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無可商量,卻能改變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聖經:約翰福音四章10-14節;希伯來書十一章1-7節

引言:

世上充滿諸多苦難和不公、不義之事,讓人相當難以理解,亙古至今,各大宗教的經典皆有其各自的說法。當然,也有不少學者投入這方面的探究,雖研究結果迥異其趣,然卻有一個共同結論,即無論膚色人種、年齡性別、販夫走卒、達官貴人,每個人都會死,不但無可商量,且每個人一天只有24小時可以使用,沒有人能夠例外。

是的,死亡之事無可商量,也無法討價還價。不過,肉體的死亡,並不代表一切終將結束,人依然可以因著信,及其所留下來的美好見證和典範成就生命、改變世界,如希伯來書十一章4節所載:「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

一、死雖無可商量

人一出生,老、病、死隨即緊跟在後,成了人一生當中最為嚴峻的挑戰。有的胎兒還在母親子宮裡面,便已開始生病,甚至還來不及出生,就已胎死腹中。儘管現代的科學進步,醫藥發達,醫生和科學家不斷研發各種藥物與治療方式,可以讓人減輕病痛、延續生命,但120歲是上帝所給與人類的限度,很難超越,因聖經清楚明示:「耶和華說:『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裏面;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一百二十年。』」(創世記六章3節)

或許有的人因身體健康,加上承續家族的長壽基因,得以活到百歲,甚至超過120歲,但乃相當罕見,凡是人,總有一天,還是得在生命的侷限前面低頭,結束人生。這樣的命定,聖經已明確告訴我們:「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希伯來書九章27節)足見,死亡乃無可商量,且無法討價還價,不但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會是如此。

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同時也是人權活動家、文學評論家和作家的劉曉波,為了捍衛言論自由與基本人權,參與了「八九民運」(1989年天安門六四事件),之後,還發表諸多對中國政權的指摘與建言,並擔任2008年《零八憲章》(主要內容為促進中國民主化、改善人權、建立中華聯邦共和國解決兩岸及各民族間問題。)的修訂與連署人,被中國政府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有期徒刑11年,於2010年5月26日被關進遼寧省錦州監獄,因而無法出席2010年12月10日在挪威首都奧斯陸所舉行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

2017年6月26日,入監服刑多年後,劉曉波被證實為肝癌末期,獲准保外就醫,然因已病入膏肓,情況相當不樂觀,遂引發國際的關注。雖有多個國家願意伸出援手,協助救治,但卻遭到中國政府的拒絕,最終於7月13日晚間病逝,離開人間。

劉曉波保外就醫之同時的2017年6月29日,我在平面媒體閱讀到高雄醫學大學為14位大體老師舉行「大體感恩大會暨入殮火化儀式」的報導,而高醫第二屆畢業的心臟內科醫師林澄岑正是其中的一位。當天,不但有林澄岑醫師和其他13位大體老師的親人,還有上百名高醫大的師生在感恩大會中淚眼送行。

林澄岑醫師1934年出生於嘉義,高醫畢業後,曾遠赴日本進修,專研心血管疾病。完成學業後,捨棄大都會醫院的邀請,自願回到資源較為缺乏的嘉義故鄉行醫,因一來可以服務鄉親,二來可以就近照顧5位弟妹和5位子女。行醫期間,林澄岑醫師因仁心仁術,曾私下資助過許多貧困的患者。67歲時,身為心臟科醫師的他,竟因心肌梗塞,差點喪命,還好,裝上支架後,得以保命,繼續懸壺濟世。只是2014年5月,還是因為心臟問題,與世長辭,享年80歲。

為了母校的醫學教育,林澄岑醫師生前便立下遺囑,要捐贈大體,好讓自己死後能擔任高醫學弟妹的「大體老師」。林澄岑醫師生前對患者視病如親,安息之後又自願捐出大體,擔任大體老師,其精神委實令人敬佩!

值得一提的是,要擔任醫學院的大體老師,得浸泡福馬林2-3年,確認身體不會腐壞之後,才能啟用。當然,啟用之前,學校都會辦理隆重的啟用儀式,好讓學生對大體老師能存感恩與尊敬的心。啟用儀式結束後,大體老師便會「躺在」解剖教室一個學期,供學生上課使用,直到學期結束,才統一辦理告別儀式。因此,大體老師的告別式,通常會在其安息之後,慢個幾年才舉行。

幾天後的2017年7月3日,我又在媒體報導中看到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在全球銷售超過2,800萬冊的《誰搬走了我的乳酪?》(Who Moved My Cheese?)一書之作者史賓賽.強森(Spencer Johnson,1940-2017),因胰臟癌併發症去世的消息,得知噩耗,全球的讀者無不深感惋惜!

順便藉此一提:「史賓賽.強森是全球知名的心靈勵志書籍作家,因擅長用簡單的寓言故事闡述生命的哲理,從而帶給讀者工作和生活上的啟發,頗受好評。」

《誰搬走了我的乳酪?》這本膾炙人口的經典名作,雖只是一則史賓賽.強森筆下概念簡單的寓言故事,約30分鐘便可閱讀完畢,然因老少咸宜,使得許多不同年齡層的讀者,從中學習到面對境遇變化時的反應與措舉,進而提升了生命的抉擇。有不少公司、機構和學校,選擇這本書作為激勵學生與員工士氣的勵志讀物。由於該書幫助和改變不少人對事情樂觀與積極的看法和態度,成效顯著,而長踞美國《華爾街日報》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多年。

二、因信卻能改變

讀過希伯來書的人都知道,這卷書是一篇「訓詞」,其內容大多以舊約的故事和人物作為背景。作者不但強調基督超越舊約的天使、摩西和大祭司麥基洗德等,還透過舊約的禮儀和人物預表基督,因基督成全了上帝在歷代以來所預備的拯救計劃。尤有進者,基督的救恩不但完全且完美,且是永恆,無可取代。既然基督的救恩完美無缺,歸向基督的人就當堅守到底,勿離棄基督的真道,否則,後果難以想像。

希伯來書的作者特別以亞伯、以諾、挪亞、亞伯拉罕等歷代聖徒因信稱義的信仰作為榜樣(見十一章1-40節),讓人能從他們的信心看出現今的世界,並非由看得見的外在東西所造,而是藉著上帝的話而造。(見希伯來書十一章1-3節:「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古人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證據。我們因著信,就知道諸世界是藉神話造成的;這樣,所看見的,並不是從顯然之物造出來的。」雖然亞伯、以諾、挪亞、亞伯拉罕直到安息之時,仍未看見基督拯救應許的實現,但他們乃憑著完全的確信而稱義,使得他們與新約時代的信徒一樣,得到完全的救贖。基於此,希伯來書的作者才會以亞伯的信為例說道:「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希伯來書十一章4節)藉以肯定,人若因著信,肉體雖然死亡,仍會繼續「說話」,改變世界。

有位在高雄中學擔任英文老師的會友,送我一本2016年出版,名為《當呼吸化為空氣》(When Breath Becomes Air)的英文鉅著。英文老師會送我這一本書之因,乃在禮拜中,她常聽到我於講道中分享有關「生命」的信息,而這本書正是一位英年早逝,只活37歲的神經外科醫師兼文學作家本身的生命見證,由於內容精彩,加上作者的文筆精湛,許多讀者被書中的內容感動,生命受到激發,而榮登2016年度美國暢銷書排行榜的首位。當我拿到這本書時,乃利用時間仔細閱讀。拜讀完之後,不但內心深受感動,且獲益良多。

《當呼吸化為空氣》一書的作者是美籍印度裔的神經外科醫師兼作家保羅.卡拉尼提(Dr.Paul Kalanithi,1977-2015)。卡拉尼提在美國史丹佛大學獲得英國文學與人類生物學雙學士學位後,旋即赴英國劍橋大學研讀「科學、醫學史與哲學」。完成碩士學位後,再回美國進入耶魯大學醫學院就讀,並娶到一位美嬌娘,堪稱是人生的絕佳勝利組。

醫學院畢業後,卡拉尼提選擇回到母校史丹佛大學醫院接受6年的神經外科住院醫師訓練。可惜的是,當他擔任住院醫師訓練的最後一年,拿到頂尖醫學機構的工作邀請,準備站上人生的顛峰時,竟被檢查出罹患肺癌,使得他奮鬥多年,即將實現的夢想瞬間煙消雲散。雖經過一段與病魔纏鬥的時間,還是在2015年3月9日,他37歲那一年結束其短暫卻精彩的一生,留下妻子和一個8個月大的女兒。

當我細心閱讀卡拉尼提在書中和病魔的纏鬥過程,內心為他的遭遇感到難過,也為他接受治療的痛苦感到不捨,但我卻從中看到他的求生意志,也感受到他對於生命的熱愛。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當他知道生命無可商量,也無法從理智和科學得著實證,得謙卑下來,回歸信仰的基本面,才能活出生命的意義時,所做出的信仰省思。

當他知道自己已經走到生命的盡頭時,他這樣表白:「我花了那麼多時間在史丹佛讀文學、在劍橋念醫學史,以期更加清楚死亡的所有特性,離開學校時,卻感覺它們依然如同迷霧。…我讀醫,目的是見證死亡的雙重之謎-經驗上與生物上的兩種體現;具切身的個人性,又具全然的非個人性。」「我選擇這個職業,部分原因在於追尋死亡:掌握它、撥除它的外衣、兩眼不眨地直視它。」「要是我年輕時更傾向於宗教信仰,也許我會當牧師,因為我追尋的是牧師的角色。」

書中,他不諱言的承認,雖他成長於虔誠的基督教家庭,但祈禱和讀經只是種例行的公式。癌症還未上身的一個主日,他和父母親與太太到教會參加禮拜,禮拜當中,他聽到牧師誦讀約翰福音四章10-14節:「耶穌回答說:『你若知道神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給了你活水!』婦人說:『先生,沒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從哪裏得活水呢?我們的祖宗雅各將這井留給我們,他自己和兒子並牲畜,也都喝這井裏的水,難道你比他還大嗎?』」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

聽完牧師唸誦這段經文,他發現自己正在竊笑,因此時的他,內心正強烈浮現出信神並不理智的無神論之思緒。他坦承,在大學畢業之後的這段期間,對於神與耶穌的概念變得相當薄弱,因他只以科學至上的自我中心看待信仰,甚至「以科學當形而上學的仲裁者,將神逐出這個世界,愛、恨、意義也一併遭到放逐。」直到當他生病之後,才體認到:「人類最中央的層面—希望、恐懼、愛、恨、美、嫉妒、高尚、脆弱、奮鬥、受苦、犧牲。」是科學所無法分析和解釋的。

基於此,他重新回到基督教的信仰基本面去省思與追求信仰的功課,這才完全瞭解,死亡不但無可商量,且無法討價還價,但生命卻可從上帝的話語中,找到改變世界的力量。因此,他這樣寫道:「然而,我返回基督教的中心價值-犧牲、救贖、寬恕-是因為我發現它們使我不得不信。聖經在正義和慈愛之間、在舊約和新約之間有種張力。新約說,你永遠做得不夠好:善是目標,而你永遠無法符合標準。我相信,耶穌的主要信念是慈愛勝過正義,沒有例外。」

當他面對痛苦的治療流程,以及生命受到嚴重的威脅時,他感受到最為重要的,不再是身為一位神經外科醫師或當老師的自負,而是其他醫師所沒提到的事情:「醫師的職責不是峻拒死亡,也不是病人回復舊有的生命,而是敞開雙臂擁抱生命已經分崩離析的病人及家屬,而且使他們重新站起去面對、去弄清楚他們本身存在的意義。」

從《當呼吸化為空氣》一書當中,可以看到文采斐然的卡拉尼提,前半生花了很多時間在人文學科的追求上,然而其所追求到的,只是理性上對生命淺層的認知。當他罹患肺癌後,最貼近死亡的威脅時,終於發現,光從理性和科學的角度探究與分析生命是不夠的,還是得回歸信仰的基本面才能獲得答案。

感謝的是,卡拉尼提因著信仰,坦然面對死亡,並藉著信仰從而更貼近生命的真義,且從中找到了答案,而答案就在約翰福音四章10-14節與希伯來書十一章1-7節的經文當中。

結語:

可知,人都有一死。當走到生命的盡頭時,無論是上述的醫生、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舉世聞名的文學家,還是達官貴人,凡是人,大限來到時,都得向生命的侷限低頭,走入死亡。雖死亡無可商量,然生命的見證卻可改變世界,因他們的肉體雖然死了,然精神與作為,還是會繼續說話、成就生命、改變世界。當然,除了他們之外,你我也都可以做得到,讓我們一起互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