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恩將「酬」報的再思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經文:詩篇一一六篇 18-19 節; 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 18 節

引言:

歡迎好鄰居,高雄市新興國小師生前來本會參與「感恩節」的禮拜, 同時藉此表揚與頒發獎學金給予品德優良的學生。願主賜福新興國小所有的師生,以及獲獎的同學和家長!

每年十一月的最後一個禮拜天,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所定的「感恩節」。 長老教會設立此一主日的目的, 從「信仰與教制委員會」所發行的《教會禮拜與聖禮典》手冊第柒項「感恩節禮拜」之 引言:「 感恩節禮拜,是為喚起信徒對上帝感恩圖報的心。過去在農業社會時代,信徒將五穀、蔬果及家畜帶到聖殿獻給上帝,表明對上帝的感謝。如今雖是工商時代,我們仍應有這種精神,為上帝所賜給我們的才幹與恩典獻上感謝。 」可以得知 。 端見, 基督教不單只是一個講求愛、公義與和平的宗教,同時也是一個感恩 的信仰團體。基於此,本文將以<恩將「酬」報的再思>為題作為分享,好讓大家能再次思考「感恩」的重要。

本文之所以在主題後面加上「再思」兩個字,乃 2001 年感恩節時,我 曾以<恩將「酬」報>為題分享過,亦曾在 2002 年所出版的拙著《存在價值的肯定》 一書當中登錄過這篇文章。今再次引以為題,並以不同的內容提出分享,乃要藉以喚起大家進一步思考「知恩與報恩」的重要。因從聖經 中的詩人藉由詩詞向上帝的告白與對百姓的呼籲所言:「我要以感謝為祭獻給你,又要求告耶和華的名。我要在他眾民面前,在耶和華殿的院內,在耶路撒冷當中,向耶和華還我的願。你們要讚美耶和華!」(詩篇一一六篇 18-19 節)以及保羅在其致 帖撒羅尼迦教會 的書信中所提醒我們的話: 「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裏,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 前書五章 18 節)足以見著,「感恩與酬謝」不但是上帝所定的旨意,也是人生在世不可或缺的功課,更是基督徒應有的信仰態度。

一、 是酬,非仇

感恩節之歷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由於過去已經談論多次,於此不再多說,只簡單回顧。宗教改革後的十七世紀初, 英國清教徒 (Pilgrims) 為了堅持信仰、躲避迫害,由清教徒領袖威廉 ‧ 佈雷德福( William Bradford,1590-1657 ) 帶領 102 位基督徒,於 1620 年 9 月 6 日 , 搭乘一艘 180 噸 重 、 90 英尺 長的木製帆船「 五月花號」 (The Mayflower) ,歷經六十六天險惡的航行,於 1620 年 11 月 21 日 抵達今美國麻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上岸 之後,正逢寒冬,物資缺乏,加上疾病蔓延,有近半數的清教徒客死異鄉。 絕望之時,幸得上帝的保守,以及 印地安人在生活上的協助 ,才得以絕處逢生 。

隔年,也就是 1621 年的 11 月, 清教徒為了感念上帝的保守及印地安朋友 教他們建屋、狩獵、捕魚、種菜、飼養火雞, 使他們能很快的 適應當地環境,因而 特地 舉行感恩禮拜,還大擺火雞宴,與印第安人舉杯同慶。此後, 清教徒每年都會舉行感恩盛會,並食用火雞肉,藉以紀念和感謝 上帝對待他們,如同以色列百姓出埃及時,降下嗎哪和鵪鶉養食一樣。

清教徒與印地安人 如兄弟般的情誼,一直持續了將近 50 年之久。可惜的 是,感恩節的背後,卻曾有過一段後到的移民將清教徒「恩將酬報」的「感恩」, 轉換為「恩將仇報」的「奪取」之傷痛歷史,每當憶起,就會令人感嘆不已!其因,乃繼清教徒之後,來自歐洲的移民陸續湧入,後到的新移民竟以自己文明為傲,歧視輕蔑當地的印第安人,還反客為主,用哄騙的手段謀取利益,全然忘卻第一批上岸的清教徒,受惠於印地安人時,用「恩將酬報」的行動,向他們發出「感謝給予」( Thanks Giving )的感恩之聲,反將你不「給予」 ( Giving ),我就強行「拿取」( Taking )的「恩將仇報」之態度對付印地安人。 因著後到移民的忘恩負義,及其所組成的「政權」對印地安人不公平的待遇,使得印地安萬帕諾亞部落的菲力浦酋長( Chief of the Wampanoag Indians ) 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與族人共同揭竿起義,反抗英國人在北美殖民地新英格蘭地區的嚴酷統治。

這一場發生於 1675-1676 年間,因土地、主權、資源、族群、尊嚴、信仰、 文化而起的戰爭,被稱之為「菲力浦國王之戰」( King Philip’s War )。 當印第安與白人殖民者戰爭時,安萬帕諾亞部落的菲力浦酋長曾發出一句視死 如歸之語:「拼必死之命,殉必亡之國。」( determined not to live until I have no country )。最終,菲力浦酋長還是在白人「恩將仇報」的情況下, 命喪殖民者之手。如此的結局,使得菲力浦酋長的父親,也就是老酋長 邁斯色以( Massasoit )和清教徒移民所建立起來的美好關係徹底瓦解,進而蒙上一層揮之不去的歷史傷痛和陰影。

走筆至此,不由得令人想起,用史詩方式所拍攝,敘述日本統治台灣期間,因高壓統治,引發賽德克族群起反抗的《賽德克‧巴萊》這齣電影中,領導族人對抗日軍的莫那魯道頭目所說的話: 「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 ! 」 賽德克巴萊可以輸去身體,但是 一定要贏得靈魂。」基本上, 莫那魯道頭目所說的 這 兩句話, 與印地安 菲力浦 酋長對抗新移民時, 所發出的視死如歸之語,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儘管兩者的政治、歷史時空背景全然不同,然因外在壓力,而從內心所發出的「語言」,卻是如此類似。

雖後到的殖民者使出「恩將仇報」的手段對待印地安人,但第一代 清教徒移民的後裔,始終存感恩的心,皆會於每年的十一月齊聚一堂,感謝上帝的保守與帶領,同時感念印地安人對祖先的伸出援手。

此一美好的傳統,直到 1789 年美國獨立,第一任總統喬治 ‧ 華盛頓就任後,為 鼓勵美國人發揚清教徒感恩的精神 ,乃正式宣佈每年的 11 月 26 日 為「感恩節」。 到了 1863 年,第十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上任後, 把感恩節的日期更改為十一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 1941 年,美國國會更進 一步立法,以法令形式規定每年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為「感恩節」,以迄至今。

「感恩節」的英文稱為 Thanksgiving Day 乃眾所周知,然從字面 可以看出,「感恩」除了要從內心發出真誠的「感謝」( thanks )之外,還要對於所要感謝之事,用行動「回饋、付出、給予」( giving )。

二、 是給,非取

1960 年代的「國民學校國語課本第九冊第十五課」,有一篇名為<義勇 的漁夫>林添禛捨身救人的真實故事,凡 1956 年以後出生,在台灣受過小學教育的人,對這一則故事應不會感到陌生,讀過的人,無不深受感動。 個人在小學時代,也曾讀過這一課的課文,其課本原文如下:

民國五十三年三月十八日,在台北縣風景區野柳的海濱,有一隊 國立台灣大學的學生,到這裏來郊遊;其中有一名叫張國權的,在海邊一塊大石上攝影時,不慎失足墜海。他本來是個會游泳的人,在這波濤洶湧的海上,還能夠載沈載浮的掙扎待救。可是正當漲潮的時候,一陣陣的巨浪,把他捲得越來越遠。這時岸上的同學,群呼救人。然而沒有一個人敢跳入這咆哮的大海中去。

正在危急萬分的時候,突然有一位漁夫,帶著一條救人的繩子飛奔過來, 從大石上一躍而下,奮力向前游去。怒吼的海浪,一次又一次,把他埋在浪中;他卻一次又一次,從浪中掙扎出來。這時,岸上的人,一個個靜默無聲,心裏都在為他祈禱。

這個勇敢的漁夫,推波排浪,接近了危急中的張國權,向他伸出 援救的手;可是一個巨浪湧來,又把他們分開。漁夫再度向張國權游去, 又是兩個巨浪阻住了他。漸漸的,他游泳的速度緩慢了,顯示出他的體力已經不能支持;而張國權卻被浪捲得更遠,身體浮出來的次數也更少了。漁夫 再一次的努力,不料又被一個更大的浪捲了下去;當他再從水裏冒出來時,已經看不見張國權的蹤影了。

漁夫知道救人已經絕望了,就轉身向岸邊游來,他喘息在寒冷的海水中,表現出失望的神情。他已經無力再和惡浪博鬥了。不料一個巨浪襲來,把他捲去,從此,再也不見他露出海面了。

岸上的人,不約而同的發出一聲沈痛的驚呼,這驚呼竟成為這個義勇漁夫的悼歌,可憐,他竟這樣的永不回來了。

漁夫死了,他遺下白髮的老父,孱弱的妻子,還有七個年幼的孤兒。他為著救人,奮不顧身的犧牲了自己。這充份的表現了他的仁義、勇敢和捨己為人的精神。這種偉大的精神,將與日月爭輝,永遠為世人崇敬。

這個漁夫是誰?他就是台北縣萬里鄉的林添禎。

如上述課文所示, 當時年僅三十七歲的林添禛,在 野柳 看到有人落海,奮不顧身,犧牲救人的故事,經過媒體報導,因而感動社會各界,甚至受到 政府高層的關注,連當時的總統蔣介石,也在感動之餘,下令將林添禛的義舉 納入小學課本,並特別交代要 豎立 銅像, 以茲紀念 ,好讓學子作為楷模。從那時起,野柳風景區及矗立在岸邊的林添禛銅像,便成了當時學校畢業旅行的熱門景點,進而使得有著豐富的海蝕地形, 景觀奇特, 本 就常吸引國內外觀光客前來旅遊的野柳風景區更為熱絡。

當時,社會各界眼見 林添禛的太太 林陳雲女士,要獨力扛起一家十口的 重擔,處境相當艱困,因此,慷慨解囊,幫助林家的人非常多,指定要給 林家遺族的捐款,大都由報社轉寄,政府也特別撥出國有土地供林家蓋房子。 當年屬於特許行業的瓦斯行,政府也特准 林添禛的太太 林陳雲女士在野柳獨家開設,其幼小的孩子,亦獲政府安排,到華興育幼院就讀。

林添禛捨身救人的故事發生 至今,已經過 47 載( 1964-2011 ),隨著時間的飛逝, 若不再提起,已經逐漸被人淡忘。雖是如此, 47 年前,當年才五歲的 林添禛 五子林志輝,一直沒有忘記母親生前對他的交代:「咱做人要知恩 圖報,當年很多好心人捐款,若無他們的五十、一百,咱一家人不知會變 怎樣;房間裡有好幾本捐款人的信件,你有機會要幫我說一聲道謝。」為遵行 母親的遺命, 2011 年 11 月 2 日 ,林志輝捧著母親所留下來,約有一百多封捐款恩人的信件,展開尋恩之旅,所為的,只是想親自向恩人當面道一聲「謝謝」!

雖然林志輝第一天的尋恩之旅,因時空的轉換,並未遇到任何一位 恩人,但他還是決定要全台走透透,當面向所有捐款者致謝。或許,林家 遺族遲來的「道謝」之語,只有短短的一句話,但卻足以表達出林家對恩人 無限的懷念和感恩。基本上,林家遺族所展現出的行動,實有如台灣 俗諺所說的:「 食果子,拜樹頭;食米飯,敬鋤頭。」「食人一口,報人一斗。」「食人一斤,嘛著還人 四兩 。」的確,能感恩他人的人,也等於美化了自己。

任教於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羅伯 ‧ 艾曼斯( Robert Emmons )教授,除了是當代「正向心理學」( positive psychology )思潮的優秀學者之外, 他還是當今世上對於「感恩」有著深入研究的年輕學者,他將史懷哲之名言: 「感恩是人生的密碼」付諸嚴謹科學的實驗。其研究結果不但深受學界肯定,美國諸多報章和雜誌,還紛紛報導他的研究成果,而受到世人的矚目。

羅伯 ‧ 艾曼斯在其鉅著《愈感恩愈富足》   ( Thanks! : How the new science of gratitude can make you happier )一書當中肯定的指出:「 感恩是一種攸關快樂的元素, 感恩不只是一種態度,還是一種情緒、心情、道德、習慣、 動機、人格特質、因應對策、甚至生活方式。」就連該書的中文翻譯本之 推介者,任教於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本身也是癌症患者的趙可式教授,在書中的推薦詞中,就不諱言的指出:「現代人大多感覺不快樂、不幸福, 在順境、富有、健康時,不知感恩、不滿足;一旦遭逢逆境、貧困、疾病時,更是怨苦,常常一生就如此荒度。我的專業是照顧末期臨終病人,屢見有些病患在全身器官敗壞、面臨死亡時,仍能『謝天、謝地、謝人』,懷著滿足與幸福的微笑安息,足見人生在世,實應學會時時處處感恩,否則到了臨終那一刻才來改變人生態度,已是來不及!」

是的, 「感恩」是一種攸關快樂的元素, 也 是一種對人生抱持肯定的態度。只可惜,人常忘卻感恩的重要,才會造成許多吃台灣米、喝台灣水、 享受台灣福利的人,對台灣抱怨連連,甚至在國外批評台灣,看到這些人的「恩將仇報」之舉,實教人難過!

個人曾在拙著《存在價值的肯定》一書當中談論過,生活在資本主義與民主政治的現代社會中,因權勢與利益所趨,使得人常在「緊抓」與「攀比」的思緒中,呈現出 COC :「算計」( Count )、「自我」( Own )、「控制」( Control )的心思和作為,而使得只知 COC ,不知 SGS :「分享」( Sharing )、「給予」 ( Giving )、「服務」( Service )之道理的人比比皆是。就是因為 COC 的「效應」, 才會使得 21 世紀的人類社會出現一連串經濟的風暴、貧富的懸殊、政治的惡鬥、人心的不安、社會的混亂。

結語:

當人能凡事知足、凡事感恩,並對恩人「感恩酬報」,實踐出 SGS 的信仰作為時 ,上帝必會賜那超過人所意想不到的平安和福份,給予那實踐 SGS 的人 ,因為上帝的話語:「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 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 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四章 6-7 節)已經給予我們肯定且明白的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