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日出,日落 — 力宗暐牧師

  • 力宗暐牧師

聖經:詩篇一百廿一篇 1-6節
   一百三十九篇1-6、23-24節

壹、前言

以前有三個老人坐在公園聊天,

聊到長生之道。

第一位老者說:我從小遵從父訓,不近煙酒女色,長年茹素,所以能活到這把年紀。

其他兩位問道:那你今年幾歲?

第一位老者說:七十三歲。

第二位老者說:那離我還差遠了!

我除了戒絕酒色財氣外,還每天慢跑二十公里,風雨無阻。

那你幾歲?

第二位老者說:到明年就滿百歲了!

第三位老者搖搖頭說:這種生活太枯燥乏味了。

從小父親就告訴我,人生苦短,要及時行樂。

因此我煙酒不斷,日日赴宴,夜夜尋歡,日子過得非常快樂。

前兩位老者聽了十分羨慕,問道:那你今年幾歲?

第三位老者說:二十歲。(未老先衰)

今天是壽山中會松年事工部紀念奉獻主日,我們也配合重陽節舉行敬老會,敬重我們約略 160位70歲以上的資深會友,感謝他們對教會、家庭、社會的貢獻與付出。

在我們教會,我常覺自己很年輕,這並不是因為我們教會資深的會友眾多才有這種感受,而是因為他們都有活潑的心、喜樂的靈和不斷學習的精神,讓我們這些做晚輩的倍感壓力,深怕自己也成為荒誕廿歲的老年人。所以這是正面的指標,也是我們教會的福氣與資產。

不過,在社會上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種積極的生活態度。許多人上了年紀,想說生命也接近「日落西斜」的生死關頭。難免有寂寞、放棄的想法。假設,這種想法是發生在少年人的身上,就如前面那位年廿,不過健康體能像年紀七、八十歲的那位青年人。在現今的社會,有很多年輕人就是那麼不振作、沒有活力。

當我讀專科時,合唱團指揮老師曾教我們一首歌,曲名是「 sunrise,sunset」,這是 「屋上的提琴手」( ”Fiddler on the Roof”)其中的一首曲子。那時台北的電影院正放映這部電影,我也跑去欣賞,蠻有內容和反省的空間。這是由Sholom Aleichem’s小說改編的百老匯音樂劇,最後再搬上銀幕的作品。 其中這首「日出,日落」,歌詞的某一段是這樣:「這是我帶大的小女孩嗎?我不記得他們有長大啊。她是何時變成個美人的?他何時長得這麼高的?他們昨天不是還很小嗎?日出,日落;日出,日落;歲月飛逝,季節不斷更替。滿載著歡欣與淚水。」這就是我選擇「日出,日落」與我們共同思考人生的課題。

貳、本論

一、日出、日落的境界

照字面來看,日出、日落代表一天 24小時的運作->有時我們也會將其比喻為人的一生,從出生到離世->不過,我們若是將其比喻為上帝所創造世界的整個歷史,那不是才走幾分鐘嗎!

不知道我們是否還記得,當主後兩千年走到最後一個時刻,人們期待新的千禧年來臨,尤其對於第一天的日出,大家唯恐無法親臨盛會,或是失去獲得第一道光芒的澆奠,因此處心積慮要成為台灣的第一達人。所以要站在最東邊(蘭嶼或綠島),最高處(玉山或都蘭山),或是某個角度,意思就是盼望能搶佔再來的一千年的第一個福氣。但這又如何,即使站在同一個地點,但身高不同(立足點雖同,但齊頭點不同,難道就要拿個梯子或潛望鏡輔助嗎?)那又有何意義!更何況日子也過了四、五年,整個世界太平了嗎?人類從此過著快樂的日子嗎?沒有!但人類就此絕望了嗎?也沒有。因為人類的救贖主一直活著,祂一直在掌權。

『日出、日落』可看為是一種傳承與延續。若我們不願面對黃昏,僅拉扯著太陽不讓它走,那待在西邊的人們何時能等到旭日東昇的喜悅與盼望呢!

有一篇題目為「五彩繽紛的生活」如此分享:

有一位哲學家說:「單憑思想而不勞動,當然不能生活,但一生像機器一樣不停的轉,那更加沒有意義。」

我們不必把每天的時間,安排的緊緊的,總要留下一點空間,來欣賞一下四周的好風景。如何做一做自己的主人,這才是重要的事。

我們想走的時候就走,想停的時候就停,隨心所欲的去發現樂趣,和值得珍惜的東西。

既然有機會來到這多采多姿的世界裡,就應該像一個旅行家,不只要爬山涉水,走完我們的旅程,更要懂得欣賞、流連。

走的時候,是為了到另一個境界,停的時候,是為了欣賞人生。

二、同在的保證

孩提時,日子是一天一天的過;青少年時期,日子是一學期一學期的過(因為等待寒、暑假);大學畢業以後,日子是一年一年的過(年資的累積);有了孩子之後,日子來不及數算,因那是飛快的三年、五年在過。

有一本書的書名為「銀色襯裡」。作者是高靜恩。作者的丈夫高狄是挑戰者號指揮官。若我們還有印象,當年全世界幾億人口在電視上看著它爆炸,而機艙內七位太空人全部罹難。書的首頁是引述山卡爾的話:「除非先有夢想,否則任何事都不會發生。」要讓事情發生,才能令世界變得更積極、更多愛、更和平。要有夢想,夢你能做的部份。高靜恩在開始時引用麥約翰的詩。麥約翰19歲時於加拿大空軍服役。他於某次戰役中喪生,而於臨死前寫下以下的話:

「啊,我忘掉地上那充滿敵意的邊界
乘著歡笑的銀色翅膀在空中起舞
我迎向太陽,分享雲彩的歡樂
並作出百樣你連造夢也沒想過的事
我在陽光普照的寂靜中盤旋、翱翔
追趕呼嘯的風,越過空中樓閣
上面那長長的令人目眩的刺眼的藍
我曾登上那當風的高山
雲雀和鷹都不曾飛到那兒
我明淨的心思卻已踏足那人跡罕至的高處
上帝聖的恩典
我伸出雙手,觸摸到上帝的臉」

飛到高處,擁有偉大夢想、敢於冒險。他們都相信那夢想屬於他們,相信他們要達成那夢想,相信是上帝賜下那夢想;相信那是他們人生的意義所在;相信無論發生甚麼事,上帝掌管一切。一切都會變得美好,我們會摸到上帝的臉。也會為實現祂所賜的夢想感到高興。高靜恩在這裡寫下註腳:

「沒有答案的時候,就有耶穌。」

這是她能說的,這助她度過難關,使她把傷痕變成得勝的冠冕。我所相信的是怎樣的一位上帝?我選擇相信像耶穌那樣的上帝。看看耶穌,要相信這樣的上帝。上帝啊,安穩的人生不需要信心;真正的人生卻需要極大信心。親愛的上帝,我們屬於您,您是我們的救主。哈利路亞,阿門。

三、幫助從何而來?

我喜歡深夜坐在書桌前,望著窗外的星空,深深感受上帝創造的奇妙,和寂靜中的倚靠。我們有白晝、黑夜、太陽、月亮和星星,也有四季按時出現。有時想,真像我們的人生。我們有順時,也有逆時,時快樂時哀傷。我們如何度過每一天上帝給我們的生命呢?我們的力量從何而來呢?我的幫助從何而來?很多事情突然發生,就像從溫暖的陽光中,突然灑下一場大雨,讓你措手不及,感到無奈,也有一點點無助的感覺。如何面對呢?

時常浮現腦海的是上帝的話語說到 「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以賽亞書五十五章八至九節)。 有時,我們用很多心思和自以為可以的辦法去解?,雖然力量微薄,但也想自己試試看,並沒有完全交託。

而詩篇 121:1-2提醒我們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這並不意味一定要爬至山上才能夠得到幫助,有時,這些山像在很遠似的,和很難爬得上。詩人叫我們向山舉目不是因為我們的幫助從山上而來。壯麗的山(所以不在於它的高如玉山,半屏山也可。也不在於它的遠如喜瑪拉雅山,壽山也可)提醒我們的是創造主,上帝只用口說,天地就被創造了(希 11:3)。衪肯定有能力幫助我們。

詩人其實很高興,因為世上沒有一處是上帝的眷顧所不能達到的。保羅說,有什麼能夠使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呢?詩篇 121篇也說:「白日太陽必不傷你,夜間月亮必不害你。」無時無刻,只要你需要,上帝就在你左右;你出你入,天涯海角,上帝都要保護你。上帝無所不在的事實,使人感到戰兢恐懼;可是,對我們信靠上帝的人而言,卻是很大的安全感。因為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那些向祂心存誠實的人。上帝的全能、全知主要不是要監控我們,乃是要向我們施慈愛。

出生於奧地利的海頓,從少年時代就愛慕音樂,當他能在教堂中參加詩班,這對他是無上的快樂。海頓說:「我每逢作曲時,必先跪下來禱告,求上帝賜給我快樂的心情,能湧出讚美上帝的詩曲。」 1791年到英國演唱,他雖不識英語,海頓卻說:「我講世界都懂的語言音樂。」也因為他知道他的幫助是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所以他分享:「音樂是從上面來的是從上帝那裏來的。」

持守一個信心:不論我們到哪裡,上帝早就在那裡了。不論我們在什麼景況之下,上帝就早已與我們同在了。各世代的宣教士已證明,相信當中許多的弟兄姊妹也親曾體驗。

參、結論

上帝是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上帝。人的未來雖是在上帝的全知裡,卻是能夠因人的禱告,變化,以及選擇而有所改變的。基督徒若要勝過命運,就要知道自己的身份。我們必須把自己的定位建立在上帝的話語上。聖經不僅僅是列舉典章律例,而是告訴我們真理,因為上帝的旨意是普遍性的且因和全人類的救恩有關。所以人不但不用害怕命運,而更應該在追求上帝的過程中戰勝命運。

在這世界上,有很多很多是我們所瞭解的事,臨到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那時信心就會伸展到它的局限,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的有限來接受和順服上帝的託付和交代,神學家特士良﹙ TerTillian﹚告訴我們一句口傳耶穌的話—「凡沒有受過試探的,不能進天國。」

讓我們用信心共同向上帝說:「上帝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也如詩人信心的話語互相勉勵說「你出你入,耶和華要保護你,從今時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