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讚美、回顧、反思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聖經:詩篇一百五十篇 1-6 節、瑪拉基書四章 5-6 節、腓立比書一章 2-6 節

引言:

每年八月的第一個禮拜天,是「德生教會的設教週年紀念主日」,同時也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訂的「聖樂主日」。還有,由於八月第一個禮拜天,相當接近華人以 八月八日 諧音所設立的「父親節」(爸爸節),因此,教會的牧師皆會藉著主日禮拜的時間,傳講與父親節有關的信息。

基本上, 無論是設教週年、聖樂主日,還是父親節,德生教會每年都會透過讚美禮拜,讓參與主日禮拜的兄姐,在這一個「三合一」的日子裡,能夠藉著音樂和詩歌來表達對上帝的感恩與讚美,同時回顧與見證德生教會所 走過的歷史,並一起用緬懷的心,以示對父親的養育之恩。當然,身為人父者, 亦可藉此機會,反思自己在二十一世紀,文明進步的時代,是否也成了負面 產物,即「無父世代」的一員。故此,本文才會以< 讚美、回顧、反省 >三個主題式的題目,作為分享。

一、聖樂主日談讚美

眾所周知,基督教是一個感恩的宗教,也是一個歌唱的信仰團體。基督教 之所以會被譽為「歌唱的信仰團體」,乃歌頌與讚美,是上帝的吩咐,也是詩人的堅持,亦是保羅的教導,我們從詩篇一百五十篇 1-6 節所載之經文:「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在神的聖所讚美他;在他顯能力的穹蒼讚美他!要 因他大能的作為讚美他,按著他極美的大德讚美他!要用角聲讚美他,鼓瑟彈琴讚美他!擊鼓跳舞讚美他!用絲弦的樂器和簫的聲音讚美他!用大響 的 鈸讚美他!用高聲的鈸讚美他!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以及保羅在書信中所提:「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口 唱心和地讚美主。」(以弗所書五章 19 節)「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 豐富富地存在心裏,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神。」(歌羅西書三章 16 節)可以清楚見著。

在神學院講授禮拜學與聖詩學相關課程時,學期一開始的第一次上課,我都會利用一到二節的時間,先行讓學生集思廣益,請他們定義「禮拜」和「聖詩」的意涵,之後,再請同學討論下列這兩個議題:「基督徒為何要做 禮拜?」「禮拜中為何要吟唱聖詩?」待大家充分發表意見之後,我才會 講解著名學者們所下的定義、理念和主張給大家聽,然後,再將同學所討論的結果, 請班代逐一記錄下來,於第二次上課時,影印給大家參考和保留。

近二十年來,無論是在國內或國外,同學們都會把握機會,暢所欲言,所討論出來的「定義」,可謂包羅萬象,不一而足,而參與討論的同學所訴 說出來的定義,和著名的禮拜學者與聖樂專家的說法不相上下,真是精彩可期。從中,我更發覺到,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國度、不同族群之學生所提出的定義,因為文化差異的關係,也會有著些許的不同。

當然,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最會搞笑,也最會以幽默的言詞下定義的學生,應以台灣玉山神學院的學生莫屬。有一年,在二十多位研究所一年級的學生中,光是「禮拜」一詞,就討論出一百多個定義,這是其他學校學生所望塵莫及的,因他們頂多隻討論出七十個左右的定義而已。

事實上,無論是國際著名的學者,還是我所帶領過的學生,他們所下過數以百計的定義,大概都離開不了這樣的中心思想:「禮拜」是回應上帝的「行動」;「聖詩」是回應上帝的「聲音」。當然,這兩句定義,也正是我教授禮拜學與聖詩學的基本命題。

過去,我曾在所寫過的文章中多次提到:「二十世紀的英國教會被喻為 拍賣(死亡)的教會;德國的教會被喻為討論的教會;日本的教會被喻為性格的教會;台灣的教會被喻為歌唱的教會。」這四個國家的教會,會被人以此為喻,不用解釋,想必大家都已能夠明白其因何在。

撇開其他的國度不談,台灣之所以會被稱為「歌唱的教會」,乃台灣是 一個多元種族與文化的國度,無論是在平地教會,或是原住民的教會參與禮拜,幾乎都可聽到會眾唱頌詩歌回應上帝那宛如天籟的歌聲。每次禮拜, 看到樂團共同奏樂,兄姐齊心唱詩,大聲回應上帝的愛與恩典時,著實可以讓人從中看到那宛如天堂的美麗畫面,令人感動不已。

其實,所有的基督教會,都可被喻為「歌唱的教會」,因在大小禮拜和與福音有關的聚會中,「詩歌」必定會被大聲唱頌。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除了上述所言,這是上帝的吩咐,詩人的堅持,保羅的教導外,音樂和詩歌 乃是傳揚福音與振奮人心的利器,也是回應上帝最佳的「聲音」。難怪,民族 音樂學家駱維道牧師,在研究教會音樂之後,會有感而發的道出這句名言: 「福音所到之處,讚美歌聲也隨之響亮。」而長老教會之所以會選定每年八月第一個禮拜天為聖樂主日,乃要信徒能夠記得用音樂和詩歌回應上帝的重要。

二、四十八週年的回顧

德生教會設立迄今,已經屆滿四十八年( 1964-2012 )。回顧過去四十八年的歲月,我們除了享受到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因著上帝的眷顧,我們才能得以茁壯和發展到今天的局面。

 

從舊約的聖經可以看出,以色列百姓是一個非常注重歷史的民族,每逢節慶, 他們都會不厭其煩的告訴百姓,上帝如何帶領他們出埃及,導引他們進入迦南地的故事。基於此,在德生教會四十八週年的時刻,我們也當效法以色列百姓的信仰精神,再次重述德生教會的歷史,藉以感謝上帝的恩典,同時緬懷信仰前輩過去的努力與奉獻。

德生教會的設立過程,需從 1964 年 7 月談起。當時,高雄新興教會的 蘇天明牧師為分設教會,乃偕同好友邱天登牧師,以及新興教會的彭清約長老、余蔡倫長老來到高雄市的德生街勘察。經過一番評估之後,決定租 下德生街 23 號的三樓透天厝作為聚會場所。租妥之後,乃將二樓闢為禮拜堂, 三樓當作牧師館,一樓作為接待室及主日學教室,並以街道名稱正式命名 為「德生基督長老教會」。自此,德生教會便成了母會新興教會所分設的第三個支會。

1964 年8 月4 日 下午五時 ,舉行「德生基督長老教會」開幕禮拜,同年8 月 9 日開始聚會,當天與會者約 70 名。一個多月後,聚會的人數逐漸增加,場地不敷使用,遂而又於 9 月 27 日 租下德生街 2 號的二樓做為禮拜堂之用,原所承租的樓房仍保留為牧師館及主日學教室。

至 1968 年底,教會已有長老四名、執事六名,正會員成人 178 名,小兒 109 名,進而於 1969 年春季議會時,向高雄中會稟請,獲准升格為 堂會。(當時尚未有壽山中會, 1972 年壽山中會成立時,隨與母會新興教會 加入。)升格為堂會之後,會友們無不衷心期盼擁有自己的禮拜堂。經過 接洽,終於購得現址之土地,並於 1976 年 2 月 26 日 由蘇天明牧師主持 定礎式,展開本會第一次建堂的事工。經過六個多月的建築,於同年 9 月 17 日舉行獻堂感恩禮拜。

擁有自己的禮拜堂之後,教勢蒸蒸日上,為效法母會的精神,而於 1981 年 開設大仁教會, 1987 年 8 月 23 日 又開設德生第二教會(現改為漢民教會)。可喜的是,教會在信仰前輩和第一任邱天豋牧師,以及第二任陳播春牧師的耕耘下,信徒日漸增多,是時, 1976 年所建的禮拜堂已無法容納參與禮拜的 會眾,遂而於 1991 年舉行第二次建堂,並於 1992 年 3 月 29 日 舉行新建大樓獻堂感恩禮拜。 新建禮拜堂落成後,信徒人數呈倍數增長,教勢突飛猛進,不但與社區結合,辦理課輔班,還與隔壁小學共同辦理英文教學。 1993 年更接納燕巢教會為支會,協助其福音事工。
2000 年起,教會開始推行一連串的禮拜更新、靈命造就、松年大學、週末兒童營、團隊服事、管弦樂團 …. 等事工,並於 2002 年 2 月 17 日 起, 開始第三場 ( 華語 ) 禮拜,教會也從一位傳道人,增加到 2008 年的五位,主日禮拜的平均人數也逐年增加。

時至 2012 年,為了未來十年( 2011-2020 )的發展,教會於 2011 年 4 月 3-4 日,假真理大學麻豆分校舉行「 2011-2020 事工與異象及發展策略研討會」。 又為了 「刺激」長執能夠認清職責,同時隨著教會成長的腳步調整與轉變,從 微觀轉為宏觀、擺脫舊有模式,將新酒裝入新皮袋,亦 於 2012 年 2 月 26-27 日 假曾文水庫舉行「思維轉換研習會」,期盼德生教會日後能有新的異象、新的作為。

從這四十八年的歷史可見,德生教會自 1964 年,由母會新興教會分出來之後,經過四十八年的歷史,已經茁壯成長,不但生了兩個「孩子」 (壽山中會的漢民與大仁教會),還認養了一個「孩子」(燕巢教會)。這些年來,的確讓我們看到上帝對德生教會的恩典、同在與保守。

三、父親節的反思

2012 年的父親節前夕,基督教論壇報的記者夏俊明弟兄,為了父親節的專題報導,閱讀了許多資料。在閱讀的過程中,他讀到多篇我曾在各大媒體和書刊所發表過的文章,因而特地南下高雄,以我寫過的<有父 vs. 無父的世代>一文為基礎,透過訪問的方式,報導一篇名為<文明進步帶來的負面產物:無父世代>的採訪文。為能讓大家先睹為快,在採訪文章尚未正式刊登之前,提早藉著主日禮拜的時間,先行和大家分享,好讓身為父親者,能藉此自我反思,看自己是否也成了「無父世代」的負面產物。採訪全文如下:

傳統農業社會的大家庭,一家老小兄弟姊妹全部住在一起,即或不然,也都在同一個村子裡。餓了,走幾步路就有飯可吃;皮了, 管教的絕對不只自己的父母親。不懂得功課,一堆哥哥姊姊為你解惑; 聽不進道理,爺爺奶奶阿公阿嬤講給你聽。家人間的衝突、缺乏,能夠在長輩的監督、輔導與扶持下,得著排解與幫助。

自從工業革命帶動資本主義興起後,家庭結構受到影響,小家庭成 為主流。在單薪家庭裡,父親為五斗米折腰,孩子最常聽見父親的談話只剩「吃飽了嗎?」、「功課做完沒?」以及「快去睡覺!」;若是雙薪家庭,孩子透過一把鑰匙,從只有一個人的馬路上,進入只有一個人的家裡面。此外,加上「不輸在起跑點上」的補習制度、小留學生的興起,以及離婚率高漲形成的單親家庭,文明社會似乎讓家庭更快進入「無父世代」。

有威無權 vs. 有權無威

現任德生長老教會主任牧師胡忠銘博士曾在<有父 vs. 無父的世代> 文章 中提到無父世代的形成與影響。他受訪表示,無父世代危機產生背後 的主要原因,乃在於父親忽略自己所當扮演的角色。父親在家庭中缺席,使得孩子在成長過程沒有父親的陪伴,在得不到家庭溫暖的情況下,人格往往無法正常的發展。他表示,無父世代的發生背景來自於家 庭的失衡,家庭成員相互負面牽制,同樣會影響「無父」的形成。而這樣的案例充斥在文明社會之間,也包括教會裡面。

胡牧師提到,在大學教書時,曾遇過一個孩子為要抵制父親「無微 不至」的安排,於是以不上課的方式作為抗議手段。在教會裡,胡牧師曾經輔導過不同家庭的孩子失蹤案例,有一位孩子在補習班放學後跑去 網咖流連,有一位孩子選擇睡公園,原因都是因為父母親給的壓力太大, 家長的期許不是孩子的興趣;而補習時間排得很滿,導致孩子連主日學、團契都不能來,讀書好卻失去更重要的東西。另一個案例是小留學生的興起,父親留在台灣工作, 母親隨孩子到國外念書,夫妻沒有正常的倫理、家庭也失去倫理。「妻子無夫」、「孩子無父」, 不健全的家庭讓孩子心生埋怨也感到孤單,甚或導致文化差異下的衝突。為求孩子「卓越」,卻讓家庭「弄巧成拙」,顧此失彼,得不償失。

家庭倫理需要正面循環
胡牧師強調,小時候若與父親的關係不好,等於為無父世代的形成起了 頭,這影響將深及一輩子。根據家庭教育專家潔依哈雷 Jay Haley 提出的「家庭生活週期階段」觀念中可見,父母與子女同住在一個 屋簷下的時間平均約莫二十年左右,這段時間是子女人格發展的重要時期,父親在家庭的角色必不可或缺;然而,這段期間往往也是鑄成 「無父世代」的關鍵時機,因父親常過度忙於工作和應酬,而忽略親子關係間的溝通和互動,致使家庭出現危機。

於此,聖經瑪拉基書四章 5-6 節之經文:「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 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裏去。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 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為無父世代點亮 一盞明燈。胡牧師提到,經文期盼身為父親者,心要轉向兒女;身為兒女者,心也當轉向父親,指的是家庭倫理產生正面循環,才不致使社會成為無父無兒女的世代。另一方面來看,無父世代所指也是人與上帝關係的疏離,遠離上帝,成了無父的百姓。再者,透過保羅寫給以弗所教會的書信中可學習:「你們作兒女的,要在主裏聽從父母,這是理所當然的。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 的誡命。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以弗所書六章 1-4 節)

建立家庭祭壇 恢復餐桌文化

如何避免無父世代的發生?胡忠銘牧師具體以「建立家庭祭壇」作為提醒,在信仰中恢復家庭健康,關係對了,進而功能才能恢復。 他提到,自己是第四代基督徒, 40 多年前,一家 30 幾口人住在同一個三合院,每晚都舉行家庭禮拜,由長到幼參與服事,為自己的信仰打下根基;爾後,與妻子、女兒建立起的家庭,也同樣建立家庭祭壇,無論是求學在外或出差在外的返家時刻,只要有機會全家聚在一起,每晚的家庭祭壇時間,胡牧師會帶著家人一起讀經、分享、禱告。
此外,全家一起聚會,從父親開始帶領全家將主日分別為聖;建 立飯前一起感謝禱告的習慣;從父母開始為家庭與鄰舍之間做出好見證,都是需要全家一同看重。

其次也很重要的,胡牧師提醒要建立家庭的餐桌文化。餐桌文化在傳統家庭中時常可見,但「一起吃飯」在現代家庭環境裡卻越來越難,久而久之造成家庭關係失衡。胡牧師建議,家庭要刻意經營餐桌文化,定期在家或在外聚餐,不在乎花大錢與否,而是建立互動溝通時刻, 促進全家大小一起思考人生,從中父母可教導兒女品格,家人一起分享喜怒哀樂,相互表達關心支持。

他提醒,一個父親再忙也要花時間建立親子互動,為父的要帶頭建立榜樣與風範,以身作則,存留美好的信仰態度;剛強帶領全家前進,軟弱讓孩子失望時也能勇敢道歉。避免無父世代的發生,不代表是恢復父親的「威權」,而是恢復權柄,為後代存留正確的態度與信仰,更將好的家庭價值觀傳遞下去。

結語:

本文最後,願以保羅為教會參與推展福音而感謝上帝,寫信給腓立比教會的這一段:「願恩惠、平安從神我們的父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我 每逢想念你們,就感謝我的神;每逢為你們眾人祈求的時候,常是歡歡喜喜地祈求,因為從頭一天直到如今,你們是同心合意地興旺福音。我深信那在 你們心裏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腓立比書一章 2-6 節)作為德生教會創設四十八週年、聖樂主日與父親節紀念日的共同祝福與勉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