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軟弱、失敗的勝利 — 謝拱德牧師

  • 謝拱德牧師

聖經:約翰福音二十一章 1-14 節

「軟弱」「失敗」會是一種勝利嗎?

實在是很難體會「軟弱」、「失敗」會是一種勝利。在學校教育上,往往強調競爭,無論是學業、才藝、運動等等,都要一分高下,只有名列前茅,才是得勝。幾年前有一齣連續劇「霹靂火」,劇中人物劉文聰說:「我不喜歡輸的感覺」。

「輸」、「失敗」往往被認為是不夠努力,失敗的人也自覺沒有面子。所以應該沒有人會喜歡失敗。

將近三十年前,當時個人也參與教會青年團契活動,那時候台南中會青年部常常舉行「壘球比賽」,目的是要讓各教會青年彼此聯誼,可是各教會青年看重名次超過聯誼,所以各教會青年團契為了要得取冠軍就邀請許多「槍手」來幫忙。「槍手」的意思是:不是教會的青年,臨時為了比賽從他處邀請來的朋友,這些朋友大都是棒球隊選手,或是常常打壘球的愛好者。那麼教會的青年要做什麼呢?當然就是擔任啦啦隊!雖然隔年比賽時,對選手的條件限制有新的規定,例如必須是教會青年、必須教會牧者簽名,不過「教會青年」如何認定,是要受洗才算,還是參加多久的聚會就算是教會青年,這帶給牧者很大的困擾。其實這一切都是因為不想輸所造成。。

樂見對方「失敗」、不願分享:

記得早年黃俊雄布袋戲中一位人物「黑白郎君」常說的一句口頭禪「別人的失敗,就是我的快樂」。這句話生動的道出學生考試的心境,讀書為了升學成績,同學彼此之間勾心鬥角,看別人的失敗,成就自己的快樂,似乎彼此無法分享。

有時候連我們在教會中也會彼此競爭,個人牧養的教會附近就有三間長老會的教會、他教派也有兩間。當聽見有的教會內部發生問題時,我們會以為他教會的弟兄姐妹會流失,也許會使自己教會能更多人;個人常常與教會中弟兄姐妹分享說:教會不是做生意的地方,當我們聽見或是看見他教會發生問題時,是要為他們迫切向神祈求憐憫、懇求復興。這是因為若有一間教會無法榮耀上帝,那麼同樣的我們教會也會受到非基督徒的看輕。每間教會都要同時榮耀上帝的聖名,而非見別間教會的「失敗」來成就自己教會的事工。

有一個故事:有個農夫專門種得獎的玉米。每年協會帶著他的玉米參加當地的博覽會,並贏得獎賞。有一年一名記者訪問他,並從他那裡學到一些有趣的種玉米知識,記者發現這位農夫與他的鄰居分享自己的玉米種子,記者問他:你怎麼能在鄰居每個都與你一同競賽的情況下,還提供他們玉米種子呢?農夫說:因為風從成熟的玉米身上帶走花粉,並且飄過一個又接著一個的田野。如果我的鄰居種出比我較差的玉米,這種交叉的受粉作用遲早會降低我玉米的品質,我如果要種出好玉米,我就得幫助我的鄰居種出好的玉米。

就因為不能分享,怕輸,讀書就有壓力,連運動比賽都無法享受運動的樂趣。今年王建民手臂又受傷,可能要明年才能出賽,王建民失敗了嗎?。當然每個隊伍、每位運動選手的目標都想贏得冠軍,那是運動選手的目標,但是,「失敗」絕不是人生末路。

聖經中彼得的故事,讓我們再一次體會知道耶穌決不離棄軟弱失敗的我們。

彼得也常常「失敗」:

當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的時候,他睡著了;他無法明白上帝的旨意,竟要耶穌別上十字架;當羅馬士兵到客西馬尼園捉拿耶穌時,他魯莽拿刀削掉馬勒古的耳朵,差一點就引起暴動。他信誓旦旦縱使其他師兄弟都離開耶穌,他一定會死守在耶穌身邊。但是彼得萬萬沒有想到,他竟然會在一天之內,接連三次不認主。這對他而言,是一個嚴重致命的打擊,這件事無論是他自己或是其他人眼中,都會認為他是失敗成性的可憐蟲。

主耶穌拒絕彼得了嗎?

耶穌嘲笑彼得的軟弱和失敗嗎?彼得他的確感到羞愧,甚至飽受罪惡與痛苦的煎熬。(路加二十二 62 )在耶穌復活那個星期天早上,當那些婦人發現墳墓已空時,天使卻是吩咐她們,「去告訴他的門徒和彼得,說耶穌已經復活了。」

當革流巴和門徒在往以馬忤斯路上,遇見復活的基督後,他們立刻回到耶路撒冷,向門徒們說:「主果然復活了,已經現給西門看了。」(路加二四 34 )

彼得決定先「捕魚去」:

當彼得和門徒前往加利利等候耶穌時,可能他們等候了一些時間,於是,彼得決定先「捕魚去」。這是彼得跟隨耶穌之前的工作,這在船上所有的東西,都令彼得非常熟悉,似乎往日在加利利海上捕魚的日子,那種感覺全都湧上心頭。一開始,彼得可能覺得非常自在又快樂,但是,當他們一夜都捕不到魚時,彼得似乎發現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他想到了,就在三年前,他也曾遇到相同的事,同樣捕不到魚。

 

三年前那一次捕不到魚,耶穌告訴彼得:「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原本不相信的彼得,頭一次見識到耶穌的權炳。數日後,彼得和安德烈兩兄弟再捕魚時,耶穌從旁經過,向他們提出一個足以改變人生的挑戰,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那時彼得毫不遲疑,立刻丟下漁網,兩手空空的跟隨耶穌。

三年後的今天,彼得又遇到相同的情境,只不過是他們在等待復活的耶穌。耶穌來了,一開始彼得沒有認出耶穌,當耶穌站在水邊問他們:「朋友!捕到魚沒有?」而後還指導他們把往撒向右邊 … 。果然網到了許多魚。此時約翰告訴彼得說:「那是主!」彼得連忙拿件外衣披在身上,縱身跳進海浬,趕忙要見耶穌。

彼得已經決定將失敗拋在腦後,他深深體會人生單靠自己的力量是白忙一場,只有耶穌,才能使人在軟弱、失敗中重新站立起來,他們需要耶穌告訴他們將福音的網撒向何處,更希望在面臨失敗困境時,能再一次得到耶穌的安慰扶持。

當耶穌對門徒說:「來吃早餐吧!」那真是何等飽足啊!門徒不僅是肉體上得到飽足,他們更得到主耶穌的勉勵,從此有信心,勇敢去傳福音。

基督徒得勝的生活:

我們會以為基督徒得勝的生活應該是:每天生活都像是在青草地上野餐一樣快樂幸福、婚姻生活自然是鶼鰈情深、身體必然健康、工作必是一帆風順,生意興隆,基督徒得勝生活被宣染成人人是贏家。

然而這不是真的得勝生活,聖經中耶穌的受苦、在加略山上受釘死才是得勝的寫照。前方濟會神父曼寧( Brennan Manning ):「人之所以成為真正基督徒,不是因為領受異象,變成宗教迷、熟讀聖經,並以聖經為確切依據,得到輝煌成功的事工,乃是因為對上帝忠誠。真正基督徒會受變幻莫測的失敗風浪衝擊,被自己任性的情緒打倒,在被拒絕和嘲諷之下遍體鱗傷;他們可能常常失足、屢次跌倒,忍受親人背離 … 。然而,他們不斷回到耶穌的面前。」

使徒保羅曾經三次向主求將身上的病痛除去,但是主耶穌告訴他:「你有了我的恩典就夠了,因為我的能力在你軟弱的時候,顯得最剛強。」因此保羅說:「我特別喜歡誇耀我的軟弱,好使我覺得基督的能力在保護著我。為了基督的緣故,我樂意忍受軟弱、侮慢、困苦、艱難和逼迫;因為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林後十二 8-10 )

彼得迫不及待的跳下海,就是要到耶穌的面前,雖然他曾經三次不認耶穌。但是主耶穌還是接納他,甚至重用他。我們都會軟弱、失敗,但是要不斷的回到主耶穌的面前。你擔心耶穌不原諒你嗎?只怕你不願回去而已。

傳聞某位天主教女信徒曾親眼看見耶穌。

許多有關這件事的報告紛紛到達樞機主教的手中。主教決定親自考查這件事。因為真實的神蹟和瘋子的想像之間,是有所不同的。

樞機主教問說:「女士,你真的看見耶穌了嗎?」

「是的」這位婦人簡要回答。

「哦!那麼下一回你見到他的時候,我要你問耶穌,上回我告解承認了哪些罪行?」

那婦人目瞪口呆說:「我沒有聽錯嗎?主教!你真的要我請耶穌告訴我,你過去犯了什麼罪嗎?」

「是的,若再看見耶穌,請打電話給我。」

十天之後,這位婦人又看見耶穌的異象,便打電話給樞機主教。

樞機主教來到婦人家門口,兩眼直視著婦人眼睛,認為如此可以辨別真假。就問婦人:「你又再異象中看見耶穌,我要你問的問題你問了嗎?」

「是的,主教。我問耶穌你上回告解向他認了什麼罪。」

主教傾身期待她的回答。他瞇著眼問:「耶穌說了什麼?」

她握著主教的手,她的雙眸深深凝視他的眼睛。她說:「主教!以下每個字確是祂的回答:『我不記得了』。」

並非主耶穌的記性不好,這個故事重點是說,當我們在軟弱、失敗時,只要我們願意回到主耶穌的面前,主耶穌一定接納我們。有那一個人不曾軟弱、不曾失敗呢?有人生意失敗甚至負債、有人婚姻遭遇挑戰、有的離婚、有的成為單親家庭、有人考試失利。因為這些我們所謂的「失敗」,造成有些人不敢再回來教會,因為擔心遭受大家的指指點點。這時教會裡的弟兄姐妹所要做的,不是去「審判」他們,去議論他們的失敗,而是去關心、去鼓勵,讓這些軟弱的肢體能夠有信心重新回到神的面前。因為願意再回到主耶穌的身邊,就是將「軟弱」、「失敗」轉變成「勝利」的祕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