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律、傳統、情境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經文:馬太福音五章17-20節

前言:
自從英籍宣教師馬雅各醫師於1865年從高雄旗津上岸,展開福音工作,奠定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歷史以來,已經走過一段長久的歲月,如今,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堪稱是台灣基督教界中,組織最為龐大,信徒人數最多的教派,著實可喜可賀。惟可惜的是,在如此龐大與健全的「組織」中,有時卻因為「律」與「傳統」的因素,使得「有機體」受到限制,無法有效地發展,因而有逐漸被新興教派急起直追的情況發生。當然,這除了有禮拜方式與政治意識型態的因素外,最重要的,還是在於故步自封的「律」與「傳統」之問題上。難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會被戲稱為又「長」又「老」的教會。

有鑑於此,為能幫助教會事工的發展,在許多的研習會中,我常會提出下列這一段構思:「教會是一個『有機體』(Organism)的『組織』(Organization),然『組織』是為『有機體』而設立,『有機體』並非為『組織』而存在。換言之,教會的體制與長執,是為了協助傳道人推展福音事工的宣揚,便於管理教會的行政事務『組織』而成;福音的『有機體』,並非是為了長執和教會的『組織』而存在。若『有機體』與『組織』出現本末倒置的情形,將會如同台灣俗諺所說的『斬腳就鞋』。」作為服事者的參考。

一.律

馬太福音五-七章,被統稱為「耶穌的登山寶訓」,其中,最為人所熟悉的,莫過於五章3-12節的「八福」,耶穌藉此敘述信徒應該有的特徵、影響和信仰表現,以及天國子民的生活模式。耶穌提出八福之後,隨即在13-16節中進一步強調:信徒的行為必須如同鹽一樣,在世上發揮調味與防腐的功能;也要像光,照亮黑暗的四周,將人帶到上帝面前。

耶穌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訓示,乃祂不喜歡人只重律法與傳統,而不在意信仰生活上的實踐。耶穌為讓跟隨祂的人,都能夠從生活的情境上,實踐出律法的精義,乃在提出八福的訓示之後,開口道出:「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所以,無論何人廢掉這誡命中最小的一條,又教訓人這樣作,他在天國要稱為最小的,但無論何人遵行這誡命,又教訓人遵行,他在天國要稱為大的。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馬太福音五章17-20節)

耶穌在此所說的「律法和先知」,乃指舊約聖經的總稱。耶穌所謂的「成全」,則在於祂履行舊約的誡命、應驗其預言、引伸它的含義、實踐其教訓。因當時有許多文士和法利賽人,以虔守律法與傳統為己任,只停留在律法字面上的斟酌與推敲,而忽略了生活情境之層面上應有的信仰作為。質言之,耶穌並非在否定舊約的「律」與「傳統」,祂所殷切盼望的,乃在於生活情境上的信仰作為。

「律」是一種「規範」,也是一種「法則」,更是一種遵循的「軌道」,人必須服從。舊約時代的禮拜,有其一定的「律例」和「典章」,百姓必須依「規定」擺上,絕對不能超出「範圍」,否則,將會違背上帝的「律」,造成嚴重的後果。

到了新約時代,耶穌雖主張「心靈與誠實」的敬拜,但並非是要否定和廢除先前的「律例和典章」,而是要成全舊的「律」,使之產生新的意義,好讓人能在心靈與誠實的前提下,不再受到束縛。

「律」是一種「規範」和「原則」固然沒錯,但「律」並非「神主牌」,也並非不能改變,當「律」不合乎時宜時,一樣可以修訂。這樣的精神,誠如耶穌所說的:「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太5:17)亦如同我們所常聽到的:「時代在變,人人在變,福音不變,方法要變」這一句話一樣,不是要廢掉,而是要成全,使之展現出新的意義。

二.傳統

何謂「傳統」?我曾在拙著《應對vs.硬對》之<內省的價值>一文當中談過,有科學家曾利用猴子作過一項實驗,他們把五隻猴子關在同一個籠子裡,還在籠子的上頭牢牢的掛了一串香蕉,同時將香蕉連結一個隱密式的自動噴水裝置,若有猴子伸手摘取香蕉時,噴水系統便會發作,大力的噴向籠子內的五隻猴子,讓牠們全身被淋濕。

五隻猴子被關進籠裡後,有一隻猴子發現籠頂上掛有一串香蕉,便興高采烈的伸手摘取,結果牽動了噴水裝置系統,將五隻猴子全噴得變成「落湯猴」。為能吃到香蕉,每隻猴子皆嘗試用手摘取香蕉,但都得到同樣的結果,全身被噴得濕答答。有鑑於此,五隻猴子遂產生一個共識,就是不要用手去拿香蕉,因為一拿就會有水噴出來,大家都會遭水殃!

第一階段的實驗結束後,科學家換掉其中的一隻猴子(以下簡稱為A猴子)。A猴子進到了籠子裡面,看到美味可口的香蕉,高興之餘,不加思索的伸手就要摘取香蕉來大快朵頤一番,結果,香蕉還沒到手,就被其他四隻舊猴子揍了一頓。這四隻猴子會出手修理A猴子的主要原因,就是擔心A猴子會害牠們重蹈被水柱噴濕的覆轍。貪吃的A猴子不明就理的嘗試了好幾次,每次皆被打得滿頭包。在眾猴兇嫌惡煞般的威脅下,A猴子不敢再動香蕉的主意,因為每次在A猴子的手碰觸香蕉前,就被其他的四隻舊猴子聯手修理,當然牠就沒有被水噴的經驗,也就不知道拿香蕉會出現強烈的水柱噴向牠們,只知答案就是:不可拿香蕉吃。

後來,科學家又進行了另一階段的實驗,他們再把一隻舊猴子換掉,換了另外一隻新猴子(以下簡稱為B猴子)。當B猴子進到籠子裡一看到香蕉,馬上趨前要去摘取,結果和先前進來的A猴子一樣,被其他的四隻猴子修理了一頓。有趣的是,A猴子比其他的三隻舊猴子打得更用力。B猴子為能享用到香蕉還是不信邪,連續嚐試拿了好幾次香蕉,但每次總是在未到手之前,就被其他四隻猴子修理,B猴子在懼於淫威下,只好作罷。

依實驗的程序,科學家每次皆換一隻新猴子進入籠子,所得到的結果,和前幾次的情況完全相同。經過五次的更換,舊猴子全都換成新猴子了,但卻沒有一隻猴子敢去動那串香蕉。牠們不知道為什麼,只知道如果去動香蕉,就會被打得滿頭包。

看完這項實驗後,有人稱它為:「這就是『傳統』的由來。」也有人解釋說:「傳統不去反省它,就沒有價值!」無論他人如何詮釋這項實驗,吾人還是覺得,若沒有反省與思考的能力,在受制於外在環境的束縛,是好是壞無法分辨時,往往只會依循本有的固定模式繼續下去,進而造成一種「傳統」和「自我共同價值觀」,綑綁了自己,也綑綁了別人,自己還渾然不知。

事實上,不只猴子如此,會思考的人類亦乎如此,若遭遇瓶頸或綑綁,不從外在與內在合併一起反省,到頭來還是一事無成。

「傳統」的產生,以下這則比喻亦描述得相當有意思:「一天,英國舉行軍事演習,各國使節受邀參觀。觀閱之後,有一美國將軍對每次英軍砲手發炮時,得先由一軍士跨一大步,然後雙手由上而下重重一拉的動作,百思不得其解,因而就教英國將軍。這位將軍回答說:『歷年來一直如此。』顯然他並不清楚典故,兩人只好一起前去請教一位老將軍。結果,老將軍回憶說:『很久很久以前,炮是由馬拖運,發炮時怕馬驚嚇亂竄,必須將馬拉緊……雖然現在已經改由汽車拖運,但這個動作卻莫名,所以被保留了下來。』

除了上述之外,還有一則訴說「傳統」的故事說道:「有位媳婦每次煎魚時,都會把魚頭和魚尾剁掉,和魚身一起煎,婆婆看在眼裡,始終無法理解,為何非得如此不可!一天,婆婆實在看不下去,便假裝不經意地問媳婦說:『煎魚為何要去頭去尾?』媳婦毫不遲疑回答道:『我的娘家每次煎魚時,都這樣做,但我自己並不知道為何要如此,我想,可能是我家的習慣和傳統吧!』婆婆聽完之後,對著媳婦笑道:『那下次回娘家時,要記得問妳媽媽,看她知不知道原因。』媳婦心想,既然婆婆急著要知道答案,便拿起電話打回娘家請教媽媽,結果,一問之下,這才知道,原來當時因為家中的煎鍋太小,若不去掉魚頭和尾巴,就無法將整條魚放下煎鍋。雖後來家裡換了一個較大的煎鍋,但習慣已經養成,所以就一直沿襲下來。」

傳統並非都是包袱,也不一定都是不好的。然若我們的生活和信仰作為,不會因傳統的存在,而受到影響和束縛時,乾脆就讓它成為一種「文化」,繼續存在下去。相對的,若是因為固守傳統,而使得傳統綑綁、阻礙到事工的進行和發展時,那就當加以調整,勿讓傳統的「組織」,影響到「有機體」的發展。

三.情境

何謂「情境」?以下這個例子或許可以提供一些參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用的聖詩,經過一個世紀,五次的增修(1900、1926、1936、1964、1985)和唱頌之後,的確有許多必須修訂之處。值得一提的是,1936年所增訂出版,被稱為「舊聖詩」的詩歌當中,有許多被老一輩會友認為「很好聽」的聖詩,諸如:「咱當來吟詩」、「天城金門」、「喔!美無比」……等,隨著1964年「新聖詩」的增訂,聖詩編輯委員依聖詩的「律」,認為這些詩歌是〝Anthem〞(讚美詩,較適合聖歌隊唱頌),而非〝Hymn〞(聖詩,較適合供會眾禮拜時吟唱),因而將之一一刪除,導致許多已經唱出「感情」的會友,相當的不解與難過!

再者,亦有不少會友認為,這些詩歌是「中性的」,無論是婚喪喜慶都可以唱,吟唱之後,不但可以讓聽和唱的人引起共鳴,更可以感動人心。由於這些聖詩被刪除,不少教會為「重溫舊夢」,只好影印人手一份、製作投影片,或寫在黑板上,用「老歌新唱」的方式,大聲的唱出這些聖詩。
敬拜上帝本就是信仰與情感的表達,或許沒有修過「聖詩學」或受過完整教會音樂專業訓練的人,無法明白刪除這些聖詩是基於「律」的關係,他們只從唱詩當中感受到,唱這些聖詩不但能夠感動和振奮人心,還可與上帝更加親近。

1989年-1990年間,前往英國進修時,我特別前往拜訪返回英國南部定居,曾經來台任宣教師多年的梅佳蓮先生和安禮文牧師。閒談中,我請教梅先生有關1964年,增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聖詩的歷史典故,我特別提起有關刪除「咱當來吟詩」、「天城金門」、「喔!美無比」這些台灣教會信徒極為喜歡唱的聖詩時,她紅著眼眶告訴我:「因為在聖詩學的原則裡面,這些詩歌不是供會眾唱的Hymn,而是給聖歌隊唱的Anthem,所以才堅持將之拿掉。我萬萬沒有想到,刪除這些聖詩,會引起這麼多的風波和意見,我想,這應該是台灣教會的會友非常喜歡唱這些聖詩,感情深厚所造成的結果吧!若以後台灣教會有機會再編訂或更新聖詩時,請建議聖詩委員會再將這些聖詩編回去,但一定要註明,這是Anthem不是Hymn。」

說完刪除這些聖詩的典故之後,梅先生又繼續提到,前不久,她曾經到美國訪問,見到了許多在美國牧會的南神校友,心情相當的愉快,當時,有人提議說要唱一首詩給她聽,結果南神的校友不約而同的唱出了「咱當來吟詩」,使得梅先生感動不已,心中充滿著說不出的「感受」。談到這裡,她告訴我,她真的不知道,這首聖詩會讓台灣人這麼懷念!

情感的表達,真的很難用「律」去規範,因這有國度與文化情境上的差異。然從另一個角度而言,若沒有「律」的規範,卻又很難有「秩序」和「原則」。惟過度的「規範」,卻往往又會阻礙和束縛「情感」的表達。同理而言,如何從「情境」中,找尋出能夠表達「情感」的所在,讓敬拜上帝和教會的事工,能夠蓬勃發展,是我們當需努力的方向。

結語:

總而言之,計畫和推行教會事工時,必須回到聖經的基礎上,多做神學省思,探索人們心靈之所需,多聽會友的感受與各方意見的提供和陳述,與社區結合,讓「律」與「傳統」,能夠隨著「情境」的改變而調整,呈現出新的意義,讓福音能夠廣傳。勿因「律」與「傳統」的所產生出來的包袱,使「組織」與「有機體」之關係,出現本末倒置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