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感謝帶來增值 — 李子和牧師

  • 李子和牧師

聖經:尼希米記十章35節;雅各書一章17-18節

1.引言

本文的題目「感謝帶來增值」是一種文字遊戲,主要是提醒「感謝的重要」。記得曾在團契中,以「折舊或增值(Depreciation or Appreciation)」為題,鼓勵大家不要成為「折舊」,而要不斷地「增值」。那麼,說到折舊,英文是depreciation,而,該字也有「輕視、貶低」之意;至於增值,英文是appreciation,而,該字也可譯為「感謝」。由此來說,看輕一個人,則,那人對你而言是沒價值的;反之,若是感謝一個人,則,對你來說,那人的價值便受到提升。
關於這個簡單的道理,方才說過,先前曾在團契分享過;那麼,今天為什麼要再提起?其實,因為今天的第二場禮拜,教會的好鄰居-新興國小,有一群受選為「品德優秀」的學生,以及陪同而來的師長與家人,在我們當中一起做禮拜;因此,透過這樣的簡單道理,或許可以讓孩子學習到「誠心感謝父母與長輩,讓長輩們在孩子面前提升價值」。也就是說,本文期待可以讓人(尤其是孩子)可以「誠心感謝那些對自己付出的人」!
論到「誠心感謝別人」,或許我們會發現,有些人的感謝是「表面或制式」的。也就是說,這些人其實不知道「為什麼要感謝別人?」,他們對人說「謝謝」,只是因為被要求而照著做……。比如說,在買東西時,偶爾會遇到店員背對著你說「歡迎光臨」、「謝謝光臨」;當然,不用太苛責那些店員,因為,他們實在忙碌,可能也累,所以,才會用『後背』對人說謝謝……;不過,如此的感謝,明顯地不是誠心感謝。
事實上,就像是大人叫小朋友說「謝謝」,他們就跟著說「謝謝」,可是,那只是養成「說謝謝」的習慣,並不是誠心感謝。那麼,若不是出於誠心的感謝,其實,就沒有讓受感謝的人「增值」(甚至,有可能在說「感謝」的時候,內心其實是「看輕」對方的);所以,今天要談「感謝」,主要是要思考「如何誠心感謝?」而,對於如何誠心感謝,本文要分兩個層面:1.如何能『誠心』感謝那些為我們付出的『人』?2.如何能『誠心』感謝賞賜恩典給我們的『創造主』?

 

2.對我們付出的人,如何誠心感謝?

要思考這個問題之前,先講一個「知恩才能感恩」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博士班剛畢業的青年……。那麼,從學校畢業之後,他去應徵某一間化妝品公司的主管。因為他的學識很好,所以,順利地通過一關又一關的考試;到了最後一關,是董事長親自面試。那麼,董事長從青年的履歷發現,他的成績非常優秀,從小學到國中都是資優班,高中到大學也都是讀第一志願的明星學校;大學一畢業,隨即進入研究所念碩士。
董事長看了青年的履歷,就問他:「你從來沒有打工過,是你的父親為你付學費嗎?」青年:「父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不在了,是我的母親替我付學費的。」董事長:「你的母親在那裡高就?」青年回答:「我母親是替人幫傭、洗衣服…」董事長聽了,就要求青年將雙手伸出來;她一看青年那雙白白嫩嫩的手,便又問他:「你幫母親洗衣服嗎?」青年說:「從來沒有,因為,媽媽要我專心讀書,其他都不要管……」董事長聽了,拿出一瓶保養手的乳液,對青年說:「這是公司的產品,請你回家後,為你的母親洗手試用…;明天上午,你再來見我。」
聽到董事長叫他明天再來,青年認為自己錄取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回到家以後,他高高興興地要給母親洗手。媽媽感覺奇怪,不過,既然是董事長的要求,就伸手給孩子來洗。於是,青年捧了一盆溫水來,開始替母親洗手;不過,漸漸地,他的眼淚掉下來了。因為,這是他第一次發現,媽媽的雙手非常粗糙,還有傷口,在碰到水時還疼得發抖。這位青年,第一次體會到:母親就是用這雙有傷口的手,每天替人洗衣服、打掃,為他來付學費;所以,母親的這雙手,就是他拿到學位的代價。
那位青年,幫母親洗完手後,請媽媽去客廳坐,自己默默地把母親那天要洗的衣服都洗了。那天晚上,青年陪母親聊天,聊了很久很久…。第二天早上,青年去見董事長。董事長就問他:「昨天回家,有幫媽媽洗手、試用保養品嗎?」青年回答說:「有」。董事長說:「嗯,那你有什麼感想?…」青年的眼眶漸漸紅了,低頭說:「我想,要和母親一起勞動,才知道母親的辛苦;知道母親的辛苦,才會懂得感恩…」董事長聽了,很高興地說:「我要找的人才,不僅要有學識才能,更要懂得感謝別人…你被錄取了!」
董事長接著說:「假如一個人從小嬌生慣養,無法體驗父母或長輩的辛苦;那麼,來公司上班後,可能只會把自己的業績成就擺在第一,而無法體會同事或下屬的辛勞…。這樣的人,很可能會有成就;但是,在他身邊的人,卻可能被看輕,變得沒有價值,甚至受到壓榨;因此,公司裡越多這類的人,對公司是越不幸!反之,像你這樣懂得去知恩而感謝的人,可以讓身邊的人增加價值;那麼,如果公司裡越多會『感謝』的人,整個公司就越來越『增值』…」。
看來,上述的故事,不但再次地提醒我們「感謝帶來增值」的道理,也似乎對剛才的問題-「如何誠心感謝對我們付出的人?」提出了一個可能的解答,即,要誠心感謝別人,就必須「親身體驗」別人為你的付出。也就是說,透過親身經驗,才能「知恩」而「感恩」。當然,這個故事,也讓人想到「孝敬父母,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出埃及記二十章12節;以弗所書六章1-3節);因為,若是從現實生活來看,當孩子知道去感謝父母的辛苦,就比較可能誠心地孝敬父母。如此,受到敬重的父母便會增值,於是,整個家庭價值也跟著提升…;接著,家庭就會比較容易和睦,而,套句古諺,家和則萬事興!
誠心感謝並孝敬父母或長輩,這「家和萬事興」的福氣,其實,是聖經舊約中十誡的第五誡,而,我們知道,從第六誡開始,是「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陷害人、不可貪戀別人所擁有的一切…」;這些,正面來說,就是與身邊或社區中的人互相敬重,也就是耶穌所吩咐的第二大誡命-「愛鄰舍如同自己」。更實際地來說,就是「誠心尊重身邊的人,彼此欣賞或感謝對方的存在價值」。那麼,當社區或社會中的人,能夠互相誠心看重別人的價值,則,整個社會,也會因「彼此感謝或彼此相愛」而增值。人類的社會,若是可以因此增值,則,更進一步地來說,整個世界,也可能因此而恢復「上帝原本創造的美好」!…那麼,既然已經提到「感謝」可能讓整個世界回到美好,以下,也要繼續來思考「如何誠心感謝創造這個世界的上帝?」…

3.如何誠心地感謝賞賜恩典滿滿的上帝?

剛才提到,人與人之間的彼此感謝,是舊約十誡的後六誡,也是新約中耶穌所說的「愛的誡命」之第二條。那麼,接下來要談論的,是「十誡」與「愛的誡命」之前半部,也就是「愛上帝」。不過,為什麼要愛上帝?…其實,只要觀察所生活的世界,很容易發現「這個世界有一位創造的主,並且,那創造主是愛所創造的萬物」;若是不然,世界怎會如此奇妙地適合人與萬物生活?海洋與陸地之間怎會如此平衡地分開?動物對氧氣的需要與植物對二氧化碳的利用,怎會如此奇妙地互相效力?…
創造世界的主,將世界創造得如此奇妙,讓魚類可以生活於水中,讓人類與其他動物可以生活於陸地,讓鳥類可以飛翔於天空…;上帝奇妙的創造當中,讓人看見「上帝愛這個世界」。而,因為上帝愛這個世界,所以,我們也應該以「愛上帝」來回應上帝對我們的愛。剛才提到,對於為我們付出的人,無論是父母、長輩、以及身邊的人,若是我們可以知恩,就可以誠心感謝;那麼,如果我們去「認識」上帝所賞賜給我們的恩典,則,我們也可以誠心去感謝那位愛我們、創造我們的上帝。
說到從上帝創造的世界來認識上帝對人的恩典,又想到一個小故事「感恩節大餐的夢」:話說,感恩節快到了,小明每天都滿心期待感恩節的火雞大餐……。正因為太期待了,所以,感恩節的前一天晚上,小明作了一個夢。夢中,小明的媽媽準備了滿滿一桌的大餐,有烤火雞、南瓜派、麵包、雞鴨魚肉……;一切都就緒之後,小明的爸爸就請大家安靜,要謝飯禱告,準備開動。
那麼,小明的爸爸習慣從創世記開始禱告起,因此,他一開口便說「親愛的上帝,感謝祢創造適合萬物居住的天與地,讓土地分享養分給植物,並讓天空有時下雨、有時出太陽,給南瓜、蔬菜、馬鈴薯…生長的條件,又讓植物犧牲自己,成為雞鴨牛羊的食物…」(因為禱告很長,中間部分剪掉…)「求祢潔淨我們桌上的飲食…因為,我們桌上的飲食中,火雞有抗生素、南瓜有農藥、馬鈴薯有重金屬、麵包有化學香料、橄欖油會致癌…」故事到此結束,因為,小明嚇醒了!
一直以來,人類生活於上帝所創造的世界中,將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take it for granted)」;所以,人類不珍惜自然的產物,破壞互相效力的萬物,誤以為「只要是我喜歡,什麼都可以做」。於是,在「看輕上帝創造的美意」之際,人們不再敬畏上帝,不再看重上帝的創造。接著,人類誤以為自己可以搶奪上帝的榮耀;所以,海洋、土地與天空被污染了,動物與植物被不自然地改造或被隨意地用藥…。
有人說,只有失去過,才懂得珍惜!其實,對於上帝的感謝,似乎也是如此。今天,人們開始意識到,我們正在失去上帝所創造的美好;因此,有愈來愈多人,開始會去感謝並尊重上帝的創造。事實上,「失去,才懂珍惜」,也像是美國感恩節的原本意義,即,那些清教徒們在受逼迫、漂流逃難、經歷飢荒、努力求生之後,才更能誠心地在豐收中感謝上帝,並與鄰舍彼此分享食物。當然,如果要將美國感恩節的意義,進一步地回來聖經來看,則,今天的經文尼希米記十章,讓人知道:以色列百姓也是經歷過「國家滅亡、受擄歸回」,才會在失去一切以後,誠心感謝上帝對他們的愛。那麼,接下來,我們來看以色列人在失去又重新體驗上帝的愛之後,所付出的誠心感謝上帝之行動,也以他們的行動,來作今天的結論。

4.結論:獻上初熟的果子!

尼希米記第十章中,以色列百姓對上帝的感謝行動,是「蓋印,與上帝立約」。那麼,在蓋印立約之前,在第九章,他們回顧了上帝在過去對他們的愛,即,那些發生在出埃及、曠野中、迦南地、以及受擄歸回與重建聖殿的事件,然後,他們感謝上帝,與上帝立約。那麼,立約內容很多,其中包括記載在尼希米記十章32-39節的一部分,該部分主要是「以『奉獻』來『表達』對上帝的感謝」;至於奉獻的內容,包含:v32-33固定為聖殿經常費奉獻;v34分工事奉;v35-36初熟的土產、果子、兒子與牛羊;v37十一奉獻(v38提到奉獻要有記帳徵信機制,還有,利未人本身也要十一奉獻;v39則提醒利未人要好好地管理百姓的奉獻)。
在受擄歸回,經驗失去的苦難之後,以色列百姓總算知道了上帝的恩典,並且因為知恩而能夠誠心感恩。那麼,對於他們感恩的行動,若是要更簡單地說,就是「獻上初熟的果子」!何謂「初熟的果子」?在舊約尼希米記中,獻上初熟果子,是指將每年的第一份收成,先奉獻給上帝。這,看起來是一種有信心的奉獻,因為,若是沒信心,就可能會擔心「第一份收成奉獻了以後,不知是否還有如此的好收成?」之風險。
當然,獻上第一份收成的記載,也在雅各書一章17-18節出現,不過,在此所獻給上帝的,已經不單是物質或身外之物的奉獻,而是更進一步地說:要將自己(包括內心與行為)都分別為聖,誠心奉獻給上帝。多數釋經參考書都會提到,雅各書強調「信心與行為要相稱」,意思就是「有好行為的人,不一定是真正有信仰或信心;但是,沒有好行為的人,往往是沒有信仰或信心」;其實,從雅各書的強調,或許也可以說「獻上初熟果子的人,不一定是誠心感謝上帝;但是,不願意獻上初熟果子的人,很可能是尚未明白上帝的恩典」。
總結來說,對人,若是知恩與感恩,會讓人誠心感謝並尊敬別人;比如說,對父母誠心感謝,就會有實際體貼父母的行動。而,對上帝,若是知恩感恩,就會誠心感謝創造主,也會珍惜上帝所創造的世界,包括:愛惜天然資源、拒絕去做黑心的產品…。那麼,進一步來說,特別是對基督徒而言,若是真正認識上帝的恩典,就會有相稱的回應行動;即,會有獻上初熟果子的實際行動,以此來誠心表達對上帝的感謝。因此,願上帝幫助,讓我們獻上初熟的果子,也願上帝幫助,讓我們誠心感謝身邊的人,更感謝創造天地的天父上帝,讓上帝所創造的世界,因為「感謝帶來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