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因義堅立,害莫能加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經文:以賽亞書五十四章11-14節
   詩篇六十二篇5-8節

前言:

「因義堅立,害莫能加」一詞,是先知以賽亞針對內憂外患的南猶大國所發出的「希望之聲」。(見以賽亞書五十四章11-17節)因當時的南猶大國處於內憂外患的處境中,情況相當不妙,使得人心惶惶。以賽亞為堅立百姓的信心,乃發出預言,鼓勵百姓只要堅持信仰,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便會因著「信」所展現出來的「義」,而得以堅立,任何內外在的災害和苦難,都不足以造成威脅。

一.怎會安呢?

由於道德的淪喪、治安的敗壞、政黨的惡鬥,加上詐騙集團恐嚇電話與搶劫事件的頻傳,使得我們的社會陷入了一片「水深火熱」中,讓人驚恐不已!

這一兩年來,已經有多位會友私底下找我,哭訴他們被歹徒利用詐騙電話騙取金錢的傷心事。也有不少會友心有餘悸的告訴我,他們行走在馬路上時,被歹徒當街搶走手提袋、錢包和掛在脖子上的金項鍊之事。更有會友接到莫名的中獎通知,高興得要前往台北領獎,家人知道這是一場騙局,奈何在加以勸阻無效的情況下,只好前來教會託我幫忙勸說。

本以為上述這些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然令人意外的是,這些日子,我也接到了多次的詐騙電話,幸好自己已有幾次傾聽過他人受騙的慘痛經驗,同時也在媒體上看過諸多相關的報導,才會提高警覺,沒有受騙上當。話雖如此,還是得小心為妙,因有一位和我相當要好,常替人解決問題的牧師,在接到歹徒的詐騙電話時,一時心慌,仍被騙走了十萬元,使得他的心情「鬱卒」了好一陣子,幸好他是神職人員,情緒很快就調整過來。

最近,我經常前往醫院探視生病住院的會友,看到他們躺臥在病床上與病魔交戰,身體痛苦的樣子,以及照顧之家人充滿無助的表情,著實教人感到相當的不忍。面對這樣的情景,只能藉助信仰的力量,靠著禱告祈求上帝的憐憫與醫治,共同分擔身心所遭受的痛苦。

記得陳播春牧師因病去世的噩耗傳來時,我正好坐在書房的椅子上看書,聽到此一消息,除了感傷外,也使我深刻的感受到人生的短暫與有限。當天晚上躺在床上時,我望著天花板,心中湧現出無限的感慨!心想,陳牧師在德生教會牧會時,也和我一樣,曾於同一張床上睡過,亦曾望過相同的天花板,而且也在同樣的空間生活了好多年。但如今,曾在這間房子居住過的陳牧師已經不在人間,到不同的世界去了!

陳牧師告別禮拜當天,我看到陳牧師的女兒所寫,敘述父親與病魔交戰,肉體受盡折磨,全家人不忍看到父親所受的痛苦,而心痛至極的文章時,我的眼淚不自主的奪眶而出。因文章中的情景,遂使我想到,有一天,我也會和陳牧師一樣,走完人生的道路,回到天上的家,屆時,我至親的家人,也會因為我的離開而憂傷、痛苦。

世界上為何會有這麼多的苦難?上帝又為什麼要讓這麼多的苦難發生?許多人常會在心中產生疑問,想不透的人,還會對於上帝的存在產生懷疑,甚至離開信仰。一天,當我主持完入殮禮拜,與遺族搭車前往火葬場的途中,為關心遺族們的信仰,我藉機叮嚀他們,一定要堅持信仰,雖在外地上班,也不要忘記參與聚會。聽到我的邀請,遺族幾乎都默默的沒有出聲,但此時,遺族中,有一受過高等教育,已經是第四代基督徒的青年,有感而發的道出:「牧師,我已經很久沒去做禮拜了,因我一直無法明白,既然上帝要創造人,那為何又要讓人遭受到這麼多的苦難?此一問題在未得著解答之前,我根本做禮拜做不下去,我甚至還懷疑上帝的存在。」

這位青年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疑問,最主要的原因,乃他的祖父母是人人稱讚的好人,壯年時期,兩人皆相當熱心於教會的服事。晚年時期,卻不幸雙雙中風。生病之後,並沒有一下子就息勞歸天,反而躺在床上痛苦掙扎了十幾年才去世。為了照顧父母親,全家人幾乎費盡心力和所有的積蓄。讓人不解的是,他父親本來壯碩的身材,也因為癌症與病魔交戰了好幾年,去世時,竟只剩下皮包骨!為何像他祖父母和父親這麼好的人,會碰上這種倒楣事?就是遇上如此難以理解的事,難怪他會對於上帝的存在感到相當的懷疑,甚至直呼:「上帝到底在那裡?為何讓這樣的苦難在人間產生?」

二.壞事臨頭

當身體生病、中風、得癌症、發生意外、被偷、被搶、被騙等壞事臨頭時,除了身體會「痛」之外,心理也會相當的「苦」,然而在產生「痛」與「苦」之同時,人們所出現的第一個反應,幾乎都會問:「為什麼是我?不是別人!」緊接著,心中也會湧現出:「我是好人,為何會碰到這種倒楣事!」如此的疑問,自有人類歷史以來,始終未曾改變過。有學者就指出:「將『痛苦』兩個字合在一起,可以說表盡了它的嚴重性,因為有的痛不一定苦,有的苦不一定痛,痛有心靈的痛,也有肉體的痛,苦有心靈的苦,也有環境的苦,把痛苦兩字放在一起,可真謂『痛』與『苦』之極也。」

1981年,有位名為哈羅德.庫席勒(Rabbi Harold S Kushner)的猶太教拉比,以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為題材,出版了一本名為《當壞事臨到好人身上時》(When Ba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的書,造成轟動。書中,哈羅德.庫席勒認為自己是位好人,不但遵守聖經的典章和律例,對待人也充滿愛心,一生所作所為,無不以榮神益人為最高原則。但不知為何,他的兒子卻罹患了一種被稱為「衰老症」的怪病,在群醫束手無策的情況下,痛苦掙扎了將近十年才去世。見到兒子痛苦的死亡,使得他心灰意冷,開始懷疑起上帝的能力,因而寫了這一本書。書中,哈羅德.庫席勒雖寫了許多勵志性的勸勉,也提出不少苦難時應有的態度,但他卻認為,上帝的慈愛是無限的,但能力卻是有限的,因連祂自己也無法制止苦難的發生。顯示出他對於上帝存有相當大的「懷疑」。

我們能夠體諒哈羅德.庫席勒喪子之痛的心情,才會使得他開始懷疑起上帝的大能。其實,哈羅德.庫席勒在遭遇苦難後,若能降服在上帝的面前,如同約伯遭遇苦難後的信仰體驗所言:「我知道,你萬事都能作;你的旨意不能攔阻。誰用無知的言語使你的旨意隱藏呢?我所說的是我不明白的;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求你聽我,我要說話;我問你,求你指示我。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因此我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約伯記四十二章1-6節)他就會體驗到「順服」與「上帝大能」的意義。

或許,除了哈羅德.庫席勒的喪子之痛,使得他出現這樣的情緒反應外,也可能他是位猶太教徒,只相信舊約,而忽略了耶穌所說的:「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章33節)這句話,才會產生這種想法吧!

有鑑於千百萬年來,人類面對「痛」、「苦」時,所產生的無奈與無助,曾隨著當宣教師的父親從英國到南印度宣教長達27年,之後,又回到英國25年,再移民美國27年的保羅布蘭德博士(Dr.Paul Brand),乃站在信仰、心理學、醫學、神經學的角度,長期投入人類心理與生理疼痛的研究,1993年,他與腓利普淵榭(Philip Yancey)共同出版了一本名為《痛苦:沒人想要的禮物》(Pain:The Gift Nobody Wants)之書籍。書中,保羅布蘭德談到了許多攸關痛苦與醫藥、醫生、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問題,他指出:在一般人的觀念中,人人都很喜歡收到「禮物」,因禮物都是好的。事實上,「痛苦」也是一件「禮物」,是上天所特別給予的,但人卻對它避之而唯恐不及,沒有人會想要接受它,還以負面的說法解釋它。保羅布蘭德在他多年參與痲瘋病患關顧的經驗中發覺,不知道痛,對自己而言,反而是一種傷害。因人若失去了「痛」的感覺,就無法得知那裡出了問題,驅使自己接受治療。等到出現外在的潰爛、長蛆時,才知道自己的身體出了問題,往往已為時已晚!

痛的感覺雖然很苦,但這也是一種「禮物」,儘管我們不喜歡,且得被強迫接受。然「痛苦」卻在告訴我們,這是一種生命的「警訊」,也是一種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要素」。

三.因義堅立,害莫能加

先知以賽亞興起於猶大國的黑暗時期(西元前740-687年),當時,國家面臨了兩項危機:一為亞哈斯王在位期間,與之分裂的北以色列國和敘利亞同盟,欲南下入侵猶大國;二是亞述帝國大軍的虎視眈眈,使得猶大國陷於內憂外患的恐懼中。會有這樣的問題產生,最主要的原因,乃當時猶大國的政治腐敗、道德淪喪、國家與社會的秩序蕩然無存,人民的信仰生活,已經淪落到可有可無的地步。面對國內環境的惡劣,以及強大的亞述軍隊壓境之際,猶大國內部卻又出現兩派的意見,一派主張向亞述稱臣;另一派則主張與埃及同盟,共同對抗亞述。

正當兩派意見鬧得不可開交時,先知以賽亞出現,提出「因義堅立,害莫能加」的預言說道:「大山可以挪開,小山可以遷移;但我的慈愛必不離開你;我平安的約也不遷移。這是憐恤你的耶和華說的。你這受困苦,被風飄蕩不得安慰的人哪,我必以彩色安置你的石頭,以藍寶石立定你的根基;又以紅寶石造你的女牆,以紅玉造你的城門,以寶石造你四圍的邊界。你的兒女都要受耶和華的教訓;你的兒女必大享平安。你必因公義得堅立,必遠離欺壓,不致害怕;你必遠離驚嚇,驚嚇必不臨近你。」(以賽亞書五十四章10 -14節)藉此力勸人民當信靠萬軍之耶和華上帝,不要「看衰」自己,也不要倚靠他人的勢力,唯有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主同行,便會得著平安,且得以堅立,不再受到外來的攻擊和災害。

然要實踐出「因義堅立,害莫能加」的信仰,詩篇的詩人提供了我們具體的方法論:「我的心哪,你當默默無聲,專等候神,因為我的盼望是從他而來。惟獨他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他是我的高臺,我必不動搖。我的拯救、我的榮耀都在乎神;我力量的磐石,我的避難所都在乎神。你們眾民當時時倚靠他,在他面前傾心吐意;神是我們的避難所。」(詩篇六十二篇5-8節)我們必須加以思索與遵行,才能面對人生當中數不盡的苦難。

結語:

沒有人喜歡生病,也沒有人願意遭受苦難。當然,上帝也不願見到我們受苦受難。惟遭受苦難時,上帝乃要我們藉著祂,使我們在苦難中得勝。畢竟有苦難,才會使人謙卑的知道自己的有限與軟弱。這不但是一種成長的契機,更是一種邁向永生的考驗。有學者提出:「我們都可以避開悲慘,只要藉著發展建設性的方法來面對生命中存在的痛苦,我們可以下定決心不讓痛苦摧毀我們,接受痛苦為人生的本相,並進而從痛苦中成長。」

耶穌在傳福音的過程中,已清楚的告訴我們:「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章33節)由此端見,人活在世上「痛苦是難免的,但悲慘則可以避免。」端賴我們如何省思與實踐「因義堅立,害莫能加」這句話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