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年終歲末、月窮歲盡時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經文:哥林多前書五章 7-8 節;以弗所書四章 22-24 節

引言:

本文以<年終歲末、月窮歲盡時>為題,旨乃 農曆新年將至,在「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的情況下,儘管世界各地過年前後的活動,都會因地域與民情風俗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然世上大部份的國家,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價值觀和行動,即在年終歲末, 月窮歲盡 時,都會舉行大掃除,好讓居家環境,能夠煥然一新,過個好年。 按台灣人的傳統習俗,過年之前,家家戶戶也都會為了除舊佈新,而展開大掃除,以便迎接新年的到來。當然,在 清理外在居家環境之同時,也當注意到內在心靈大掃除的重要。

一、歲末年終、 月窮歲盡

「月窮歲盡」一辭,乃「一年的最後一個月,一年的最後一天。」即台灣人所說的「二九暝」或「三十暝」;華人則稱之為「除夕」。基本上, 「除夕」中的「除」這一個字,乃含有「去、易、易替」之意,其主要的意涵,乃在訴說,舊歲至此結束,新歲從此開始,也就是指「年終歲末」之意。

每年歲末年終 、月窮歲盡時,受中國年文化影響頗深的台灣人民,也幾乎都會將焦點集中在「除舊佈新」與「消災祈福」的活動上。古代的中國,每逢過年,或是嫁娶、豐收、壽誕時,為能趨吉避凶,還曾流行過一種「衝儺」的儀式。 「儺」這一個字,從字體本身的組合得以看出,是由「人」與「難」兩字結合而成,發音則與「挪」字同。其意,乃在表徵「人」遭「難」時,就必須靠著「衝儺」儀式來消災解厄,藉以「衝掉」(挪去)所有的麻煩與困難之事,同時迎神納福,並藉此加以許願和還願。 「衝儺」儀式的舉行, 一、三、五、七天不等,其天數 端賴舉辦者的經濟情況而定 。 「衝儺」 儀式,在中原地區歷經了千百年,但隨著工商業的發達,以及社會的變遷,已逐漸式微,然而在中國的鄉間,還是廣為流傳,特別是在中原貴州一帶,依然盛行。

事實上,不只華人如此,在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過年時,亦會透過 逾越節的信仰 儀式與 相關 活動來 「除舊佈新」,同時祈求上帝的保守與賜福。「逾越節」的定例,在以色列人出埃及前夕,首次頒佈(見出埃及記第十二章)。出埃及後,於西乃曠野再次重提(見利未記二十三章)。每逢逾越節,所有的以色列人,無論大小,都必須參與紀念活動,而參與的單位當以家庭為準,絕不允許個人或幾個朋友組合守節。「逾越節」的日期,按迦南的名稱是「亞筆月」,意為「初熟的穗子」。被擄期間,以色列人採用巴比倫曆法時,則稱作「尼散月」,相當於陽曆的三、四月,屬春天的月份。以色列人將「逾越節」視為是新年度的開始,藉以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我們從以色列人在 逾越節前後,按舊約律法的規定,家家戶戶得獻上羊羔、吃無酵餅,以之象徵除去舊酵,還要仿效祖先,反思上帝的拯救,同時做一番內在自我的反思與除舊佈新的儀式。從中,我們得以見著,每逢「過年」(逾越節)以色列人必定會在上帝面前擺上禱告,回顧上帝創造天地萬物,拯救祖先出埃及的歷史和意義,同時反省過去一年的心思意念和行為,藉此除去舊我,創造新我,再次立志,重新出發,邁向新的一年。這樣的傳統,傳承至今,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依然持續著。

新約時期,保羅也曾在寫信給哥林多教會時,套用除酵節的歷史典故,向哥林多教會提出勸勉說:「你們既是無酵的麵,應當把舊酵除淨,好使你們成為新團;因為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所以我們守這節,不可用舊酵,也不可用惡毒、邪惡的酵,只用誠實真正的無酵餅。」 ( 哥林多前書五章 7-8 節 ) 要哥林多教會的會友,勿被罪惡所纏繞,因罪具有傳染性,若姑息不加以去除,將會影響到整個教會,猶如一點點的麵酵,便會使得麵團快速發起來一樣。保羅透過此一段話,乃在提醒基督徒守這一個節日時,也當深入省思生活聖潔的重要。端見,年終歲末, 月窮歲盡時 ,第一項功課,就是要除去罪惡之酵,活出誠實無偽的樣式,過聖潔的生活。

二、外在環境大掃除

猶記得,台灣在經濟尚未起飛的農業社會時代,一般百姓的生活與居住環境不佳,社區並沒有什麼基礎建設可言,鄉間道路,幾乎全是土石路,出太陽時,車子一過,便會塵土飛揚;下雨時,就會泥濘不堪,難以行走。又因當時的溝渠建設缺乏,導致排水不良,每逢大雨,道路必定積水。此外,為了生活,一般的農家,除了種田之外,為貼補家用,還會在家中的空地上飼養家禽和家畜。基本上,農民飼養家畜乃為副業,飼養家禽則為加菜之用。因此,農民得整天與雞、鴉、鵝、豬、牛等動物為伍,導致蚊蠅叢生,加上沒有自來水可用,取水不便,只得仰賴井水過活,衛生條件可謂其差無比。為顧及環境衛生,避免疾病的衍生,從日據時期到當今的政府,都會在農曆過年前夕,呼籲百姓舉行大掃除,不從者,還得受罰。這項政策,可謂執行得非常徹底,想必大家仍印象深刻。

雖今天的台灣社會,已進入到第一世界已開發國家之林,居住環境與環境衛生已不可同日而語,然年終歲末,月窮歲盡時的環境大掃除,還是不能免。因維護與保持居家整潔,不但代表一個人的生活水平,也可以使人心曠神怡,更會讓人有乾淨清爽的居家環境,過一個有品質的新年。

談論至此,讓我對於不久前,自家所舉行的「 大清掃」,有著全新的感受,特別藉此分享。 話說,教會宿舍書房的書櫃,已用了好幾十年,顯得老態龍鍾,

置書的夾層,也已凹陷變形,加上我的書太多,書櫃不敷使用,又書房的空間不大,無法將所有的書擺到書櫃裡面去。雖然我自己有二十幾個學生時代所訂作,用來裝書用的木箱,但還是不夠用。為節省空間,只好將暫時用不到的書,裝在紙箱裡面,放置於書房的地板上。裝不下紙箱的書,只能直接堆放在地板上,看起來有些擁擠和雜亂無章 , 似乎有點 像倉庫的感覺。

一天, 教會的總務組長及組員,到宿舍頂樓察看漏水的問題時,提議要順便「一探」我讀書的地方。由於書房凌亂,本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勉強答應。當總務組員進入書房,看到書房裡面的「窘境」時,隨即決定要將所有的書櫃汰舊換新,好讓紙箱裡面和放在地上的書,都能夠擺放到書架上去。

聽到總務組的決定,內心雖然高興,但卻也充滿些許的不願與不捨。不捨的是,書房中,還有兩個書櫃仍然堪用,實不必花錢,全部更換。不願的是,看到數量這麼多的書,要將之全部下架、擦拭、分類、整理,再重新上架,可謂工程浩大,最少也得花上三到四個工作天,才能夠完成。想到牧會工作的繁忙,又要騰出三、四天的時間來整理書房,就有些力不從心!儘管加以婉拒,但總務組長為了要將所有裝在紙箱和放置於地板上的書,都能擺到書櫃上去,讓我有更為舒適的空間,可以專心讀書和靈修,乃決定購買比原來容量多一倍,可以容納更多書籍的雙層書櫃。在總務組的執意下,隔天便請來了傢俱店的老闆,丈量書房的空間,並約定時間,要請師傅前來裝設書櫃。當然,在裝設新的書櫃之前,必須先利用時間,將所有的書,從舊書櫃一一取出,再將舊書櫃搬移,等新書櫃裝設好之後,再將所有的書擺放上去。

當我抽空整理書房的過程中,我發現,放在地上的紙箱,有好幾箱是從花蓮搬到高雄十幾年來,未曾拆封過,也沒動過。其中,不乏學生時代所留下來的筆記本和研究報告,也有當兵時的莒光日作文簿,以及阿兵哥所寫,我所批改過的作文本。當中,亦有好幾疊在國外進修之後,回國時,所帶回來的講義和資料。當然,也有許多之前所訂閱的雜誌和捨不得丟的舊書,甚至連這一、二十年來,出版新書的校對稿,也都還完整保留著。

看到這麼多的「歷史文物」,心中頓時出現了「丟與不丟」、「捨與不捨」的掙扎,畢竟這些文物,對於自己本身而言,相當富有紀念價值。就在舉棋不定,猶豫不決時,卻也想到,這些文物只有自己還活在世上時有意義,有朝一日歸天時,只會徒增子孫整理的麻煩,對於後人,根本沒有什麼紀念價值而言!又思想起古諺所云:「人在人情在,人亡人情亡。」「舊的無去,新的 b ? e( 不會 ) 來。」越發覺得,若不將用不到,也不需要再用的東西丟掉,必定會形成一種

「垃圾」,且越積越多。想到這裡,只好狠下心,將之全部清除。結果,總共清出了將近兩百公斤的文件資料。感謝的是,清理完畢時,適逢紙漿飆漲,廢紙

回收的價錢也隨之水漲船高,因而賺了一筆「小財」。整理完後,書房隨即寬敞、舒適起來。現在的書房,看起來,果真高雅大方,找起資料來,也較為容易,心情也因而輕鬆了許多。

為了「乘勝追擊」,我和內人又開始轉移陣地,著手整理儲藏室和衣廚。結果,和清理書房時的情況相同,有好幾只箱子,自搬到高雄十幾年來,從未打開過。打開之後,赫然發現,紙箱當中,放置了許多紀念品、舊信件及之前所穿過,捨不得丟的衣服, 就連孩子們小時候的童裝、童書、拼圖、錄音帶,也都原封未動,整箱滿滿的。看到這些充滿感情的物品,我還天真的告訴內人說,這些東西都還可以用,不要將之丟掉,留著以後給孫子也很好。但又看到這麼多的東西沒地方放, 心想,若不將用不到,以後也不需要再用到的東西丟掉,必定會形成「垃圾」 ,徒增生活空間的擁擠,進而出現煩亂的心情。 想到這裡,這才狠下心, 將不堪用的丟掉;將可以用,卻用不到的送給人;把日後會用得到的,再加以封存。經過一番大掃除之後,不但空間變大,輕鬆自在的感覺,乃隨之而生。

三、 內在心靈大掃除

從這次大掃除的經驗中,我深刻的體會到,「節儉」與「撿拾」縱使是一種美德,然也當需注意,若因過於「節儉」與「撿拾」,而使自己出現 TO HAVE 的「吝嗇」心態時,並不是好現象。果真這樣的話,當會與被譽為「 希臘最後一位護教士」、「第一位拉丁教父」 的信仰前輩特土良( Tertullianus,150-230 )所說的這句話:「光為自己的好處而生活的人,死了對世界倒是一種好處。」沒有什麼兩樣。有鑑於此, 在「節儉」與「撿拾」美德的背後,若能將自己用不到,卻又捨不得丟的好東西,用 TO BE 的心,將之拿出來與別人分享,或送給人家,總比收藏著不用來得好。最後,我終於想通,將所有可以用,自己用不到的東西,全都無條件贈送給所需要的人。如此一來,不但能「物盡其用」,還能夠實踐出「施比受更為有福!」(見使徒行傳二十五章 35 節 b )的信仰意義,真是再好不過了!

當然,外在大掃除之後,內在心靈的大掃除亦不可少,否則,將會如同我們常聽到外表看似健壯,內在卻百病叢生的人,所說的一句自嘲之語:「只有板金好看而以,引擎已經不堪使用了!」的確,隨著年齡的增長,除了身體機能

會逐漸衰退和老化外,也會因為工作的壓力,以及經歷與接觸到更多的人、事、物,使得不如意之事逐漸增多,隨之製造出許多的心靈垃圾,致使心靈得擔負這些沈重的垃圾,而疲憊不堪。

何謂「心靈垃圾」?保羅給了我們貼切的答案,即:「紛爭、嫉妒、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毀謗、讒言、狂傲、混亂。」(見哥林多後書十二章 20 節,又見加拉太五章 20-21 節)質言之,就是損人不利己,不健康的負面心思與情緒。這些心靈垃圾, 若不適時清理,長久累積的結果,將會衍生出心靈的疾病,進而使得靈魂沈淪。

為能清理掉這些心靈垃圾,保羅在以弗所書四章 22-24 節當中,提供了我們一個相當具體,又非常有用的方法論:「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實值得我們效法與學習。得知保羅所教導的方法論之後,順便藉此提供兩個觀念,供作參考:

其一:已故的美國《紐約時報》( New York Times )記者布魯克 ‧ 阿金森( Brooks Atkinson,1894-1984 ),生前所曾說過的話:「把去年丟進過去的沉寂中,讓它去吧!感謝上帝,它可以去掉!」( Drop the last year into the silent limbo of the past. Let it go, for it was imperfect, and thank God that it can go.)

其二:學者所提供的「生活壓力調適 4R 」:

Rethink( 改變認知 )- 找出自己錯誤認知及改變自我的對話。

Reduce( 降低壓力 )- 尋找壓力源、時間管理,學習說「不」。

Relax( 休閒放鬆 )- 適當休息與休閒,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Release( 情緒紓解 )- 情緒管理與紓解。

結語:

年終歲末、月窮歲盡時, 讓我們一起 學習猶太人在逾越節除去舊酵的信仰作為, 將所不喜歡和所痛恨的人、事、物之「心靈垃圾」逐一寫下,並一一提出禱告,祈求上帝的幫助,脫去那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行為上之舊人,把心靈垃圾全部清除掉。之後,再穿上上帝所賜,那用真理、仁義和聖潔所製成的新衣,實現保羅所給予我們的教導:「但現在你們要棄絕這一切的事,以及惱恨、憤怒、惡毒、毀謗,並口中污穢的言語;不要彼此說謊,因你們已經脫去舊人和舊人的行為,穿上了新人,這新人在知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歌羅西書三章 8-10 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