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一件美事 — 黃麗琿牧師

  • 黃麗琿牧師

聖經:馬太福音26:6-13

最近,在教會的辦公室裡,我們種了許多小盆栽,其中大部份是「仙人掌」,據說常打電腦的人,放一盆仙人掌可以抗輻射。因為,仙人掌原本長在沙漠地帶,常年受炎熱太陽照射,對輻射線有特別的效果。但無論是否真有此效果,最少在辦公室放上一株子盆栽,也是賞心悅目的事。

上個禮拜,開車來教會的路上,一路聽著收音機。那是警察廣播電台的一個女主持人,在播了一首歌曲之後,有感而發地說:「在我辦公桌上有一個小盆栽……」,因著這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在教會的辦公室我們也有小盆栽。他繼續說:「今天一早,我突然發現我桌上的小盆栽,我已經半年沒有澆水了,居然還活得好好的。心想,怎麼可能。摸摸盆中的泥土,是溼的。表示有人默默地替我照顧我的小盆栽……,我不知道是誰,但我好感動,也好感謝……。」

這實在是「一件美事」!有人曾經默默地關心我們,為我們付出,也有人正在為我們禱告。這我從心中哼起了這首歌:「似乎你已禱告直到力量殆盡,流眼淚如下雨滴終日不停。主關心而且瞭解你能忍受多少,祂將告訴別人為你禱告……」

我們也曾如此關心過別人嗎?曾經為了別人做過「一件美事」?或是為了耶穌去做「一件美事」?耶穌在伯大尼長大痳瘋的西門家裏,有一個女人拿著一玉瓶極貴的香膏來,趁耶穌坐席的時候,澆在他的頭上。門徒責備那女人,但耶穌卻說,這女人為我做了一件美好的事。多好的讚美與肯定啊!

或許,我們沒有活在那個年代,不能再次為耶穌倒上香膏,但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25:40)。

一、一個平凡的阿婆,她是天使
曾在報上看過一個高雄鹽埕區阿婆的故事,最近在E-mail裡又收到這一則故事,不同的是加上了精采的照片,故事中的阿婆仍令人感動。

住在鹽埕區的阿婆「莊朱玉女女士」,她經營了一家沒有招牌,也不像餐廳的自助餐,其特色是「十元吃到飽」。當然這種生意是「穩賠不賺」,可是阿婆就這樣經營了四十八年,半買半送,賣越多賠越多,阿婆卻無怨無悔,唯一的理由是:「做工的人,其他地方吃不起啦!不吃會餓死啦!」就這麼簡單。

別人是賣田養兒子,她是賣房子養別人的兒子。因為做的是虧本生意,阿婆以前身體還好的時候,每天一大早還會去附近的工廠打零工,賺錢貼補每一天的支出。據說,阿婆以前有七間房子,生意一天一天做,房子卻一間一間賣,現在住在兒子那裡。

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大概有一百多個客人,桌椅不夠用了,有的人只好蹲在路邊吃。生意越好,賠的越多,但阿婆只在意那些工人有沒有吃飽!客人吃飯一切全自動,自己盛飯、舀湯,自己算錢,吃完之後自己收拾碗筷,就像個家一樣,阿婆就像他們的媽媽一般。

有人問阿婆賺到什麼?她說:「賺個心安」。我想,對於一個住鹽埕埔,沒唸過什麼書,也不太認識字的歐巴桑,她沒有什麼深奧的人生哲學。然而,她卻默默地關心那些工人們的需要,她只是一個平凡的人,卻成就了一件美好的事。她擁有許多人所沒有的「真、善、美」,我覺得,她真的像個天使!

二、一個外國人,他是台灣人
因為讀了門諾醫院黃勝雄院長的故事,間接地認識了一位比台灣人更愛台灣的薄柔纜醫師(Roland Brown)。

1948年起美國「門諾會海外救濟總會」差派專業醫護宣教士來台,他們不畏艱難的穿梭於花東地區的山地部落,翻山越嶺、餐風露宿,為布農、阿美、泰雅原住民及平地的貧民展開醫療服務。1953年,在美國門諾會總會的支持下,薄醫師夫婦來到了當時物質極度缺乏的台灣「後山」,開始他們的醫療宣教工作。

1954年,薄柔纜宣教士在美國「門諾會海外救濟總會」的協助下,創辦了花蓮「基督教門諾會醫院」。在基督教門諾醫院發行的《山高水長》書中提到, 薄柔纜醫師是個對工作十分熱愛、執著的人,他的醫學生們常在背地叫他「赤牛」(刻苦耐勞、賣力固執的黃牛)。他頭腦清晰、處事明快、體力驚人,他從不因繁忙疲倦而輕忽對病患的關顧。甚至有位乳癌婦女在住院期間,女兒乏人照顧,薄醫師夫婦甚至將她的女兒接回家中照料,直至患者出院為止。

有一次,醫療隊友們走過山巔水涯,千辛萬苦到達目的地,當地的警員卻強詞奪理的要薄醫師出示醫師執照,薄醫師怎麼可能再徒步十小時返回醫療基地拿執照?醫療隊在警員的固執下,絲毫無用武之地,於是萬分懊惱的留宿一晚,打算次日清晨打道回府。不料,次日清早,這位難纏的警員竟哀哀啼啼的捧著肚子跑到薄醫師面前:「美國醫師呀,我肚子好痛,快點救救我!」「警員先生,我沒帶執照呀!」「沒關係、沒關係,你們是醫師,當然可以醫病」。

薄醫師雖然擔任門諾醫院院長,卻從未支領醫院一毛錢薪水;他的房子是租來的公寓,他的生活費是由美國教會奉獻的,子女們在美國的教育費是貸款而來。一部偉士牌摩托車是他長年代步的交通工具,退休前兩年終於買了一部國產轎車。

1990年薄醫師退休回美國,薄醫師因長年吃阿斯匹靈有耳鳴與重聽的毛病。 雖然如此,他依然無悔為交通不便、醫療不發達的花蓮,奉獻前後將近40年之久,退休後,連個住家都沒有。後來,是他的學生們共同出資,為他們買了一棟房子,讓他們養老。

就連慈濟證嚴法師也曾推崇薄醫師對台灣東部的貢獻,她說:「三十年前我來到花蓮,即聽聞薄院長信守基督教的博愛胸懷,為醫療資源極度缺乏的東部地區付出心力。我初來之時,當地交通就非常不便,更何況薄院長於五十年前來到花蓮,可以想見當時偏僻鄉下的落後景象。」然而,薄醫師夫婦從不怨天尤人,反而常滿足的說:「四十年來我們實在很快樂!」

1991年薄院長在洛山磯接受台美基金會的台灣奉獻獎時,他呼籲:「我為台灣奉獻了這一生,我盼望台灣人,尤其是台灣的醫生,也能像我一樣為自己的同胞,尤其是弱小無助的、需要人照顧的花蓮百姓服務,很可惜!台灣的醫生好像覺得到花蓮很遠,到美國比較近,沒有人要去花蓮,倒是很多人跑美國來。」就是這一番話,讓黃勝雄醫師決定放棄在美國的一切,回到台灣的「後山」,接下薄醫師的棒子,繼續為台灣人服務。

有人曾為薄醫師夫婦做了一首詩,我稍作了一些修飾,但仍是原作的意思。
「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給東西、給錢還容易,
最不容易的是給自己。
他們把自己毫無保留的給了我們,
不只是施捨一些禮物給你我,
而是像耶穌基督道成肉身那樣,
親身與我們同住。
離鄉背景、骨肉分離、出生入死,
一天、一月、一年也許容易,
而他們卻選擇與你我同住了
一輩子……
因此,我覺得薄醫師這個外國人,他比台灣人更像台灣人。我要說:「他為台灣人做了一件美好的事!」

三、一個平地人,他是布農的酋長
在《長榮學園》(2001/9)記錄了張德麟牧師在學校靈修會的演講內容,張牧師述說了一個讓我非常感動的宣教故事。我想它可以稱為「現代的使徒行傳」。

故事從1947年夏天說起,那年傳教師總會在淡水舉行,會後孫雅各牧師叫胡文池牧師到他家,孫牧師攤開一張台灣地圖,手指向布農族的居住區,希望胡牧師去。當時他37歲,在大甲教會牧會。胡文池牧師接受這項使命,帶著29歲的牧師娘和五個孩子,踏生上艱難的傳道旅程。

胡牧師、牧師娘帶五個孩子坐火車抵達蘇澳,然後在南方澳搭漁船,由海路往花蓮。全家人坐在船上,乘著太平洋的風浪,頭暈目眩,後來將吃的東西全吐出來了,非常悽慘。長子宏仁一直問什麼時候會到,牧師娘一直安慰說:「快到了、快到了」,其實行程還不到十分之一。

八小時後來到花蓮港,發現鐵路受損、不通,幸好有一輛大卡車載他們到鳳林,從鳳林至關山還是得用走的。胡牧師向古物商買一輛舊的「乳母車」,自己裝修成一木製小車子,將6歲、4歲、2歲的幼兒放在裡面,胡牧師在前頭拉,牧師娘手牽10歲、9歲的孩子。沿途別人看到這家人,都覺得好笑。

那時,公路也因颱風受損,有些路斷了,胡牧師全家只好走鐵軌。第一晚住光復,第二夜住瑞穗。好不容易來到旅社,牧師娘已無力走上樓梯,最後是爬上去的。這一家人到到關山足足走了三天,卻在那裡住了一輩子。

胡文池牧師不只帶領人信主,也記錄布農語,出版了《布農羅馬字教本》、《布農新約聖經》、《布農話文法》,也為布農族寫《視唱入門》,教布農族看五線譜,也編《布農聖歌集》、《布農奮興短歌集》、《布農舊約故事集》。這位上主的忠樸,年老時感謝上帝說:「我身瘦、腳長,現在我才知道是上帝要我在山上奔跑傳福音。我未曾頭痛,是因上帝要我完成聖經翻譯艱難的工作。」

他為了上帝,把他的一生最好的時間都奉獻給了布農族。因此,布農中會40週年慶時,他們用手繡了一件酋長的衣服給他,對他說:「你是我們永遠的酋長。」我想,主耶穌也願意對他說:「你為我做了一件美好的事」。

生命的價值不在於「得著」;不在於名利地位的獲得。生命的價值在於「付出」;無私無我的犧牲奉獻。這樣的態度乃是耶穌所稱讚的!如同,那一天耶穌在伯大尼長大痳瘋的西門家裏,耶穌稱讚那個用香膏澆在他頭上的婦女,因為她為耶穌做了「一件美事」。後來,耶穌進一步強調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行的,作個紀念」(太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