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恩典的記號 — 路加福音二十二章14-20節,腓立比書二章5-11節 — 謝克岳牧師

  • 謝克岳牧師

聖經:

路加福音二十二章14-20節

14 時候到了,耶穌坐席,使徒也和他同坐。 15 耶穌對他們說:「我很願意在受害以先和你們吃這逾越節的筵席。 16 我告訴你們,我不再吃這筵席,直到成就在 神的國裡。」 17 耶穌接過杯來,祝謝了,說:「你們拿這個,大家分著喝。 18 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等 神的國來到。」 19 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也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20 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約,是為你們流出來的。

腓立比書二章5-11節

5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6 他本有 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 神同等為強奪的; 7 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 8 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9 所以, 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 10 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 11 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

壹、前言

本主日是教會節期中的棕樹主日,是記念耶穌,以大衛的子孫、榮耀君王的身分,在門徒與群眾的陪伴下,騎驢進入聖城耶路撒冷。在途中,眾人高喊:「奉主名來的王是應當稱頌的!在天上有和平;在至高之處有榮光。」

耶穌凱旋入城後,就進入祂在世的最後一週,經歷了受審、受死與復活。在此,個人要以路加福音22章所記載,耶穌與門徒所吃的逾越節宴席,也就是我們熟知「最後的晚餐」之敘述,作為「恩典的記號」這個信息主題的內容分享。期待,藉由此主題,讓我們預備心進入受難週,從中省思我們與主的關係。

貳、本言

一、邀約中看見和好與祝福

神恩典的第一項記號,為:在主的邀約中看見和好與祝福。路加福音22:14-16,耶穌邀請門徒一同吃逾越節的宴席,內容為:時候到了,耶穌坐席,使徒們也和他同坐。耶穌對他們說:『我非常渴望在受害以前和你們吃這逾越節的宴席。我告訴你們,我不再吃這宴席,直到它實現在上帝的國裏。』耶穌是帶著極為強烈的願望,向與祂最為親密的學生們,提出邀約。

邀約,是對所喜歡的人一種情誼的表達,在中東地區,與人同桌吃飯是一種平安、信任、友誼、饒恕的保證耶穌邀請祂所愛的跟隨者,同享宴席,呈現一項重要意義:在表達情誼的過程中,進行生命的分享。

對於猶太人來說,守逾越節的宴席,是為了記念第一個逾越節,當以色列享用宴席,吃飽喝足,有了足夠的力氣後,就開始長途跋涉的旅程,走出捆綁他們的埃及,進入應許之地。通過宴席,重述神大能的拯救。在一同吃喝中,歷史的事件,重新回顧;身分的認同,再度凝聚。通過守逾越節,使猶太人把出埃及事件,涵蓋在回顧過去、立足現在、展望未來三個時間向度裡面。

同樣的,耶穌把逾越節的晚餐,賦予新的意義:「耶穌,神的羔羊,以祂的受苦,來除去世人罪孽。」耶穌用祂的話語和行動邀請我們,參加祂的宴席,從這當中領受祝福,得著關乎靈魂和生命的祝福。

由此處,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基督恩典的邀約,是要我們與祂的生命一同有分。耶穌成為祭物,獻上自己的肉和血在十架上,成為我們的贖罪祭,化為我們的救恩。耶穌基督賞賜給我們被贖回的生命、救恩臨到的生命。祂也希望我們的生命,能在這恩典的宴席中,與祂、與所有屬祂的肢體,有生命的相通。

我們是否還記得,第一次領聖餐時的心情?相信,對許多人來說,初次領聖餐是有著滿心期待和深切感動的雙重情懷。期待的是,我們受到教會的接納,成為正式的陪餐會員,有分與主、與兄姐一同坐桌;感動的是,藉著領受餅與杯,體會到主耶穌的愛,祂願意愛我們到底,為我們犧牲。這樣的期待和感動,提醒我們,神真的很愛我們,對我們真好。祂希望我們在祂恩典的宴席中,領受祂無比的愛,也能夠彼此相愛。

這個月教會訂定的主題為:團契月。潘霍華牧師在《團契生活》提及過,主的晚餐與團契之間的關係。他說:「領聖餐的日子是信徒團契歡欣的日子。內心既同神及弟兄和好,會眾於是領受基督的身體和寶血,領受赦免、新的生命和福氣。在聖餐中,信眾得以與神和同儕進入新的團契裡。所以聖餐的團契可以說正是完全了信徒的團契。」基督恩典的筵席,不僅帶領我們自己與神和好,也使我們與弟兄姐妹和好。通過耶穌基督身體,與所流的寶血,我們一切的傷害、破裂,在基督裡都已了結。

二、宴席中看見破碎與給予

英國聖公會牧師迪克斯(Gregory Dix),在1948年提出一篇關於「聖餐的形式」的論文,他觀察到聖經的命令和教會舉行的聖餐,在形式上都可分成:「拿起、祝謝、擘開、遞給」四個部分,聖餐禮正是由這四個動作所組成。這同時也出現於耶穌餵飽五千人和四千人的故事裡。雖然這形式並不是迪克斯牧師發現的,以前就有人注意到這四個要素,但他卻是第一位以廣泛的角度去探索其中意涵和關聯的人。

路加福音22:17-20主耶穌在逾越節的宴席中,向門徒說的一段話:「耶穌接過杯來,祝謝了,說:『你們拿這杯,大家分著喝。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等上帝的國來到。』他又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遞給他們,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飯後他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為你們流出來的。』」主的宴席,讓我們看見「拿起、祝謝、擘開、給予」等四要素,這正是耶穌生命的經歷。祂是我們生命的糧,主被拿起、被祝謝、被擘開、被給予,乃是為了拯救我們,並要我們如此行來記念祂。

若是我們要跟隨基督,效法主的樣式,我們的生命也同時要經歷這四個動作,特別當要與主的受苦一同有份時,更要去經歷「破碎」與「給予」。破碎,不是輕鬆容易的事情,是背反人性的,著實會讓人感到痛苦與不適的。

被擘開或是破碎,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把自己脆弱的一面,顯露出來。這是冒險,冒著可能會被嘲笑、譏諷、指指點點、甚至被攻擊或是傷害的風險;同時,也需要勇氣,使人從此不再偽裝自己,或有過度不當的自我防衛,而願意誠實地面對自己,顯出真實的自我。耶穌在十架上的經歷,是極其脆弱的展現,祂衣不蔽體、全身佈滿傷痕的樣子,為世人所見。身為神所愛的兒女,我們也不能逃避我們的破碎,誠如畢德生牧師所言:「在主的桌前,封閉自己和過份自信都是不被允許的。」愛我們的主耶穌,進入我們的內心,打破自傲和自卑之處,為我們開啟通往新生、拯救的門。宴席中的破碎,讓我們得以正視自己、面對自己。華語新譯本對於詩篇51:17,就是以「破碎」作為經文內容的翻譯:「神所要的祭,就是破碎的靈;神啊!破碎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破碎,讓我們有機會、有勇氣在神面前接納自己的不完全、明白自己的有限,按著神所賜予我們的本相,活出真實的自己。通過破碎的靈、破碎痛悔的心,神以大能重新塑造我們的生命。

當生命有了足夠的破碎,才有辦法為神所用,成為更大的祝福,以此分享給更多的人。這正是從基督恩典的宴席中,告訴我們「遞給」在信仰中的主要意義,基督:生命的糧,把自己擘開,然後傳給了每一個飢渴慕義的人。在基督裡,我們領受恩典的餅與杯,與主相通,同時也與所有的聖徒相通。

由此,讓我想到,盧雲神父說過一段雋永的話:「真正的喜樂和內心的平安來自將自己獻給別人。快樂的生命是為他人而活的生命。可是那真理通常是在我們面對我們的破碎時,才發現到的。」團契的精神,就是經過個人的破碎後、群體的破碎後的互相給予。人最深切的渴望,就是互相給予。基督恩典的宴席,就是祂自己成為餵養我們生命與靈性成長的糧食,祂也指示我們要互相分享生命,在基督的愛中,給彼此帶來莫大的祝福與希望。

三、救贖中看見轉化與盼望

我們今天所讀的第二處經文,腓立比書2:6-8,為眾人所知悉「基督頌歌」的前半段內容。道成肉身的基督是如何救贖我們,以此顯明主的順服與祂的愛,經文為:「他本有上帝的形像,卻不堅持自己與上帝同等;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謙卑自己,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基督降卑為人,虛己成為人的樣式,在十架上,經歷了完全的降服與羞辱。

主所重用的僕人,斯托得牧師(John Stott),曾向會眾分享過自己為什麼會成為基督徒,其中的一項理由為:基督的十字架。他說:「如果不是因為十字架,我自己絕對不會相信神。十字架賦予神可信度。因為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就是為我捨命的主!」在我們準備進入受難週之時,我們可思想,耶穌降世為人,進入這有血、有淚、有疫情、有戰爭、有痛苦、有死亡的世界。在十架上,我們的軟弱無助、我們的過犯罪孽、我們的憂慮痛苦,皆由耶穌親自來承受、親自來體會。十架恩典的基本內涵就是「神聖的替代」,通過基督的救贖,不僅顯明了神對我們獨特的愛,也使我們生命的本質,得到更新轉化,並擁有永生的盼望。

個人很贊同魯益師(C. S. Lewis)所說:「在基督裡,有新人類出現,這種新生命開始在祂裡面注入到我們生命裡面。」若不是藉著基督,我們沒有辦法成為新創造的人,並擁有新生命。每一位受揀選蒙恩的信徒都是基督的身體,是基督藉以工作,成就神旨意的有機體。這正是說,我們的生命,需要在基督的團契裡,更新變化與長大成熟。更新變化是因為我們的生命被主聖靈所「重新導向」,能以「基督的心為心」作為調整校對的基準角度、以歸正之後的新眼光,來察覺、體認、經驗,自己與神、自己與他人,自己與萬物之間的關係;長大成熟則是指,當身為基督身體的我們,心智、身量與生命在基督裡日益成長,就能讓主成就更多的工作。

記得數週前,在我講授成人主日學「聖經教我的靈修學」的課程中,有一單元的主題為:「團契夥伴」。團契除了有「共同參與」、「互為夥伴」的基本意義之外,還有在主裡、在信徒間的彼此分享,以及如何同心事奉神與服事人等要素與層面。若是要我用簡明扼要的說法,解釋什麼是團契,我會這樣說:蒙恩受神揀選的人,在基督裡,成為互相倚賴、互相扶持、互相分享,流露出神的愛,並肢體間滿有愛與關懷的生命共同體。

在備課的過程,我一方面研讀教材與主題相關的書籍,一方面提供補充資料給學員們參考,特別把潘霍華牧師在《團契生活》中,關於團契的說明,提出內容介紹,他言及:「團契就是透過耶穌基督,並在耶穌基督裡面那一種甜蜜和諧的生活。」他還指出:「我們惟獨透過耶穌基督,也是在耶穌基督裡,我們才彼此相屬。」潘霍華牧師是以「基督中心論」作為對團契的定義。由此處,我們可以理解到一項重點,基督徒的團契,需要以耶穌基督作為中心,通過祂、藉著祂,我們才能彼此連結、互為歸屬。

若我們的生命、我們的團契生活,都願意與基督的生命、受苦、死亡、復活一同有分,無論是我們的心思意念,或是言行舉止,皆讓耶穌成為我們生活與生命的中心。如此,神所賞賜的慈愛、恩惠與盼望,就能通過我們與神、與人,垂直與水平的雙面向,此「神聖的交往」的互動中來加以顯明。

參、結語

耶穌恩典的邀約,使我們與神、與人能夠再度和好並得到祝福;通過主恩典的宴席,我們與主的生命一同有分;藉由虛己、順服的基督,祂恩典的救贖,我們生命的本質,得到更新與轉化,擁有永生的盼望。耶穌基督為我們流血、捨命,成為我們的救恩,這就是恩典的記號。

願初代教會《十二使徒遺訓》第十章,信仰前輩們在同領聖餐時,所展現出熱情、懇切與盼望的禱告內容,成為我們再思基督恩典的記號之提醒:「主啊,求祢記念,拯救祢的教會脫離一切兇惡,在祢的愛中,使她完全;聚集眾教會在聖潔中進入祢所預備的國度。因為權柄榮耀都是祢的,直到永遠。求主的恩典降臨,讓這個世界成為過去。和散那歸於大衛的神。聖潔的人,到神的面前!不聖潔的,讓他悔改!主啊,願你來,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