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起來!走向神! — 林鑠聰牧師

  • 林鑠聰牧師

聖經:創世記十二章1-7節

前言:
目前台灣總統、立委的選舉正在熱烈的進行中,請問我們基督徒的選擇是什麼樣的態度與方式?走向上帝或走向人?信靠上帝的保守帶領來建造上帝國,或是倚靠人的關係來建立自己的勢力?
或許我們可以自我檢視一下:到底我們日常生活中敬拜上帝、讀上帝的話、吟詩讚美上帝、守望禱告較多,或是看電視、上網交友、滑手機、玩手機遊戲、看報紙、雜誌較多?

上帝已經通過許多傳福音的聖徒共同建造上帝的國度,讓我們決志成為屬主上帝的基督徒,他們奉獻的生命已經改變世界各國,以及我們的人生。請問我們的生命是否能夠繼續影響別人的人生?今天讓我們從信心之父亞伯拉罕的身上學習『起來!走向神!』,讓我們的生命成為別人的祝福。

壹、聖經分享
一、『起來!走向神!』的亞伯拉罕
聖經第一卷書《創世記》記錄了亞伯拉罕的生平,他本居住在幼發拉底河下游的吾珥,就是古代的巴比倫、現今的伊拉克一帶,後來隨父親遷移到上游的哈蘭,他的父親死在哈蘭。在亞伯拉罕75歲的時候,上帝呼召他離開,但並沒有明確告訴他去哪裡,亞伯拉罕就帶著他的妻子撒萊和侄兒羅得,和家裡所有的人離開了他的家鄉。亞伯拉罕『起來!走向神!』的故事就是這樣開始的…

◎亞伯拉罕四階段的一生
1.離開:他離開本地、本家,成為大國賜福與你,別人因你得福。
2.起來:他起來走遍這地,賜給他所觀看到的地,使其後裔如塵沙。
3.相信:他相信上帝應許、保護、賜他後裔如眾星,賜迦南地。
4.賜福:上帝以改名、割禮記號,成為多國之父,得迦南地、後代也與上帝立約受保護。
「亞伯蘭」’Abram {ab-rawm’}與「福」barak {baw-rak’} 12:2-3 出現五次。「福」字:「祝福」、「屈膝」的意思。此字在創世記中出現88次。「福」barak {baw-rak’} 被祝福、被崇敬,因神興盛,原文和「亞伯蘭」’Abram {ab-rawm’}”被高舉之父”相當接近,「亞伯蘭」和「福」放在一起有相關的效果。

我們的生命是否也成為別人的祝福?當別人提到我們的名字時,是否是被高舉的?或是被祝福的?

1.走向未知的路
上帝要亞伯蘭放棄自己的故鄉、親族,到一個未知的地方去。這對一個已經有點年紀的人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挑戰。我們都不願意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人群,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神並未告訴他是甚麼地方,這需要他憑信心一步一步跟隨神的帶領。讓「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上帝對亞伯蘭呼召的核心是「你也要叫別人得福」。

2.信心的記號
亞伯拉罕每到一個地點就會築壇敬拜上帝。這是亞伯拉罕在他經過的地方留下的主要記號,表明他對上帝的敬拜態度。「築壇」是為了敬拜上帝,和上帝交通。進一步表示順服上帝,將自己一生交託祂,將自己獻給上帝,當作活祭,是上帝所悅納的(羅十二1-2)。這也是我們德生教會設立的目的。

二、順服信實上帝的亞伯拉罕

1.順服的路
亞伯拉罕的信心是建立在上帝的信實。亞伯拉罕相信上帝的應許必能成就,儘管他那時已經75歲,他的妻子撒拉也已經65歲,還沒有給他生過一男半女,看起來,成為大國的希望很渺茫。但他還是跟著上帝的指示,走到了迦南地。在這裡,神向他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拉罕就在那裡為向他顯現的上帝建造一座壇敬拜上帝。我們可以從聖經中看到的是,亞伯拉罕明確地知道上帝讓他做什麼,他就順服,起身來行。他走到哪裡都要為上帝築壇,亞伯拉罕是一個順服敬拜的人。

2.信心的傳承
在亞伯拉罕的一生中,他和上帝之間的互動顯明了上帝是所有信心的根源。人的信是建立在上帝的信實上,上帝與亞伯拉罕立了約,要使他的後裔成為大國,使他成為萬人的祝福,上帝的話是信實的,上帝所立的約就一定會實現。亞伯拉罕在幾個危機中,都是靠上帝解救的。也正因為這樣一次次真實地經歷了上帝,他最後能夠成為 “信心之父”,我們不僅明白什麼是信心,更明白信心的來源和能力,使我們因為祂來領受祝福,能夠效法亞伯拉罕,用信心來走上帝呼召我們,繼續向世界宣揚福音的道路。

正如主耶穌所說:「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馬太福音17:20)救恩出於上帝的恩典,憑著基督的血,也因著人的信,這樣,就顯明了上帝的義。

貳、見證分享

1865年『起來!走向神!』的見證:
一、台灣宣教師馬雅各(James L. Maxwell)
今年我們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慶祝設教150週年,就是從宣教師馬雅各醫生開始的。
在歷史中掌權的上帝,呼召醫生馬雅各來台宣教,成為英國長老教會第1位來台的宣教師,1865年6月16日在台南看西街醫病傳道,成為台灣設教之始,為近代150年來基督教在台發展奠定基石。
馬雅各出生於1836年,畢業於英國的愛丁堡大學,曾經前往德國柏林、法國巴黎的醫學院深造,在伯明罕醫院(General Hospital Brimingham)擔任醫生,更是當地教會的長老,然而他甘願放棄崇高的社會地位以及優渥的收入,決志前往當時各種條件都遠不如英國的亞洲宣教。他在1863年以27歲之齡從英國出發,輾轉抵達中國的上海、廈門,最後在台灣的高雄上岸,幾經驅趕與迫害,終於扎穩根基,成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起點。

1865年的台灣人普遍具有仇洋心理,青年醫生馬雅各憑著單純的傳福音熱誠,來到台南府城免費替人醫病、分享福音,屢遭迫害,仍堅持用愛融化外界對他的誤解。馬雅各宣教遭遇的重大挫折,為人熟知的是在台南遭漢醫造謠殺人藏屍,民眾投石攻擊,迫使醫館關閉。

府城的醫療傳道事工僅維持24天,逢此打擊,馬雅各並未放棄,1866年上帝領他到旗津,宣為霖牧師(William S. Swanson)從廈門前來協助,為陳齊、陳清和、陳圍、高長等4名弟兄施洗,成為台灣初熟的果子;6月在當地設立打狗禮拜堂(今旗後教會),並向鳳山、里港、屏東、東港宣教。3年後他重返台南,為許多人根治了許多過去不易治療的雜症,深受人民尊敬。

馬雅各來台共計7年9個月,由於他認真打拼的醫療傳道事奉,導致肺結核與腰部關節的病痛惡化,不得不返回英國休養,背部依靠石膏架支撐長達10年之久,也必須臥於水床才能入睡。然而他的宣教熱誠也傳承到孩子身上,長子馬約翰(John P. Maxwell)前往中國醫療宣教,次子馬雅各二世(James L. Maxwell Jr.)則前來台灣擔任新樓醫院院長,長達22年之久,他們佳美的腳蹤,無疑替後世留下最好的典範。

二、溫州宣教師曹雅直(George  Stott)
在1866年之前,中國溫州連一個基督徒也沒有。但是,現在中國大陸的溫州被稱為是中國的耶路撒冷,是一個福音興旺的地方,總共有1,100座禮拜堂、信徒總數100多萬人,所佔的人口比率高達15%。這一切都是由一位英國宣教士開始的,他的名字是George Stott,中文名字是曹雅直。

1865年他領受上帝呼召想到中國宣教,所以他向內地會請求差派去中國,當時的負責人戴德生以他左腳缺陷為理由拒絕,並建議他留在英國事奉也是很好的啊!經過很多次的爭取,最後他對戴德生說:「雖然我只有一條腿,但是我沒有看到有兩條腿的人願意去,所以請差派我去吧!」,因為這樣,曹雅直開始他在中國的宣揚福音之事奉。

促成曹雅直勇敢起來走向宣揚福音的事奉之路,是因為曹雅直在19歲時左腳發生病變,後來不斷惡化,醫生只好將他的左腳鋸掉,這對他的生命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但是卻是在這樣痛苦的期間,他經歷上帝的安慰與疼愛,讓他願意奉獻生命為主所用。在他生命的深谷中,他遇見上帝,因此他以感恩的心、用生命見證主。當他看見福音未到所在的需要,聽到馬其頓的呼聲,他就甘心樂意獻身事奉。溫州人看見他只有一條腿,卻願意爬山涉水來到他們這個地方,感覺非常的奇怪,當地人都叫他「獨腳番人」,單腿雖是缺陷,但是曹雅直的獨腳,卻為中國的宣教史留下了美麗的足跡。

這是一個甘心樂意的靈,雖然身上有缺陷,卻願意離開英國故鄉的環境,飄洋過海起來跟隨上帝的腳蹤,走向上帝差派他傳揚福音的地方—中國溫州,讓萬民成為上帝的兒女。

參、結論
因為上帝的啟示讓母會新興教會的牧師、長執、會友們起來!走向上帝要他們去的地方,因此分設德生教會。讓我們成為德生街的神蹟,讓母會感到光榮,繼續祝福社區,高舉主上帝的聖名。

如今我們德生教會充滿各種恩賜的會友,每個禮拜藉著各種聚會操練弟兄姐妹,預備為主做工,懇求主向我們顯明,讓我們能聽到上帝的呼召,領受共同的異象,一起起來,走向上帝要我們宣揚福音的地方。 現在就能起來行動:為教會兄姐各種的事奉、為青年佈道、兒童佈道、醫院報佳音等等的事奉認領禱告吧!讓更多的人起來,走向上帝要我們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