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追求和睦 — 戴智彰牧師

  • 戴智彰牧師

聖經:詩篇133:1;以弗所書2:14-15

適逢911週年紀念,《時代》雜誌將有一個完整的專題報導。其在發表的新聞稿中指出,《時代》將同時刊載兩份民意調查,分別訪問成年人及十八歲至八歲的未成年民眾。多數人承認,911事件讓他們生活完全改觀,美國也不可能再恢復正常。同時,百分之八十的人決定以國旗來紀念911事件一週年,百分之七十祈禱、百分之六十八會看電視一系列的紀念節目、百分之三十二將參加紀念追悼會,也有百分之十八的成年受訪者表示會在網路上和大家交換意見。但不論如何,我想問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仇恨」還在嗎?人若不能自省,任何的記念儀式只是徒增傷痛與仇恨!

耶穌基督為人們所流的寶血豈不是叫人和睦嗎?保羅曾勉勵猶太人與外邦人應在基督裡合而為一。保羅說:「因他使我們和睦(原文是因他是我們的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弗2:14-15)。

一、信仰的反省
美國在遭受911恐怖攻擊行動後,反擊及報復恐怖組織的消息不斷,終於在2001年10月7日發動第一波轟炸攻擊,這是21世紀的第一場戰爭,這場戰爭不僅僅影響美國或阿富汗,對全世界更造成莫大影響。舉世都為911罹難的人哀悼,他們都是無辜的受害者。然而,美國對阿富汗宣戰一事,到底是一場為公理正義之戰?或是一項報復的軍事行動?這場戰爭是悲慟、仇恨加上布希的政治考量,似乎看不見任何信仰的反省。

911事發當時,一座鄰近世貿雙子大樓的天主堂,希奇地毫髮無傷,「我們很驚訝,竟然任何一扇窗戶都沒破,非常戲劇性。」聖保羅教堂的神父表示。因此,聖保羅教堂也因此立刻變成罹難者得安慰的地方,更是救難人員身體和心靈的休憩的殿堂,熱騰騰的食物和乾淨的衣物24小時供應,200年前美國國父華盛頓祈禱的位置,也變成處理腳底水泡的急救站,或者短暫補眠的睡舖。自從教堂成為救難隊和重建人員的休息站之後,許多人雙腳頂著牆壁睡覺,一年下來,甚至磨出了幾個腳印,成為這座教堂對911永遠的紀念。

神父說:「我想那8個月我們看到的人,可能比未來25年看到的還多。」人潮進進出出,為教堂留下了不少紀念,「每一個磨損的印記都代表一名消防員,一名警官,一名重建人員,他們睡在這裡,腳頂著牆壁留下來的。」

這些重建人員所留下的腳印,見證著重建是指日可待之事。但是,「樓倒了,可以再蓋起來;破裂的關係,何時才能重建;國與國的仇恨,何時才能抹平。」保羅曾殷切地吩咐信徒,不要以惡報惡;眾人以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或作: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喫,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羅12:17-20)。

二、化解紛爭
當衝突發生時,最主要的仍在於解決問題,絕不是製造更多問題。美國為處理911恐佈攻擊的問題,出兵攻打阿富汗。雖然盡力避免傷及無辜,但戰爭一旦開打,就難保不再造就出更多的「恐佈份子」。如此,惡性循環,冤冤相報何時了?

聖經中,申命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記載,充份顯出當時人們的智慧:「你臨近一座城、要攻打的時候,先要對城裏的民宣告和睦的話。他們若以和睦的話回答你,給你開了城,城裏所有的人都要給你效勞,服事你;若不肯與你和好,反要與你打仗,你就要圍困那城」(申20:10-12)。當事情到了最後一刻,仍然要把握任何可以轉圜的機會,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箴言有句話說:「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裏」(箴25:11)。有個故事說道:有一次我去拜訪一位高中同學鮑伯,他那天要將貨品送到位在達拉斯貿易中心的客戶那兒。那時正好風雨交加。客戶曾告訴鮑伯,可以把車停在大樓的後面卸貨,所以我們就將車停在劃黃線的卸貨區。

此時,一個大樓警衛衝過來大吼說:「喂!你們不准停在這裡!」

我立刻反駁,我們已經報備過,也得到主管人員海根斯小姐(可能是那位警衛的上司)的允許。我很不願意在這種天氣中把車停在半英哩外,再辛苦地運送這堆貨品。

然而,鮑伯立刻放下手中的貨物,以非常誠懇的口氣對那位警衛解釋說:「海根斯小姐告訴我說,如果我只需要暫停幾分鐘的話,就可以利用這裡卸貨。不過,也可能是我自已搞錯了,畢竟這裡是你管理的。那麼請你告訴我該怎麼辦,我就照著做好了。」他注視著那名警衛的雙眼,微笑著等他回應。

我從來沒有過一個態度強硬的人軟化得這麼快,那位警衛竟然說:「嗯……我想……如果你只停幾分鐘而已的話,應該是沒什麼關係的。好吧!那我幫你看著車子好了,以免被別人開罰單。你儘管去忙吧!」

鮑伯非常感激地道謝,我們也因此能輕鬆愉快地把事辦好,一滴雨都沒沾到。而且我們離開時,那名警衛竟然還熱心地搬開一些路障,讓我們利用特別出口開出去呢!

箴言說:「柔和的舌頭能折斷骨頭」(箴25:15b)。當衝突發生時,我們主要的任務是化解衝突,而不是製造更多的問題!耶穌曾勉勵問徒,要作世上的鹽,調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耶穌說:「鹽本是好的,若失了味,可用甚麼叫他再鹹呢?你們裏頭應當有鹽,彼此和睦」(可9:50)。

三、為對方著想
1975年的某一天,松下幸之助(松下電子總裁)與公司的同仁小川先生在大阪的一家餐廳招待客人,六個人約好正午見面,經過一番介紹及寒喧之後,每個人都點了牛排。

松下幸之助喝了兩杯啤酒,一邊告訴大家有關企業和公司的歷史。等六個人都吃完主餐,松下湊近小川低聲的說,請他找來烹調牛排的主廚,他還特別聲明:「不要找經理,找主廚。」小川隨即注意到,松下的牛排只吃了一半。小川心理已有準備,待會的場面可能很尷尬。

他找到主廚,把他帶到桌旁,主廚來時很緊張,因為他知道召喚自己來的客人來頭很大。「是不是有甚麼問題?」主廚緊張的問到。「烹調牛排,對你已不成問題,」松下說。「但是我只能吃一半。原因不在於廚藝,牛排實在很好吃,但我已八十歲,胃口已大不如前。」主廚與其他五位用餐者困惑的面面相覷,大家花了一會兒才了解怎麼一回事。

「我想和你談談,」松下繼續說,「是因為我擔心,你看到吃了一半的牛排送回廚房,心理會難過。」多麼貼心的一句話啊!如果,凡事能多為人設想一點,我們也能有這種體會。

在保羅寫給提多的書信當中,提起了基督徒的行為,保羅說:「不要毀謗,不要爭競,總要和平,向眾人大顯溫柔」(多3:2)。

在一個故事中,我發現在佛教的觀點中也追求和睦的關係。據說,有一位金代禪師非常喜愛蘭花,在平日修行之餘,花了許多的時間栽種蘭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雲遊一段時間,臨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顧寺裡的蘭花。在這段期間,弟子們總是細心照顧蘭花,但有一天在澆水時卻不小心將蘭花架碰倒了,所有的蘭花盆都跌碎了,蘭花散了滿地。弟子們都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師父回來後,向師父賠罪領罰。

金代禪師回來了,得知此事,便召集弟子們,不但沒有責怪,反而說道︰「我種蘭花,一來是希望用來供佛,二來也是為了美化寺廟環境,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

在人與人的關係之間,如果我們能多為對方設想一些,原諒別人無心之過,或請求對方原諒我們能力不及之處,巧妙地化解可能的爭端,將可有效地建立和睦的基礎。在大衛上行之詩中說:「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詩133:1)!

保羅說:「因他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而且以自己的身體廢掉冤仇,就是那記在律法上的規條,為要將兩下藉著自己造成一個新人,如此便成就了和睦」(弗2:14-15)。在衝突形成之初,我們需要信仰的智慧幫助我們,在基督裡學習和睦的功課。如同,保羅勉勵以弗所信徒要在主裡合一的話:「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