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讓過去成為過去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經文:撒母耳記上十八章 6-11 節
   腓立比書三章 13-14 節

 

前言:

人生在世,在與家人的相處裡、求學的過程中、工作的職場上、同儕的相較和攀比下,常會因為個性、才能、理念、價值觀、作法、談吐、態度、表達方式的不同,出現個別差異的摩擦與衝突。又隨著年紀的增長,人與事的接觸與思考面的增廣,摩擦與衝突也會隨之增多,問題當然也就會不斷產生。

除了自我與人我的問題外,人有時也會遭遇到制度和組織上不公平與不公義的對待,使得心中累積出對事,甚至對國家與社會的不滿,進而在不服、不願的情況下,形成怨恨,使得問題不斷叢生和累積,而成了內心沈重的包袱。在這樣的情況下,人若不想辦法讓過去成為過去,卸下內心的重擔,心中本就相當沈重的包袱,勢必會不斷的累積,到最後不但會壓垮自己,還會壓垮別人,甚至走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一、無法讓過去成為過去的掃羅

舊約聖經中的掃羅,就是因為無法將累積在心中的不滿、怨恨與痛苦的包袱卸下,而使得自己走入萬劫不復的地步,連被他嫉妒與怨恨的大衛,也被追殺得到處躲藏,苦不堪言。這段慘痛的歷史源頭,從撒母耳記上十八章 6-11 節所載之經文,得以清楚見著。

當大衛用機弦甩石打死非利士高大的勇士哥利亞,嚇跑非利士軍隊,凱旋歸來時,以色列的百姓,皆歡欣鼓舞的從城裡跑出來,列隊迎接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當眾人爭先恐後迎接凱旋歸來的大衛和以色列軍隊時,在歌唱跳舞、打鼓擊磬聲中,列隊歡迎的婦女們,還對大衛高聲呼喊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當掃羅聽到百姓「厚此薄彼」的歡呼聲音後,內心頗不是滋味,憤而發出怨言說:「將萬萬歸大衛,千千歸我,只剩下王位沒有給他了!」

自此以後,掃羅因無法釋懷百姓對他的「冷落」,遂將大衛視為眼中釘,對他恨之入骨,還在家中拿起槍,瘋狂的自言自語說:「我要將大衛刺透,釘在牆上!」掃羅對大衛因嫉妒所產生的怨與恨,在「無法讓過去成為過去」的情況下,使得心中的包袱越累積越重,到最後,掃羅竟被自己所製造出來的包袱壓垮,連大衛也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掃羅身為一 國之 君,只為了過去這一股揮之不去的嫉妒與吃味之怨氣,竟在強敵入侵時,棄整個國家的安危於不顧,一心一意只想置大衛於死地,還帶著精銳部隊,到處追殺大衛。結果適得其反,連上帝也看不下去,而使得上帝的靈離開了掃羅。

最後,大衛不但沒被他所殺,掃羅還因為無法克制自己瘋狂的情緒,而憂鬱寡歡,在戰場中自縊,屍體還被掛在敵營城市,伯珊的城牆上,慘不忍睹。

掃羅悲慘的結局,從撒母耳記上三十一章 1-10 節所載:「非利士人與以色列人爭戰,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在基利波有被殺仆倒的。非利士人緊追掃羅和他兒子們,就殺了掃羅的兒子約拿單、亞比拿達、麥基舒亞。勢派甚大,掃羅被弓箭手追上,射傷甚重,就吩咐拿他兵器的人說:『你拔出刀來,將我刺死,免得那些未受割禮的人來刺我,凌辱我。』但拿兵器的人甚懼怕,不肯刺他,掃羅就自己伏在刀上死了。拿兵器的人見掃羅已死,也伏在刀上死了,這樣掃羅和他三個兒子,與拿他兵器的人,以及跟隨他的人都一同死亡。住平原那邊並約但河西的以色列人,見以色列軍兵逃跑,掃羅和他兒子都死了,也就棄城逃跑。非利士人便來住在其中。次日,非利士人來剝那被殺之人的衣服,看見掃羅和他三個兒子仆倒在基利波山,就割下他的首級,剝了他的軍裝,打發人到非利士地的四境,報信與他們廟裏的偶像和眾民;又將掃羅的軍裝放在亞斯他錄廟裏,將他的屍身釘在伯珊的城牆上。」之經文中,可以見到整個過程。

下場悽慘的掃羅之故事,經常為後世之人引以為鑑,以免重蹈覆轍。然可惜的是,世人還是「屢試不爽」,不斷的步掃羅的後塵,使得自己的內心被惱恨、憤怒、惡毒、毀謗、污穢之言語和思想所盤據,且成為負面思想與悲觀心靈的垃圾製造工廠,影響我們的一生。

 

二、無法讓過去成為過去的槍手

2007 年 11 月 7 日 中午,一向被世人公認是全球治安與居住環境品質最佳的北歐國家芬蘭,在離首都赫爾辛基北方約五十公里處的小鎮圖舒拉之喬凱拉中學,竟然傳出有一名十八歲的中學生,持手槍進入學校,在校園內濫射,甚至還攻擊趕到現場救援的員警。在事件發生的過程裡,兇手除了槍殺該校的校長和七名學生外,還有十二人在逃命時受傷。兇手行凶後,自知法網難逃,乃朝自己的頭部開槍自殺,雖被經緊急送醫,仍告不治。經過初步調查的結果,行凶的學生自稱是「社會進化論者」,也是一名史達林與希特勒的崇拜者,還在自己的部落格宣稱:「要終結一切我認為不合格的人」。

當大家為校園的槍擊事件議論紛紛時,有人加以回顧, 1997 年至 2007 年十年間,美國的校園總共發生過十九次槍擊案件,造成許多人的傷亡。其中,死傷人數最多,最為人所記憶深刻的,莫過於 2007 年 4 月 16 日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韓裔學生持槍槍殺學校師生,高達三十幾名的師生死亡的慘案。除此之外, 1991 年 11 月 1 日 ,發生於愛荷華大學的槍擊案,也經常被人提起,因此一不幸事件發生後,雖讓人傷痛至極,但其背後,卻出現了一個寬恕與愛心的故事。為此,台灣的宇宙光出版社,還特別將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加以闡述,同時以《看不見天堂的悲劇》為名出版成冊,供世人閱讀和緬懷。

從這些校園的槍擊事件看來,持槍行凶的人之心中,皆長時間隱藏著一股揮之不去的怨與恨,且在無法讓怨恨成為過去的情況下,包袱越累積越沈重,結果到最後,不但壓死了自己,也壓死了別人。

撇開上述所提的校園槍擊案不談,以愛荷華大學校園槍擊案為例,開槍的兇手是一位來自中國,畢業於北京大學,天資聰穎,年僅二十八歲,就獲得物理博士學位,名叫盧剛的留學生。盧剛的就學之路,可謂一帆風順,在北大就讀時,表現非凡,還在諾貝爾物理獎學者 李政道 教授所主持的考試中,脫穎而出,取得中國政府的公費留學獎學金。

北大畢業後,盧剛旋即赴美留學。歷經六年的研讀,順利取得物理學博士學位。惟因其博士論文並沒有獲得最佳論文獎和 2500 美元的最高榮譽獎金,而被同樣來自中國,小他一歲,卻同一年取得物理學博士學位的學弟山林華所獲得。不服之餘,盧剛曾多次向物理系和校方提出申訴。雖盧剛和山林華兩人的成績不相上下,各科均得 A ,且博土資格考試的成績,兩人也同時被並列為第一,但學術界則較青睞山林華的論文。基於此,山林華的論文受到系方的推薦,獲得 DCS 學術榮譽獎( Spriesterback Dissertation Prize ),一畢業就被校方留校作博士後研究,還給予一筆優渥的薪水,致使盧剛對於教授團與學弟山林華心生不滿。又加上無法得到一份可以維持生計的體面工作,使得他在「既生瑜,何生亮」的意氣下,產生強烈的仇恨與嫉妒念頭,而於當天下午三點半,持槍進入正在進行專題研討會的 309 教室,將其博士論文的指導教授及在場參與討論的多位教授射殺,同時槍殺被他視為眼中釘的學弟山林華。隨後,又到辦公室槍殺系主任。之後,再回到教室對奄奄一息的指導教授補上一槍,待確定其死亡後,隨即轉往副校長辦公室槍殺副校長與她的助理,最後舉槍自戕。幸運的是,副校長的助理重傷送醫後,保住了一命。

事件發生後,舉世震驚,被槍殺身亡的家屬哀痛莫名,世人無不紛紛對這一個案件展開分析與討論。雖然真正的原因並沒有結論,說法也莫衷一是,但從盧剛行兇前,寫給與他較談得來的二姐之遺書的字句當中:「我一生來正直不阿,最討厭溜須拍馬的小人和自以為是的贓官。我早就有這個意思了,但我一直忍耐到我拿到博士學位。這是全家人的風光。你自己不要過於悲傷,至少我找到幾個貼背的人給我陪葬。……在美國雖然吃穿不愁,但上邊有大富人,跟他們一比,我還是個窮光蛋。總之,我給我自己出了氣……」則可發現,其行兇動機,早就在同年五月取得博士學位之前,就在心中潛藏一段很長的時間了。

對於血管以及器官移植的研究有成,於 1912 年榮獲諾貝爾醫學獎的法國外科醫生兼生物學家亞歷克西斯卡瑞爾博士 (Dr.Alexis Carrel,1873-1944) 所說過的這句話:「無法處理憂慮的人,往往英年早逝。」正好可印證校園槍殺事件兇手之悲慘的結局。

有鑑於上述,美國的牧師哈利愛默生佛斯迪克 (Harry Emerson Fosdick
,1878-1969) 在其一生的牧會生涯中體會到:「憎恨別人,就好像為了趕走一隻老鼠,而把自己的房子燒掉。」( Hating people is like burning down your own house to get rid of a rat. )以及美國第三十四任總統艾森豪威爾 (Dwightd David Eisenhower,1890-1969) ,擔任過總統後感所悟出:「聰明的人與勇敢的人都不會臥在歷史的車軌上,等待未來的火車在他們身上輾過。」( Neither the wise man nor a brave man lies down on the tracks of history to wait for the train of the future to run over him. )的這兩句至理名言,或許可以給予我們做「讓過去成為過去」的功課時,一些旁徵和激勵。

 

三、用愛與寬恕讓傷痛與怨恨成為過去

在愛荷華大學的這一場悲劇中,被槍殺身亡的女副校長安‧柯萊瑞於中國的上海出生,雖終生未嫁,但卻是全校師生所稱道的好師長和好同事。由於她的父親是從美國到中國傳福音的宣教師,因此,對中國有一股特殊的感情,也對中國赴美的留學生特別的照顧,常邀請他們到家裡作客,對待學生就好像自己的孩子一樣。不料,卻喪命在她所最愛的中國學生槍下。

悲劇發生後的第四天,愛荷華大學特別停課一天,為安‧柯萊瑞副校長舉行告別式。在充滿哀悽與不平的氣氛中,主持告別禮拜的牧師在證道中說道:「假若今天是我們的憤怒和仇恨籠罩的日子,安‧柯萊瑞將是第一個責備我們的人。」藉以勸勉學校師生,當拋棄憤怒與仇恨,好讓過去成為過去,向著寬恕與和平的日子前進。

告別禮拜當天,副校長的三位兄弟共同召開記者會,以妹妹安‧柯萊瑞的名義,捐出一筆金錢,成立了「安‧ 柯萊瑞 博士國際學生心理學獎學金基金會」,其目的,就是要透過這個基金會來拋磚引玉,藉以協助外國學生的心智健康,減少人類悲劇的再度發生。

在無比悲痛的時刻,安‧柯萊瑞副校長的兄弟們,還以無比的愛心,共同發表了一封致開槍兇手盧剛家人的公開信,信中這樣寫著:「……當我們在悲傷和回憶中相聚一起的時候,也想到了你們一家人,為你們祈禱。因為這個周末你們肯定是十分悲痛和震驚的。安最相信愛和寬恕。我們在你們悲痛時寫這封信,為的是要分擔你們的悲傷,也盼你們和我們一起祈禱彼此相愛。在這痛苦的時候,安是會希望我們大家的心都充滿同情、寬容和愛的。我們知道,在此時比我們更感悲痛的,只有你們一家。請你們理解,我們願和你們共同承受這悲傷。這樣,我們就能一起從中得到安慰和支持。安也會這樣希望的。」

看到安‧柯萊瑞的兄弟在傷痛之時,不但不怨恨兇手盧剛,還撥款成立基金會,又發表公開信,安慰盧剛的家人。許多看過這封信的人,無不感動得熱淚盈眶。安‧柯萊瑞兄弟所展現出來的信仰表現與行動,乃完完全全的實踐出保羅所說:「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馬書十二章 20-21 節)的真諦了。

拙著《富中貧 vs. 貧中富》中的<被丟石頭之前 vs. 被丟石頭之後>一文中,吾人曾提出七個被丟石頭之後應有的態度: 1. 勿再以石頭反擊。 2. 尋求上帝的安慰。 3. 適度訴說出委屈。 4. 勿訴諸公眾媒體。 5. 為丟石頭者禱告。 6. 藉時間療傷止痛。 7. 當作人生的功課。供大家參考。其中的第 6 與第 7 點我曾談道:「有一句話說得很好,『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這句話大家都懂,看起來很容易,但實行起來卻相當的困難。然無論如何,時間是最好的療傷止痛劑,耐心的等候,傷痛自然會逐漸減輕,若再加上信仰的力量,很快就會過去。誠如箴言二十章 22 節所載:『你不要說,我要以惡報惡;要等候耶和華,他必拯救你。』」

 

結語:

《活出美好》( Your Best Life Now )是基督教福音作品的暢銷書,作者約爾歐斯汀( Joel Osteen )透過這本書指出,人要活出美好,有許多要訣,其中的一項,就是要「讓過去成為過去」。作者特別用一個單元,提出四項要訣: 1. 放開情緒的創傷。 2. 不要讓苦毒生根。 3. 讓上帝的公義帶入你的生命。 4. 勝過失望。論述這項功課。閱讀之後,我發現,耶穌在傳福音的過程中,所提出的這一段話:「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神的國!」(路加福音九章 62 節)乃要大家,勿只沈醉在以前的成就裏,也不要受到痛苦與怨恨的牽絆,而阻礙繼續向前進的動力,其乃涵蓋了約爾歐斯汀所寫的<讓過去成為過去>整個內容和意義。

使徒保羅也對耶穌的這句訓示,進一步的詮釋和告白說:「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 ( 腓立比書三章 13-14 節 ) 旨乃要我們明白:「煩惱沒路用,打算卡要緊」、「讓過去成為過去」,向著標竿直跑的道理,實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