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因你成就、得福(二)–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聖經:創世記十二章1-3節;馬太福音五章13-16節

(本文接續2017.10.22.〈因你成就、得福(一)〉)

王政忠老師在他所寫的書與改編的電影中,清楚敘述成就與影響他,使其生命蒙福的人,就是他就讀台南一中時的地理老師。如前所述,王政忠準備重考大學時,打工半年所賺來的錢,被嗜賭成性的父親花光。當他萬念俱灰,離家出走時,地理老師得知消息,乃挺身而出,資助他的生活費,並鼓勵他說:「現在我幫助你,等你將來有能力的時候,記得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因著地理老師適時的資助和鼓勵,使王政忠得以順利考上高師大國文系。

畢業擔任實習老師之初,原本一心一意想逃離偏鄉的王政忠,在921大地震之後,親眼看到學生的無助與被需要,遂而想起當年,在他「無助與被需要」時,地理老師對他伸出援手一樣,於是他選擇留在爽文國中,展開一連串的「教育革命」。如今,王政忠果真不負高中地理老師的期望,在他有能力時,盡己之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多年來,王政忠不但為偏鄉教師發聲,成就當地學子的課業,更用行動感染了無數的教師,為台灣的教育帶來希望與祝福。

三、使萬民得福的亞伯拉罕

從王政忠的見證,不由得讓人想到,聖經當中,順服上帝的呼召與指示,離開家鄉吾珥,經過哈蘭,搬遷到迦南,成為多國之父,且為萬民帶來祝福,而有信心與多國之父美譽的亞伯拉罕。這一個故事,從創世記十二章1-3節所載之經文,可以清楚看到美麗的「序言」。

話說,亞伯拉罕(原名亞伯蘭)高齡七十五歲時,上帝竟然要他「老樹移栽」,搬遷到所指示的迦南地,因上帝要亞伯拉罕成就祂的旨意,讓萬民因他得福,只是,這樣的要求,對亞伯拉罕而言,實是一大挑戰,因路途遙遠,任務艱鉅。畢竟,人上了年紀之後,幾乎都會想落葉歸根,鮮少有人會反其道而行,舉家搬遷,遠離家鄉,移民異地,何況當時的亞伯拉罕,在自己的故鄉生活相當安逸,並沒有遷居遠方的必要。但亞伯拉罕為了順服上帝的旨意,乃毅然決然,拖著老邁的身軀,帶著妻子撒萊(之後改名為撒拉)與姪子羅得,搬離本地、本族、父親的家,到遙遠的迦南地,所為的,就是要遵行上帝的命令,成為多國之父,讓人因他得福。

因著亞伯拉罕的順服,歷經滄桑,勞頓奔波,終於從迦勒底的吾珥,經過哈蘭,搬遷到迦南地。之後,雖經過多次漂泊,才安定下來。事實上,在這期間,乃充滿著諸多上帝的觀察與考驗。

亞伯拉罕九十九歲時,上帝看到他的信心與順服,且經得起考驗,乃和他立約,並在約中應允他說:「我與你立約;你要作多國的父。從此以後,你的名不再叫亞伯蘭,要叫亞伯拉罕,因為我已立你作多國的父。我必使你的後裔極其繁多;國度從你而立,君王從你而出。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作永遠的約,是要作你和你後裔的神。我要將你現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永遠為業,我也必作他們的神。」(創世記十七章4-8節)

因著亞伯拉罕的順服與信心,以「萬民」為前題,並不求個人的利益,只求上帝的旨意能透過他來實現,這種無私的精神,果然使得他的名為大,萬族也因為他而得福。

就是因為亞伯拉罕對上帝的忠心經得起考驗,上帝再次對亞伯拉罕重申祂與其立約的應許:「耶和華說:『你既行了這事,不留下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我便指著自己起誓說: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你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創世記二十二章16-18節)到了新約時代,耶穌基督就是由他的後裔而出,我們終可透過耶穌基督的救恩,得著永生的盼望。

四、讓人因你得福

想必每一個人,從小到大,應該都曾遇到過成就我們的生命,讓我們心中永遠充滿感念的人。當然,或多或少,也都曾遇到過傷害我們,使得心靈受創,而難以釋懷的人。雖這兩種人都會讓人「刻骨銘心」,但成就他人生命的人,宛如天使;傷害他人的人,有如「魔鬼」。雖沒有人喜歡扮演「魔鬼」,但因為人性的軟弱之故,人常會在有意或無意間,成了讓人跌倒的魔鬼。有鑑於此,扮演天使,讓人因你得福,才是上帝所喜悅的。

坦而言之,從小到大,成就與傷害我的天使與魔鬼,個人皆曾遇到過,如今回想起來,總是有說不盡的感念和感慨!或許,成就與傷害他人者,早已忘記,但被成就與被傷害的自己,卻仍深藏在心中。

撇開帶來傷害的「魔鬼」不談,在求學的過程中,因處於威權的打罵教育時代,老師總是高高在上,手持教鞭,威嚴無比,學生幾乎不敢親近老師,老師也鮮少和學生打成一片,師生間因而存在著一段「距離」,導致師生很少互動,特別是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因懼怕老師,想從老師的身上獲得「溫暖」,可謂相當困難。在這樣的情況下,從小學到神學院畢業,能讓我心存感念的老師少之又少。其中,除了鋼琴老師,同時也是我國中時期的音樂老師(已故的蔡仙菊老師)外,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小學二年級(1967年)的李淑惠老師。

當年,李老師剛從三年制的「師範學校」畢業(改制師專之前,初中畢業後就讀三年稱之),年紀很輕,還不到二十歲,宛如小學生的大姐姐。李老師留有一頭長髮,總是笑臉迎人,若學生有錯,或功課不佳,只會皺著眉頭,加以告誡,既使家庭作業沒寫,也不會立即處罰,而是透過家庭探訪瞭解情況後,才會進一步處理。因李老師總是以鼓勵代替處罰,所以,小學二年級的一整學年中,我不曾看過她疾言厲色,也未曾看過她拿藤條鞭打學生。

記憶深刻的是,因學校位處鄉下(台南善化茄拔國小),學生家長幾乎全都以務農為生,一般的知識水平並不高,一位二十歲不到的老師,要教導班上五十幾位學生,實非易事,加上鄉下小孩進入小學之前,幾乎都不會說國語,也不會寫字,所以,教到這樣的學生,頗為吃力。為了激勵學生認真讀書和寫字,李老師經常自掏腰包,買附有皮擦,一枝一塊錢的利百代鉛筆,贈送給寫字端正,集國語作業本有五個「甲上」的學生。不知是不認真,還是沒有寫字的恩賜,我的字寫起來宛如「龍飛鳳舞」,所以,第一個學期從未拿過甲上,當然也就無法集點,領到李老師所贈送的利百代鉛筆。

一天,學生拿著國語作業簿,排隊要讓老師查閱時,我看到前面有幾位同學的字寫得很工整,被老師評為「甲上」。輪到我時,李老師看到我的字寫得好像在「畫土牛」,她乃皺著眉頭告訴我:「看到你寫的字,老師很難過!若你好好寫,不必集五個甲上,只要有一個甲上,老師就送你一枝利百代鉛筆。」因著這句鼓勵的話,我向同學借用較為高級的鉛筆和墊板,且比平常多花好幾倍的時間,努力的書寫與「刻畫」,為此,還撕掉好幾頁寫得不理想的作業本紙張,好不容易,才得到一個甲上。當李老師看到我終於得了一個甲上時,高興不已,立即打開抽屜,拿出一枝附有橡皮擦的利百代鉛筆送給我,還摸了我的頭,要我繼續努力。這一幕,雖已經過50年,且李老師在我升上三年級之後,就到別的學校任教,從此,再也沒見過她,但是,李老師打開抽屜,宛如天使般的微笑,拿出鉛筆送給我的模樣,至今,仍深深的烙印在我心中。

還有,一次的繪畫課,同學們全都用白色的圖畫紙畫畫,因適逢聖誕節,我乃突發奇想,採用黑色的紙張(從壁報紙剪下和白色圖畫紙同樣的尺寸),以母會善化教會禮拜堂(舊禮拜堂毀於1964年1月的白河大地震,經舊地重建,1965年竣工)的聖誕夜為背景作畫,除了用蠟筆塗上較淺的黃、白等顏色之外,為增加圖畫的「亮點」,我用剪刀剪出金色的小星星和聖誕卡的天使(1950與60年代,美國的教會會友,每逢聖誕節,皆會寄卡片給台灣的教會,藉以請安,同時表示關心與祝賀。收到卡片之後,教會都會將之掛在聖誕樹作為裝飾,或發給主日學生收藏。)將之貼在圖畫紙上。由於紙張的顏色與眾不同,顯得特別醒目,且圖畫上又有剪貼的星星和天使,隔天,學校的美術老師看到這張圖畫,驚訝不已!經過詢問,得知是我畫的,乃請李老師轉達,要我用時間再畫一張,以便參加台灣的兒童畫展。其實,我並沒有繪畫的恩賜,根本不會畫圖,只是突發奇想,用黑色的紙張作畫而已,沒想到,竟然被學校的美術老師看中,令人深感意外!

李老師接受美術老師的建議後,乃利用一個勞動服務的下午,特別准許我不用整理校園,陪我在教室作畫。畫畫的過程中,李老師不但幫我用剪刀剪出立體的金色星星和白色的天使,還將之貼在黑色的圖畫紙上,並坐在我的左手邊,將右手橫越我的肩膀,握著我的右手,導引上色的力道。

畫作完成後,李老師幫圖畫取名為「聖誕夜裡的教堂」,由學校的美術老師寄到台北參展。想必用黑色的紙張作畫乃相當罕見,才會有幸入選,遂而被主辦單位送到義大利參加世界兒童畫展。過了一段時間,李老師和美術老師告訴我說:「你所畫的圖畫獲得世界兒童畫展第二名,第一名由緬甸籍的小學生獲得,以後會得到獎品和獎狀。」(當時我對於緬甸並沒有概念,以為是「麵店」,直到長大之後,才知道緬甸是位於中南半島的一個國家)只是經過五十年(1967-2017),不但沒領到獎品,也沒看到獎狀,當然,也不知道這張圖畫的下落,只存留在記憶裡。雖是如此,時至今日,李老師的鼓勵與協助作畫,比美術老師口中所說的名次、獎品和獎狀更有價值,也更有意義,因李老師的教學風範,給了我一生莫大的影響與祝福。

當自己學成之後,有幸站在學術殿堂教導學生時,我常效法李老師的教學精神,提醒自己,千萬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威權心態面對學生,應和學生打成一片,才不會將過去負面的學習經驗,複製到學生的身上。

結語:

最後,必須表示,會分享已經過半世紀(1967-2017)的故事,乃在於感念小學二年級的李老師之風範,特別是她對於鄉下學生的理解、關心、鼓勵、體諒、愛心與包容,實有如王政忠老師一樣,使我就讀的偏鄉小學之學生因為她得福。當然,更為重要的是,乃要藉此喚起大家再次回想,讓萬人得福的亞伯拉罕,對上帝的信心與順服,以及耶穌引用「光與鹽」所訴說的寶貴教導。

願在我們的有生之年,能學習亞伯拉罕的信仰精神,並遵行耶穌告訴人當「作鹽」,發揮調味與防腐的作用,同時「作光」,照亮四周的黑暗,用生命成就生命,好讓人能因你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