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美夢成真 — 黃麗琿牧師

  • 黃麗琿牧師

聖經:馬太福音二章1-2節
   路加福音二章25-32節

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是牧師,也是奴隸的孫子。他在1963年8月28日,領導黑人於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爭取民權的遊行,發表了至今讓人難以忘懷的演說《我有一個夢》。

我有一個夢想,夢想有一天,這個國家將起來實踐自己信念的真諦──「我們相信這些真理是不辨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

我有一個夢想,夢想有一天,在喬治亞州的紅色土丘上,早先的奴隸的子孫及早先地主的孫子能一起在「同胞手足」之桌坐下吃飯。

我有一個夢想,夢想有一天,甚至連密西西比州,一個因不公平和壓迫的熱浪而難熬的沙漠之州,也會變成自由、公平的綠洲樂土。

我有一個夢想,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小孩將生活在一個他們所受到的評論不是因為他們的膚色,而是根據他們人格的內涵的國度裡。

今天,我有一個夢想。

我有一個夢想,夢想有一天,阿拉巴馬州將會變成這樣一個地方,在那裡,黑人男孩和女孩可以和白人男孩及女孩手拉手,像兄弟姐妹般走在一起……。

這是馬丁路德.金恩牧師的「美夢」,這是他一生的「盼望」。我們看見,在生命當中懷抱「希望」是多麼美好的事!在待降節的第四主日,讓我們一起擁有「盼望」所帶來的祝福,勇敢做夢,讓「美夢」成真。

一、「美夢」要用盼望去前瞻

幾天前,利用空檔到書局看了約三十分鐘的書。其中有一本我看了比較久一些,《一句話改變世界─史上最具影響力的50句名言》。書中提到新英格蘭詩人羅伯.佛洛斯特(Robert Frost, 1874-1963)的生平和他的詩句,很吸引我!

佛洛斯特的父親原是學校老師,後因轉業失敗,加上酗酒影響健康,導致家中的重擔及他的教育責任由母親一肩挑起。他們原本住在舊金山,一直到他11歲1885年父親去世後,與母親遷往新英格蘭。

佛洛斯特在高中時就已經是個學生詩人(Class Poet),畢業三年後娶了他的同學愛莉諾 (Elinor Miriam White)為妻。佛洛斯特當時便立志成為一位詩人,並已發表他的第一首詩 “La Noche Triste”。但其作品不斷遭到退稿,直到20歲(1894)時,詩作<我的蝴蝶:輓歌>(My Butterfly, an Elegy)刊登於《紐約獨立報》(The New York Independent),並得到一筆15元的稿費。

佛洛斯特與愛琳諾的婚姻帶給他極大的困擾,長子艾略特(Elliot)於1900年夭折,使夫妻兩人的關係更是雪上加霜。除了長子之外,母親及祖父先後於1900、1901年病逝,這些打擊使得詩人陷入低潮,重新思考生命以及自身存在的意義,並轉化心中的悲傷於詩的創作。

後來,佛洛斯特經濟出現問題,只好變賣農場後,便帶著一家前往英國,1912-1915在英國的這段期間,成為佛洛斯特一生「詩業」最重要的起點。

成名之後的佛洛斯特,不斷受邀至各地演說、朗誦,接受許多大學的邀請擔任教職以及駐校詩人。此間他也出版了許多重要的詩集。

佛洛斯特生命中的打擊再次降臨,他必須再次面對親人摯愛的死與別離,他最鍾愛的女兒馬嘉烈(Marjorie)死於1934年,妻子愛莉諾病逝於1938年,臨終之時還拒絕佛洛斯特進入病房。兒子卡羅(Carol)於1940年自殺身亡。這一連串的打擊,幾乎使得詩人有尋死的念頭,但在他的詩作中卻勇敢地面對生命的苦處,他說:

「森林迷人、幽暗且深邃,但我與人有約,在我安睡以前,我還要多趕幾哩路,在我安睡以前,我還要多趕幾哩路。」

面對生命的低潮以及不可預知的未來,佛洛斯特勇敢地走過,而這段時間,詩人獲頒3 座普立茲獎,接受許多榮銜。生命最後的二十年裡,佛洛斯特身為詩人與老師,巡迴各大學院校,演講、朗誦、寫詩。特別是1961年甘乃迪總統的就職典禮上,獲邀朗誦其詩作<全心的奉獻>(The Gift Outright),成為詩人一生中最為榮耀的時刻。1963年1月29日佛洛斯特於麻州的波士頓與世長辭,他終於趕完人生路,安然睡去,享年89歲。

佛洛斯特的一生過得並不順遂,但他始終對於作為一個真正的「詩人」懷抱著「夢想」,藉著後人對他的肯定,我想他的「美夢成真」了。

「高雄人」喜歡用高雄市的「路名」來形容人的年齡。因為高雄市的道路是按「一心、二聖、三多、四維、五福、六合、七賢、八德、九如、十全」由南到北排列。像我現在36歲,就是已經走三多路和四維路的中間了。那麼,你現在走到哪裡了呢?活了大半生,你的「美夢」是什麼?或是,根本不敢奢求有任何「美夢」,因為自認為根本無力完成!

但是,今天在這個聖誕的季節裡,我想告訴你,耶穌已經把希望帶給了這個世界,給你,也給我。因為,在舊約聖經中有許多關於彌賽亞的預言,所以人們一直盼望著這個救主的來臨。而耶穌的降生,則完成了這些預言。因此,聖誕節象徵著盼望的實現,鼓舞著人們不要灰心,不要放棄「夢想」,因為耶穌已將希望帶給了這個世界。

二、「美夢」要用心去營造

按著聖經的記載,當時的父母必須把頭生的男孩獻給上帝,以記念出埃及時上帝保守以色列人頭生的男孩。耶穌的父母也按例把耶穌帶到耶路撒冷獻祭,「凡頭生的男子必稱聖歸主」(路2:23)。他們就在這裡遇到了「西面」。

路加福音記載「在耶路撒冷有一個人,名叫西面;這人又公義又虔誠,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來到,又有聖靈在他身上」(路2:25)。這樣的記載表示西面從不曾放棄,他相信這個「以色列的安慰者」耶穌必要來到,他耐心靜靜等候著。終於,他的「美夢」達成了。因此,只要「有心」,我們也有機會得著那甜美的果實。

有一個發生在日本的故事,描寫一個小女生和他父親的故事,據說後來日本電視台也為這個小女生製作了一個特別節目。

小女孩的爸爸生病很重,已經快要死掉!小女孩也有病,只是沒有爸爸那麼嚴重。她爸爸自己快要死掉,還安慰他的小女兒說:「等病好一點,就帶你去環遊世界!」

可是,這父親不久就死了,小女孩很傷心。不過,想起爸爸環遊世界的計畫還沒有實現,她就想了一個辦法,要替爸爸完成「夢想」!

她把她的小熊當成爸爸,然後在小熊的身上寫上爸爸和自己的名字,希望拿到這隻小熊的人,可以繼續交給下一個旅行的人,帶著小熊走下去。然後一個傳給一個,讓小熊可以去環遊世界!
後來,那個電視節目的製作單位把小女孩請到節目中,讓小女孩接聽一個從德國打來的電話,讓對方親口告訴小女孩,「現在小熊已經旅行了十七個國家,目前正在德國旅行,小熊很乾淨、也多了許多小裝飾。小熊平安,所以爸爸、女兒也平安!環遊世界的旅行會繼續走下去的……。」講完電話,小女孩整個人跪了下來,流淚感謝電話中的陌生人,還有替她實現「夢想」的製作單位。小女孩的氣色很差,看來也好像快要不行了,但是,她的眼淚是……快樂的!

「美夢」是必須用心去營造。只要「有心」,我們就能相信「美夢」終有實現的一天。就像聖經中,西面看見了嬰孩耶穌高興地說:「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話,釋放僕人安然去世;因為我的眼睛已經看見你的救恩,就是你在萬民面前所預備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榮耀」(路2:29-32)。

三、「美夢」要用行動去實現

聖經上說,西面「得了聖靈的啟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見主所立的基督。」但更重要的是「他受了聖靈的感動,進入聖殿,正遇見耶穌的父母抱著孩子進來……。」(參路2:26-27)如果,西面對已知的感動置之不理,不進入聖殿,他花一生的時間來等候耶穌,到最後也是白費時間。但是,可喜的是,他能按著聖靈的感動,「進入聖殿」,使他一生的「美夢」得到最大的滿足。可見,「美夢」若不付諸行動,是不可能實現的。

原名吳訥孫的鹿橋(1919~)著有《未央歌》、《人子》、《懺情書》、《市塵居》等,更名列美國名人錄、世界名人錄。他在《人子》中有一篇故事,描寫一個旅人趕路回家的途中,偶然宿在一個幽谷,深夜忽然聽到小女孩們嘰嘰喳喳的喧鬧聲。

原來,她們是一群小花仙子,正在興奮的討論著春天的使者會為她們帶來什麼顏色。這其中,只有一位幸運的花仙子可以自由選擇顏色。後來,中選的仙子焦急又興奮,她想著,「一定不能辜負這個難得的機會,必須要開出一種很特別的顏色,和其他姐妹都不同才可以。」

於是,當其他仙子都紛紛準備著指定的顏色,只有中選的仙子謹慎地評估著每一個顏色,就是沒辦法做出決定。天漸漸的亮了,旅人看著陽光掃過幽谷,花朵像甦醒似的紛紛開了,色彩繽紛,然而其中卻有一朵花,連花朵都來不及打開,就凋萎了。

這故事不只是比喻「把握機會」的重要性,更指出,即使有再好的機會,若不能即時「付諸行動」,有再好的機會也是罔然!

在一個猶太人的節期,耶穌上耶路撒泠去,在一個叫畢士大的池邊躺著許多瞎眼的、瘸腿的、血氣枯乾的病人。據說,有天使會按時下池子攪動那水,水動之後,誰先下去,無論甚麼病都會痊癒。在那裏有一個人,病了三十八年。耶穌看見他躺著,知道他病了許久,就問他說:「你要痊癒嗎?」病人回答說:「先生,水動的時候,沒有人把我放在池子裏;我正去的時候,就有別人比我先下去。」耶穌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那人立刻痊癒,就拿起褥子來走了 (參約5:1-9) 。我們看見,那病了三十八年的人沒有遲疑,立刻「拿起褥子來走了」。許多時候,人總是被自己限制,認為自己不可能,沒有辦法,結果正如自所預期的,「的確不可能成功」。

富士全錄公司(Fuji Xerox)是日本大型影印機製造商,且市場佔有率第一名。董事長小林陽太郎經常警惕他的技術人員:「我不會問『為何做不到?』而是問『該怎麼做?』」他希望部屬們不要只是消極地想「做不到的原因」,而要能夠積極地思考「可以辦到的方法」。

美國「電玩之父」布希奈爾(Nolan Bushnell,1943~)曾說:「我自認是行動主義者,相信跟我有同樣的構想的人必定為數不少,只是我能付諸行動,而他們什麼也沒做。」「美夢」若只是一個想法,而沒有行動,我們只會擁有「錯過」而已。

我們看見聖經中西面不只用他的一生堅持他的盼望,更把聖靈的感動化為行動,才使他的「美夢」得以實現。

待降節的第四主日,我們以「盼望」這主題作為思考與學習的標的。我們曾在聖經中看到舊約中彌賽亞的盼望如何延續,一直到了耶穌降生,才實現了千古以來的期盼。如今我們不再期待彌賽亞的來臨,因為祂已經在我們當中,並且使我們對未來有盼望。

今天,在這個充滿盼望的聖誕季節裡,願我們得著再次的鼓舞,學習「用盼望去前瞻」、「用心去營造」、「用行動去實現」人生的夢想,願神祝福你「美夢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