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遵循.傳承.前瞻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聖經:申命記六章1-2節;腓立比書三章12-16節

引言:

八月第一個禮拜天是「德生教會設教主日」、「慶祝父親節主日」,以及長老教會總會所定的「聖樂主日」,即本會長久以來所稱的「三合一主日」。暫時不論父親節與聖樂主日的典故與相關信息,且讓我們從德生教會的設教主日,以〈遵循、傳承、前瞻〉為題談起。

德生教會從「出生」到現在,已經走過54年的歷史,而今天正是德生教會54歲的生日(1964-2018)。首先,我們當如同聖經中的詩人,基於以色列百姓被上帝所揀選,成為祂的選民之提醒所述:「你們當曉得耶和華是神!我們是他造的,也是屬他的;我們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場的羊。當稱謝進入他的門;當讚美進入他的院。當感謝他,稱頌他的名!因為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存到永遠;他的信實直到萬代。」(詩篇一00篇3-5節)一起用感謝和喜樂的心,進入聖殿,讚美上帝,同時回顧德生教會的過去,立足現在、遵循主命、傳承信仰、前瞻未來。

一、遵循

德生教會舉行設教週年感恩禮拜時,身為德生教會的一份子,除了得向上帝擺上讚美和感恩之外,也當仿效以色列人的信仰傳統,逢逾越節時,長者們皆會不厭其煩講述過去所走過的路,以及所遭遇的挑戰,並向所有的百姓訴說上帝的恩典,好讓子孫能透過回顧,加以反思,進而修正方向,邁向未來。猶如摩西將上帝所頒佈的誡命告訴以色列民,使他們得以教導子孫遵守一樣:「這是耶和華-你們神所吩咐教訓你們的誡命、律例、典章,使你們在所要過去得為業的地上遵行,好叫你和你子子孫孫一生敬畏耶和華-你的神,謹守他的一切律例誡命,就是我所吩咐你的,使你的日子得以長久。」(申命記六章1-2節)

依此傳統,身為牧者的自己,每逢德生教會的設教紀念主日時,亦會效法摩西及以色列百姓的信仰傳統,細述德生教會的過去,好讓所有的德生人都能遵守主命,藉由回顧過去、傳承信仰、前瞻未來。由於大家對於德生教會的典故皆已耳熟能詳,所以,今天不再贅述德生的歷史,將以感恩的心,祈盼主任牧師明年交棒之後,上帝能繼續保守與帶領,再創德生教會的未來。

眾所周知,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機構或公司行號,甚至是國家等,都有其「誕生」與「成立」的日子,而這一個日子,就是所謂的「生日」。一般而言,每逢生日,無論是人或相關的機構、組織和國家等,都會加以慶祝或紀念一番,因「生日」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日子。對「當事者」而言,從出生之日開始,在世上就佔有一席之地,且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人能夠取代。不過,在慶生的背後,也得思考「生日」所帶給我們的意義,即,不能忘本。所以,得仔細省思,我們從哪裡來?生我們的是誰?進而透過許願,設立異象計畫未來。

撇開國家和機構與組織的生日不談,就「人」而言,人的生命來自上帝,經由父母結合,再由母親懷胎之後所生。因此,有人說,人的生日就是「母難日」。其實,除了母親外,也是父親的「責難日」,即「照顧兒女責任之日」的開始。可知,人的「生日」,除了得感謝上帝讓我們成為有祂形象的人之外,也要向母親歷經生產的痛苦,父親擔負家庭的責任獻上感恩,於此同時,也要針對自己所當面對未來日子的挑戰擺上祈願。

基於此,我們得在德生教會54歲的慶生會上,先感謝上帝及母會高雄新興教會,還有過去54年的時日,曾在德生教會服事和打拼過的牧師、長執及信仰的前輩。當然,處於54年之後的我們,也當透過許願,加以立志,設立異象,迎向未來,好讓福音能繼續廣傳,再創造德生教會的歷史。當然,要再創歷史,得從上述所談,以上帝的誡命為本,並從遵循上帝的誡命開始。

前已提過,申命記六章是摩西將上帝的誡命交代以色列百姓,使他們務必藉此教導子女的重要記載。摩西會這樣做,乃在提醒以色列百姓進入迦南地之後,勿忘神恩,而驕傲自大,更不可偏離正道,離開上帝,當要以昔日的「瑪撒事件」為鑑,(以色列人曾在曠野瑪撒這個地方,因沒有水可喝,與摩西爭鬧,對上帝失去信心。相關經文請見出埃及記十七章1-7節。)並以之證明,人當確實遵行與上帝所立的盟約,才能蒙受永遠的福澤。

摩西在申命記耳提面命的教導,乃成了以色列百姓,甚至是後來的猶太人,無論遇到任何景況,都得遵循上帝的誡命,絕不能離開上帝。同樣的,當德生教會走過54年之後,面對未來的日子,亦當效法以色列人,務必以遵循上帝的誡命,作為傳承信仰,再創德生教會歷史的基本態度和精神。

二、傳承

1997年11月,德生教會派員前往花蓮邀請我來德生教會服事時,當時的我,只有37歲半,且牧會的年資只有10年,加上在玉山神學院任教的1年4個月,總計也才11年4個月的服事資歷而已,除了年紀輕之外,經驗亦相當淺薄,又神學院畢業之後,一直都在台灣的東部鄉下教會服事(東部中會豐田教會),並沒有都市教會牧會的經驗,有的,只是神學生時代,曾於台南市、台中市和台北市的教會實習而已,對於牧養都市的教會,不但信心缺乏,也毫無勇氣。然由於德生教會聘牧小組的力邀,還有當時在玉神兼課的張家惠長老之鼓勵和勸進,經過三個月的禱告,確定上帝的呼召之後,才鼓起勇氣,答應受聘。

清楚記得,1998年7月23日,舉家從花蓮搬遷到德生教會服事時,兩位女兒才分別就讀小學一年級和五年級。來到人生地不熟的高雄市,除了自己和內人得適應都會的生活外,連兩位女兒也得面對都市學校的學習,對全家而言,都是一大挑戰。試想,一位年僅38歲的牧師,要在德生教會牧會,談何容易!又德生教會是一間人才濟濟的中產階級教會,加上所有長老的年齡全都比我大,戰兢與惶恐的心情,不言可喻。

當然,會決定受聘到德生教會服事之因,除了上帝明確的呼召之外,還有如同父親般的張家惠長老之勸勉。家惠長老建議我,若要擔任神學院的老師,只有10年鄉下教會的牧會經驗是不夠的,若能到都市教會繼續牧會10年,再回到神學院教書,不但會因牧會歷練與經驗的累積而更加成熟,還會因有長久的牧會經驗,讓人信服,否則,只在象牙塔做出來的神學,毫無說服力可言。

1998年3月中旬通過監選後,正式向玉神院長提出書面辭呈,院長看到辭呈,立刻向董事長報告,董事長得知此事,特地前往玉神慰留,其因,之前曾經說過,即,彼時的玉神,原本有三位擁有博士學位的老師,但其中一位已到加拿大牧會,只剩兩位,一位是院長,另外一位將屆齡退休,而當時的我,已是神學博士候選人,即將獲得學位,因此,學校對我寄予相當大的厚望。為此,張家惠長老向玉神董事長口頭承諾,讓我到德生教會牧會10年後,一定會再還給玉神,而這10年,就算是德生教會替玉神培養實踐神學的師資。

為遵守君子約定,在德生牧會10年之後的2008年,我正式向小會提出書面辭呈,準備回玉神任教。然由於當時教會的事工正在發展中,加上團隊服事之故,主任牧師離職,所有的牧師都得總辭,因茲事體大,小會拒絕討論請辭案,要我審慎考慮,待適當的時機再回學校,不宜貿然離開,否則,正在發展的事工突然終止,整個教會勢必深受影響。歷經深思後,只好向玉神說抱歉,繼續留在德生教會服事。

必須藉此一提的是,南神神學院立案之初,院長和校友會無不期待我回母校任教,因立案之後,依教育部的規定,一個研究所必須要有5位師資,其中,至少得要有3位老師擁有副教授以上的教階。換言之,南神立案的兩個研究所必須要有10位師資,其中,要有6位具副教授以上教階的老師才能招收學生。由於南神大部份的老師完成博士學位後,隨即投入神學教育的工作,無暇在大學兼課,所以,並沒有申請教育部的教階,只有兩位曾在大學任教過的老師符合教育部的規定,導致無法招生的窘境。為能順利招收學生,不得已,只好到長榮大學借調三位副教授,一位正教授。原本,院長迫切期待我能回南神助一臂之力,填補教階的不足,因而於2016年3月親諸筆墨,寫信給本會的小會,期待小會能讓我回南神任教。

得知南神立案後,因教階不足,陷入無法招收研究生的窘境時,我乃決定以有正教授的教階之便,回母校南神助一臂之力,以免招生不成。然坦而言之,我當時仍滿心期待,若南神老師的教階補足後,還是想回玉神任教。為此,2016年4月第一個禮拜天,也就是我到劍橋擔任訪問學者之前的該次小會,正式向小會提出書面辭呈,同時附上南神院長的親筆邀請函。但小會建議我回台灣之後再談。基於此,請辭案只好擱置。結束劍橋訪問學者之旅後的8月第一主日召開小會時,我再度提出辭呈。經過長時間的討論,小會才在百般無奈與不捨的情況下,勉為其難的接受了我的請辭。

請辭案通過後,會友得知消息難免不捨,開始發動連署,且有團契完成連署,想留住牧師,也有人對小會沒徵詢會友的意見,就接納牧師的請辭案而有所微言……。得知消息,我力勸會友,這是上帝的呼召,千萬不要用人的意思阻擋上帝的旨意,況且接棒的同工與新的團隊已陸續到達,待接棒同工熟悉德生教會的事工後,我便可安心離開,回到我所熱愛的學術崗位服事。

經過幾個月的紛擾、掙扎與思考,小會認為,若接棒的人選未確定之前,主任牧師就貿然離去,教會事工勢必會大受影響,加上2017年德生教會得進行長執改選,一時之間,人事面臨如此大的變動,勢必會出現嚴峻的衝擊。基於此,全體小會員只好連署,於2017年1月的小會提出覆議,力勸牧師打消辭意。為顧全大局,我只好勉為其難的答應再留下來。

話又說回來,經過一年半的努力,南神已有多位老師提出升等副教授的論文送審,近期內,將有幾位會通過副教授教階的審查,屆時,南神就不會再有教階不足的問題。基於此,我乃改變心意,回歸初衷,答應到玉神任教,同時協助執行南神與玉神的合作計畫。

2018年7月1日,本會召開第490次小會時,我再度提出辭呈,但小會並未接納,理由是,牧師得親自向全體會友說明清楚後,才會決議,以免如同上次一樣,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和困擾。

必須藉此向大家報告,從1998年7月23日迄今,我在德生教會的服事已超過20年,所推動的事工均順利上了軌道,且接棒的團隊已陸續來到,又燕巢教會於2018年1月成立堂會,劉宜欣牧師也在2018年7月29日就任燕巢教會的第一任牧師,可謂階段性的任務已經完成。若繼續在德生教會牧會,沒有進一步的作為,只會空佔位置,違背上帝的託付,還是得離開牧會的禾場,到神學院任教,才能傳承長期牧會的寶貴經驗。

我深知,回玉神後,得面對教學、經濟、遠離家鄉、重新適應等不同的挑戰,然若現在不回學校任教,退休年齡已步步進逼,可能無法有足夠的時間作育英才,同時專心撰寫實踐性的學術書籍,造福日後的教會與神學生。

基本上,個人的呼召在玉神,因除了個人對玉神有所負擔之外,加上20年前離開花蓮到高雄時,說好10年後回玉神的承諾,如今,已經過了20年,比約定的時間又超過10年。所以,明年初,我將離開德生教會,回到神學院任教,迎向我所熱愛的教學工作,因這是目前上帝對我的呼召。

無可否認的,要放下20年的感情會相當不捨,然無論到那裡都是服事,同樣都在為主做工,只是禾場不同而已,活在世上的一天,我們還是會常見面,若教會有需要,我依然會從旁協助。

三、前瞻

腓立比書三章12-16節:「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所以我們中間,凡是完全人總要存這樣的心,若在甚麼事上存別樣的心;神也必以此指示你們。然而,我們到了甚麼地步,就當照著甚麼地步行。」是保羅寫給腓立比教會,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書信。保羅書寫這段話的主要目的,乃在表白自己雖因信稱義,為主受苦,並事主多年,但並不意味就此達到目標,他仍須繼續努力,因前面還有一段長遠的路要跑,若要達到完全,只有仰望上帝,朝著目標,繼續前進。

讀到保羅這段書信,使我深感德生教會走過54年,雖已看到些許的成果,但仍有深遠的目標,等待我們繼續努力達到,遂而油然想起,台灣教會公報3427期第21版(2017.10.30-11.5.)所刊登的拙文〈邁向未來再創歷史-德生教會服事20年有感〉所述,德生教會所當繼續奔跑的方向和目標。

  日後的台灣教會,將面臨「少子化、信徒老化、守舊觀念、組織僵化、個人自我意識高漲,以及教會世俗化」的衝擊與紛爭等挑戰。身為基督徒,實有責任共同省思,並尋求因應之道,否則,未來的道路,將會崎嶇難走,如歐美的教會一樣,逐漸衰退,甚至走到關門的地步……。

    雖長年以來,歐美主流教派快速萎縮,然新興教派卻吸引了不少亞裔、非裔及混血族群的年輕人前往聚會,特別是屬靈恩的五旬節教派和採較為活潑的敬拜讚美與小組教會卻蒸蒸日上。這樣的情況,和台灣教會頗為類似。反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會友年齡層偏高,又面臨少子化,且年輕人喜愛新興教派的聚會方式,而頻向這些教會靠攏時,類似歐美傳統教會的情況,勢必會在幾年後,於台灣上演。

    有鑑於此,這20年來,個人在德生牧會,除了擴展教會的社區事工之外,也特別強調禮拜的更新、靈命的造就、松年大學、快樂週末營、德生樂集、代禱團、兒少團契、在地海外宣教、彩虹愛家校園等事工,並極力推動「多語言、多形式、多場次」的禮拜,而於2002年開闢第三場禮拜,好讓不同年齡層的人,能選擇適合自己的語言和禮拜方式來敬拜上帝。2012年,還特別為青少年開闢傳統與現代合併,但傳統重於現代的第四場禮拜,旨乃要讓青少年朋友在敬拜讚美之餘,也能夠瞭解長老教會的傳統與精神,且在第三、四場禮拜後,還有小組聚會,其目的,就是要藉此發揮肢體關懷、宣揚福音的功效,擴展上帝國的境界。

    還有,2014年由青年牧師規劃青年牧區。2016年再邀請兩位有教育背景的年輕牧師加入團隊服事,並於2017年開闢兒童牧區,擴展兒少事工,因教會得要有兒童和青少年,才能看見未來。

如今,本會的牧師與幹事團隊皆相當委身,也相當合一,全體長執也很同心,相信,大家若能同心合一,配合牧師團所提出的事工,教會必定會更加興旺。基於上帝的呼召,個人將於2019年把主任牧師的棒子傳遞下去,好讓新的主任牧師與團隊如同保羅一樣,能前瞻未來,向著標竿直跑,帶領德生教會繼續前進。

結語:

在德生教會54歲生日的時刻,惟願我們再次同心立志,遵循主命、傳承信仰、前瞻未來、興旺福音,再創德生教會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