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20110213 心意更新而變化 (陳嘉式牧師)

聖經:羅馬書 12 章 1-2 節

當耶穌問他的門徒,人說他是誰?意思是說其他的人把他當作甚麼樣的人而思考時,他的門徒提供了一些當時的人對他的看法,當然那些都不是對的。耶穌又進一步地問自己的門徒,那麼他們的說法呢?他們對自己的主人身份的了解是甚麼?雖然有門徒彼得這樣說,他是基督永生上帝的兒子;可是甚麼叫做基督永生上帝的兒子?那時的彼得其實並不是怎麼了解。耶穌有自己很新穎的見解,就是當他和門徒一樣,都認同他是基督時,耶穌對基督 來到世上的目的,並不和一般人那樣,甚至也和他的門徒所期待的不同。耶穌 自己對基督這職位的認識,卻指向另一種新的看法:就是基督是服事人的, 不是來受人的服事。基督要受死而滛人贖罪;他不是來居高位,來享福的。耶穌那種處處新穎的看法,創新的態度和作風,就是現代的人也很難跟得上。

使徒保羅雖然繼承了不少耶穌新穎的思想和作風,所以他常以一個創新的態度解釋舊約的經文和新約時代的信仰意涵。不但如此,他也因樣樣學習基督,而以嶄新的態度經營人生,持守信仰。所以在羅馬書他勉勵他的讀者,要在基督裡心意更新而變化,也就是不要以舊的態度或方法對待自己的信仰和人生。每想到耶穌是那麼先進,那麼開明,那麼有前瞻性,那麼願意凡事更新而活潑;由此而想到信從祂的教會,卻是一直的在主張保守,思想封閉,事事裹足不前,就令人覺得很難想得通。其實創新、更新、嶄新,這些都是耶穌的態度,也是上帝的本質,也是我們每個跟從耶穌的人應有的態度。

現在特別是在新年將近之際,我們的年歲雖然日漸的增加,肉身不斷地老化;但無論如何,在心志上大家還是潛意識地,卻時常都浮現那種想要更新、要改革或創新的意願,這種想法應當是正確的。這種心願很值得我們留心注意一下,尤其身為基督徒的我們,看看有哪一些事是我們必須,也是值得加以更新而變化的:

•  對上帝的關係:

無論新約或舊約,佔篇幅最多的不是教導如何作人的倫理問題;而是教導人如何認識上帝或認識基督的問題。聖經為甚麼花那麼多的篇幅介紹人認識上帝?因為人的行為指向,時常取決於對上帝或對基督的認識。對上帝或對基督認識不深,聽從祂或跟從祂的意願就不強。因為沒有真正的了解上帝 ,大部分的人就以自己的理想代替上帝。以為我們理想中最好的,最高的便是上帝;或者只要會提出甚麼樣的理想,他便是上帝。也有許多人以為上帝是一個像民間宗教的大神明,只差不要拜牲禮而已。

第二次大戰後不久,有一位名之為煮雲法師的,他曾向基督徒挑戰說,如果把一顆石頭放在水缸裡,基督徒禱告使那顆石頭浮起來,這樣便有上帝 。這種說法可能是不認識上帝一種很具代表性的說法。聖經裡所要告訴我們 的上帝,祂不是萬應公,我們求甚麼,祂就給我們甚麼。聖經告訴我們的上帝, 祂是萬有的主,我們世人、一切有氣息的、以及一切存在宇宙間的,都要聽從祂。石頭放在水裡,按上帝所造的物理,它是要沉下去的;如果有人想要禱告使它浮起來,首先他是不認識上帝,也不知道如何按照祂所安排的物理 。上帝是主,人要按祂的旨意聽從祂;祂不是給人使喚的僕人;人求甚麼,禱告甚麼,主權在上帝,祂不一定要給。

這種錯誤的想法,首先發生在教會當中,許多教牧教導基督徒要大聲禱告,熱心的求,不斷地求。禱告的目的為著要得著,要滿足自己的需求。但沒有教導信徒,我們禱告時候比求更重要的事,是要聽上帝怎麼說,不是一 直講給上帝聽,求上帝滿足你的心願。耶穌要求祂的門徒要有階段性的升級: 首先是來跟從祂,聽懂祂的話;然後去實行,能夠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祂。最後是了解天父的旨意,而又有本事傳福音。

•  對人應採取和解與包容的態度,代替排斥和專𠸉

曾有人察問年輕的大學生,在我們社會以最壞的榜樣是那些人和那些事 ?他們都同聲說是政治人物和政治的事,這也許是我們社會很不正常的現象 。因為那些政治人物不是要把事情做好,他們的參政是一種意識形態,滛反對而反對,為自己的政治利益而廣告政見;只有黨派的利益,沒有國家利益。如果是別的黨派做的事,再好也會被說成壞,不但如此,而且還會把別人做的好事加以破壞。這樣的行徑不但使國家無法成長,連正常的國事都難以運作。就個人而言,為反對而反對的心態一旦養成,不但別人無法做事,自己甚麼事也無法行得通。我們應當選擇那些大家都可以行得通的觀念和方法做事,對不同的黨派或意見採取和解與包容的態度,這樣整個團體才會進步,我們個人才有可能也跟著進步。台語說「橫柴 giah 入灶」,是行不通的意思。
但西方曾有人以一個漫畫,用來表示某些人所堅持的意見和作法,那意見實在是讓事情無法推行。就是有人堅持要用四方形的輪子當車輪,自己卻在車上埋怨車子為甚麼不進前。排斥與專𠸉,會使那原本可行的事更難做;不要養成排斥與專𠸉的態度,不要堅持那最困難達成目標的方法。幫助別人 ,時常是幫助自己最好的方法;連不同的種族或黨派都可以幫助,我們都能夠由這樣的幫助而使自己獲利。耶穌說愛你的敵人,為恨你們的人禱告。

•  對事應有求新、求變;尋求創意代替固守

上帝是活的神,祂所造的萬物也都在進化的;地球不斷地在變動,宇宙也在變動中。所以求新、求變、求美、求好是生存的本能,因為有求新,所以能生存。據高雄鹽埕教會的夏文學牧師說,他們教會有一個早期為學生繡學號的家庭,他們的孩子成長期間曾經幫助父母為人鏽學號的工作。兒子大學讀的是電子科技,畢業後致力研究如何用電子科技再幫助父母繡學號。想不到竟然被他研發成功,現在不只為人繡學號而已,已經發展成為很精美而多元化的電子刺繡。這一家在本來的行業,一個為人繡學號的小行業,因為以創新的方法和觀念經營,而成為一個新的事業。

•  要在基督裡重生,成為新造的人

心理學常有這樣的理論,我們的人格形成受遺傳、基因、環境的影響。這固然是對的,但基督徒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在基督裡獲得重生。我認識一位在中學教數學而退休的老師,他雖然是基督徒,但脾氣實在不好。因為不容易與人相處,朋友少,生活圈很有限。他自己知道這樣的脾氣與人格不是正確的,曾努力想要改,受過心理治療,和一切親人的幫助。可是他說雖然經過這麼多的努力,他發現在他的生命裡沒有那種可以讓他的性格轉緩的機制。退休後牧師因他曾是老師,所以請他負責老年團契教育的工作。一開始他對自己相當害怕,不知甚麼時候會和這些老人衝突起來。可是在服事老人的當中,他發現逐漸地,他的脾氣一直在改善,他漸漸地能掌握自己;越投 入服事的當中,他的人格越成熟。以前那些易怒,容易與人爭執的脾氣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他說在為基督而付出,在服事人的當中,讓他經驗到在基督 裡的重生。六十五歲退休後,現在七十四歲了,以前那動不動就發脾氣的性格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現在想要讓它再發作一下,卻無論如何都不知道如何發作起。

這位退休老師的經驗是,為基督而付出,在投入服事人的當中,最能經驗到在基督裡的重生。新的年歲是上帝的恩賜,不但賜給我們新的日子,也賜給我們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