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給孩子什麼? (二) — 戴智彰牧師

  • 戴智彰牧師

聖經:箴言十九章 18節 戴智彰牧師
   以弗所書六章1-4節    

◎前言──可愛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天真又有創 意的。幼稚園老師拿起一顆雞蛋教育小朋友 說:「雞蛋是由母雞那裡生來的。」小朋友紛紛點頭。

隨後老師繼續問道:「那麼小朋友,你們是怎麼來的?」只見底下所有小朋友不約而同的回答:「我們是坐娃娃車來的!」老師一時不知說什麼才好。

在某國小 課堂上,老師問了學生一個問題:「當鹽跟糖溶解在水中時,
要如何把它們分開?」這個問題問小學生太難了吧?

那群小學生抱著頭想了半天,突然一個小學生恍然大悟地說:「老師!我知道了,首先把它們蒸乾 ……」。這時老師很滿意的點點頭,其他的同學也都投以崇拜的眼光。他接著說:「然後把螞蟻丟進去,螞蟻就會把糖給搬出來!」

我們的孩子是如此可愛 ,為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助他們一臂之力,我 們該給孩子什麼呢?

◎對孩子的處境感同身受

聽過游乾桂這個人嗎?許多人看過他的文章,但對他的認識是有限的。曾在一個演講會前──

「你知道游乾桂是女生嗎?」甲媽媽說。
「書上有相片,看起來很像男的。」乙媽媽說。
「你知不知道最近有很多女生照相很像男的!」甲媽媽接續著說。
兩人在前往聆聽游乾桂演講的路途中,似乎已達成對演講者性別的共識。
尾隨在後的游乾桂立即闊步向前與兩位媽媽說話。
「他是男的啦!」
「你怎麼知道?」
「不好意思,我就是。」

游乾桂是心理治療師、《父母親月刊》總編輯、生命線主任,在他演講的《做孩子的心理醫 生》中,提到許多常和我們擦身而過的智慧,特別是父 母在教養上的態度。茲整理十大要點供大家參考:

  1.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裡頭並不是靠第一名長大的,他要的是學習動機,學習動機及學習歷程比學習結果重要,但是我們現在往往只在乎結果,不重視歷程,這樣一來,對孩子而言就是壓力。我們期望孩子成績好,永遠名列前茅,而孩子就會想辦法保持第一,壓力因此而來。在心理學來講這就是「高期望」,但是「高期望」=「高壓力」。
  2.   我們一直以為孩子成績好應該很有自信,但是由研究中我們發現 :成績好的孩子大多沒有自信,成績差的孩子大多數很自卑。
  3.   「背」跟「思考」、「想像」、「創意」是有差別的,我們現在的教育就是背得多分 數就高,但我的理解是:「這一分鐘你拿書來背, 這一分鐘你就不會思考、不會想像、不會創意。」因為它同時進行,但是未來的世界是送給會想的人,不是送給會背的人。 196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費曼,他曾說過他爸爸送給他三個能力 :會思考、會想像、有創意。
  4. 我們千萬不要忘了,每個孩子都有適合他的位置,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心理學家早已提出多元智慧的理論,意思是說,每個孩子都有自 己的舞台,都有一套不同的智慧結構,有些人長於音樂, 有些人長於科學,有些人長於運動。不要老想把孩子當做科學家來養,重要的是找出孩子擅長的、與眾不同的智慧。要教孩子:這一條路走不通可以走另一條路,不要因一時的跌倒而失志,人生是可以轉個彎的。
  5. 你是否記得當你的孩子小時候哭鬧時,你敏銳的聽聲音便能知道他是尿床還是肚子餓。我發現在孩子六歲以前,每一個爸爸媽媽都像心理醫生,為什麼孩子長大以後,你就不像了呢?你以為孩子長大了嗎?還是你敏銳的特質不見了?心理學家皮亞傑 ( Jean Paul Piaget,1896-1980) 曾說:「請你記住,孩子的名字永遠叫『小孩』。」孩子在每個年紀都有一些不一樣的成長使命,三歲的孩子與十一歲的孩子絕對不一樣,孩子需要我們做父母的用心去了解。何謂了解?就是三歲時就把他當做三歲的孩子來看,五歲時就當做五歲來看,十歲時就當做十歲的孩子來看,這才是了解。
  6.   一個孩子的學習需要動機,動機是成就的原動力。例如:閱讀是一種動機,假若閱讀不是一種動機的時候,閱讀就是一種考試,如果閱讀是一種考試,那麼閱讀不會持久,也就不會有成就。因為人生是一輩子的事,閱讀也是一輩子的事,假如你唸完書就不再閱讀,那麼你就會變成草包。
  7.   而做學問不是死記東西,是要知道它在哪裡。所以爸爸媽媽們面對 孩子的詢問時,可以常常用「我不知道,我們一起來查書」來回答。
  8.   孩子專心的時間會因興趣而有變化,例如對數學有興趣的孩子,他的專心時間就會加長。若孩子常常忘東忘西並不表示他不夠聰明,因為在十歲以前的孩子腦袋裡頭只能專心做一件事情,但是我們可以想別的方法加強孩子對事情的專注,使他不容易忘記。盡量少責備、多了解。
  9. 另一個重要的要件便是快樂。現代的孩子普遍都不快樂,因為功課太多、壓力太大,所以如果孩子有機會開懷暢笑時,我們不要去嚇阻他,要尊重孩子的快樂。研究指出:快樂的人比不快樂的人學習效率 多了 1.76倍,假若我們的孩子是快樂的,那麼他的學 習≠壓力、學習≠高期望。我們甚至可以花點心思製造快樂,例如:每天找個時間全家坐在一起說說笑話。當孩子說笑話給我們聽時,即便不好笑,我們也要笑得很開心,孩子會說得更多,並且從中得到自信與快樂。
  10.   童年,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很遙遠的事,有些人甚至沒有美好的童年回憶。但我們別忘了,現在正是孩子的童年,我們有機會再過一次童年,陪著孩子一同成長、一同過童年。所以,我們要學習拒絕忙碌,錢是永遠賺不完的,事情是永遠做不完的,而孩子的童年卻只有一個,撥出一些時間陪陪孩子、了解孩子,親子關係才會建立,互動會更好。

聖經中說:「趁兒女年幼可教 時,應即時管教,但不可過激,以致毀滅了他們。」 (箴19:18)父母是否了解孩子,關係到父母如何教養孩子,適當而且即時的管教相信是父母需要用心掌握的。

◎給孩子愛與信仰

在 2005年壽山中會牧師與傳道師在職訓練中邀請張德謙牧師分享,張 牧師提及在新竹二重埔教會一個家庭的故事,是關於母親林金蓮和兩個罹患罕見「裘馨氏肌肉萎縮症」的孩子──曾奕凱、曾奕棋兄弟的故事。

曾奕凱出生時是三千六百公克的小壯丁,從小活潑愛活動,還沒上小學就會騎腳踏車,就讀一年級時,媽媽林金蓮發現他經常踮著腳尖走路,帶往台北榮 總檢查後,發現罹患罕見的「裘馨氏肌肉萎縮症」,陪同哥哥就醫的 奕棋同時也被醫師診斷有相同的症狀。

兩個小孩同時罹患罕見疾病,對曾家而言是一大打擊。特別對母親林金蓮而言,幾乎無力招架。她一方面要承受家人的不諒解,另一方面,當她得知,她的孩子大概活不過二十歲,她整個人幾乎崩潰。她打算,等兩個孩子一「走」,她也要跟著「走」。媽媽的難過可想而知。

曾奕凱讀六年級,曾奕棋三年級,兩人學業成績保持中上,儘管未學過畫,他們 在繪畫領域上,卻有傑出表現,學校也為他們的美術作品辦理個展。曾奕凱 、曾奕棋的繪畫由媽媽啟蒙,作品曾刊登在國語日報,也參加全國性比賽。最近董氏基金會辦的「ㄏㄨㄚ心情/憂鬱情緒紓解」,哥哥獲佳作,弟弟也入選 。

平常兩人上學,全由媽媽林金蓮打理,孩子騎電動輪椅,林金蓮騎機車在後面跟著。有空閒時,也會帶他們到外面走走或作畫,媽媽是全心全意地陪伴他們。

經過許多人的關懷,特別是教會的關心,讓林金蓮對 自己的遭遇有了全新的看 法,原本她打算,只要兩個孩子一「走」,她也要跟著「走」 。但現在,她會在孩子有生之年好好陪伴他們,將來,她會繼續關心和她有同樣遭遇的家庭。

她說,她和孩子們每個禮拜天都期待到教會禮拜,因為,在信仰中她得到安慰,孩子也是。

當我看了她和孩子們的故事,看到自己擁有健康的孩子,心中就覺得好感恩,也好滿足。

有個「比馬龍」效應指出,讓人比成龍,自己就會像龍一樣地表現,反之,被比成馬,會像馬一樣地表現。也就是說:「你用什麼眼光看你的孩子,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奕凱和奕棋在媽媽的鼓勵下,用他們僅剩的身體功能,一筆一劃地,揮灑屬於他們的彩色人生。

發明電燈的愛迪生,當學校的老師都放棄他,認為他一無可取,把他帶 回家交給他媽媽時說:「笨蛋還給你」。愛迪生的媽媽卻對他說:「別人看不 起你,媽媽覺得你不錯」。因此看孩子的角度不同,結果就會不一樣。

當我們把愛給孩子,他們會感到被愛的溫暖;當我們把信仰給孩子,他們會發現生命的價值。

◎結論

聖經中關於「父母和兒女的關係」是這樣說的:「作兒女的,你們要聽 從父母;這是基督徒的本份。『要孝敬父母,你就事事亨通,在世上享長壽。』這是第 一條帶著應許的誡命。作父親的,你們不要激怒兒女,要用主的教導 來養育栽培他們。」 (弗6:1-4)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給了許多的期待,孩子們也努力地實現父母的期待。在這個時候,我們是否能換個心境,多用一些「同理心」去了解孩子,多一些時間去陪伴孩子,愛孩子,將信仰的好處與孩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