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放心的信心 — 李子和牧師

  • 李子和牧師

聖經:創世記二十二章 1-14 節

•  引言

「父親節」的主角 – 父親,讓人想起前陣子一對父子 – 陳凱倫與陳銳的新聞報導 … 。該新聞的內容,是關於作兒子的陳銳誤入歧途,進而在校園內作出不法情事,導致被司法單位逮捕並起訴。本來,這樣的社會事件也不算是新鮮事,所以,可能上新聞版面不久就會沒下文了。不過,因為陳銳的父親,乃是某宗教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 – 陳凱倫;或許,因為他的名氣,讓新聞媒體展開了一連串的追蹤報導 … 。

工作、家庭等生活狀況都被攤在眾人面前的結果,造成了陳凱倫與其雇主的壓力;於是,他離開了該電視台的工作。不過,離開那工作之後,他卻更常在其他媒體或公眾場合出現;據他自己表示,那是因為他必須接更多工作來籌錢為孩子打官司。不過,從新聞畫面上看到,每次他在公眾場合出現,總會被記者追問孩子的官司問題,而他的回答常常是以淚流滿面來收場 … 。後來,媒 體找到新的題材,轉而報導陳凱倫的妻子「在某教會接受洗禮」。這一報導後, 網路上就引起熱烈討論,甚至有人調查發現,原來陳凱倫十歲時就已經被他的父親帶去教會受洗。

那麼,因為陳凱倫平常有念經禮佛的習慣,也在家裡設有相關的設備;所以,他陪太太去教會接受洗禮的事,令許多人感到驚訝。然而,令人感到更加意外的,是在 中時電子報( 2010/07/12 林淑娟 / 台北報導)上 出現引人注目的標題 – 「 陳銳喊阿們 東方比利感召」。根據這則新聞所提到的,陳銳這青年 在 被保釋之後,也到教會受洗歸主;而不久之後,在 8/2 ,媒體又拍到他去考轉 學考試。 受洗加上進入新的學習環境,讓人不禁會期待這個事件是雨過天晴了 。 而,姑且不論事件的起因為何;當看見這件事目前的發展,不少人應該會認為 陳銳的父母應該是身疲力盡且感觸良深;不過,一路為孩子流淚奔波的陳凱倫, 對整起事件卻只說了一句「對孩子無怨無悔」,彷彿就算孩子再次犯錯,他還是會繼續為孩子犧牲付出。

這對愛子心切的父母,對於孩子的犧牲是無怨無悔,也著實讓人看見何謂「天下父母心」。不過,試想,若是孩子沒有從中記取教訓;那麼,作父母的即便有為孩子無怨無悔的心,恐怕日久之後也會力不從心。對此, 很多人都聽過「兒孫自有兒孫福」,可是,大部分為人父母的,都還是難免為了孩子的所作所為擔心。甚至,許多對自己的明天不會憂慮的基督徒,一提到孩子的未來,也還是煩惱不已。看來,這句「兒孫自有兒孫福」的勸告並非真的有效;因為,之所以常常聽見「兒孫自有兒孫福」的勸說,應該是表示許多人沒有因為這句話而放心地讓孩子去面對自己的未來。那麼,到底要如何才能讓為人父母者對孩子的未來「放心」呢? … 這就是今天的題目「放心的信心」所要探討的。

•  不擔心自己的明天,卻煩惱孩子的未來

上文提到,許多不為明天憂慮的基督徒,一提到自己孩子的明天時,卻是無法避免為孩子擔憂。對此,曾聽過一個故事:教會一位阿嬤,每天為了孫子的學業憂心。有一天,牧師告訴他「你不要煩惱那麼多,要禱告,放心交託給上帝 … 」。第二天,阿嬤跑來找牧師,說:「牧師,我昨天晚上一直為孫子禱告, 整夜都沒睡 … 」牧師疑惑地問:「怎麼禱告那麼久?」阿嬤說:「因為我從孫子國小一年級到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還有結婚的對象、將來的工作 … 都一一交託給上帝」牧師無奈地說:「就算是這樣,也不用整晚吧 … 」阿嬤說:「本來到凌晨三點時,我的禱告已經發展到他未來的媳婦了;可是,當我告訴上帝,要幫乖孫子娶個樣樣都厲害的媳婦時,卻發現那個女人可能會不喜歡我 … ,所以,我又從頭開始禱告 … 」。

阿嬤在禱告中寫了孫子一生的劇本,這聽起來像是個笑話;不過,有些基督徒還真的是如此地禱告。那麼,對於這樣的禱告,個人認為像是在「欺騙自己」,因為那樣的禱告正是所謂的「禱告歸禱告、煩惱歸煩惱」。當然,這樣的禱告,愛我們的上帝應該也是會垂聽;因為,個人認為,上帝在我們禱告之前,已經先鑒察我們的心思意念了。可是,這樣不斷交託給上帝的禱告,聽起來像是一個人把財寶放在保險箱之後,卻每天扛著保險箱在街上走 … ;這,光是用想的就很累人。而不幸的,這樣吃力不討好的禱告,不只發生在阿嬤身上,也可能發生在你我的身上。之所以會這麼說,是因為我自己就有這樣的經驗:

最近,我常常去教會對面的國小操場運動。那麼,因為現在正值暑假期間,到了傍晚的時候,便會看見一些國中生在那裡打籃球。本來,打籃球是很健康的運動;可是,偏偏有些青少年在打籃球時,喜歡加上一些不雅的語言、甚至有時候會發生不當的推擠動作 … 。這樣的行為,或許對於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不過,看在某些容易緊張的父母眼裡,很容易會因為擔心而造成神經緊張。正巧,前幾天,我發現自己就是那會莫名地感到緊張的父母之一。為什麼這麼說?

前幾天,我在操場跑道上運動時,發現自己的眼睛不自覺地盯著籃球場,深怕自己的孩子在籃球場上跟那些大孩子口角而被人欺負 … 。那時,我發現自己心裡有一種莫名的擔憂,開始會胡思亂想 … 。「如果,現在那群青少年欺負我的孩子時,怎麼辦?」「又如果,我剛好不在那裡或沒看到,怎麼辦?」「還是如果,我的孩子跟他們相處良好,久而久之卻跟著那一群孩子去鬼混,那時,要怎麼處理?」(試想,前文提到的陳銳,之所以誤入歧途,豈不可能是因為交到不良朋友而學壞的?) … 想著想著,突然想起這對孩子的未來擔心所衍生的「不安」,其實以前曾經發生過,而現在,竟然又重蹈覆轍了。

記得,之前發生時,是在準備報考神學院之前 … 。當時,自己的工作算是安穩中,可是也因為安穩,而讓自己在回應上帝的呼召上有所遲疑。不過,說真的,那時候的考量倒也不是為了自己,而是擔心孩子未來的生活。因為自己身為牧師的孩子,在過去的刻板印象當中,總認為牧會的生活條件,不如在一般公司上班來的安穩;所以,要辭去穩定的工作,轉而在教會全職服事,其實最擔心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否適應。那麼,正因為這樣的擔心,於是,對是否報考神學院一直存著遲疑;後來,一個「黑暗的夜晚」成了影響決定的最後關鍵。

那個所謂黑暗的夜晚,其實有月亮、也沒停電、更沒發生什麼特殊的超自然現象 … 。記得那天,我像往常一樣下班回家,在晚餐之後,與家人談到報考神學院的事。在商量之後,其實大家都很贊成;可是,在我心裡卻有一點猶豫。猶豫的原因如前文所說,是因為擔心日後的改變影響到家人(特別是孩子)的未來生計。沒想到,在那一天的夜裡,做了一個不像夢的夢 … ;夢裡,沒有任何情節、沒有任何人物,只有一種深刻的感覺 – 在完全黑暗中失去了一切。那感覺,是很真實的虛空,就是自己完全無法抓住任何東西、包括家人與自己 … ;而,在那樣的感覺中,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無能為力」!而正是那樣的無能為力,讓我想到創世記 22 章的經文,並且,也彷彿感受到亞伯拉罕當時在心中的糾結心情。

•  把自己的生活與聖經結合

在《聖經好好吃》一書中,靈修大師畢德生牧師曾建議:讀聖經要像約翰或以西結一樣,將經文吃下肚、消化、吸收、並活出來。他以「撿嗎哪」作為例子,提到有部分基督徒讀聖經或聽講道,只知道將之儲存於腦中,卻不將那些教導消化並實踐於生活中。那麼,如此被儲存在頭腦裡的智慧言語,就可能像是曠野裡的嗎哪,若只是多收卻不吃掉消化,便會在隔天腐壞浪費!(參閱 畢德生,《聖經好好吃》,台北:校園, 2008 )。可見,讀聖經或聽講道,不但要像老一輩信徒所說的「簡單、明瞭、記得住」,還必須要在記住的同時「活出來」。

那麼,若是按照畢德生牧師的說法,則亞伯拉罕的故事便不應該只是被用來分析成教義條例;反而,聖經裡關於亞伯拉罕的記載,必須要透過祈禱與默想而內化,讓讀者的生命在吸收亞伯拉罕與上帝對遇的經驗後,將這樣的道實實在在地行出來。為了要更加貼切地對亞伯拉罕的經驗將心比心,同時也因為這段經文對於許多人都已經太過熟悉;所以,在下文中,將不多作經文背景上的解釋,而是要以自己的「主觀經驗」,在聖經讀者的主觀臆測中,重新來看亞伯拉罕受試驗時的心路歷程。(提醒:「主觀經驗」不一定是正確的,但是,若是信仰缺乏的主觀經驗,那麼,對上帝的信仰豈不成了「與我無關」的信仰 … 所以,讀者不一定要認同筆者的主觀經驗,但卻期待讀者也能以自己的主觀經驗來作信仰反省)

在這段故事中,首先提到的是上帝對亞伯拉罕出了一道難題。這難題是要亞伯拉罕表明:何者為他的「終極關懷」?也就是,要亞伯拉罕在上帝與愛子之間二選一。那麼,從第三節看來,上帝在出了考題之後,給了亞伯拉罕一整個夜晚來作決定。而,在我個人主觀的經驗看來,對亞伯拉罕而言,那個夜晚可以被假設為他所面對的「黑暗夜晚」。那麼,若是按照這樣的假設,則亞伯拉罕之所以可以從猶豫不決中選擇信靠上帝,最可能的原因應該是他數算回顧從吾珥一路走來所得到的恩典,又在老邁中評估到自己的無能為力;於是,他明白了「即便此刻不將愛子交給上帝,也無法掌握愛子的未來」。因此,與其短暫保護愛子的生命,不如將愛子交回給那一直都慈愛以對的上帝。

在整夜的黑暗中,亞伯拉罕認識到自己的無能為力,也明白唯有將愛子的 「現在」交給上帝,才能真正讓愛子得到平安的「未來」。於是,第二天一早, 亞伯拉罕便將這樣的決定實際地行出來,帶著愛子與僕人前往要獻身之地。到了第三天,考驗一步一步地接近,但是亞伯拉罕的信心卻似乎更加地穩固;因為,一路上他有更多的時間,理性地思考那信實慈愛的上帝,豈會突然轉變為 近東宗教的神祇,要求人為得利益而獻兒童為祭? … 在信仰反省之後,亞伯拉罕知道自己雖然無法測度上帝的旨意,然而,凡事必有上帝的美好安排;於是,他真心誠意地順服上帝一切的指示,並在第五節憑著信心對僕人說:「我帶孩子到那邊敬拜,然後(我們)再回到這裏來。」(根據 BibleWork6.0 ,「回」 w-na-shi-w-b-ah 是 1c p,imp 第一人稱複數未完成動詞,代表「我們將回」。即,亞伯拉罕知道「不只他一人」會回來)。

接著,只剩父子兩人繼續往前進,而,此刻算是兩人最親近的時刻。那麼,就在這兩人獨處的時刻,亞伯拉罕給了以撒最寶貴的禮物,那就是「他對上帝的信仰」!在第七節,以撒提出一個以「眼見為憑」的人所會問的問題,那問題就是「我『所沒看見』的羔羊在哪裡呢?」而,父親適切地教導他一件事,就是自己所認識的信仰告白 – 「我兒,獻祭的小羊『上帝會親自預備』!」。這作父親的,在那時刻憑著對上帝的信心,提醒了兒子「不要只看見眼前的物質或人,卻忘記了在兩人之間,其實有上帝在掌權」!

亞伯拉罕把握機會所做的信仰教育,隨即得到了上帝的背書。在第九節之後,上帝阻止亞伯拉罕傷害愛子,並且預備了作為犧牲的羊羔。於是,讓以撒親身經驗到,父親在路上所教導的信仰「是真的」!同時,也讓以撒之後的雅各、約瑟、以色列人、以及所有信靠上帝的人,都明白也傳承了「耶和華以勒」的信仰。並且,在亞伯拉罕選擇上帝為他的終極關懷,將自己最疼愛的孩子完全交給上帝之後,在同一章經文的第十八節,記載了上帝對亞伯拉罕所啟示之令人雀躍不已的信息 – 「萬民要因你得福」!

•  結論

亞伯拉罕通過考驗之後,在經文裡接著記載的是「萬民要因他聽從上帝的話而得福」。亞伯拉罕因為「放心的信心」,讓身邊的人都因此得福,這是令人雀躍的結果,也是今天的結論。可想而知的,從面對考驗的那個暗夜,一直到邁向祭壇之前的路途,對亞伯拉罕而言,想必在內心是一路上充滿煎熬。不過,在這條歷經考驗的路上,他不但是更堅定地信靠上帝,更能夠在路上教導愛子「耶和華以勒」的信仰。而後,因為亞伯拉罕對上帝的認識與信靠,更讓他能夠放心地將愛子交託給上帝,進而讓自己與愛子得到真正的平安。

亞伯拉罕的故事,常讓人想到軍事名人麥克阿瑟將軍。在麥帥為子祈禱文中,他懇求上帝「教導與塑造」他的孩子;而,從他對上帝的懇求中,顯然看出他明白真正能夠一直教導塑造孩子的,乃是那真實永在的上帝。麥克阿瑟這樣有能力的人,在面對孩子的未來時,也會意識到自己的無能為力;那麼,身份地位不如他的人呢? … 顯然地,比起陳凱倫夫婦或你我,麥克阿瑟的身份地位是更能夠保護他的孩子;不過,他選擇學習亞伯拉罕的信心,將孩子交託給那最穩固且最慈愛的上帝。在亞伯拉罕身上所看見的那「放心的信心」,相信是所有像是陳凱倫或是你我都需要去學習的;畢竟,無怨無悔地對孩子付出,只能夠暫時地讓孩子活在安穩之中。

其實,心裡最寶貴的人或物,常常會成為取代上帝的偶像。然而,當我們將之全然交託給上帝時,不只是自己可以得到平安;同時,所交託給上帝的也能得到至高上帝的保護。看來,認識上帝而產生的信心,不僅能夠讓為人父母者將愛子放心交託給上帝;也能夠讓子女因此得到真正的堅固保護,進而還讓旁人也認識上帝而因此得福。因此,願上帝幫助所有為人父母者,都能從亞伯拉罕的故事得到最好的禮物;那禮物就是 – 因為認識上帝而放心交託給上帝的信心,讓自己、孩子、與身邊所有的人都因為「放心的信心」而得到真正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