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成為別人的天使 — 戴智彰牧師

  • 戴智彰牧師

聖經:馬太福音25:40;羅馬書13:8

日本的NHK電視台曾報導一則真實故事,有一對夫婦,先生是個音樂家。他們先後生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卻都患了先天性心臟病,妹妹在出生後不久就過世。所幸,這個男孩漸漸長大到可以接受手術的年紀,父母隨即送他到專門醫院進行手術治療。

幾年後,這對夫婦又生了一個男孩,又同樣是先天心臟病患者。夫婦倆總是謹慎呵護這兩個孩子,甚至不讓他們參加校外的活動,但意外還是發生了。當這個哥哥到高中時,父母親破例讓他參加一次野外活動中,結果因為心臟病發,就去世了。

這個母親受不了如此打?,不告而別,留下丈夫和一個小兒子。沒想到,這個小兒子到了初中時,也因心臟病過世了。父親在失去一切親人後,覺得生命似乎沒有什麼意義了。直到有一天,他要上班時,看到信箱有一本大兒子初中時的作文簿,是他的初中老師放的。他翻著翻著,眼淚掉了下來。因為他看見一篇名為「信」的詩,詩中的大意是「我好想去旅行,但父母卻不准。我想變成一封信,只要貼足夠的郵票,我就可四處旅遊」。這個父親深深地感動,就把這首詩譜成了曲,名為「假如我是一封信」。後來他因為了這首詩歌,賺了一些錢,他就用這些錢成立日本第一個「幼兒心臟病防治基金」。因為,他深深體會家有病童的痛苦,他希望多一分的關心,能讓這些家庭少一分的痛苦。

以前在教會的團契中,或是讀神學院時,有一活動稱為「小天使」。即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小天使」默默地協助你,或為你禱告。自己也會成為別人的「小天使」,必須學習去關心別人,也為對方禱告。我想這是許多人做過的活動,也是許多人的回憶,但有多少人能真正成為別人的天使。

◎把自己的苦難化作別人的祝福

1978年12月一個美國女孩為了學好中文來到台灣。她喜歡旅行,更有語言天份,除了母語,他還會西班牙語、法語、義大利語、匈牙利語、中文和台語,她名叫倪安寧(Joanna Nichols, 1954-2001)。起初在一家紡織貿易公司從事業務工作,工作的過程中認識了他先生鄭欽明,婚後生了兩個女兒「晴文」和「雅文」。在謝其濬(2002)所寫的《愛使生命動聽──倪安寧讓1000個孩子走出寂靜》中描寫了她的故事。

故事的轉折應從二女兒雅文說起。雅文生下來十一個月被診斷為「幾近全聾」,夫婦倆尋遍國內外名醫,最後在澳洲為女兒植入「人工電子耳」,並在拜訪二十多個教導聽損兒童的機構後,選擇加拿大的「聽覺口語法」教導女兒。目前,雅文「聽與說」的能力和一般人沒有不同。
儒家說:「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Joanna身上看到這樣的精神。她不只愛自己的孩子,也愛別人的孩子;在發現了「聽覺口語法」後,除了幫助自己的女兒雅文,並在1996年成立「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幫助其他孩子。因為,台灣每年約有九百個聽損的新生兒,且一半以上屬於重度聽損。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是全亞洲最大的聽損兒童教學機構,為了這個基金會,每年他們夫婦的奉獻額都超過一千萬。這個基金會在台北、高雄都設有教學中心,自成立以來,已幫助台灣一千多位兒童「走出寂靜」。他們把對子女的愛,擴大到所有「聽損兒」的家庭中。

鄭欽明說,基金會招聘老師並給予訓練,過去基金會六年來花了接近三億元,但沒有用過政府一筆錢,其中有一半都是老師的薪水。雖然負擔如此沈重,他們卻仍願意為台灣的聽損兒家庭扛下了這個十字架。

但是,許多台灣父母都不知道聽障孩子只要越低齡接觸學習,就能產生越好的學習效果,到長大聽覺神經萎縮、或依賴讀唇語,做手語溝通,那個可以聽、說的能力學習時期就過去了。

在她虔誠的基督教信仰中,她總是細心體會上帝的心意與上帝所交付的使命,她在自己的苦難中看見別人的需要。1999年她檢驗出患了「乳腺癌」,她憑著信仰坦誠面對,並看見台灣婦女的需要。2000年8月19日,她公開捐贈了兩輛子宮頸抹片檢查巡迴車「小小抹香鯨號」,希望協助更多的婦女重視自己的健康,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2001年6月7日倪安寧因癌症過世,享年47歲。在告別追思禮拜中,台北東門教會盧俊義牧師說,當天整個禮拜堂擠滿了人,有許多人從中南部特地帶小孩來參加的,尤其是禮拜後送倪安寧女士到墓園埋葬,那是他當牧師幾十年看到父母帶小孩上墓園人數最多的一次。

這使我們想到耶穌在論及「最後審判」時的一段記載:「於是王要向那右邊的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喫,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裏,你們來看我。』義人就回答說:『主啊,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喫,渴了,給你喝?甚麼時候見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又甚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裏,來看你呢?』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25:34-40)。

倪安寧女士終其一生都在實踐這個教訓。她常說:「我嘛是台灣人」,我想,她不但是個稱職的「台灣媳婦」,她更是上帝差派在我們中間的天使。她和她的先生都希望:「台灣沒有不會說話的聽障小孩」。

◎愛在福爾摩莎

1923年1月19日人稱阿公的徐賓諾在挪威出生,1952年,他29歲時坐了三個多月的船來到台灣,開始醫療宣教工作,一開始是在馬偕醫院服務。1954年阿公隨著畢嘉士醫師夫婦,開始台北新莊痲瘋病醫院的服務事工。1956年埔里基督教醫院初創之時阿公來到了埔里,創辦設立了《小兒麻痺之家》,並成立《山地巡迴醫療》定期探望原住民村落。1957年為了提昇原住民醫療品質及創造就業機會,在埔里創辦《護士訓練班》。1960年擔任埔基院長,1963年3月12日和紀歐惠醫師結婚,1985年他任顧問,院長一職則由夫人紀歐惠醫師接棒。

近半世紀以來,埔里基督教醫院的創建與發展,與挪威籍的宣教士徐賓諾護理師、紀歐惠醫師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徐賓諾來台五十多年,紀歐惠來台四十年,他們把一生青春奉獻給台灣山地醫療工作,埔里人稱徐賓諾「阿公」,稱紀歐惠「阿媽」,以表達對他們的尊敬。前不久,他們夫婦才獲頒永久居留證,徐賓諾說他是「永永遠遠的台灣人」。紀歐惠也說:「台灣像是我們的家,家是最好的地方。」

四、五十年前,徐賓諾來到埔里,很多原住民前來看病。原住民父親生病,母親要來照顧,因為不能把孩子放在山上,全家就一起住在醫院,甚至連飼養的狗、雞、鴨都帶來。有些原住民雖然沒錢,但很有感情,懂得報恩,常送蔬果、山豬肉、山蘭花給醫護人員,讓人覺得很溫馨。

徐賓諾、紀歐惠夫婦在埔里基督教醫院服務,遇醫院缺血時,他們夫婦就帶領醫院同工捐血。因為當時有很多賣血的「血牛」,埔里人覺得不可思議,因為血是可以賣錢的,「阿啄仔(指洋人)怎麼會把血免費送人!?」

埔里文史工作者鄧相揚(2003)在《愛在福爾摩莎》中描述徐賓諾、紀歐惠夫婦在埔里行醫的故事。三十多年前,鄧相揚就讀醫專,前往埔里基督教醫院檢驗室實習的第一天,先是看到有個洋人在病房的角落洗廁所,又看到洋人女醫師捲起袖子捐血給一位難產的原住民婦女。他後來知道,洗廁所的是醫院院長徐賓諾,捐血的是院長夫人紀歐惠。鄧相揚說:「我用文字寫這本書,他們卻是用生命寫這本書」。

保羅說:「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羅13:8)。徐賓諾夫婦因著上帝的呼召,用了半世紀的時間把上帝的愛散佈台灣各個角落,他們如同天使般地照顧台灣人,並向台灣人見證上帝的愛與榮耀。

我們看見,不論是埔里基督教醫院的徐賓諾夫婦為台灣奉獻了半世紀的故事,或是《愛使生命動聽:倪安寧讓1000個孩子走出寂靜》書中所描寫的倪安寧女士,甚至是日本「幼兒心臟病防治基金」的故事,都讓我們深深地感覺,我們的生活中有人默默地付出,他們像天使一般,代替上帝在世上照顧有需要的人。我們當為這些人獻上最崇高的敬意,並期許自己也能成為別人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