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齊來服事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聖經:約翰福音十二章 26 節;哥林多前書十二章 14-27 節

前言:

每年九月的第一個禮拜天,是德生教會各團契會長及事奉團體負責人的就任主日,為此,各團契及事奉團體於八月份起,便開始召開年會,同時進行改選。經過一個月的時間,新的會長、副會長與事奉團體負責人皆已順利產生,並經過小會的正式接納,而於今天舉行就任禮拜。雖就任的儀式非常簡單,只透過週報公告,同時於禮拜中宣布與介紹,再由全體小會員握手接納,發送聘書即可,然此就任儀式卻賦予了新任團契會長、副會長與事奉團體負責人責任、權利、義務與使命,可謂意義深重。尤有進者,透過此一「儀式」,參與就任禮拜的各團契會長與副會長及事奉團體負責人,乃在公開「 宣告」 ,將盡力與所有牧職同工、長執、幹事和全體會友共同服事、引人歸主、興旺福音、榮耀主名 的 決心。

一、齊來

因著時代的變遷,人類在邁入二十一世紀後,已不似過去的威權時期,由上發號施令,底下就得唯命是從,照單全收。如今,權力形式已從威權時代的「上下排比」變為「平行關係」,社會型態也從「一元同質」成了「多元異質」。基於此,事情的處理方式,也必須順應時代,改變觀念,調整方法,才能與時代接軌。當然,面對時代的變遷,教會事工的運作亦必須以「恩賜導向」、「專業分工」、「集體領導」的方式前進,用一起、共同服事的態度,邀請大家齊來服事,好讓每一個人都能夠在福音的禾場上,發揮恩賜、共同服事、榮神益人,才不會埋沒人才,剝奪別人服事與榮耀上帝的機會。

過去,一般人的觀念都認為,所謂的「團隊服事」,就是一間教會要有多位牧師一同牧會才算。其實不然,教會除了專職的牧職同工之外,長執、幹事、各團契會長與事奉團體的負責人,甚至是每一位信徒,都是集體領導的成員,也都是事奉團隊的共同體。

基本上,團隊與集體領導的觀念及事奉模式,不只現代才有,早在舊約時代,就已開始,我們從聖經當中,可以看到許多例證:

1. 摩西招聚七十位長老共同引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民數記十一章 16-17 節)
2. 基甸挑選三百位勇士齊心抵禦外侮。(士師記六 – 八章)
3. 耶穌揀選十二位門徒,同時設立了七十個人一起傳揚福音。
(路加福音九章 1 節、十章 1 節)
4. 保羅邀請七位同工加入海外宣教與建立教會的行列。(提摩太後書四章 9-22 節)

有關專業分工、集體領導、互為肢體、齊來服事的觀念與方法論,保羅在 哥林多前書十二章 14-27 節當中,有著非常具體的教導,保羅透過書信如此寫道 : 「身子原不是一個肢體,乃是許多肢體,設若腳說:『我不是手,所以不屬乎身子。』它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設若耳說:『我不是眼,所以不屬乎身子。』它也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若全身是眼,從哪裏聽聲呢?若全身是耳,從哪裏聞味呢?但如今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若都是一個肢體,身子在哪裏呢?但如今肢體是多的,身子卻是一個。眼不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不但如此,身上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少的,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它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我們俊美的肢體,自然用不著裝飾;但神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

保羅藉此表白, 恩賜雖多,但出自同一位聖靈;肢體雖多,但隸屬同一個身體。 保羅也同時強調,肢體彼此需要,不能自我隔絕或互相排斥,乃要彼此配搭,互相照顧,有苦同當,有樂同享,教會才能增長。質言之,有不同恩賜的信徒,都當一起配搭,否則就會失去功能,無法達到相互動力的果效。若肢體當中,有部份失去功能,將會如同中風的人,因無法達統合縱效,展現相互動力的效能,而使行動受阻。

二、共同

如今,在一些新興教派的教會中,早已用「小組」的方式取代了傳統的「團契」模式。而這些新興教派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和輕易的「轉型」成功,乃他們的「歷史」較短,「傳統」的包袱較少,「組織」的約束力較小,且以年輕人居多,因此,「混齡」的情況也相對的比較少。或許,他們以家庭或細胞小組的方式帶動會友,也是教會增長的一種好方法。然若依照德生教會的生態來看,以「分齡」的團契模式來運作的話,較為適合,主要的原因,乃長老教會來台的歷史最久,幾乎所有的教會之成員都屬「混齡」的性質,會友除了年齡層的差距甚大之外,成長與教育背景也有很大的不同,就連職業與工作性質亦有極大的差異。

再者,「團契」已成為長老教會一種傳統模式,一時之間,要將之全然廢除,改採小組的方式,實有其困難度,且效果如何,也很難預測,若推行不力,勢必會造成非相當大的衝擊。所以,本會還是堅持以「分齡」的「團契」模式發展事工,好讓年齡、屬性相近的會友聚集時,較能有共同的話題。

雖德生教會並未全面改以家庭小組的模式聚會,而採團契的方式推展福音事工,然於 2001 年起,也以區域劃分為二十三個關懷小組,盼藉此能達肢體關懷的功能。這些年來,雖效果不如預期,但能開創關懷小組的機制,也是一個好的開始。畢竟,在人數眾多的大型教會,要以牧師單打獨鬥的傳統方式做關懷,實無法面面俱到,還是要有關懷小組長的加入,才能達到肢體關懷的果效。而關懷小組長,也正是與牧師共同集體領導的核心同工。

過去,在許多有關團隊服事的研習會中,我曾多次引用英文的 “ TEAM ” (團隊)一辭和與會者分享, 同時藉以表達,團隊的意義,就是「所有的人,共同聚集,努力達成,多項任務」。

T ogether (聚集)
E verybody (人人)
A chievement (達成)
M ore (多重任務)

除此之外, 我還曾在一家專司飛機維護改進方案( Aircraft Maintenance Improvement Program-AMIP) 的美國 公司之工作信念中,看到一張標榜他們以“ TEAMWORK ”(團隊事奉)為服務精神的海報。從海報中,我發覺到他們所強調的“ TEAMWORK ”之詞句組合相當有意思,我乃將之翻譯成「善用工具、傳承經驗、充分授權、整合人力,還要 次序與 教導 、完成要求、不鬧意見」,順便藉此提出,供大家參考。

T ools ( 工具 )
E xperience ( 經驗 )
A uthorisations ( 授權 )
M anpower ( 人力 )
W hat else (還要)
O rder and Instructions (次序與 教導 )
R equirements (要求)
K nock it off ( 別吵 )

受邀加入團隊者,雖然恩賜不同、個性不同、表達的方式不同,但都是懷抱共同目的、朝向共同目標、委身共同打拼的一群人。或許,在共事的過程中,因著恩賜的不同,每一個人都有其強項和弱項,加上原生家庭的因素,人人也都會有優缺點,導致在共同服事的過程中,出現意見相左和摩擦的情形,有時,還會為了堅持己見,而鬧得不可開交。然而,為了服事所出現的爭執與摩擦並不是問題,倘若因爭執與摩擦,而使得事工停滯不前,甚至分裂,才是一大問題。果真不幸出現這樣的問題,保羅所提出的「肢體」之教導,當可成為我們的準繩,而且, 專司飛機維護改進方案 的美國公司 所提出的 “ TEAMWORK ” 之信念,亦可做為我們的旁徵。

團體就好像是一個裝滿水的大水缸,縱使每一個人都有缺點,但會因為彼此的瞭解與接納,而使得不好的「缺點」(雜質、穢物)沈澱於缸底。若人與人之間沒有出現問題和摩擦,就會相安無事,上層的水不但清澈,大家也都可以飲用到乾淨的水。

假如有一天,有人因看不慣對方,或為了小事起了爭執,而故意大力搖動或拿起木棍攪和水缸,缸底的沈澱物勢必會隨之而起,使得整個水缸的水出現混濁的狀態,導致無法飲用。若要飲用,則必須等上一段很長的時間,待雜質與穢物沈澱之後,才能享用。既使經過沈澱,但是,當大家都看過缸底有這麼多的雜質與穢物之後,大部份的人也都有所忌諱,而不敢飲用。

我想,最好的方法,就是當水缸內的雜質與穢物累積一段時間之後,必須清理時,應先將乾淨,可以飲用的水倒出,用其他的容器加以存留,待缸內的雜質與穢物清洗乾淨後,再將所保留的水倒入原有的水缸。這樣一來,不但乾淨的水得以保留,不會導致浪費,大家也都會安心的繼續飲用缸內的水。不是嗎?

探討到這裡,我們應可瞭解, 專司飛機維護改進方案公司的海報,要一起服事的同工,勿動 不動就吵( Knock it off ),因這樣的話,只會製造更多的問題,對於工作並無實質上的幫助。

三、服事 – ALPHA

2008 年 7 月初,帶領德生教會的樂團前往韓國益山市裡里中央教會演奏時,在該教會地下室小禮拜堂兼交誼廳與教室的講台上,看到了五句以英文字母 “ALPHA” 作為開頭的標語,後面還有韓文的標示,雖然我看得懂英文的意思,但卻不知韓文所云。為能瞭解韓文所代表的意思,我乃請韓國的牧師解釋。經過韓國牧師的說明,我才明白,原來英文句子後面的韓文是翻譯,與英文的意思相同。為能「拋磚引玉」,回台灣後,我乃將之翻譯成中文,取代了原有的韓文。翻譯結果,如后所示:

A nyone can come (人人都可來)
L earning and laughter (學習和歡笑)
P izza (一起用餐點)
H elping one another (彼此相幫助)
A sk anything (提問解難題)

“ALPHA” 是希臘文字母的第一個字,啟示錄二十二章 13 節有清楚記載:「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我是初,我是終。」

裡里中央教會之所以會在小禮拜堂兼交誼廳與教室的講台上,以 “ALPHA” 五個字母導引出「人人都可以來、學習和歡笑、一起用餐點、彼此相幫助、提問解難題」的意涵,乃在時刻提醒會友,上帝是主,教會當以傳揚福音為本。

瞭解這五個字的意涵之後,盼我們也能效法韓國益山市的裡里中央教會,以 “ALPHA” 作為傳揚福音的精神,尊主為大,齊來服事,朝著目標前進。

結語:

多年前,我曾經在《壓力與能力》一書的<相互動力>文章當中提到,長老教會停滯不前的原因有四:

1 . 團隊服事( Team Ministry )教導、精神與動力的缺乏。
2 . 思維轉換( Paradigm Shift )的緩慢。
3 . 世俗化( Secularization )的衝擊。
4 . 靈修生活( Spirituality )的不足。

雖是如此,長老教會有許多的優點是其他教派所忘塵莫及的。這些年來,長老教會的確也在上述四大缺失下了許多功夫檢討和改進,而且也已逐漸看到了果效。雖仍有許多改進之處,然要在超過一百四十年歷史的教會,於短時間之內就全部翻轉過來,實在有相當程度上的困難。不過,我們還是會繼續努力,共同克服難題,不斷的更新與改革。今天,德生教會有這麼多的團契會長就任,就是一種「 團隊服事」的具體表現,值得感謝。

願今天就任的所有同工,能大步向前, 得著耶穌基督那:「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我在哪裏,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裏;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約翰福音十二章 26 節)所給予服事祂的人之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