的開始。(復活節期乃包括「棕樹節」(Palm Sunday)、「受難週」(Holy Week)、「復活節」(Easter)。)之所以用「棕樹」作為節日名稱,乃耶穌基督為實現上帝對人類的救贖,於被釘死在十字架前的最後一個主日,騎驢進入耶路撒冷城,民眾手持棕樹枝,並將之鋪於地上,夾道歡呼,口中高喊著「和散那」,以迎接祂進城的日子。民眾會以棕樹枝作為歡迎耶穌的到來,乃棕樹又稱為「棗椰樹」,除了樹幹高大、筆直外,更是一種可以結果、生產糖漿,是為中東地區的高經濟作物。自古以來,棕樹在巴勒斯坦地區,即代表著優美、高雅與勝利的象徵,當地人民極喜愛用其樹幹和葉子來美化建築物,同時以棕樹枝迎接勝利者和君王的到來。

耶穌為實現拯救人類脫離罪惡,在進城之前,特別借了一匹象徵和平的驢駒,騎入耶路撒冷,藉以「訴說」自己並非擁有千軍萬馬、掌握軍政大權勢的統治者,而是一位應驗先知預言,拯救人類失喪的靈魂,實現上帝救贖大業的「和平君王」。由此得以看出,棕樹主日的意義,乃耶穌為人類犧牲、服務、奉獻、救贖預備的日子。耶穌騎驢進城,民眾手持棕樹枝,且將之鋪於地上,夾道歡迎的過程,則象徵著跟隨主的人,再次受召,為主所用,一同見證主的得勝。唯可惜的是,歡呼的人群中,有諸多猶太人對耶穌充滿著錯誤的期待,將祂誤認為政治的解放者,最後還將祂釘死在十字架上。

三.錯誤的期待否?
廣末涼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藝人,不但形象清新,還有「乖乖牌的清純女星」之雅號。可是,最近的廣末涼子頻頻凸搥,不但在記者會上失態痛哭,連搭計程車也因忘了帶車資而傳出狀況。更糗的是,還當街整理內褲被發現,而傳出她可能罹患了嚴重的憂鬱症和精神病。消息曝光後,日本人無不對她加以評論。結果,幾乎大部份的人,皆將責任歸諸在廣末的身上痛批。然此同時,卻有學者提出不同的看法指出:廣末並非罹患憂鬱症和精神疾病,而是影迷們對她錯誤的期待所造成。因觀眾往往無法了解,在螢光幕前被公認為完美、純潔、漂亮的女孩,下了戲後,仍會有人性的七情六慾,除了必須吃飯、睡覺、上廁所外,還是會有情緒上傷心的掩面哭泣,或得意忘形的開懷大笑,也會如平常人一般,上了計程車之後,才發現忘了帶錢。當然,也會因生理痛而面有難色,或因內褲不適必須調整的時候。就在人們如此「無知」的情況下,一看到廣末與常人無異的「脫軌」演出時,便覺得不可思議,而將她標貼為憂鬱症和精神患者,使得原本正常的廣末,在人們錯誤的期待下,承受相當大的壓力,只好「將錯就錯」,掉入孤單與憂鬱的深淵,無法自拔。

事實上,人生活在世上,都會充滿著諸多期盼,但在盼望中,卻又經常產生錯誤的期待。錯誤的期待不但是一種認知上的落差,還會因此而成為衝突的導火線。最為人所熟悉的,除了過去猶太人對耶穌產生錯誤的期待之外,現代人因簽注樂透和六合彩槓龜,而拿神明出氣,將之砍斷手腳,放火燒掉鬍鬚,也是在錯誤的期待下所出現的偏差行為。尤有甚者,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重回「祖國」的懷抱,百姓滿懷希望,以歡欣鼓舞的心,迎接國民黨軍來到台灣時,所見到的,卻是一群軍紀渙散,衣衫不整,形同乞丐的軍隊。緊接著,又是一連串的貪官污吏,進而發生二二八事件,使得人民在「望不到春風」的情況下,只好以「補破網」的歌聲來抒發心中的失望與不滿。如今,台灣島內的「外省與本省」、「芋仔與蕃薯」之嚴重對立,正也是「錯誤的期待」與「事與願違」所導致的結果。

四.信與委身的期待
耶穌騎驢進城,象徵著祂是和平的人君,祂所帶來的,是悔改的信息,是上帝國的福音。祂要使人的靈魂得到拯救,心靈得著解放,而非所謂政治權勢、經濟利益、福祿財子壽的「成功神學」。若人存有這樣的夢想,就是一種「錯誤的期待」。值得注意的是,對上帝和自我的期待,應是一種「信與委身」,而不是「成功神學」的實現。

何謂「信與委身的期待」?一則名為<三棵樹的夢想>(Three Tree’s Dreams)之故事,正好給了我們美好的啟示。話說一高山頂上,有三棵小樹在此落地生根,三者皆夢想,有朝一日長成大樹的模樣。第一棵小樹首先自我期許的說:「我想要擁有寶藏,外披黃金,裡放珍貴的寶石,成為世上最美的藏寶箱。」之後,第二棵小樹亦以盼望的口氣道出:「我想帶著國王和皇后航向大海,到世界各地,讓他們感受到船身的堅固和安全。」第三棵小樹聽完之後,亦充滿期待的言及:「我不想離開山頂,我期盼能成為山上最高的樹木,甚至是世上最高大的樹,好讓人們都能看到我。」

經過了多年,三棵小樹終於長成。一天,幾位樵夫上山,見到這三棵大樹。第一位樵夫望著第一棵樹,說:「這樹真強壯,實在太好了,我可以將它砍下,賣給木匠。」於是揮動斧頭,砍下第一棵樹。「現在我將被製作成美麗的藏寶箱,我會擁有許多珍貴寶藏。」第一棵樹高興的如此說。

第二位樵夫看到第二棵樹時,驚奇的讚嘆:「這樹壯又結實,我可把它賣給造船廠。」語畢,便舉起斧頭,砍伐第二棵樹。「現在,我將成為一艘大船,航向大海!」第二棵樹心中得意的想著。

第三棵樹見到第三位樵夫時,心中非常擔心,因若被砍,「鶴立雞群」的夢想就不可能實現。第三個樵夫打量著:「任何一棵樹都可以,就這一棵吧!」便揮動斧頭,第三棵樹因而應聲倒下。

當第一棵樹被帶到工廠時,心中至為喜悅,因夢想就快成真。但事與願違,木匠卻把它製作成飼料槽,放在穀倉裡,預備作為餵養動物之用。第二棵樹進到造船廠之時,心中顯得很開心。但這顆樹並沒有被打造成大船,反而被製造成小船。第三棵樹在無法如願的情況下,被人鋸成大塊木板,放置在黑暗的角落裡。顯然的,這三棵樹木所期待的夢想,似乎都無法如所願。

一天夜裡,有對年輕夫妻來到穀倉,在此生了一個嬰兒。婦人生產後,把嬰兒放到飼料槽時,丈夫發出遺憾之言:「真希望寶寶有個舒適的嬰兒床。」不久,星光照耀在馬槽時,母親微笑著說:「這馬槽真漂亮!」第一棵樹終於明白,它已經裝滿了世界上最為珍貴的寶藏-耶穌基督。

有位旅人和朋友共搭一艘船,當船出航後,遇到狂風暴雨,乘客驚恐聲四起,此時,睡夢中的旅人被喚醒,站了起來,伸出手臂,說:「安靜!」風雨隨即平靜下來。第二棵樹終於明白,它運載了萬王之王,耶穌基督。

在一個星期五清晨,由第三棵樹所製成的木板,被人從柴堆搬出,製作成十字架,被人扛著遊街,扛它的人,不但被辱罵、譏笑,還在最後被釘在十字架上慘死。過了三天,被釘的人復活時,第三棵樹這才明白,上帝的愛改變了一切,而它正是承載著耶穌基督拯救大業的「一棵樹」,人們都將仰望著它。

結語:
擁有英國劍橋大學神學博士學位,一生著作超過七十本的楊牧谷牧師,自1987年起,即全時間投入神學的研究和寫作。可惜的是,1992年罹患鼻咽癌,與病魔奮鬥多年後,2002年1月7日病逝於英國。

因著楊牧谷牧師的信仰,《真理報》為文指出:「在苦難和重病中,人們最常發出的問題是:為甚麼人生有痛苦?為甚麼會發生在我身上?哲學家和宗教界人士都曾嘗試去解答這些問題,可是都得不到圓滿和合理的解釋。楊牧谷既是哲學博士,又是神學工作研究者,在經歷苦痛的時候,明白到生命本身就是有苦有樂,人生際遇本來就是有高有低。不必苦苦追問痛苦的因由,也無須強作解釋。健康與患病既然是生命的一部份,因此他只需要平靜地接受,不需要任何理由或言詞去潤飾。

楊牧谷牧師說:『人們之所以難以應付人生中的逆境,是因為他們對生命有一份錯誤的期待。』人們以為幸福快樂是必然的,因此遇到失敗挫折時,他們必定深深的失望。甚至很多基督徒對生命也有極不現實的看法,以為相信耶穌,人生就會花香常漫;有神保守,就不會有患難災害。其實剛剛相反,很多的苦難和迫害,正是因為相信耶穌而有的。因為基督徒對生命的一份堅持和執著,比不信的人面對更多的災害和心靈上的掙扎。所以基督徒不應該期望因信耶穌,就不再遇見苦難。真正的信仰能給人勇氣和力量去應付人生的風風雨雨。因此信仰不是用來解釋人生,信仰是要來承載人生的。信仰的承載力就是讓我們能接納生命,而不去逃避。」

我們應對上帝充滿「信與委身的期待」,而非如同棕樹主日時,那些對耶穌基督存在著「成功神學」的幻想,而產生「錯誤的期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