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存在價值的肯定(一)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經文:約書亞記十四章10-12節;腓立比書二章1-5節

前言:
十二月一日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定的「世界愛滋日」(World AIDS Day)。設立此一紀念日的目的,旨乃要藉此呼籲全體世人,能支持愛滋政策的發展、愛滋疫苗的研究、愛滋的預防教育,且能對感染者,以及病患的照顧與醫療獻上關懷。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為能讓教會信徒能認識愛滋病、關懷愛滋病患者,並為他們代禱,乃將十二月的第一主日訂定為「關懷愛滋紀念日」,以之響應世界衛生組織對於愛滋病防治與醫療工作的努力。若站在信仰的角度進一步而言,關懷愛滋病事工,基本上,就是接納愛滋病患者,同時也在對愛滋病患存在價值的肯定與支持。畢竟愛滋病患也是人,同樣有上帝的形像,我們不能排斥他,也不能否定他的存在價值。若您支持愛滋的關懷事工,接納愛滋病患者,肯定他們的存在價值,您也可以製作一個長約十五公分的倒V紅色絲帶別在胸前,或是貼在自家的門上,向人訴說,您就是響應關懷愛滋事工的支持者。

十二月份第一主日也是基督教節期-待降節期(Advent乃『等待耶穌降臨』之意)的開始,我們絕不能忽略它的意義。對於基督教的節期而言,待降節不但是一種救主降臨的期盼,更是在提醒世人,當齊心預備迎接耶穌基督的降臨。每逢此一節期開始時(聖誕節的前四週),教會都會佈置綠色(象徵生命的更新)的花圈(表達永遠長存,誠如圓形的訂婚戒指象徵愛是永不止息),同時插上四根蠟燭,一個星期點燃一根,(訴說人類不再被罪惡和黑暗所籠罩),到聖誕節時,四根則要全部點燃,藉以象徵主耶穌降臨的日子,拯救的光明日子已經來到。

一.人類對存在價值肯定的渴求
通常,人都有一種慣性,就是每當拿到團體照時,都會先注意到自己的「美醜」。若自己的表情自然好看,不管他人照得怎樣,必定直誇這張相片照得很漂亮;然若相片中的自己不怎麼樣,但其他的人卻非常上相時,定會大嘆這張相片照得醜又難看,且將之批評得一文不值。其實,當你把自認為難看的相片拿出與他人共賞時,相信其他的人都會跟您說:「不會啦!相片中的你也是很好看啊!」縱使聽到如此「安慰」的話,心中仍會對自己相片的「醜態」耿耿於懷,甚至把這張「難看」的相片打入冷宮,不再看它。相對的,若是陳列在客廳、掛在牆上,或是放置在辦公桌上的照片,都是自認為最滿意、最值得「觀賞」、最上相、最有「價值」的那一張。因為這一張相片中的「你」和「妳」,必定是照得很「漂亮」。

友人曾傳寄給我一篇有趣的文章,內容敘述道:有一貨車司機送貨到精神病院,當貨物全部卸完之後,發現爆了一個輪胎,司機只好拿出預備胎更換。巧的是,當司機使力的更換輪胎時,不小心,把所拆下來的四顆固定輪胎之螺絲帽,掉到湍急的水溝裡。司機見狀,隨即放下工作,進行打撈。但再怎麼打撈,還是沒有四顆螺絲帽的下落。無奈之餘,只好愣在一旁,不知如何是好!此時,正好有一精神病患經過,見到司機呆坐在地上,便好奇的問他說:「運匠,你怎麼了,為何坐在車子底下?」司機見到問話的人是精神病患,本不以為意,但想一想,反正閒來無事,就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他。精神病患聽完之後,隨即告訴貨車司機:「這麼簡單的事也沒辦法解決,難怪你只能當貨車司機。你只要把剩下的三個輪胎的螺絲帽各拆一個下來,把它裝到第四個輪胎上,然後慢慢的開到最近的修車廠,再補上剩下的螺絲帽不就可以了。」司機聽完之後,不禁驚訝的讚嘆道:「你這麼聰明,為何會住在精神病院?」聽到這樣的問題,精神病患馬上回答說:「你不要看我普普(不怎麼樣)的,我住在這裡,是因為我有精神病,而不是因為我笨!」

由前述端見,不只正常人看相片的時候,極為在意自己的「存在價值」。事實上,無論是愛滋病患者或是精神病患,也都相當在意他們自我存在的價值。人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應,即人的心中都有一股強烈被肯定、被尊重的渴望,也就是人的內心,都會期待著他人對於自己存在價值的看重和肯定。如此的心理反應,真有如擁有約翰.霍浦金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並曾於多所大學任教的哲學、心理學兼教育學家,且被稱為美國學識最為淵博的學者之一的約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所說的:「人類本質裡,最深遠的驅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易言之,人的本性都希望被肯定,而不喜被忽略和輕視,被肯定就是活下去的動力。即使是一位愛滋病或是精神病患,決不能否定他的存在,因為他也是人,我們當要肯定他存在的價值,讓他們有活下去的「驅策力」。

二.迦勒對存在價值肯定的企盼
迦勒在聖經中,經常被引用為「老人」的代表性人物,聖經學者每每提起他的名字,都會與「老當益壯」劃上等號,因他八十五歲時,仍不斷的強調:「看哪!現今我八十五歲了,我還是強壯,像摩西打發我去的那天一樣。無論是爭戰,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時如何,現在還是如何。求你將耶和華那日應許我的這山地給我;那裏有亞衲族人,並寬大堅固的城,你也曾聽見了。或者耶和華照他所應許的與我同在,我就把他們趕出去。」(約書亞記十四章10-12節)前總統李登輝先生八十歲之後,亦多次在公開的演講和「自我期許」當中,多次引用這段經文,拿迦勒比擬自己,強調自己仍然健康、強壯、「堪用」。

然若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迦勒八十五歲仍「吃老不認老」的向約書亞強調:「年輕時候的力量如何,現在的力量也是如何。」深怕約書亞和族人忽略了他,進而忘了他的存在。其目的,除了向人訴說他「寶刀未老」外,更為重要的,還是在提醒人要肯定他「存在的價值」。

基本上,迦勒對於自我存在價值肯定的理由不外乎,當以色列人由摩西帶領出埃及後,為進入流奶與蜜的應許之地,必須小心翼翼的勘查迦南的地形與敵情。因此,摩西派出了十二個探子前往偵查迦南地,當時的迦勒就是其中之一。探畢復命時,雖迦勒和約書亞主張立即攻打迦南,以便得以早日進入迦南。但同行的探子卻信心不足,以迦南兵強、城固、難以攻下為由而作罷,罔顧上帝的應許,遂使百姓在曠野漂泊四十年。(參見民數記十四章12-13節、34-35節)四十年之後,約書亞率領以色列民「攻城掠地」,先後擊敗了三十一個王,順利取得「迦南美地」。一天,當約書亞為管理之便,劃分土地給各支派為業時,有一高齡八十五歲的長者,前來要求約書亞劃分希伯崙給他為業。按當時的希伯崙地區,仍有其他族群勢力居住於此,若要得此為業,勢必還要經過一番激戰。然迦勒並不因年紀已經一大把而畏懼,反當著約書亞的面,自信滿滿的說道:無論是爭戰,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時(指他四十五歲當探子時)如何,現在(八十五歲)還是如何,強調自己仍寶刀未老。

三.存在價值和被人重視的感覺
從上述迦勒對約書亞的「要求」,以及約書亞劃分希伯崙給迦勒為業的故事不難看出,迦勒心中所企盼的,不外乎對自我存在價值的肯定,和那被重視的感覺。

除了聖經、毛語錄之外,被稱為世界第三大暢銷書的是《卡內基溝通人際關係-如何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How to win friends&influence people)。這本書自從1936年出版迄今,已發行過數千萬本。該書之所以暢銷,且歷久不衰,最主要的原因,乃作者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 1888-1955)出生於美國密蘇里州貧寒的農家。孩童時期,由於家庭經濟狀況不佳,社會地位低落。年輕時期,為改善家庭經濟,還曾到內布拉斯加當過推銷員,也到紐約當過演員,雖一心力爭上游,但卻屢遭挫折,嚐盡人間冷暖和那「不受重視」滋味。最後,來到基督教青年會教演講術。因著他豐富的人生閱歷,以及他對人性的深入研究和剖析,其所開的課幾乎場場爆滿,叫賣又叫座。為了使教學方法標準化,他把有關如何說話、影響他人、受歡迎等系列的講義,修訂成小冊子。之後,還彙集成書,而廣受世人歡迎。本書當中,卡內基就以窮苦、不受重視的切身經驗,不諱言的指出,大部分人所需要的東西,不外乎有下列八項:
1.健康和生命的維護。
2.食物。
3.睡眠。
4.金錢和金錢可以買的東西。
5.未來生活的保障。
6.性滿足。
7.兒女的幸福。
8.被重視的感覺。

卡內基認為,前面七項的需要並不難滿足,然其中的最後一項,「被重視的感覺」,絕不亞於金錢、物質、健康與幸福等。因為人都期盼自己具有重要性。卡內基進而引用二十世紀初,美國著名的實用主義哲學兼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1910)所說的:「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強調,詹姆士不用「希望」(wish)、「需要」(desire)或「盼望」(longing)加諸於「被肯定」的前面,而以較為強烈的「渴望」(craving)作為導引「被肯定」的訴求,其目的乃在訴說,人對於受重視與自我存在價值能受肯定的殷切盼望。(本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