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聖靈的啟蒙與曉悟 — 鄭仰恩牧師

  • 鄭仰恩牧師

經文:約翰福音十四章 15-17 節、 25-28 節
   約翰福音十六章 13 節

 

前言

論到聖靈在基督徒生活中的角色,我們就想到羅馬書 8 章 26-27 節的經文:「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原不知道該怎樣禱告;可是聖靈親自用言語所不能表達的嘆息為我們向上帝祈求」。在此,關鍵字是「為我們」 (for us) !這是一個非常微妙的經驗:我們要向上帝祈求,然而,因為我們的軟弱,卻變成是聖靈在「為我們」禱告。事實上,這也正是聖靈最特別的地方,他是和我們最親近,站在我們這一邊,不時與我們同在的上帝!

 

約翰福音中的聖靈

四福音書中對聖靈的角色和工作談得最多的,是約翰福音。耶穌在和門徒告別的演說( 14-16 章)中提到,他要向上帝求,另外賜下一位保惠師,就是真理的聖靈。他要常與門徒同在,且要住在他們裡面 (14 章 15-17 節 ) 。這位聖靈要將一切的事指教門徒,賞賜他們真實的平安,也要讓他們想起耶穌所說的話( 14 章 25 - 28 節),並為耶穌「做見證」 (15 章 26 節 ) 。

在此聖靈被稱為「保惠師」 (Advocate or Counselor) ,這是法律用語,原意是「幫助者」 (helper) ,有「法律顧問或諮詢者」或「辯護律師」的意思,可以加以引申理解為「在身旁協助並提供諮詢者」。換句話說,聖靈就是我們靈性上的導師 (spiritual mentor) ,也是真理的啟蒙者,他會將有關我們和上帝的真理告訴我們,讓我們得到啟蒙與曉悟。

根據約翰 16 章 8-15 節,當「賜真理的聖靈」來時,他要「指引我們進入一切的真理中」,這包括了對罪、對義、對審判的三重認知。認識「罪」,就是認知人們自以為是、不信耶穌的錯誤;認識「義」,就是認知耶穌已經被上帝所接納和肯定,因此是「義」的;認識「審判」,就是認知耶穌的死和復活已經勝過邪惡,並認知世上邪惡的勢力已經被上帝所擊敗!換句話說,真理的聖靈要讓我們得到啟蒙,並且曉悟、體認自己的罪和有限,體認耶穌為我們所完成的義 — 就是他在十字架上的「犧牲的愛」,並體認復活的基督已經勝過邪惡,且在世界上享有主權!

信仰生活裡的應用

那麼,我們要如何在生活中體認聖靈的啟蒙和曉悟呢?在此我以四個面向來說明我們如何能曉悟、察覺聖靈的啟蒙和改變:

1. 從個人和上帝(內心安寧的世界)的關係去體會:一位美國鄉下婦女的故事

美國太平洋宗教學院的教授約瑟夫.德斯基 (Joseph D. Driskill) 在他所著《靈命操練 — 進程與實踐》(林千俐譯,台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育委員會, 2001 )一書中提到一位加州鄉下老婦人的深刻經驗。他去到該鄉下教會講道,談到人生的旅程中需要有「在曠野中的寂靜」的經驗,結果在禮拜完有位老婦人徘徊不去,想和他說話,後來向他分享她的靈性經驗。她因為有一位特別需要照顧的孩子,晚上再疲累也總是半夜要起來照顧他。結果,剛開始時,因為睡眠被中斷,無法馬上入眠,她就會坐在樓梯口,因為半夜兩點是那麼地安靜,她不自禁地開始向上帝禱告,結果禱告的時間越來越長,二十五年來,她每天都會在深夜時光用半個小時的時間在寂靜的房間裡向上帝禱告。

德斯基深為她的經驗所感動,然而,更讓他震驚且感到不解的是,這位婦女竟然含著眼淚對他說,這二十年來,她不曾和教會裡的任何人分享這個經驗,因為她「害怕說出口後會被批評為不合聖經的教導。」確實,一般而言,主流教會(如長老教會)的靈性觀對其它教會過度的個人主義、感傷心態或超越現世的經驗等特質比較有強烈的排斥感。但德斯基認為,我們應該學習對這些不同的經驗保持開放的心,讓聖靈在新的時代與文化中,能夠繼續以不同的方式,在我們的生活經驗中,帶來啟蒙與曉悟。

 

2. 從個人和他人的互動關係中去體會:史懷哲和德蕾莎的故事

美國神學家泰勒 (John Taylor) 以「媒介者 / 牽線者上帝」 (Go- Between God) 來描寫聖靈介於我們和他人及世界之間的那種運行與感應、曉悟的角色,並且建議信徒在「驚喜的體會」 (unexpected awareness) 中去感受聖靈的曉悟和引領, 如同心理學家 Maslow 所強調的,在日常生活中去體驗「高峰經驗」 (peak experience) 。也就是說,聖靈是在人類世界各種關係當中運行的「第三勢力」 (the third power) ,是可以在人生種種的經驗中去體會、曉悟的。譬如德國宣教師史懷哲在市場與非洲小孩相遇的經驗,以及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蕾莎修女在加爾各答首次與窮人相遇的經驗。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也有愛與被愛的經驗、得罪上帝且得罪人而被原諒的經驗、在創造的美景或孩童燦然的笑容中感受驚奇與喜悅的經驗等。

 

3. 從外在的環境(上帝的奇妙創造)去體會:
馬偕讓學生阿華得到「曉悟」的故事

馬偕熱愛大自然,在忙碌的宣教工作之餘,還廣泛地收集標本,研究博物。 1872 年 8 月 24 日 清晨,馬偕和阿華(嚴清華)一同攀登觀音山,在汗流浹背而且手被野草割傷中登上山頂,遠眺山下美景(特別是山頂背面的林口台地及大海
),馬偕忘掉了辛勞與痛苦。他卻發現,阿華未能了解自然美景的意義,感慨說:「正像其他漢人,他不懂得欣賞自然之美,對於僅僅是為了遠眺自然美景的樂趣而辛苦登山,完全無法理解。」為了使阿華開竅,馬偕與阿華同唱詩篇一百篇以及「我認救主無驚見誚」(聖詩 254 首),結果創造天地萬物洋海美景的聖靈深深感動了阿華,「他新生的靈魂開始能夠『看』和『聽』上帝在所創造當中傳達的信息,從此之後,他成為盡心竭誠的學生,對於自然有熱忱的摯愛。」

馬偕以大自然為教室,教導阿華感受聖靈的啟蒙,認識上帝所創造大自然的榮美。正如《比利時信仰告白》所言:「藉著宇宙萬物的創造、保存與管理,我們如同看到一本美麗的書呈現眼前。」馬偕的教育方法,正是把大自然視為一本美麗的書呈現眼前,讓阿華藉助聖靈的曉悟來認識上帝。

4. 從參與社會服務或行動的經驗去體會:衛斯理的「社會成聖」信念

我們都很熟悉長老教會在台灣投入社會服務、政治關懷,以及關心台灣民主化和台灣前途的經驗,這也可以說是一種聖靈運動的結果。事實上,這讓我們想到約翰‧衛斯理的名言:「除了社會成聖之外,別無其他成聖」。過程哲學家懷海德曾指出,衛斯理的福音運動讓英國免於一場「法國大革命的浩劫」,因為他們這些入世聖徒在聖靈的帶領下,服務乞丐、窮人、囚犯、童工,更投入反對蓄奴制度的抗爭中,這些社會參與轉化了社會,消解了貧富、階級之間的衝突和對立。同樣的,長老會的信仰先輩加爾文 (John Calvin) 被稱為教會歷史上的第一位「聖靈神學家」。他指出,基督徒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個關鍵就是對「聖靈」的敏感性 (sensibility) ;最重要的,不是在生活中「劃分」那些層面是屬靈的,哪些不是,而是在所有的生活層面裡「辨認」、「察覺」、「曉悟」出聖靈的工作,以得到信仰的啟蒙和提昇。對加爾文而言,靈性不應該讓我們遠離世界,而是去「回復」它。作為加爾文的跟隨者,我們應記得基督徒的社會和政治責任就是「成聖」的信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聖靈的啟蒙和曉悟。

 

結論

台灣的教會和社會是「未啟蒙」、「未覺醒」的文化荒場,人們的心靈很不敏感、很遲鈍,往往不知道如何覺醒,也很難體會「意識覺醒」或「啟蒙」的經驗。因此,很需要「聖靈運動」的啟蒙、覺醒工作。然而,近年來,我們所看到的,是靈恩運動的盛行風潮。當然,靈恩運動確實有讓人悔罪、察覺的功效,但僅停留在「潛意識」或「神秘經驗」的層次,往往在情緒宣洩完後又回歸到現實、無奈的生活景況。我想,我們應該不斷的開放自己,學習以敏感的心,讓聖靈將我們提昇到更寬廣的境界,進入到自我覺醒、認識真理的「良知」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