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重回信與行的基本面(四)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聖經:阿摩司書八章11-14節,約翰福音六章35-38節

*本文接續自2016.7.17.<重回信與行的基本面>(三)

四、英國基督教會的式微
從聖哥倫巴教會禮拜完後,和內人步行回宿舍的路上,心中對看板上所列出名字的宣教師之偉大情操甚為感動,然卻也對於1989年之後,為何再也沒有宣教師被派到海外服事感到不解!到底是經費不足?沒有人願意委身?傳福音的熱忱已經冷卻了?還是有其他的原因?想到這裡,心中遂浮現出英國的教會凋零之後,海外福音宣揚工作就會告終也說不定的憂心。回到學院宿舍,經過與學者的對話、研究和觀察之後,我發覺,問題的癥結,應有下列幾項:

1.家庭因素
目前,傳統的英國教會,包含改革宗,鮮少有兒童主日學,也幾乎沒有所謂的青少年團契,主要之因,乃父母親不再鼓勵孩子上教會,也不熱衷於信仰的傳承,信仰在他們的心中,已非人生最重要的終極關懷。再者,在世俗化的情況下,因著物質主義、聲光媒體、3C產品日新月異的誘惑,還有家庭倫理與功能的潰散等,也都是造成孩子們不願意上教堂做禮拜的重要因素。

基本上,若英國的基督教家庭之父母親,能恪遵清教徒宣教師的精神,應該不會淪落到今天這種地步。如今,台灣的基督教會亦有同樣的窘境,實值得我們省思。

2.態度冷淡
5月1日,到聖哥倫布教會聚會後得知,劍橋華人基督教會自從1997成立後不久,便租用聖哥倫布教會作為主日禮拜之場所。所以,5月8日乃特別選擇到劍橋華人教會參與聚會,因到英國所接觸的,都是英語禮拜,心想,還是得參加一次華人的主日禮拜,感受華語禮拜的感覺,回味家鄉的氣氛。因是借用之故,華人的聚會時間下午2點才開始,英國人則是早上11點聚會。

一進到禮拜堂,看到的都是華人,感覺特別親切,聽到華語詩歌時,更是感動!當然,華人較為熱情,接待人員一看到陌生面孔進入禮拜堂,便紛紛前來請安,並噓寒問暖,同時要求留下電話,以便追蹤與關心。這樣的感覺,不但讓人感到溫暖,還浮現出下禮拜想要再來的念頭;不似傳統英國教會的冷淡,看到新人來禮拜,不但視若無睹,甚至連基本的點頭和招呼也沒有。若往好處想,或許是英國人較為紳士,「不好意思」打擾別人吧!不過,我還是覺得,既然是教會,除了要有直向的神人關係之外,還要有橫向的肢體關懷,才能讓人看得到團契與救恩的記號。否則,看不到十字架,只會看到一根木頭。
我想,這樣的冷淡態度,應該也是英國教會衰退的原因之一,因來自紐西蘭的一位白人訪問學者曾向我提起,他也有這樣的感覺。

劍橋華人基督教會成立迄今,已近20年,大人和小孩約有100人聚會,有來自香港、馬來西亞、中國、新加坡,還有幾位台灣人。這些會友有些是早年來英國讀書後,在此定居、成家和立業。當然,也有部份是從香港、紐澳移民而來,大都擁有高學歷,且有固定的工作,更有在倫敦大學任教的教授。其中,也有一兩位劍橋的學生,還有博士後研究員等。

兩相比較之下,聖哥倫布教會已經設立125年,但只有50幾人聚會,且都是長者;反觀華人基督教會成立才19年,就有100人聚會,且大都是年輕人和小孩,不但可以看得到希望,還可以預見未來。兩相比較之下,實在有很大的反差。

由於語言的關係,華人教會的禮拜一開始,以共同禮拜的方式,先用普通話唱詩歌、祈禱、報告和奉獻,計約25分鐘之後,再以普通話、粵語和英語等三種不同的語言分開做禮拜。禮拜後,還會聚集在交誼廳享用茶點並聯誼,相互關心和分享,實有一家親的感覺。

3.墨守成規
我問過英國主流教會的牧師,是否意識到教會衰退的危機?他們皆異口同聲地回答「知道」!但大部份的牧者和會友寧可堅持傳統、墨守成規、禮拜儀式不求更新和改變,在欠缺多元化事工的情況下,加上宗教教育之內容及青少年福音事工不符年輕人的期待,導致教會無法和現代接軌,致使願意上教會聚會的人大幅減少。

反觀英國的福音派或五旬節派,因願意結合當代文化處境,採用新的敬拜方式,並積極開展多元化的禮拜和青少年事工,乃吸引不少年輕人進入教會。此一現象,足以顯示出,力圖保有傳統禮拜之同時,仍願意謀求多元化的英國教會,其未來之命運,並非如一些人所預測般的絕望。只可惜,大部份的傳統教會,雖知道問題,卻不謀求解決之道,仍堅持守舊,不思改變,也不願意開放。

如今,和英國教會一樣,因著組織牽制到有機體,加上少子化、人口老化、年輕人往都市遷移的情況下,依然又墨守成規的台灣督長老教會,亦脫離不了這種宿命,導致許多教會日漸式微。這樣的問題,實值得我們深思。

談到這裡,還是要藉此提出,我經常所傳達的一個理念,即,教會是一個「有機體」(Organism)的「組織」(Organization),然「組織」是為「有機體」而設立,「有機體」並非為了「組織」而存在。換言之,教會的體制與長執,是為了協助傳道人推展福音事工的宣揚,同時便於管理教會的行政事務「組織」而成;福音的「有機體」,並非是為了長執和教會的「組織」而存在。

基本上,兩者之關係,可以「衣服」(組織)與「身材」(有機體)作為比擬。身材長高、長胖時,衣服的尺寸當然就得隨著身材的「增加」而變化。若不尋求改變,仍一味堅持非得穿舊有的衣服不可,將會因為尺寸不合,而導致無法穿上的窘境。可知,衣服需配合身材大小縫製;身材並非為衣服尺寸而成長。

當然,組織與有機體也可以「削足適履」和「盆景」做為比喻,即鞋子穿不下,總不能為了遷就鞋子的尺寸,而將腳趾頭切掉吧!種在花盆裡面的榕樹,因作觀賞用,只好配合花盆(組織)的大小,生長在「組織」的範圍裡面,無法「長大」。反之,若要使花盆裡面的榕樹長得高又大,就得改用更大的花盆,或直接將之種在土地上,才能使其欣欣向榮。可惜的是,無論是英國或台灣,許多長執並不了解這樣的概念,把「組織」的運作,視為比「有機體」來得重要。如此一來,便會出現「有機體」是為「組織」而存在的「盆景」效應。難怪,如今在台灣有一些增長快速的新興教派,諸如:台中旌旗、高雄武昌、靈糧堂等教會,他們的傳道人大都從長老教會「出走」,擺脫「組織」的桎梏之後,所建立起來的。

或許,有守舊派的人對於上述快速增長的教會之發展與牧養模式提出諸多質疑和辯駁,甚至提出不同的理論來自圓其說。然無論如何,長老教會若不加以省思和改進,不久的將來,勢必會和英國傳統的教會一樣,走上衰退的道路。

個人牧會三十年來,乃深深的感受到,長老教會有部份人在過度保守、封建、自閉與政治意識形態的作祟下,加上有長執因個人主觀意識的過於強烈,常在會議中杯葛傳道人所提出的福音事工計畫,而使得「有機體」受到「組織」嚴重的挾制。這樣的結果,只會使得福音受限於組織,而難以廣傳,遑論教會能夠穩健成長了!

4.政治掛帥
由於英國諸多禮拜堂具歷史意義和價值,大多被國家列入保護,既使聚會的人數少,經費難以維持,也不能任意關閉或結束,導致整體教會更加「老化」,聚會人數下滑。正當人數不斷下滑時,深具歷史價值的禮拜堂(教會)未能結合當代文化的特質,又加上法令的束縛,致使年輕一代的信徒,無法從傳統與守舊的教會中得著滿足,在看不到未來的情況下,遂而離開或轉往其他能夠滿足他們的教會聚會,甚至離開信仰,不再參加禮拜。

個人認為,若英國政府能正視這項問題,教會應該不至於逐漸走下坡。然而,在民主政治的時代,為了選票,執政黨還是不敢得罪無神論者或非基督徒的反對聲浪,致使以基督教精神立國的英國,只好閉著眼睛,透過立法,不准公家機關團體和學校之活動有任何基督教的「色彩」存在。此舉,等於把立國精神的基督教信仰趕出政府機構和校園,把反基督教的思想帶了進來。

或許,這樣講,無神論者和非基督徒一定不能接受,但站在基督徒的立場,且英國又是以基督教精神立國的國家,宣揚立國的精神與基本初衷,讓學生和百姓知道,應該不為過吧!

2015年2月9日的《舉目雜誌》天下事專欄中,就曾刊登以基督教信仰設立的都侖自由學校(Durham Free School),被英國教育局(British 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關閉的報導,主因,乃英國教育局指責校方違反「『英國的價值觀』或『當前的英國生活做預備』」(British values or prepare them for life in modern Britain)。為此,英國教育當局指責校方:「只教導基督教信仰,不敎導多元文化…學校領導沒有為學生面對當前的英國生活做預備;部份學生對有其它信仰、價值觀的學生,持有偏見…聘用的方針,在招募重要員工時,偏重信仰方面的資格和背景。」對此,《舉目雜誌》不諱言的指出:「世界的趨勢似乎是這樣的:對與錯並不重要,只要政治正確(politically correct)。每個人都可以有他的理由,勿論是歪理與否,都必須尊重。經過這樣的包容,世界變得更好嗎?」

收到官方的糾正後,校方乃提出政府違規操作的控訴,並宣誓要力爭繼續開門。許多家長得知消息,紛紛寫信來捍衛學校直指:「學校在他們孩子的身上,有不同以往的影響。在前一所學校受過霸凌的孩子,在都侖自由學校受到很好的教育,個性如花綻放。」其中,有位沒有宗教信仰的家長表示:「一個孩子成長後知道如何對待他人和通過考試,才是重要的。該校的核心價值,提供給所有的孩子,為在當前的英國生活,立下良好的基礎。『給予孩子基督教的價值觀,是必須接納持守的,現代生活中同儕壓力是何等的大,一個有道德展望的教育,只會讓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受益。』」

經過一連串的申訴之後,該校在網站上公佈家長問卷調查結果:「百分百的回覆他們的孩子在學校很快樂且感到安全;64位家長在有關霸凌的問卷調查中,有98%回覆學校在霸凌的問題上,處理恰當。」還有家長表示:「她絕不會送孩子到任何其他的學校。她的孩子在小學時受到霸凌,來到都侖自由學校後,每天早上6:30自己起床,穿好衣服準備上學,放學後帶著愉快的笑容回家,對他來說是最重要的事。」雖是如此,學校仍被勒令關閉。

如今的猶太人,因離開上帝,嘗盡苦果,兩千年後,才從苦難和遺憾中覺醒,雖有點為時已晚,但卻也還能趕得上最終的審判,這樣的歷史,實值得世上的所有基督教會借鏡。

5.移民湧入
二十世紀是移民的世代,許多非洲與亞洲國家的人,無不想盡辦法移民到西歐和美國,享受美好的教育與生活,甚至視能夠移民到這些國家為成功的象徵。特別是在二十世紀末,中東與東亞地區的人民更是大量湧入,其中不乏穆斯林、錫克教徒和印度教徒等,導致英國的信仰變得更為多元。此一結果,宗教多元化之後的英國,已不再是「基督教國家」。

為了對英國教會衰退的窘境提出辯解,曾擔任英國國教利奇菲爾德(Lichfield)地區副主教的鮑伯傑克森(Bob Jackson),在《教會增長的奧秘—有果效事工的異象與實踐》(What Makes Churches Grow?Vision and Practice in Effective Mission)一書當中提到:英國國教並非衰退,而是「測量教會出席率」的算法不同。也就是「現代教會主日出席率低≠會友流失,因為週間聚會人數成長了!」他說:「按傳統,教會以特定的崇拜聚會有多少人到場,來測量教會出席率。但這種測量出席率的方法,事實上越發不實際。」他進一步指出:出席模式已變遷,上一個世代的會友或許每週會出席主日,但現代上教會的會友卻不太可能這麼做。

乍看之下,似乎有些道理,但經過個人親自的參與、觀察、對話和研究,還是覺得,英國主流教會的衰退是事實,用這樣的說法作為理由,實在有些牽強。

除了上述所提的四大要項之外,經濟衰退、奉獻減少、願意委身服事者的日漸減少,還有世俗化的問題等,也都是英國教會式微的重要因素。談到奉獻減少,乃使我想起,當5月15日前往倫敦參加隸屬英國聯合歸正教會的Lumen教會參加主日禮拜時才了解,Lumen教會位於英國聯合歸正教會總部的樓下。雖Lumen教會地處倫敦市中心,但聚會的人數並不多,只有二、三十位之譜。禮拜後,經人介紹教會的週遭環境時,這才知道,英國聯合歸正教會的總部大樓,由於經費不足,因而出售部份的辦公室。諷刺的是,買家購入之後,將之作為佛教國際創價學會(Soka Gakkai International)的人本主義中心(SGI Buddhist Centers),而使得同一棟大樓,出現百分之六十屬基督教,百分之四十屬佛教的奇特現象。

看到英國教會的衰微,真教人深感憂心!事實上,這樣的現象,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早在2012年3月2日,就已發出令人震驚的預言式報導,即,2030年,英國將不再是一個基督教國家,會被穆斯林所取代。的確,從2016年4月倫敦市長的選舉,由外來移民的第二代沙迪克汗(Sadiq Khan)當選,成為西方國家重要首都的第一位穆斯林市長,已可看到跡象。或許,下列這一張英國的宗教人口比率變化表,可以給我們一些參考。

20160731

上圖資料來源:https://hinduexistence.org/…/fall-of-britain-by-radical-is…/

英國的大教堂蓋得非常堂皇,且曾經在歷史輝煌過一段時間,但現在卻觀光重於敬拜,使得我每次參加英國聖公會的禮拜時,除了一些熟悉的詩歌較為感動之外,其他行禮如儀的高禮儀之儀式,實在有點不習慣。就連牧師的講道也是照本宣科,並未和生活及時代連結。加上肢體交通的不足,讓人到教會參加禮拜,總有一種欠缺溫暖與熱情的感覺,因而讓人覺得,外在雖富麗與堂皇,但內在卻是冷淡與空虛。基於此,我真的能夠體會加爾文為何會建立長老教會的心情。

英國興起得早,其乃受到羅馬帝國主義加上希臘文化深遠的影響。然當羅馬帝國消失後,因基督教的信仰與精神之故,才使得英國崛起,但興盛幾百年之後,依然得面對人性軟弱的殘酷現實,而逐漸沒落。
現在的英國,正背負著沉重的歷史包袱,其乃包含外在的古建築物、內在的封建價值觀,還有白人的優越感等,當然,還有那揮之不去的「帝國主義」思想,仍深深潛藏在他們的內心當中。英國儼然已經忽略,現在是平權與地球村的時代。

五、重回信仰的基本面
耶穌升天之前,給了我們一個重要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二十八章19-20節)

的確,受呼召成為基督徒,得要完成耶穌升天之前,所吩咐我們的使命。然而要完成使命,處在現世化的時代,得重新回到信仰的基本面,再次領受呼召和委身。質言之,乃得從聆聽上帝的話語,遵循聖經的教訓,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重新開始。

為何得重回信仰的基本面,舊約的以色列百姓,足以作為我們的殷鑑。南猶大國烏西雅王(主前783至742年)和北以色列耶羅波安二世(主前786至746年)分別是南北二國最為能幹的君王,兩者在位期間,堪稱是兩國最為興盛的時代。然而,在一片繁榮昇平的氣氛下,國家卻漸趨向腐敗。社會方面,出現了貧富懸殊、窮人淪為奴隸,生活苦不堪言;富人則過著奢侈無度的生活。信仰方面,禮拜的儀式雖然不曾停止過,但卻失去信仰的真義,人民的生活腐敗,違背了上帝的律法。

面對沈淪的社會,先知阿摩司乃提出警告:「主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必命饑荒降在地上。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他們必飄流,從這海到那海,從北邊到東邊,往來奔跑,尋求耶和華的話,卻尋不著。當那日,美貌的處女和少年的男子必因乾渴發昏。那指著撒瑪利亞牛犢起誓的說:但哪,我們指著你那裏的活神起誓;又說:我們指著別是巴的神道起誓。這些人都必仆倒,永不再起來。」(阿摩司書八章11-14節)由此得以看出,阿摩司斥責以色列百姓沈淪的關鍵,就是因為不聽從上帝的話所導致。阿摩司要他們痛定思痛,重新回到上帝的面前,國家才有可能復興。可惜的是,以色列百姓將先知的警告和預言當作耳邊風,而導致亡國。

現在是過去的延續,也是將來的承接點,人若不回到信仰基本面,再次聆聽與遵循上帝的話,建構信仰的價值體系,社會勢必會繼續沈淪。這樣的教導,耶穌也給了我們明確的訓示:「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馬可福音十三章30-31節)為此,耶穌還進一步強調:「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裏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只是我對你們說過,你們已經看見我,還是不信。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裏來;到我這裏來的,我總不丟棄他。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約翰福音六章35-38節)

結語
阿摩司發出警告和預言後,以色列百姓並不思改進,依然我行我素,導致滅亡的下場,給了我們非常深切的殷鑒。有鑒於此,現今的教會,無論是英國、歐美,或台灣的教會,都當如耶穌所說,人唯有領受生命的糧,藉著信才能夠稱義。畢竟,帝國主義的強盛、政治的權力、經濟的富裕等,都只是一時,無法永遠保有。唯有上帝的話永遠長存。
且讓我們凡事都能回到上帝的面前,尋求耶和華的話,並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耶穌怎麼行,我就怎麼跟的信仰基本面開始做起,才有永遠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