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厝內有話好好講 — 王道仁牧師

  • 王道仁牧師

聖經:雅各書一章17-26節

各位兄弟姊妹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來思想「家裡有話好好說」,家庭裡面應該要如何好好說話。其實說話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和家人說話更是不容易。每一個家庭說話的情形也都不相同。有的家庭是每個人都有好好說話,大家也都有好好聽別人說話,這樣溝通非常好。有的是只有一邊的人說話,但另外一邊的人都沒有機會說。有的是兩邊都一直在說,但沒有人在聽,都在說自己的。有的家庭不是用說的,是用吵的,用吵架來溝通。也有些家庭是已經吵到無話可說,感覺說也沒有用,所以不說了。

不論我們家庭的溝通狀況是哪一種,都可以一起從今天的聖經來學習如何說話。我們一起來看:

各樣美善的恩澤和各樣完美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裏降下來的;在他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雅1:17)

從這段經文我們了解一件事情,就是說話的恩賜是從哪裡來?是從眾光之父、就是從上帝來的,因為各樣美善的恩澤和各樣完美的賞賜,都是上帝賞賜給我們的。

我們曾經特別為說話來禱告嗎?我們曾經為家庭的溝通來禱告嗎?如果我們感覺家庭裡大家沒有好好說話、常常說錯話、或是溝通很有困難,我們可以求上帝將說話的恩賜賞賜給我們。如果我們家裡面對話的氣氛和效果沒有很好,我們可以求上帝來改變。

照這段經文,說話的恩賜是從上帝來的,上帝才能改變我們的家庭、改變我們的家人、也改變我們自己。當然家庭要改變,通常都需要很長的時間。但一定要堅持繼續禱告,我們一定可以體驗到上帝奇妙的恩典。我們再繼續來看:

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要明白:你們每一個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能實現上帝的義。(雅1:19-20)

聖經在這裡提到三個說話的秘訣,就是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這三點其實都很重要,我們現在一個一個來看:

第一個是快快地聽。必須得先好好聽才能好好說話。上帝用很多方法要讓人知道聽比說更重要。例如每一個人都有兩個耳朵,但只有一張嘴。若是每個人都有兩張嘴、一個耳朵,這樣真的會非常吵。

我們再想看看,嬰兒是先會聽或是先會說?是先會聽,才慢慢地學說話。我們年紀大的時候也是一樣,退化的長輩,通常都是先不會說話,再不會聽,聽的功能維持較久。除非是一些特別中風的,例如耳朵中風等,不然幾乎都是聽的功能維持較久。甚至人快要過世的時候也是這樣,沒辦法說話的時候,還是多少可以聽得到。

所以聽真的比說更重要,說出來的話本來也是需要有人聽到才有效果。我們可以想看看,在家裡說話的時候,若是每一個人都一直要說話,但沒有人要聽對方說的話,這樣會有效果嗎?吵架的時候也可能這樣,兩邊都一直罵,但沒有人要聽對方的心聲。

另外一種情形是,一邊一直在說,另外一邊都沒有機會說,這樣雖然看起來非常和諧,但其實沒有真正互相了解,久了之後就會出問題。

所以我們可以想一下,在家裡面什麼人最多話,說話最大聲?聖經提醒我們,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我們可以一起來學習,先聽別人的心聲,等他說了之後再換我們說。

這裡也有一個重點,就是當我們認真聽到別人心聲的時候,也要讓對方知道我們已經有聽到。這很重要,因為對方若知道我們已經聽到了,他就不會一直重複。若是他覺得我們沒聽到,或是沒有抓到重點,他就會反覆一直說同樣的話,好像跳針一樣。

我看門診的時候有時會碰到這個情形,例如病人說他頭痛,我一定會問:「有沒有咳嗽、流鼻涕?有沒有發燒?」因為我想知道是不是感冒,或是其他問題引起的。但有的病人,我問他說:「有沒有咳嗽?」他就會說:「就頭痛得非常厲害,整天都在痛。」我又問:「有沒有發燒?」他就說:「頭一直非常非常痛,從早上痛到現在。」

其實他都沒有回答我的問題。為什麼會這樣?其實是他很擔心我沒聽到他的重點,他的頭真的很痛,這是他最需要處理的症狀。

在這個情形下,我有學到一招,就是要把他的心聲說出來給他聽。就是要說:「你的頭很痛,讓你非常困擾非常難過是不是?」他會回說:「是!」那他就知道我已經了解他的重點,他確定我有接受到以後,才有辦法來聽我要問他的問題。

將對方的心聲說出來,這就叫做「同理」。就是將對方說話的重點再說一次讓他聽,確定我們沒有誤解他的意思,也讓對方知道我們真的有了解他的重點,這樣他就不會一直強調。

如果我們覺得家人很囉嗦,說話一直跳針,其實這是表示他很擔心我們沒聽到他的重點。同理可以有一些幫助。例如家人每次都一直念說:「什麼時候要結婚?」我們不論說什麼,他就是要問這個。這樣我們就是要用同理,對他說:「你很希望我趕快結婚對嗎?是不是在煩惱以後誰要照顧我?」他一定會說:「是!」同理以後,他才會預備好心聽我們說,我們也才能好好回應他,讓他知道其實都已經有規劃,請他放心。這樣之後才能繼續討論其他的事情。

同理其實很厲害,可以幫助我們與家人好好說話。但同理沒辦法解決所有的問題。例如,若是在家裡東西都亂丟,讓家人一直念。這時我們同理他說:「我這樣亂丟是不是讓你很困擾?」家人一定更生氣。同理以後,如果沒有用行動解決問題,還是沒有用的,一定會讓人繼續念。

但同理仍然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幫助我們可以先好好聽對方說,也確認我們聽到的重點是正確的,這樣對方才能開始聽我們說。這就和聖經教導我們說話的第一個重點「快快地聽」是相通的,要先聽再來說。

我們再來看聖經,第二個重點就是「慢慢地說」。說話要慢,說話需要經過頭腦,話要經過思考再說。

箴言十二章十八節說:「說話浮躁,猶如刺刀;智慧人的舌頭卻能醫治。」一句話說出去的影響力很大,可以好像刺刀,讓人很受傷,也可以醫治別人,所以我們真的不要急著說話。

家人在一起生活這麼多年,我們都變成一種專家:讓家人生氣的專家。不論哪一個家人,我們都知道說什麼話會讓對方跳起來,這好像一個開關,按下去他一定跳起來。他跳起來以後,也會回來按我們的生氣按鈕,讓我們跳起來。在家裡說話常常就是這樣,兩邊按來按去,互相傷害。

其實我們不需要這樣,當我們說話的時候,若是可以節制一點,盡量避免去按雙方的開關,就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衝突。當然也有一些衝突是沒辦法避免的,但我們說之前可以先禱告,求上帝賞賜智慧。在上帝的引導下,我們可以體會到上帝奇妙的恩典。

慢慢地說、說話要謹慎,但也不是都不說。有些人說話非常快又直接,常常讓人受傷。但有些人相反,說話非常客氣,內心真正的想法不一定會說出來,得看他的臉色才知道。

我多年前認識的一對夫婦就是這樣:太太溝通的方式很直接,什麼話都直接說;先生則很客氣,溝通的方式是透過臉色和行為。太太很希望先生可以把話說出來,因為太太不會看臉色,不知道先生是什麼意思。但將話直接說出來,並不是先生習慣的方式,特別是意見不同的時候,先生會覺得說不贏太太,所以就都不說。

一個人慣用的溝通方式,通常他的家人也都是用類似的方式,朋友也都是用這種方式才會成為朋友,所以都很習慣用這種方式。但結婚以後,就會將兩種人湊在一起,這樣就需要彼此適應。

其實我感覺這兩種溝通方式,不見得有絕對的對錯,都有其優點和缺點。慢慢地說這段聖經在兩個極端的中間,對兩邊的人都有很好的建議。對很愛馬上表達意見的人,這段聖經提醒說不要急,也可以學習多看別人的臉色,不要太直接讓別人受傷。對不習慣說的人,這段聖經提醒還是可以多少說一些出來,可以減少很多誤會。

學習不同的溝通方式並不容易,但如果我們能成長,真的可以幫助我們家庭的溝通。

我們再來看第三個重點,就是慢慢地動怒。這段聖經很有意思,其實聖經不是叫我們不可動怒。碰到不公義的事情、受到欺負,生氣本來就是正常的。但聖經提醒我們,要慢慢地動怒,要好好處理自己的怒氣,因為人的怒氣並不能實現上帝的義

我們會生氣是因為我們覺得這件事很不合理、很不公平,但人最大的問題就是:人無法完全公義,一方面我們不可能知道所有事情的真實狀況,另一方面我們多少都會站在自己人的立場,替自己人或是我們自己說話。而且我們在生氣的時候,更沒辦法對這些事情做一個合理的判斷。

所以聖經才會說:因為人的怒氣並不能實現上帝的義。所以我們要慢慢地動怒,也不要在生氣的時候急著做決定,甚至馬上採取行動。特別在家庭裡,我們對家人發脾氣要有節制,才不會去做一些讓自己後悔的事情。

我們還可以參考另外一段經文,箴言二十九章十一節說:愚昧人怒氣全發;智慧人自我平息。

在這裡我們要注意,愚昧人與智慧人都會生氣,每一個人都會生氣,但愚昧人怒氣全發;智慧人自我平息。

有心理學家研究,生氣是一個過程,分成四個階段;第一個是假裝正常的階段,就是感覺自己脾氣很好,沒什麼生氣的問題,有的人脾氣很差,但自己都不知道。

第二個階段是漸增憤怒的階段,碰到一些事情開始不愉快,這個時候若有人很白目地去刺激他,可能就會忍不住直接爆發。有的人在這個階段知道他自己已經快生氣了,但也有的人不承認。例如,我們對他說:「你是不是生氣了?」他就會拍桌子說:「哪有?!你亂說!」明明已經生氣了但不承認,就是這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是憤怒爆發的階段,有的人是用罵的,有的人是摔東西,有的人甚至會動手動腳。這個階段如果沒有控制好,就會造成很大的傷害。

第四個階段是後悔防衛的階段,覺得自己做得有一些過頭,稍微感覺後悔,但也會自我防衛,找一些理由,認為都是別人的不對,引起我們的生氣,並不是我們的問題。

聖經教導我們,智慧的人可以控制怒氣,其實最重要就是在第二個階段時,要自己發覺自己已經開始生氣了,因為沒有發覺或是不承認的時候,根本沒辦法去處理自己的怒氣。

發覺以後,就是要學習不要再去接受刺激,可以先不討論這個議題,另外找時間再來討論,或是不要一直去想那些讓人生氣的事情。家人也可以幫忙,在這個階段的時候盡量不要再互相刺激。

當我們進入第三個階段,已經生氣到快要爆發的時候,聖經對我們說:即使生氣也不要犯罪(弗4:26)。

其實若爆發不是不可以,但要學習盡量用不會傷害別人的方式來爆發。例如要罵人,就去罵給上帝聽,詩篇裡面很多就是這樣。或是找朋友來聊,大家一起分擔這個情緒。

要控制怒氣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控制怒氣對家庭來說,影響非常大,值得我們從聖經好好學習。

我們來看最後一段的經文:若有人自以為虔誠,卻不勒住自己的舌頭,反欺騙自己的心,這人的虔誠是徒然的。(雅1:26)

這段聖經給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提醒,就是信仰必須在日常生活裡用行為去表現出來,特別在家庭裡面更是這樣。敬虔的人要控制自己的舌頭,不然再敬虔都沒有用。我們今天都有來禮拜,這樣很好、很敬虔,但如果我們回去就動手動腳、亂發脾氣、急著說話不聽別人說,聖經提醒我們:這樣不是敬虔,是在欺騙自己。

真正的敬虔就是控制自己的舌頭,在家庭裡面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我們可以一起努力學習。當然這三件沒有一件是容易的事情,若我們真的有努力去行,很可能會感覺很挫折,有時認真學習和調整很久,卻還是沒有進步。

其實真的是這樣。我剛剛分享了一些心理學的東西,透過心理學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問題在哪裡。但有很多心理學家都發現,已經知道問題在哪裡了,卻不一定能夠解決那個問題。這就是心理學的限制。

但上帝是我們的希望,各樣美善的恩澤和各樣完美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裏降下來的。我們可以再一次把我們的問題帶到上帝面前,求上帝幫助我們家裡有話好好說,也好好控制脾氣。當然我們今天回家之後,到底有沒有進步,有時連我們自己也不知道。但上帝的力量超越我們的軟弱,上帝的恩典可以赦免我們的罪惡,也幫助我們有真正的成長。這一切都在於上帝,我們現在就來用禱告來將這些都交託給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