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積極的人生 — 戴智彰牧師

  • 戴智彰牧師

詩篇16:11;31:9-10

上個禮拜,我在新聞報導中得知一個令我一時不能接受的消息──朱仲祥過世了!我想,我們大部份人不認識他。我也不認識他,不過我讀過有關他的文章,因此,他在我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當時,我對他所抱持的生命態度十分佩服,他所付出的努力更教我萬分感動。
之前,我曾提過天下文化出版的一本書,名為《攀峰》。藉著作家李慧菊小姐(1999),生動地描寫一個與生命摶鬥的真實故事─朱仲祥的生命故事。我一直記得他常在演講中告訴聽眾的一段話,這些話讓我非常感動,他說:

「我經常想到我的死亡,想到我的葬禮!希望當那一天來臨時,神父在為我致頌辭的時候,不要提到我曾經是一個孤兒,有過坎坷的身世;更不必提到我有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聰明;而要說我是一個努力以赴的人,說我是一個不論有多大困難加身,也不輕易放棄的人。」「一定要說我是一個篤信耶穌基督的人,說我是一個有著很多的缺點,卻每天掙扎地要克服改掉這些缺點的人。我不會留下任何精緻或奢侈的東西,我只要留下一個已經奮鬥過和奉獻過了的生命」。

他明知自己的生命,不需要任何意外事故,隨時都可能終止。但他卻努力地追求更豐盛的生命。在聖經中詩人曾這樣形容人生:「在你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你叫他們如水沖去;他們如睡一覺」(詩90:4-5a)。「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詩90:9)。生命是如此的短暫而且有限,每時每刻都值得我們好好珍惜!今天,我們將藉著紀念朱仲祥先生,一起省思生活的態度,與聖經的話語。

一、從朱仲祥談起
朱仲祥(1965-2001),台中市人。自小雙親離異,父親為了工作常把他寄宿在朋友家裡。六歲時,朱仲祥罹患了「進行性肌肉萎縮症」(裘馨氏肌肉萎縮症),從此他的人生產生極大的改變,輪椅和爬行成為他生命的一部份。

後來,父親透過管道把他送進當時的振興復健中心接受復健治療,但卻因為『不具醫療價值』的原因,而被轉送至真光教養院收養,一待就是22年!

自患病之後,全身肌肉不斷萎縮,隨時都可能因為壓迫到心臟而一覺不醒,但是,他沒有向命運低頭。他自修、苦讀,在民國1990年(25歲)取得國小同等學歷資格,民國1993年(28歲)以第二名的優異成績,畢業於永和國中夜補校獲頒議長獎。1996年(31歲)自私立雅禮補校畢業獲頒好學獎,可見,他不向困境低頭的決心。1999年創立『熱愛生命工作室』,生平以著書、演講,鼓勵眾多的讀者與聽眾為最大的嗜好,以他的生命感動眾人的生命。

朱仲祥於2001/10/31晚間在家中洗澡的時候,突然呼吸困難,並陷入昏迷。雖緊急送往台大醫院急診,但到院前血壓、心跳都已經停止,院方仍為朱仲祥進行急救,一小時後仍然無效,宣告不治,得年三十六歲。

十五年前,朱仲祥曾經接受電視台「九十分鐘」節目訪問,內容提到他未來的願望,當時他說,他要娶老婆、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家裡要有和式的房間,朋友來的時候就可以一塊聊天、泡茶。如今,他很驕傲的說:「我每一樣都做到了。」

一位台大醫院復健醫師說,像朱仲祥這樣的肌肉萎縮症病人,一般約只能活到二十歲,能活這麼久真是絕無僅有。朱仲祥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人,他從來不因為罹病而放棄對將來的憧憬與理想。詩篇90篇中,摩西禱告說:「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90:10a,11)。當人們知道自己的生命有限,人們才開始懂得珍惜。

戴晨志在一次的演講<激勵高手 ─挑戰自我、超越巔峰>中,作了有趣的比喻:
寫了《攀峰》的朱仲祥先生雖然因為肌肉萎縮,只能趴著生活,連唸書都很困難。然而,他現在不但能教人電腦,而且可以用英文對外國人演講,這是連一般人都很難做到的是事。朱仲祥說:「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高度。」是啊!雖然他只能趴著,但是他的成就讓他成為一位巨人,連陳總統都去拜訪他;如果我們做事不夠積極努力,跟朱仲祥比起來,我們就成了小矮人了。

二、人生哲學
海倫凱勒說過:「殘障固然不便,但絕非不幸。」

前些時候,日本年輕作家乙武洋匡(1999)來台,為其著作《五體不滿足》作宣傳,這是一本有關他如何成長的自傳。當他在1976年出生時,可謂驚天動地,因為從沒見過這樣的嬰兒,在醫生的說法稱為「不明原因的先天性四肢切斷」。就是一個沒手沒腳,只有身體和頭的孩子。

雖然天生殘缺,但長大後乙武洋匡告訴自己,也告訴別人:「既然有殘障者做不到的事,應該也有只有殘障者才能做到的事。上天是為了叫我達成這個使命,才賜給我這樣的身體。」「殘障只是我身體的特徵,沒有必要為身體上的特徵而苦惱。」這是乙武開朗的性格。

朱仲祥也去聽了他的演講,所以,當他對台北二十所國中演講時曾提到:「乙武說,他從不覺得挫折或不開心,可是我認為人活著就會有挫折,不過逆境中仍會有好消息。」

乙武擁有健全的家庭及愛他的雙親;朱仲祥自小父母離異,孤單的他嚐盡了人生的苦痛。不同的成長背景,體會出不同的人生經驗。但朱仲祥總是告訴大家:「傷心是人生的功課,眼淚流過以後,就要勇敢接受自己、接受現實。」

而且,朱仲祥一直強調父親最後一次到醫院探望他時,千叮萬囑,以後他一定要拜託周圍的人帶他去上學,「爸爸對我說,唯有知識的力量,才能改變命運」。後來他被送到孤兒院,有人看他,他都告訴大家,「不要送我糖果餅乾,請送我一本讀者文摘!」。每場演講,他都一再強調知識的可貴。「人不能選擇命運加諸在你身上的噩運,但你可以選擇要做個有用或沒用的人。」所以,他經常在演講中呼籲聽眾,請大家記住這兩句話:「除非有夢,否則一事無成。」

三、信仰反省
你是否曾面臨生命中極大的挫折?你的感受是什麼?詩人向上主禱告說:「耶和華啊,求你憐恤我,因為我在急難之中;我的眼睛因憂愁而乾癟,連我的身心也不安舒。我的生命為愁苦所消耗;我的年歲為歎息所曠廢。我的力量因我的罪孽衰敗;我的骨頭也枯乾」(詩31:9-10)。相信這段詩篇十分貼近一顆挫折的心。

你如何面對人生的挫折呢?信仰對你的幫助是什麼?

瑞典女作家蓮娜瑪莉亞(Lena Maria Klingvall, 2001)在《用腳飛翔的女孩:無臂單腳的奮鬥奇蹟》中,描述了她如何克服人生挫折的歷程。有次和我同學謝牧師一起到書局看書,謝牧師突然指著陳列在架上的《用腳飛翔的女孩》,問我說:「你知道台語怎麼唸嗎?」他沒等我想好,就說:「我女兒告訴我,這本書台語讀作『用腳非常的厲害』」。真是很可愛,居然可以把書名翻成這樣,不過翻得蠻有意思的。因為,蓮娜瑪莉亞今年三十三歲,重度殘障。認識她的人,都說她是用腳飛翔的女孩,因為她用腳完成許多想做的事,開車、繪畫、打毛衣或刺繡,樣樣行。她笑著說:「我覺得自己跟常人沒有什麼不一樣」。

1968年出生時就沒有雙臂,左腳只有右腳的一半長,但她的一生卻擁有非凡的成就。她在3歲時學游泳,4歲學刺繡,5歲完成第一幅刺繡作品。15歲加入了國家泳隊,18歲參加世界盃比賽時,破世界紀錄。19歲有駕照,音樂是她的最愛。進入大學專攻音樂後,成為全球知名演唱家,榮獲瑞典皇后個別接見,日前才來台灣訪問。

蓮娜在書中引用了一個因潛水導致癱瘓的美國婦女瓊妮艾瑞克森的話說:「如果上帝要治好我,我當然很高興,但在逆境中能夠活得快樂,更顯出了上帝的偉大。」因此,有人問蓮娜:「如何能一直積極面對人生?」她說:
1. 肯定每個人「生而不同」;我看人生的光明面,而非黑暗面。
2. 父母總是能以平常心看待我的殘障。
3. 是上帝,基督教的信仰對我的影響。

她經常想起聖經中的一段話:「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處被聯絡;那時,我的形體並不向你隱藏。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或作:我被造的肢體尚未有其一),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詩139:13-16)。對於先天殘障的她,的確有特別的感觸。

或許,我們會認為殘障是非常悲慘可憐的,但她卻說:「我不認為我的人生很悲慘,上帝給了我力量讓我得以應付我必須克服的痛苦和磨難……。」如同詩人向上主所說:「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詩16:11)。因此,她樂意接納神所賜給她的身體,也接納這個身體的限制。但更重要的,她不斷地努力去創造這個殘缺身軀的終極價值。她說:「我寧可為自己能做的事情感到歡欣雀躍,而不為做不到的事情黯然神傷。」

生命中的挫折在所難免,日子再苦,生活還是得過。朱仲祥說:「傷心是人生的功課,眼淚流過以後,就要勇敢接受自己、接受現實。」「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了一個人的高度。」「除非有夢,否則一事無成。」生活或許難過,但是,希望這些以生命換來的智慧能夠激勵我們。然而,還有更要緊的,是我們對神的信心與順服,即使在惡劣的環境中,也要積極開拓神所賜我們的有限生命,努力創造無窮的生命價值,這才是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