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教會與社區 — 力宗暐牧師

  • 力宗暐牧師

經文:馬太福音九章35~38

壹、前言
上禮拜,參加德信和康妮的晚宴,在等待開動的時間,剛好與吳慈恩牧師有一席之談,她將其實際的工作經驗及社工的專業,提供我很多很好的分享、建議和提醒。所以,我就把握今天講道的機會,和弟兄姊妹一起來思考什麼是「教會與社區」這個議題。
若是對教會的事工比較有注意的兄姊,或許有發現針對社區工作的計劃與活動,最近在我們教會正陸續推動和努力,比如說有「社區父母成長研習班」、「快樂兒童週末營」,甚至在九月要正式開始的松年大學,這都是我們傳福音的預工,也是進一部踏入社區,學習與社區的住民一起服侍的重要起步。

台灣神學院歷史學副教授鄭仰恩牧師曾分享過:『用宣教的象徵語言來講,「社區」可以說是台灣社會中的「馬其頓」,我們已經清楚聽見她的聲音。教會應該棄絕長久存在的「本位主義」,走出教會的圍牆,關懷這些廣大的人類社群。若是從現實面來講,這已經是「加入,否則就要面對淘汰」(Be there, or be left out!)的時代挑戰。教會應該用「道成肉身」的精神,進入社區,抱著對台灣的良知與盼望,實踐「疼厝邊」的信仰使命。』因為主耶穌曾說:「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約廿21)神學家潘霍華也說『教會是為了別人而設立的』這是倒空自己、謙卑服事的宣教。

夏忠堅牧師曾在一篇文章中分享:「教會不是修道院,因此通常都坐落在社區之中,換句話說,社區本來就是教會的鄰居,而聖經教導我們必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所以當律法師來試探耶穌時,耶穌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當律法師要顯明自己有理,又問耶穌說:『誰是我的鄰舍呢?』最後律法師自己回答說:『是憐憫他的。』耶穌說:『你去照樣行吧!』」這是使人靈魂得救的重要行動,以愛的行動表達對鄰舍的關懷,促使鄰舍能感受到基督愛的臨在,進而願意信服、依靠祂,這樣以生活見證來詮釋「神就是愛」,就更為具體了。所以提摩太後書三16說:「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在歌林多後書九8也說:「上帝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家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的善事。」因此,教會極力推展社區營造,也是理所當然的。

教會與社區的關係是有關宣教的議題,而宣教就是教會的本質。這個本質的中心是充滿上帝的愛與憐憫。神學家牛比津(Newbigin)將宣教分為做二個部分:宣教層面(dimension)與宣教意向(intention)。他說地方教會的生活若是有宣教層面,就會有很多現象,其中之一就是教會是一個真正敬拜上帝的團體;教會會歡迎外面的人,讓他們在教會裡面感覺自由自在不會拘束,有歸屬感;教會的牧師不是一手包辦型的,而會友也不是只會接受照顧而已;他們能夠接受裝備,回應對社會的任務之呼召;教會的組織也有適應的能力,有改革換新的精神,不是一直在維護自己蒙主揀選的特權。若是教會一旦有宣教層面,一定會自我激勵發起宣教意向,也就是直接投入在社會裡面;真正超越教會四周圍的圍牆,來從事於直接佈道、為了正義和平努力的一些宣教重點工作。

幾世紀以來,人對教會普遍存在著一種固定的觀念,教會以外的世界常被人看做是一個帶有敵對的勢力和意識型態。當我們讀到早期的神學論述,總是感覺只有教會存在。換一句話來說,教會像自已成立一個世界一樣。
今天的經文,主耶穌看到人世間的痛苦、憂愁、飢餓、孤單,就動了憐憫的心。祂要我們不要像當時的祭司、文士、法利賽人、長老、撒都該人,他們沒什麼東西給別人,反而將自己保護了得很好。所以主耶穌才說「可收成的多,但做工的卻少。」在現今的處境,也是一樣的景況。

了解教會的概念以後,我們要探討社區。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林振春先生說:社區是一種常民生活組織的形式,有各種不同的名稱,一般的民眾稱為「莊頭」,政府稱其為「村里」,建築商叫它「新城」或是「大鎮」,警察人員稱其為「管區」,學校人員稱其為「學區」,民意代表叫它「選區」,黑道的大哥叫它「角頭」,生意人叫它「商區」,學術界因為不同學術領域,有人稱「祭祀圈」,有人稱「生活圈」、「文化圈」和「社群」。

不管怎樣稱呼,這種一個常民生活組織的形式,一定可以看出大概的地理範圍、大約數目的居住人口、有組織或是無組織的人群活動、有點黏或是不黏的人際關係,以及有意識或是潛在意識的歸屬認同感等等的特徵。
社區可大也可小,公園附近的住民、街頭到巷尾,或是說同一棟樓的八戶、十戶、廿戶的「社區住民」。若是以我們教會目前的社區工作範圍的定位,是以路來作區分,這個範圍包括民生路以西、中山路以東,中正路以南,青年路以北。

貳、本論
再來,我們要從教會內和教會外的工作來進一步認識:

一、教會內
教會做社區工作是出於信仰的「宣教事工」,是Mission with people,不是過去用教會作中心所主導的Mission for people。社區工作是一項「福音」的工作,是用社區的困難、失落、問題作焦點,來尋找解決的方法,建立有盼望的社區意識,使生活在疏離、壓力、自私、功利主義、自義中間的住民,能夠經驗到分享、關懷、互相扶持、發揮潛在能力的「福音」。在社區裡面,教會也要注意的是面對主流價值及地方的權力。教會要站在什麼位置?與權力者分享榮耀,或是維護弱勢者的權益?

此外我們也要重視社區的非信徒的反應,他們有時誤解我們從事社區工作與社區的住民建立密切的關係,是要想藉著社區的工作來傳達基督福音的信息,使住民在活動中接受,使教會所表現的社區工作成為傳揚福音的工具而已。或許這樣的目標與本質原本就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不過適當的技巧與真誠相待卻可以化解這樣的緊張性與與隔膜。所以我們在做社區工作的時,不要太過強勢,也不要有優越感高高在上。作朋友就是要彼此建造,謙卑,不會計較。

在社區營造的過程中,有時可惜的是主事者過於投入活動的規劃,而忘記引導人認識主的目標;在教育的過程中,也因為過度重視學習的效率,導至迷失學習的目標。我們的社區建設,希望能夠提供一個舒適快樂的生活環境,卻從來不關心「誰、什麼樣的人」要在這個環境中生活。要讓人得著啟示、受到重視、得著讚美,開發出其公民的意義與生命的延伸。

我們的社區營造,到底是在製造「做事有品質、生活有品味、為人有品德」的「三品人士」?還是在製造「做事搞噱頭、生活搞滑頭、為人搞臭頭」的「三頭人物」?是信徒要深思的!

二、教會外
社區有它的一般功能及特殊功能,一般功能有經濟、政治、教育、社會、娛樂、宗教、衛生、福利服務等等;特殊功能有社會化、社會控制、社會參與、社會互助等等。

所以教會參與社區營造的方式可分為「參與社區型」及「教會主導型」。參與的過程包括(1)認識社區;(2)了解社區住民的需要,發現社區的問題;(3)與住民作朋友,成為社區的一員;(4)參加或是建立組織;(5)透過活動與社區成員有好的互動;(6)尋找或是建立資源等步驟。所要注意的是,教會在參與社區營造時,應該注意清楚參與社區的意義與目的,同時不能脫離真實的社區,這樣才能夠達到教會與社區雙贏的局面。

所以,不只是用教會作主體,辦一些活動、才藝班,讓少數住民如親像消費者來選課參加而已,應該是教會主動進入社區,帶動社區住民之間的「人性良質互動」。

教會在推動社區運動之時,應該適當將社區運動看做社區成員參與和共同決定的運動。不應當親像傳統上之做法,只限制在由教會主辦,讓社區成員來參加。開放的做法,不是喪失教會自主性,卻是通過溝通來爭取到自主性。當然,安呢的努力亦是為著要轉變整個台灣社會惡質的山頭主義的風氣,讓人們能夠用追求人性尊嚴與社會公義作思考,來參與社區改造運動。

參、結論
我們都知道,現代人應該具備哪幾種基本素養,從個人本身作出發點,然後整個國際世界事務的參與,這就是瞭解自己、尊重別人、疼惜鄉土、國際視野;另外,由人生層面的關係,有關生涯規劃與終生的學習。再來民眾對於自己本身所住的環境有進一步的認識和親切了後,就比較較容易產生社區認同,然後對社區的關懷日日增加,接續的社區投入和奉獻,就激勵他們發出社區的生命活力。這些都是我們要刺激社區共同體裡面的居民所應該具備的知識及意識。

此外,台灣教會在社區中可以有七種角色的扮演,有「社區意識教育者」、「社區整合工作推動者」、「精神安慰者」、「意見協調者」、「資源提供者」、「文化改造者」和「價值倡導者」等等。

目前我們所要努力的除了祈禱以外,也要花時間來分析自己的教會和社區以及地方政府彼此中間的關係,對社區中的教會的宣教實踐可以帶來一些幫助。

教會和世界有這麼親密地關係,教會不是變成一個小心的守衛固守教會,反而是一個在社區中永遠帶來好消息的人和團體。最後再借用夏忠堅牧師所分享的:「這個社區工作是永續經營的運動,是在地上建立上帝國的運動,因此社區營造的目標,就是:『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社區),如同行在天上。』」請弟兄姊妹一起來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