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合一vs.對立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經文:列王記上十二章16-20節
   彼得前書三章8-12節

前言:

自從2004年的總統大選後,台灣社會幾乎沒有一天安寧過,若繼續這樣下去,台灣的前途著實令人擔憂。這些日子,我的心中常浮現出台灣被「分而治之」的憂慮。「分而治之」(divide and rule)乃古代羅馬帝國式的統治方略,即若想要統治他人,則必須先盡可能將其加以分化、孤立,使之四分五裂,分散凝聚力,才能易於達到目的。若藍綠陣營不停止惡鬥,難保台灣不會被他政權「分而治之」。有鑑於此,在棕樹主日,耶穌騎驢進城,準備完成拯救大業的時刻,藉此以「合一vs.對立」為題,好讓處於紛爭中的台灣,既使彼此間存有意見上的分歧,也能在「求大同存小異」中,共同建構出「對立的和諧」之畫面。

一.合則立,分則倒

由於黑奴的問題,1861年至1865年期間,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戰爭期間,南北兩軍曾在難以分出勝負的情況下相互對峙,而形成拉距戰,位於中部的肯塔基州,正好夾在南北軍陣營的中間。因著地域的關係,該州人民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意識型態,一半主張解放黑奴;另一半則堅持原有的黑奴政策。在雙方互有堅持的情形下,產生嚴重的對立,使得整個州陷入了分裂的危機。有鑑於此,肯塔基州的州議會乃發出〝United we stand, divided we fall.〞(合則立,分則倒)的警語,呼籲全體州民,無論如何,一定要排除己見,相互溝通,團結一致。否則,將會因兩派意識型態的對立,導致肯塔基州的分裂。

「合則立,分則倒」,這句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所發展出來的名言,經常被世上的機關團體所引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於2001年在成立50週年(1951-2001)的感恩禮拜及研討會時,就曾以此一名言呼籲全體信徒,當尋求彼此間的認同與合一,不分你我,共同為福音的工作打拼。

如今,總統大選後所造成的紛爭,已使整個台灣社會動盪不安,加上長久以來,中國虎視眈眈的全面打壓與封殺台灣的國際空間,更使得台灣陷入了內憂外患的空前危機中。有鑑於此,「合則立,分則倒」這句曠世名言,實值得我們深思。

二.以色列王國的分裂

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了四十年,進到迦南地後,經過長時間的士師秉政,好不容易才建立起王國君主政體制度,使得「以色列王國」正式在歷史上誕生。以色列王國建立後,雖曾有過輝煌的歷史,然好景不長,只歷經了掃羅、大衛和所羅門短短的三個王朝,便因意見的分歧,產生嚴重的對立,而走向分裂的命運。

其對立和分裂的原因,乃所羅門歸天後,以色列百姓決定推舉他的兒子羅波安為王。由於羅波安的父親所羅門在世時,為了聖殿和國家硬體設備的建築費用,及龐大的國政開支,不但徵召百姓服勞役,還向他們課重稅,使得人民苦不堪言。為能減輕人民的負擔,百姓乃成立請願團,邀請與所羅門王不睦,而避居埃及的前朝大老耶羅波安回來作發言人,向羅波安請願。但年輕的羅波安,卻未聽勸,也未廣泛的徵詢朝廷上各年齡層的臣子之意見,只聽信年輕同輩群的建言,不但不減輕百姓的勞務,還要課比以前更重的稅。此一決定,引起了老一輩幕僚和百姓的不滿,縱使一再地上書羅波安,力勸他順從民意,以免失去民心。但羅波安卻仍我行我素,不聽勸告,還以強硬的態度對付百姓,執意要加重他們原有的負擔。由於羅波安的剛愎自用,拒絕了百姓的請求,一時之間,國家出現兩派對立的局面。

兩派人馬在僵持不下的情況下,百姓又見羅波安的態度已強硬到毫無轉圜的餘地時,便決定脫離他的統治,另擁耶羅波安為王。結果,消息傳出後,以色列十二個支派中的猶大和便雅憫兩個支派的百姓乃歸從羅波安;其餘的十個支派,則向耶羅波安靠攏。因此,以色列王國便分裂為兩個國家。以耶羅波安為首的,稱為「北以色列國」;以羅波安為首的,即所謂的「猶大國」。(相關經文請見列王記上十二章)

以色列王國分裂成兩國家之後,因著長年的內憂外患,加上百姓離棄上帝,在短短的幾百年間,南北兩國相繼滅亡。北國以色列於西元前722年,為亞述人所滅;南猶大國則於西元前586年,被巴比倫所亡。此後,猶大國人民開始過著亡國的生活,流浪到世界各地。

猶太人在歷盡滄桑,吃盡流亡生活的苦頭後,重新建國的盼望,一直伴隨著信仰潛藏在他們的心中。西元1897年,猶太人在強烈建國心的驅使下,成立了「世界猶太民族主義組織」,積極奔走復國的活動。為此,猶太人無不設法突破萬難,有計畫,有組織的回到上帝所賜,祖先們所曾經住過的地方「佔地盤」。

二次大戰期間,由於納粹政權殺害了六百萬猶太人,世界各國無不對他們抱以同情的眼光。戰後,在英美等西方國家大力相挺的情況下,1948年5月14日,英國終止對巴勒斯坦託管後的隔天,亡國兩千多年的以色列,終於正式宣佈重新建國。以色列建國之後,生活並不平靜,隨即面臨了一連串的戰爭,幾乎天天生活在敵人的虎視眈眈中。時至今日,除了阿拉伯回教國家視以色列為眼中釘外,久居巴勒斯坦地區的人民,也在土地被以色列人無理強佔的情況下,和他們結下無法解開的歷史恩怨。以色列人聲稱:「二千年前」,這塊流奶與蜜的迦南地是屬於他們祖先的;但巴勒斯坦人則以「兩千年來」,這塊地「屬於我們的」作為回應,致使兩造僵持不下,戰鬥頻傳。

由於以色列百姓已受夠了國家分裂和亡國所帶來的痛苦,他們絕不讓此一慘痛的歷史再度重演。基於此,每當國家有難時,以色列國的海內外同胞,無不放下工作,團結一致的保衛自己的家園。撇開回教國家以及反猶太團體對於以色列的反感不談,從以色列重新建國後,都能團結一致的表現看來,其主要原因,乃他們從歷史的教訓中,已經深刻的體會到「合則立,分則倒」這句話的真諦。

三 對立的和諧
神學生時代,正逢青春少年時,班上同學幾乎全都未婚,為能找到理想的對象,無不用盡心思,睜大眼睛的找尋目標。當時,我有一個很要好的同學,長相斯文,但講起話來充滿著鄉土味,屬憨厚型的學生,由於他生性單純,為人風趣,所以有不少女生欣賞他。一天,他告訴我,有位低年級的學妹對他有意思,但他卻對這位學妹無法來電。得知消息後,我告訴他:「被愛總比愛人幸福,為何要拒絕一位清純,且對你有愛慕之心的女同學?這樣不是很可惜!」結果,他回答說:「都已經進神學院這麼久了,還留著清湯掛面的頭,看起來就好像是高中生,我真的無法來電!」聽到這樣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不知如何以對!

過了兩年,在一次的閒談中,我倆不約而同的又談起了這段往事。因那位曾經遭到「拒絕」的女同學,今已留起一頭烏溜溜的長髮,看起來成熟多了。為此,我鼓勵同學收回兩年前的「決定」,接納她的愛慕之心。聽到我的「勸告」後,同學終於鼓起勇氣,寫卡片向他示意。不久,果真收到學妹的回信。高興之餘,隨手打開一看,裡邊只有一張畫有一節枯木,上面長出一片葉子的卡片,除此之外,連一個字也沒有。看到這樣的卡片,同學深感疑惑的告訴我:「看到截斷的枯木,我的直覺告訴我,我可能沒有機會了,否則,他怎麼會畫這樣的圖!」為鼓勵他,我乃充當「軍師」,大膽的向他解釋說:「不要輕易放棄,也不要隨便解釋,枯木表示以前沒有機會,但現在已長出新葉,就是要重新開始的意思。」聽完這樣的說明,好友乃信心滿滿的提起勇氣,電邀她一起吃中飯,妙的是,女同學也爽快的一口就答應。

猶記得赴約當天,我那要好的同學,還高興的穿上我幫他整燙的襯衫,騎著一部偉士牌的機車赴約。教人意外的是,去沒多久,便回到宿舍。見到他垂頭喪氣的情景,令人感到納悶!為何歡喜赴約,這麼快就回來?當我還滿臉疑惑時,他一開口就用抱怨口氣對我說:「都是你這狗頭軍師所出的蒐主意,把我給害得很慘!」聽完此話,我一頭霧水!經過探詢之後才明白,原來卡片中的枯木上頭長出的葉子,並非如我所說,有著重新開始的希望;而是她已經有了意中人,正在交往中;「枯木」則表示先前的愛慕情誼早已斷絕,毫無希望可言了!

歷經此事,我感受到,人因著遺傳基因及原生家庭、教育過程和所處社會環境的不同,不同的人,面對同一件事情時,乃會依憑著自己過去所學習到的經驗和知識下價值判斷,如此一來,便會因為個別的差異,而出現不同的解讀。解讀之後,不牽涉到利害關係還好,若出現利害關係時,不同的解說所產生不同的意見間,將會在衝突的情況下產生對立,進而出現分裂的局面。

幸好我與同學的感情很好,且兩人也都瞭解彼此的性格,他也知道我是出於關心與祝福,所以沒有苛責我。會有這樣的結果出現,基本上,就是我倆之間存有「求大同存小異」的心,才能夠在「對立」中仍有「和諧」。雖事隔多年,但見面時,我倆仍常會重提這段往事,彼此消遣一下。

四.勿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

基督教會剛成立時,正逢羅馬帝國時代,使得福音能夠隨著羅馬帝國勢力快速的傳播。由於羅馬政府相當排斥基督教,所以對教會展開一連串的迫害。雖使徒彼得寫這封信時(約於西元64年),羅馬帝國政府尚未對教會展開普遍性的迫害,縱使當時的尼祿皇帝已開始壓迫羅馬城內的基督徒,但打壓的勢力還未擴散至小亞細亞地區。雖是如此,基督徒卻處在充滿敵意的外邦社會中,須面對他人的毀謗和逼迫。為此,彼得乃提筆撰寫此信,履行上主所託付的任務,在黑暗的時代,堅固上帝的教會,要小亞細亞當地的信徒彼此同心,存憐憫謙卑的心,相愛如弟兄,勿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而自亂陣腳。否則,教會必會在多災多難的情況下,導致問題的叢生。

基於此,使徒彼得乃下筆為文,訴說與他人的相處之道:「總而言之,你們都要同心,彼此體恤,相愛如弟兄,存慈憐謙卑的心。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倒要祝福;因你們是為此蒙召,好叫你們承受福氣。因為經上說:『人若愛生命,願享美福,須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也要離惡行善,尋求和睦,一心追趕。因為主的眼,看顧義人,主的耳聽他們的祈禱;惟有行惡的人,主向他們變臉。』」(彼得前書三章8-12節)

從彼得書信內文所提出的訓示端見,他乃要信徒能在紛擾的社會中脫離罪惡,同時終止對他人的仇恨和辱罵。此外,他還要信徒能夠積極的行善,甚至為仇敵祝福,因唯有如此的信仰表現,才能夠承受永生的福氣。或許,彼得所提出的勸勉,會讓人覺得基督徒只能忍辱負重,為委曲求全,只好任人挨打。其實不然,彼得乃特別提到:「因為主的眼,看顧義人,主的耳聽他們的祈禱;惟有行惡的人,主向他們變臉。」其乃在訴說,上帝是公義的,是賞善罰惡的。人若能遵循聖經的訓示,既使受委屈,終會得著上帝的眷顧與祝福。

結語:

群體中,難免會有因個別上的差異,而出現價值觀不同,意見相左的時候。出現這樣的情況時,儒家典籍<論語.子路篇>中,孔子所所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君子考量大局,即使團體間有不同的意見,也不會傷和氣,一切為公設想,莊重自尊,不與人爭強鬥勝;小人偏袒徇私,堅持己見,結黨營私)的道理,的確可以給予我們一些省思。

事實上,孔子所提出的建言,在保羅致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可以見到具體的方法論:「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二章2-4節)個人或團體間,若能遵行聖經的教導,縱使有不同的意見產生時,也會因著「求大同存小異」的心,雖有「對立」,仍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