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子負老 vs.老負子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經文:箴言四章 1-4節
   歌羅西書三章21節

前言:

以<子負老vs.老負子>為題,旨乃要提醒身為子女者,應對自己的父母親盡孝,也同時能夠藉此讓身為父母者,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下,能夠省思自己是否將孩子對父母親的「子負老」,本末倒置的成了父母親對子女的「老負子」,也就是我們所常聽到的「現代孝子」(孝順孩子)?

一 .「子負老」與「老負子」

1.子負老

漢文的「孝」字,是由「子」與「老」兩字合併而成,即「子負老」,其意如《說文解字》一書之解釋:「老從子,子承老也」。此乃表示,為人子女者,當善事父母。父母親年老時,當盡心照顧。

基本上,有關「子負老」的訓示,聖經也有多處記載,諸如:「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出埃及記二十章12節)「你們各人都當孝敬父母,也要守我的安息日,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利未記十九章3節)「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以弗所書六章2-3節)由此端見,「子負老」不只是保羅筆下所說的「第一條帶有應許的誡命」,在上帝眼中,「子負老」更是與守安息日、敬拜上帝同等重要,不能有所疏失。

2.老負子

近一、二十年來,我曾先後在多所大學和神學院研究所兼過課,也當過神學院的專任老師,可能自己身為牧師,心地比較柔軟的緣故,我給學生的分數皆相當的高,除非有特殊的情形,否則,給研究所和博士班的成績,大概都從80分開始起跳;大學部則從70分開始計算起。因此,我從未當過學生,除了多年前,在花蓮的一所專科學校兼課時,當過一位因未出席參加期末考,接到通知之後,又沒有到學校參加補考的女學生之外,幾乎我所教過的學生全都All Pass。

上學期,受邀到長榮大學兼課,我一往如昔,以慈悲為懷的心對待學生。一開學,我便向學生宣佈說:「學校雖然有一套學期成績的計算方式,但我所給的成績標準,乃以學習態度與出席率為主,考試和報告成績為輔。所以,考試的分數高,不一定學期成績就會高。」基於此,我在期末考的考題當中,特別出了一道題目:「本課程您蹺過課嗎?請說明為什麼?會心虛嗎?(本題不計分,但一定要回答,若沒有回答,將從上面五個題目中扣分。)」要學生作答。

開學之後,雖我自己不曾親自點名,全委由班代或值日生代點,然每次上課時,我還是會特別注意有那些同學蹺課,點完名之後偷溜出教室,在上課時吃早餐、接行動電話、睡覺或做其他的事。就這樣,在上了幾個禮拜之後,我發現有一位女同學在第一天前來上課之後,就沒有再出現過。為能瞭解原因,我乃邀請班代和室友代為關心,並探詢她個人的生活狀況。

隔一個星期之後,班代和室友回報說,這位女同學並不想讀書,但父親卻一再地強迫她,所以她只好以罷課作為抗議,表達對父親的不滿,而且不只我的課如此,其他所有的課也都如此。雖有好幾次,我表示對她的關心,想幫助她脫離對父親的怨恨,但她始終避而不見。無奈之餘,在曠課過多,沒有交指定作業,又未參加期末考的情況下,我只好忍痛的給她0分,最後遭到退學處分。

當我親身經歷到因為父親無理的要求,而故意讓校方退學的案例後,我真的深深的感受到:「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志氣。」(歌羅西書三章21節)這句經文的教訓。我在想,若這位同學的父親,能與女兒多溝通,多了解女兒的想法,事情應該不至如此。

其實,為孩子的課業、生活與價值觀設定框框,要求孩子無論如何,一定得依父母親所期待的模式前進,在台灣可說屢見不鮮,也因此衍生了諸多社會問題。這也難怪,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廖清碧副教授會認為:「這一代的父母因為小時候吃太多苦,所以會將期待都託付在子女的身上,忽略掉要多陪伴小孩。不少父母用威嚴管教子女,不知道要用啟發、討論的方式,反而讓親子的關係疏遠。因此,父母應該以更民主的方式來管教子女。」

2005年7月1日大學指定科目考試時,位於新營市的台南第二考區,爆發了一起電子舞弊案,一位陳姓考生在參加化學考試時,因坐姿與肩膀頗為怪異,被任職於台南大學的陳性女教官發現,而趨前察看,但陳姓考生卻聲稱肚子痛。為瞭解真正的原因,負責監考的女教官乃用手觸摸了陳姓考生的肩膀,發現他的後背有不明線圈纏繞,納悶之餘,遂請在同一間教室的男性監考老師前來查看,但陳姓考生卻拒絕男性監考老師的檢查,竟匆忙交出考卷,快步的走出教室。監考老師見狀,隨即通報試務中心的人員,將陳性考生攔了下來,帶到男生廁所內搜身,結果,在他身上搜出作弊用的電子器材,而報請新營分局和電信警察第三中隊偵辦。

經過警方追查的結果發現,陳姓考生是台南縣某高中的應屆畢業生,由於母親希望愛子能夠考上國立大學,而以八科共廿五萬元的代價,透過友人的安排,找來成功大學的應屆畢業生為槍手,在台南市的考場應考,提早交卷後,再進入當地旅館,將答案傳送給遠在新營考場的陳姓考生。

事情爆發之後,陳姓考生的母親在接受媒體訪問時,竟大言不慚的表示:「天下父母心,那一個人不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成龍,女兒能夠成鳳?我這樣做,全都是為兒子的將來著想。」此言一出,全國民眾無不搖頭嘆息,直呼,如此的天下父母心,以及望子成龍的方式,未免太離譜了!陳姓考生的母親這樣做,不但給了兒子一個嚴重的錯誤示範,還斷送兒子的考試機會,更讓兒子在心中留下永遠無法磨滅的陰影。如此的作為,完全背離了箴言二十二章6節所載的訓示:「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真教人為之惋惜!

二 .台灣父母的總體成績

2005年6月,《讀者文摘》在亞洲地區的台灣、香港、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南韓、印尼等八個國家,舉行了一項「給自己的父母親打分數」的問卷調查,總計查訪了三千一百一十二名之十四至十八歲的青少年,平均每一國家約有四百位青少年接受查訪。這項調查細分成「父母性格、親子關係、學業輔助、是否追上潮流、能否接納子女現狀、如何為子女提供意見」六大主題。同時就父母親的管教、溝通、表達關懷,以及追上潮流等,再細分為三十五個題目。其評分的標準分成五個層次,即若認為自己的父母「很好」的話為「A」;「不錯」的話為「B」;「一般」的話為「C」;「水準以下」為「D」;「F」的話,則表示「不及格」。

結果,台灣和香港這些 以華人為主的社會 之青少年,給予父母之整體評價為水準以下的「C+」,雖 勉強過關,但整體表現卻欠佳 ,比起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的青少年給父母的整體評價為「B」,低了一截。

在三十五個題目中,臺灣父母居然有多達二十九個題目得到最多的「F」,是亞洲八個國家中評比最低分的國家,比香港還要低。主要的原因,乃台灣的青少年們認為,他們的父母最為關心的是功課,且相當在意學校的成績。當孩子有課業上的問題時,父母卻又無法適時的提供協助,只能求助於補習班,使得青少年受到莫大的壓力。此外,父母對於性知識解說的不清楚、跟不上潮流、不知孩子的好朋友之名字等種種因素,也是台灣的父母親無法得高分的原因。

在《讀者文摘》的調查中,雖台灣父母的成績在亞洲八個國家中敬陪末座,然台灣的父母還是有受孩子高度肯定的項目,依序分別為:父母很努力的工作、教孩子明辨是非、給一個快樂安全的家、關心功課、無條件愛孩子等。

三 .勿在孩子的生命中缺席

在工業發達的現代社會中,身為父親者為「忙」於事業,往往會成為了「盲」爸爸,錯失了孩子重要的成長歷程,致使親情淡薄,造成終身的遺憾。為使父親不至於在孩子的生命中缺席,專欄作家吳若女女士,在第81期的《康健雜誌》中,寫了一篇名為<忙爸爸如何當好爸爸>之文章,文中,她提到一則真實的感人故事,值得身為父親的人省思。

話說,有位名叫辛西亞的美國小女孩,小時候,曾隨著父親到愛爾蘭住了三年,小學三年級時,才回到美國。回到美國後,由於辛西亞的英文帶有濃厚的愛爾蘭之「海口腔」,加上她從未玩過美國本土的童玩遊戲,因而無法與同學打成一片,使得她認為自己就好像是個局外人似的,無法被同學接受。不但如此,辛西亞的數學不好,成績並不理想,又不敢請教老師和同學,在擔心害怕之餘,竟突發奇想,常趁老師不注意的時候,偷取考試的卡片和答案,藉著作弊,終於得到數學的高分。由於辛西亞在數學上的優異表現,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肯定,還當選了模範生。

辛西亞知道作弊是錯誤的行為,也違背了父母親平常所教導的誠信原則,在良心受到譴責的情況下,感到相當的痛苦與不安,但小小年紀的他,卻又不知如何面對。就這樣,辛西亞常無緣無故的在家裡大發脾氣,家人也納悶著,為何辛西亞的脾氣會越變越糟!

有一天,忙碌的父親和女兒進行固定的私人談話時,辛西亞再也忍不住的哭倒在父親懷裏叫著:「我數學作弊!」父親聽完之後,安慰她說:「妳把這件事藏在心裏真可憐,早些告訴爸爸就好了,這樣爸爸能早點幫助妳。」父親得知事情的原委後,乃和太太一起陪同辛西亞到學校面見老師,同時請了一位六年級的學生為她補習數學。經過一段時間的導正,辛西亞終於走出陰霾。

辛西亞長大後,對於小時候,父親如何的忙碌,也都會撥出時間和女兒聊天,聆聽她的心聲,心存感激。否則,她真的不知道,作弊的偏差行為,會為她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辛西亞的父親,就是著作等身,舉世聞名,經常受邀在世界各地演講的成功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在他的書中和專題演講中,史蒂芬.柯維常提起這段經驗與讀者和聽眾分享,他說:「假如我一直忙碌著急,焦慮地趕赴許多約會,急著完成許多『更重要的事』,以至於沒有時間聆聽孩子說話,我不曉得會發生什麼事情,女兒會走上哪一步。」

有位五歲大的孩童,因罹患癌症,必須到醫院接受腫瘤科醫師的化學治療,每次進行化學治療時,氣宇非凡,英俊挺拔,有一頭濃密的頭髮,與眾不同的父親,皆會陪同頭髮已經掉光,戴著帽子的兒子前來。

主治醫師說,每當他看到這對父子進入診療室的時候,總會感受到父親的親切有禮,以及那戴著帽子,始終帶著一張笑臉的孩子,是那麼的令人憐愛。

有一天,這對父子又來到醫院接受治療,然所不同的是,孩子的頭上並沒有戴帽子,而原本一頭密髮的父親,也理成了光頭,由於父親高挺的身材加上發亮的光頭,明顯地成了眾人的焦點。主治醫師看到時,驚嘆的說不出話來。然此同時,只聽見那孩子興高采烈地說:「瞧我爸爸!他也剃了光頭,好讓我們看來一模一樣。他要陪我一起把頭髮長回來。」父親則在一旁的微笑。

看到這一幕畫面之後,醫生感動的說:「那時,在我眼中,這位父親比過去顯得更加出眾!」

結語:

隨著時代的變化、工商業的發達、物質的豐富,孩子對父母親「子負老」的觀念與作為已逐漸淡薄;反而是父母親對孩子「老負子」的情形日益濃厚,且已在現代的社會蔓延開來。為免於本末倒置的「老負子」之變相作為繼續下去,箴言四章1-4節這段經文:「眾子啊,要聽父親的教訓,留心得知聰明。因我所給你們的是好教訓;不可離棄我的法則。我在父親面前為孝子,在母親眼中為獨一的嬌兒。父親教訓我說,你心要存記我的言語,遵守我的命令,便得存活。」以及「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恐怕他們失了志氣。」(歌羅西書三章21節)當可作為我們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