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心中的伯利恆 — 黃麗琿牧師

  • 黃麗琿牧師

聖經:箴言二十九章 11節
   傳道書五章10節
   使徒行傳二章25-28節

◎前言

在第一世紀開始時,當時希律王聽見從東方來的星象家在打聽耶穌的消息,因此顯得焦急不安,連忙召集了所有的祭司和經學教師,問他們:「基督該誕生在甚麼地方?」他們就照著先知的話告訴希律王:「在猶太的伯利恆 ……」。

「基督該誕生在甚麼地方?」對你我而言是否有不同的答案?

傑出的藝術家黃美廉博士,雖然她是一個腦性麻痺患者,但她的成就確實令人刮目相看。她不但是一位畫家及作家,她更擁有加州州立大學藝術博士學位,也是台灣十大傑出青年得主。

黃博士在《中信月刊》 406期中提起聖誕節的經驗,因為爸爸是一位牧師,因此,教會的生活使她對耶穌降生的故事有不同的體會。一般都肯定耶穌是在伯利恆誕生的,但在她看來,耶穌也誕生在每個人的心中。她說:「每次當我對某件事不滿,甚至到灰心絕望的時候,我只要對主禱告,主就來到我心中,賜給我再走下去的勇氣與力量。對某些人而言,這是相當抽象的,但對體驗過的人,每天都可以是聖誕節。因為有主的同在,心中就如小城伯利恆──一個不是任何人或事所能侵擾的心靈世界。」

「心中的伯利恆」,這是令人羡慕的境界,希望以下分享可以幫助我們體驗這美好的心靈境界。

◎簡單的滿足

保羅在腓立比書所說:「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 (腓4:11-12)。但有些人用了大部份的時間在抱怨,似乎每個人都對不起他,甚至連上帝都對不起他。

國立清華大學經濟系賴教授在<人生三願>中分享他與孩子的一段故事。他兒子讀國小二年級上學期末時,老師給了一項作業,要他們當小記者訪問爸爸。共有 6個問題,有一大半是資料性的:在哪裡工作?負責哪一方面的事等等,其中的第5題是「爸爸的夢想是什麼?怎麼實現?」

賴教授對兒子說:「我有三個願望」。兒子就用半注音半國字的方式寫下這句話,然後抬頭看著他。

「第一個願望是吃得下飯」。孩子愣了一下,認為他在開玩笑,很鄭重地表示這項作業的分數,不能隨便。他對兒子說:「你是記者,人家怎麼說你就怎麼寫,既然不相信就不要訪問好了。」孩子無奈地寫下:「第一個願望是吃得下飯」。

「第二個願望是睡得著覺」。孩子這下著急了,「別人的願望都是要當科學家或是做重要的事情,你的願望連小孩子都會,你是不是想害我被老師處罰?」

「第三個願望是笑得出來」。這下子孩子失去理智了。「別人的父母都是在幫助子女,只有你才會存心害自己的小孩」。

「要不然你照我的話寫完之後,再寫一篇<我眼中的爸爸>附在後面讓老師瞭解這不是你隨便寫的,而是你爸爸的本性就是如此」。孩子覺得有道理,憤恨之下很快地寫了一篇沒分段的作文,一併交給老師。

第二天,他問兒子老師怎麼說?孩子有點不好意思:「老師上課時叫我到前面,說我的訪問和作文寫的非常好,給我 98分,是全班最高的,比班上的模範生還高,還把我的作文唸給全班聽」。

「老師有沒有說為什麼?」「她說她先生的工作最近不太順利,已經有好幾天睡不著覺,也只吃得下一點東西。你爸爸的三個願望很有意思」。

簡單的事讓人容易滿足,願望也容易達成。但問題在於,人總是無法「簡單」,永遠不會滿足。如傳道書說:「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貪愛豐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這也是虛空」 (傳5:10)。甚至有人爭權奪利,這也是另一種「貪」。所以,保羅才告誡加拉太人:「不要貪圖虛名,彼此惹氣,互相嫉妒」(加5:26)。箴言給了我們很好的忠告:「心中貪婪的,挑起爭端;倚靠耶和華的,必得豐裕」(箴28:25)。「簡單的慾望」,不簡單的智慧。

◎不輕易發怒

我們是否常與別人爭執呢?總認為自己的意見是對的,別人是錯的。但是,許多事情並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是觀點的問題。立足點不同,看法自然也不同。

05072431看看這張圖,你發現了什麼呢?

有幾根柱子?是方柱或圓柱?

其實,當我們看上半部份,是看到 2根的方柱;
若看下半部份,則是3根圓柱。

因此,當我們與人爭論時,應能有開闊的心胸,接納不同的意見。因為,「沒有對錯,只是觀點不同。」

另一個避免爭端的方法是,當你心中不服時,要用「智慧」,不要用「血氣」。

有一天,一個日本觀光客叫了一部計程車要到機場搭飛機。在路上,一部車從旁開了過去,只見日本人:「 OH~~!TOYOTA(豐田)!Made in Japan!Very Fast!」接著又一部車駛近,日本人又大呼:「OH~~!NISSAN(日產)!Made in Japan!Very Fast!」

司機在前面聽得一肚子火,心想:「日本的就比較厲害 ……?!」快受不了的時候,又一部車超了過去,日本人又叫了:「OH~~!Mitsubishi(三菱)!Made in Japan!Very Fast!」司機心裡已經有了打算。

終於,到了機場。「 1500元。」司機說。「Why ! So expensive? It’s only a short distance!」日本人驚叫。司機說:「OH~~!Taximeter(計程車計費表)!Made in Japan!Very Fast!」

保羅對哥林多人說:「我們雖然在血氣中行事,卻不憑著血氣爭戰」 (林後10:3)。切記,當你心中不服時,要用「智慧」,不要用「血氣」。因為,「愚妄人怒氣全發;智慧人忍氣含怒」(箴29:11)。

◎在基督裡有盼望

使徒行傳記載,在五旬節聖靈降臨後,門徒們都被聖靈充滿,彼得和其他十一個使徒,大聲宣講上帝的大作為。彼得在講道中引用大衛詩篇中的話告訴眾人,神所要給人的福份。大衛說:「我看見主常在我眼前;他在我右邊,叫我不至於搖動。所以,我心裏歡喜,我的靈(原文是舌)快樂;並且我的肉身要安居在指望中。因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你已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必叫我因見你的面(或作:叫我在你面前)得著滿足的快樂」 (徒2:25-28)。

「安居在指望中」是生命持續的動力,許多人因為看不見生命的指望,就用各種方式提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令人十分惋惜。

有一天,一個失戀的人在公園哭泣。這時一位哲學家走來,輕聲的問他說:「你怎麼啦?為何哭的如此傷心?」失戀的人流著淚,嗚咽地回答說:「我好難過!為何他要離我而去?」

不料這位哲學家卻哈哈大笑,並說:「你真笨!」失戀的人便很生氣的說:「你怎麼這樣,我失戀了,已經很難過,你不安慰我就算了,你還罵我笨。」哲學家回答他說:「傻瓜,這根本就不用難過啊,真正該難過的是他。因為你只是失去了一個不愛你的人,而他卻是失去了一個愛他的人及愛人的能力!」

如果,我們一直把眼光注視在已失去的事情上,肯定是看不出任何的指望,也只會讓我們更消沈,更悲傷,更自憐。想想金子的鍛煉過程,若不經高溫的烈焰,是無法把其中的「雜質」去除的。上帝藉著各種方法陶冶我們的生命,為了把我們生命中的「雜質」去除,讓我們更堅強,更精緻!因此,神使我們在生命中遇見困難並不是要毀滅我們,而是要造就我們!因此,保羅也說:「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 ……」(羅5:3-4)。

◎停止抱怨,積極面對

何南輝的<走進星星的世界>正好可以讓我們省思自己的生活態度,故事描述有一個美國年輕軍官接到調動命令,將他調派到一處接近沙漠邊緣的基地。他不想新婚的妻子跟著他離開都會生活前往受苦,但妻子為了證明夫妻同甘共苦的深情,執意陪同前去。年輕軍官只好帶著妻子前往,並在駐地附近的印地安部落中幫妻子找了個木屋安頓。

該地夏天酷熱難耐,風沙多且早晚溫差變化大,更糟的是部落中的印地安人都不懂英語,連日常的溝通交流都有問題。過了幾個月,妻子實在是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於是寫了封信給她的母親,除了訴說生活的艱苦難熬外,信末還說她準備回去繁華的都市生活。

她的母親回了封信跟她說:「有兩個囚犯,他們住同一間牢房,往同一個窗外看,一個看到的是泥巴,另一個則看到星星。」

妻子倒不是真的想離開丈夫回都市,原也只是發發牢騷罷了!接到母親的信件後,便對自己說:「好吧!我去把那星星找出來。」從此後她改變了生活態度,積極的走進印地安人的生活裡,學習他們的編織和燒陶,並迷上了印地安文化。她還認真的研讀許多關於星象天文的書籍,並運用沙漠地帶的天然優勢觀察星星,幾年後出版了幾本關於星星的研究書籍,成了星象天文方面的專家。

「走進星星的世界。」她常常在心底這樣跟自己說。打敗自己的不是環境,而是自己。「快樂」如同一顆閃耀的星星,它等待我們去發現,去感受生命的活力。

在彼得所引述大衛的詩篇中又說:「因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你已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必叫我因見你的面(或作:叫我在你面前)得著滿足的快樂」 (徒2:27-28)。在大衛的體驗中,「有上帝同在」,他就不孤單,生命有方向,這樣的經驗讓他「得著滿足的快樂」。

有上帝的同在就是一種力量的來源,這是十分鼓舞人心的經驗。在法國一個偏僻的小鎮,據傳有一個特別靈驗的水泉,常會出現神蹟,可以醫治各種疾病。有一天,一個拄著拐杖,少了一條腿的退伍軍人,一跛一跛的走過鎮上的馬路,旁邊的鎮民帶著同情的口吻說:「可憐的傢伙,難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一條腿嗎?」這一句話被退伍的軍人聽到了,他轉過身對他們說:「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條新的腿,而是要祈求祂幫助我,與我同在,叫我沒有一條腿後,也知道如何過日子。」

◎結論

如果你大部份的時間都在生氣、抱怨,似乎每個人都對不起你,甚至連上帝都對不起你,我想,你不可能感覺快樂。因為,這樣的人永遠不會知足,只看見眼前的困難,不能體會上帝的用心。「伯利恆離這樣的人,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