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感恩的人活在天堂 — 戴智彰牧師

  • 戴智彰牧師

聖經:代下二十九章31-33節;詩篇三十篇4-5節 

◎前言

許多人對人生的看法是悲觀的,「誕生的時候哭泣,活著的時候抱怨,死亡的時候絕望。」悲觀主義哲學家叔本華(Schopenhauer, 1788-1860)曾說:「我們很少想到自己所擁有的,卻總想到自己所沒有的。」因此,我們活得不快樂也不滿足。如果我們能學習「凡事」感恩,甚至「煩事」感恩,我想生命會活得很不一樣。如同保羅所說:「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5:16-18)。

◎體驗患難的真義

西塞羅(Marcus Cicero, 106- 43 B.C.)是一個政治家,又是一個哲學家,他的傳世作品可分為四種:演說、書信、詩歌與專著。而專著又可分成修辭學、神學、認識論、政治學與倫理學五類。西塞羅在年老時仍維持年輕心靈,在體力衰退之時,仍保有智能活潑的朝氣活力。秘訣在於他總是能夠「從消極事物中透視積極意義」,「從負面的人生經驗中體會正面的人生價值」。

在《荒漠甘泉》中曾提到名佈道家司布真牧師(Charles Haddon Spurgeon)的師母對於患難的體驗。雖然,我不清楚她受到何種的痛苦,只知道這個傷痛是關於她的孩子,甚至也影響了她的服事工作。但她的體會,讓我深有同感。

有一天晚上,她獨自在椅子上休息,雖然室中很光亮,但是心靈中有一層黑暗籠罩著,在傷痛中的她,憂憂愁愁地自問說:「為甚麼我的神如此待祂的孩子呢?為甚麼祂一直把銳利的痛苦加給我呢?為甚麼祂應許纏綿的軟弱來攔阻我去事奉祂呢?」

這些使她煩惱的問題立即有了答覆,而且,答覆她的是一個特別的聲音。在寂靜的室內,她聽見一聲清晰悅耳的聲音,很像窗邊知更鳥的叫聲。但在這樣的寒夜裡,哪來的知更鳥。

心裡正納悶的同時,那聲音又出現了。這才發現,原來是壁爐中一根橡樹枝,正被猛烈的火焰燃燒著,從裂口中發出那個好聽的聲音來!

司布真師母因著這個景象得到了一些感想,也賦予它一些寓意:當這些樹枝嫩綠青翠的時候,許多鳥兒曾在樹枝上嬉戲歌唱,許多年下來,樹枝把那些歌聲蒐集在枝幹裡面。後來它漸漸老了,也漸漸變硬了,那些聲音便永久被封在樹枝裡面了,一直到今天烈火燒開了它堅硬的外表,它內在的音樂被釋放出來。

照樣的,神用痛苦的火焰燃燒我們,原是要從我們釋放出心中讚美的歌聲來,叫我們的神得著榮耀!藉著這樣的體會與看見,她得著了真實的安慰。

◎恩典的殺手-自私

猶太人流傳著一個故事,有一對貧窮的猶太人,務農為生,但生活困難,無依無靠,而且因為膝下無子,心裡沒有寄託,因此日夜哀聲嘆息,經常禱告求神憐憫。

有一個晚上,神垂聽了他的禱告,派了天使在他夢中顯現,對他說:「神的恩典臨到你了,祂過去祝福你祖先亞伯拉罕,今天也樂意祝福你。你可以求三件事情,神必應允。唯一的條件是你所求的,神要雙倍賜予你的鄰居。」

天使離開後,他也醒了。搖醒太太,倆人雖是半信半疑,但還是決定試一試。經過討論,想想該先解決生活的問題。算算,要是有一千隻羊,下半輩子的生活應該就不用愁了。他們決定要祈求的第一件事是一千隻羊,夫婦倆於是一齊禱告求神賜給他們一千隻羊。

次日早上起床,打開窗戶,看到一千隻活潑漂亮的羊,有坐著,有躺著,有站著,倘佯在房子四周。夫婦倆真是喜出望外,急忙跪下來,感謝讚美神。當天一直到晚上,兩人都沐浴在喜樂中,感謝神真的應允了他們的祈求。

第二天,農人想到應該要圍籬笆,保護剛獲得的財富。於是愉快地一路唱歌到屋後半山坡頂,探查牧場地形。

這時聽到另一邊山坡下也有羊叫聲,仔細一看,是一群羊在另一半的山坡下,算算大概有兩千隻,看樣子是他的鄰居剛獲得的兩千隻羊。看到他鄰居臉上洋溢著一片喜樂,好像正忙著圍籬笆呢。

笑容突然從農人的臉上消失了,嫉妒的念頭佔據他的心。「憑什麼鄰居該享有兩千隻羊呢?為什麼還比我多一千隻?」越想心裡越不是滋味,回家後甚至氣得晚飯都吃不下,覺也睡不好!

雖然心有不甘,但他想起天使說他可以祈求三件事情,心裡總算又開心了一些。他想起他一直最渴望的就是孩子,於是他重新感謝神賜給他一千隻羊,也禱告祈求神賜給他們孩子。

他明白上帝的應許必能實現,因此,當他知道太太果然懷孕時,並沒有太詫異。但是接下來的幾個月,兩個人非常興奮,心裡充滿著將要為人父母的喜悅。現在他們的生活富裕,兩人也全心準備迎接嬰孩來臨。到了臨盆那一天,農人可真是興奮到了極點。

第二天是安息日,農人一早到會堂,在會眾禱告過後,站起來把他的好消息分享給大家。只是他還沒有坐下來,就看到鄰居也站起來說:「神的恩典真是臨到我們這村莊了,感謝神,昨天晚上讓我們得了一對雙胞胎。」農人一下愣住了,喜樂的心,一下就被憤怒和怨恨取代了。

到了晚上,他的心情仍是憤憤不平。直到夜深人靜,農人於是做了第三個要求,他說:「神啊!求你挖掉我一隻眼睛!」這時天使出現了,問說:「亞伯拉罕的子孫啊,為什麼會有這麼可怕的要求呢?」 農人在憤怒地回答說,「我不能忍受看到我的鄰居比我富足。我寧可犧牲一半視力,來讓我的鄰居永遠看不到他所擁有的,我才會心滿意足。」

經過一陣可怕的沉默,農人抬起頭來,看到的是哀傷的天使滿眼淚水,說道:「亞伯拉罕的子孫啊,為什麼要把祝福變成傷害呢?神是不會答應你的要求的。不是神不守信,而是神的祝福是要彰顯祂的恩典。愚蠢的人啊,你把悲哀帶給你自己,還傷神的心呢。」

其實我們所擁有的已經夠多了,只是我們不能接受別人所擁有的比我們還要多。結果,我們不但不會為所擁有的感謝神,甚至為了別人所得的豐盛憤憤不平。我們似乎是「見不得別人好」!羅馬書12:15說:「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如此看來,「與哀哭的人要同哭」或許比「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要容易多了。

◎走過惡夢,心感恩

2003年10月的《好消息月刊》曾刊載林奐均的成長故事。她是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的女兒,林家滅門血案唯一生還者。發生慘案時林奐均八歲,她身中六刀,為了撫平身心的傷痛,林媽媽方素敏女士帶著她遠走美國。

林奐均回憶說:「那一次的打擊,對我而言是一個很深的傷害,兇手有一天就這樣闖進我家,還毫不留情的殺死我心愛的家人,我自己當時也被刺傷了。直到事發一年,媽媽才告訴我奶奶和雙胞胎妹妹過世的消息。奶奶在被兇手刺殺時,我親耳聽到她口中呼喚我的名字,那種哀痛、絕望,是難以形容的。得知阿嬤和妹妹已經不在世上時,我的心都碎了,那天我一連哭了好幾個小時,心中不斷地浮現我和她們相處的畫面,而在我哭完之後,當時年紀小小的我下了一個決心,就是我永遠都不要再哭了。所以九歲之後,我就沒有流過一滴眼淚。」她堅強的活著,任何事都埋藏在心底,不要被別人看見,為自己築起一個又高又厚的圍牆。

她說:「我常躺在床上想著兇手的模樣,甚至想長大後,一定要親手殺了這個混蛋。後來,我逐漸適應美國的生活,仗著有一點小成就,就更傲慢自大,心中盡是堅硬、黑暗,充滿苦毒。」

一直到高中,林奐均因為認識主,才開啟不一樣的人生。「高中的時候,上帝進入我的心中,從那時我才認識何謂真正的愛與寬恕。」她自認是一個幸運的人兒,奐均說:「是祂仁慈地先選擇了我,我是何等的幸運!」

「每當人家在介紹我,說我是『受難者』的時候,我總會以為是在說別人,彷彿跟我一點關係也沒有。」在旁人眼中,奐均的命運何其不幸,但她卻覺得因為發生這樣的事情,上帝差派了許多天使在她四周,給她更多的關愛和禱告,讓她擁有比一般人更多的愛。

離開台灣20年,她與先生Joel Linton決定回台定居,因為他們對台灣有宣教上的負擔。目前,兩人和其他兩對夫婦,一同在台北開拓教會,取名為「希望教會」。前不久,奐均出一張專輯CD,她說:「這張專輯我和Joel整整禱告了四年,衷心期盼聽過專輯的人,都能從中得到希望和力量。」
聖經中記載希西家王對著百姓說:「你們既然歸耶和華為聖,就要前來把祭物和感謝祭奉到耶和華殿裏。」會眾就把祭物和感謝祭奉來,凡甘心樂意的也將燔祭奉來。會眾所奉的燔祭如下:公牛七十隻,公羊一百隻,羊羔二百隻,這都是作燔祭獻給耶和華的;又有分別為聖之物,公牛六百隻,綿羊三千隻。(代下29:31-33)希西家要求百姓作出行動的回應,百姓也確實地獻上給耶和華的祭物。

奐均曾經帶著傷痛與怨恨離開故鄉,如今,她帶著寬恕與感恩回到故鄉。她希望改變她一生的信仰,能改變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她以行動回應了上帝的愛,把自己奉獻給這塊土地。

◎結論

記得悲觀主義哲學家叔本華(Schopenhauer, 1788-1860)所提醒的嗎?「我們很少想到自己所擁有的,卻總想到自己所沒有的。」

或許我們面對空前的災難,有如上帝對著我們發怒一般,即使如此,詩人也勉勵我們:「耶和華的聖民哪,你們要歌頌他,稱讚他可記念的聖名。因為,他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詩30:4-5)。

「神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多看看神的恩典,學會過感恩的生活。因為,「會感恩的人即使身處地獄般的環境,也像活在天堂;愛抱怨的人即使給他天堂般的款待,他的心卻仍困在地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