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更寬闊的心 — 戴智彰牧師

  • 戴智彰牧師

聖經:創世記二十六章 16-22節
    箴言十九章11節  

◎前言

不久前收到朋友寄來的短片,影中有兩隻無尾熊,分別爬在相鄰的兩枝樹幹上。突然,其中一隻無尾熊伸出了「鹹豬手」,偷摸另一隻的屁股。結果,對方突然一個轉身,馬上對這個「色狼」一陣毒打。動物有「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習性,似乎人也是如此。我們常被日常生活的「小事」激怒,讓「小事」變得不可收拾。

◎小事可能打敗你

作家劉墉曾說一個真實故事──

有個丈夫跟太太親熱,撫摸著太太,很有情趣地讚美:「妳的皮膚摸起來真細 ? 絕不像四十歲的女人。」

太太笑著說:「是啊!最近摸過的人都這麼說。」

『啪!』一記耳光。丈夫吼道:「妳最近讓多少人摸過?妳老實招來!」

太太摀著臉,哭著說:「大家是這麼說啊!每個護膚中心的小姐都這麼說。」

一點「小事」,可能破壞夫妻的關係,一點「小事」甚至可能打敗「世界冠軍」。

1965年9月7日,世界撞球冠軍爭奪賽在美國紐約隆重舉行。路易斯 ‧ 福克斯的得分一路領先,只要再得幾分就可穩拿冠軍。

突然,他見一隻蒼蠅落在白球上,便揮手將蒼蠅趕走了。可是,當路易斯俯身擊球時,那隻討厭的蒼蠅又飛回白球上,他只好再一次起身攆走蒼蠅。

然而,就在路易斯再次俯身擊球時,蒼蠅第三次落到了白球上,觀眾不由得哄堂大笑。

就在觀眾的笑聲中,他的情緒一下子壞了起來。而且更為糟糕的是,蒼蠅好像是有意跟他作對,他一回到球臺,牠就又飛回到白球上來,周圍的觀眾更是笑得前俯後仰。

路易斯的情緒也壞到了極點,頓時失去理智,憤怒地用球杆去擊打蒼蠅。球杆碰動了白球,裁判判他擊球,他因此失去了一輪機會,這使得路易斯方寸大亂,連連失利,而他的對手約翰 ‧ 迪瑞則愈戰愈勇,趕上並超過了他,最終奪走了冠軍。

不幸的,第二天早上,人們在河裡發現了路易斯的屍體,他投河自盡了!

箴言告訴我們:「不輕易發怒的,大有聰明;性情暴躁的,大顯愚妄。」 (箴 14:29)又說:「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箴 16:32)別再為生活中「小事」抓狂,為這些「小事」付上慘痛的代價,多不值得啊!

◎不原諒別人是折磨自己

有一天,有位老師叫班上每個同學各帶個大袋子到學校,她還叫大家到雜貨店去買一袋馬鈴薯,大家就以為老師發神經病,或她對馬鈴薯有特殊的喜好。

第二天上課時,老師叫大家給自己不願意原諒的人選一個馬鈴薯,將這人的名字以及犯錯的日期都寫在上面,再把馬鈴薯丟到袋子裡,這是學生們這一週的作業。

第一天還蠻好玩的,每個人都有不能原諒別人的理由。「珍說我新理的頭髮很醜」、「巴比打了我的頭」、「吉米不肯讓我抄他的作業」 ……。學生們欣然地把一個個馬鈴薯丟進袋子裡,還發誓絕不原諒對不起自己的人。

下課時,老師說在這一整週裡,不論到哪兒都得帶著這個袋子。於是,大家都扛著袋子到學校,回家,甚至和朋友外出也不例外。

一週後,那袋馬鈴薯就變成了相當沉重的負荷,有人裝了差不多五十個馬鈴薯在裡面,等不及這項作業快結束。第二天老師問:「你們知道自己不肯原諒別人的結果了嗎?會有重量壓在肩膀上,你不肯原諒的人愈多,這個擔子就愈重,對這個重擔要怎麼辦呢?」老師停了幾分鐘讓學生們先想一想,然後她說:「放下來就行了。」

生活中讓我們生氣的事還真不少,但我們總不能讓生氣一直佔據我們的情緒。在《康健雜誌》 64期<安慰自己的6種情緒>中,「當我覺得——憤怒生氣」時,我可以這麼做——

•  先深呼吸。

「吸 -呼」「吸-呼」,把氣吐出來,也把氣緩下來。從一數到十,看看自己要數幾次,才能把氣緩下來。

•  區別輕重緩急。

稍微紓緩後,再問自己:「我需要生這個氣嗎?」想想發怒的原因。或是「我有必要這麼生氣嗎?」區別此事對自己的輕重緩急。

•  培養同理心。

再想想,「如果我是對方,我會說同樣的話、做同樣的事嗎?」如果會,大可不必這麼氣,試著從對方的角度看事情,試穿別人的鞋子,培養同理心。

•  原諒對方。

如果還是怒氣難消,難保平靜。《別為小事抓狂》的作者、也是美國心理諮商專家卡爾森 (Richard Carlson)建議,可試著問自己:「如果這個人今天晚上就死了,我還會不會生氣?」了解人生無常,別太計較,學著原諒對方,更別讓自己帶著怒氣上床睡覺。

•  善待自己。

最後再想想,有必要拿別人的錯來懲罰自己,損害自己的健康嗎?所以,也就別氣了。

箴言給了我們這樣的智慧:「人有見識就不輕易發怒;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 (箴 19:11)寬恕別人是善待自己,就像莎士比亞(Shakespeare, William, 1564-1616)說的:「仇恨的怒火,將燒傷你自己。」

◎寬闊的心

一位年老的哲學教授身邊有一個總是愛抱怨的學生。有一天,他派這個學生去買鹽。學生回來後,教授吩咐這個不快活的學生抓一把鹽放在一杯水中,然後喝了它。

教授問:「味道如何?」

學生嘶牙咧嘴地說:「又苦!又鹹」

教授又吩咐學生把剩下的鹽都放進附近的湖裡。

學生於是把鹽倒進湖裡,教授說:「再嚐嚐湖水」。

學生捧了一口湖水嚐了嚐…

教授問道:「什麼味道?」

學生答道:「很新鮮。」

教授問:「你嚐到鹹味了嗎?」

學生答道:「沒有。」

這時教授對學生說道:「生命中的不平就像是鹽;但是,我們體驗到的不愉快,卻取決於我們將它盛放在多大的容器中。所以,當你不愉快時,你只要開闊你的胸懷,不要做一個杯子,而要做一個湖泊。」

在創世記裡記載了以撒在基拉耳日子,當時因為饑荒,以撒到基拉耳投靠非利士王亞比米勒。他原本想到埃及,但上主要他留在基拉耳,並應許要祝福他。於是,以撒留在基拉耳。

以撒在那地區播種,那一年豐收百倍,因為上主賜福給他。他的財富不斷增加,成為一個非常富有的人。非利士人看見他有許多牛群、羊群,和奴隸,就很嫉妒他,把他所有的井都用土填起來;這些井是他父親亞伯拉罕在世的時候由僕人挖掘的。

後來,亞比米勒對以撒說:「你離開我們吧,你已經比我們強盛!」於是,以撒離開那地方,到基拉耳谷,把當初被非利士人用土填起來的井,重新挖掘,且找到了水源。

基拉耳的牧人跟以撒的牧人爭論,都說:「這是我們的水。」所以以撒叫那口井埃色 (意思是「爭論」),因為他們跟他爭論。以撒的僕人又挖了一口井,他們又為了這口井爭吵,所以以撒叫這口井西提拿(意思是「仇恨」)。

最後,他離開那地方,又挖了另一口井。這一次沒有糾紛了,所以他叫這口井利河伯 (意思是「寬敞」)。以撒說:「上主終於讓我們有寬敞的地方可以自由發展,我們將在這裏繁盛起來。」

在「寬闊之地」有上主的祝福;而「寬闊」來自人與人之間的和睦,沒有「爭論」,沒有「仇恨」;最重要的是個人「寬闊的心」,它是人際的基礎。「寬恕別人過錯的,得人喜愛;不忘舊恨的,破壞友誼。」 (箴17:9,現代中文譯本)

◎結論

德國哲學家康德 (Kant, Immanuel 1724-1804)說:「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雖然不見得都是因為別人的錯,導致我們生氣。但不能控制情緒的後果,常常造成自己和別人的傷害。

使我們感到憤怒、懊惱的,常常是日常生活中種種「小事」,妥善運用智慧,使自己成為生活的主人,不要讓「小事」折磨自己,為自己尋求一個「更寬闊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