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勞而不苦 — 李子和牧師

  • 李子和牧師

聖經:馬太福音十一章25-30節;路加福音十章21-28節

引言:
人生路程上,有些人為了基督徒的身份,受到比一般人更嚴苛的勞苦,甚至讓他們猶如「挑擔將跌倒」。那麼,對於他們的景況,可能令人想到聖詩「至好朋友就是耶穌」;因為,這首聖詩的第三節歌詞,正是「設使倦懶攏無氣力,親像挑擔將跋倒」。也因此,當身邊的人遇到勞苦重擔的處境,我們往往會提醒他們「至大救主咱可親近,萬事攏可對祂討」。

的確,耶穌是值得倚靠與交託的;所以,有一個故事,常常讓基督徒用來提醒人如何面對「勞苦重擔」。故事的內容,大概如下:有一個農夫挑著擔子,準備走很遠的路去市場。因為那天出大太陽,天氣很熱,所以,農夫感到很累、很渴…;就在他快要昏倒的時候,隔壁鄰居駕駛一台「鐵牛車」經過。鄰居看見農夫,就請他上車,要載他去市場。結果,農夫上了車以後,依然將重擔挑在肩頭;鄰居見狀便問「為什麼不將重擔放下?」農夫說「我都已經讓你載了,哪好意思再將重擔放在你車上,增加你的負擔……」。

一般來說,這個故事是要勸人「不要像農夫那麼愚昧,只管將重擔放下!」不過,故事歸故事,在現實生活中,似乎沒那麼簡單。首先,現實生活中,若沒願意實際伸出援手的人(不一定非要是「駕駛鐵牛車的鄰居」),那麼,豈能隨便勸人將其重擔放下?舉個例子來說,當人在照顧重症久病的親人時,若沒有其他人可以伸手幫忙,當然不可隨便勸人「放下/不要管」病痛中的親人…。另外,就算是有人可以暫時幫忙,讓人像農夫得以暫時放下重擔,也不表示重擔從此消失。事實上,許多時候,那人後來仍須繼續挑起擔子,並且繼續面對人生中的難題;因此,本文想要探討「面對重擔,如何能夠『勞而不苦』,持續不斷向前行?」以下要從聖經中來看這問題…

從馬太福音看「律法的軛vs.耶穌的軛」

要進入聖經之前,先來講另一則老故事:有一天,神對牛說:「你要整天在田裡替農夫耕田,你要工作直至日落;而,你只能吃草…我給你50年的壽命。」牛抗議:「這麼辛苦,還只能吃草,我只要20年壽命,其他的還給你…」神答應了。接著,神對猴子說:「你要表演雜技,要翻觔斗,娛樂人類;而,你只能吃香蕉…我給你20年的壽命。」猴子抗議:「這麼辛苦,還只能吃香蕉…我活10年就好了。」神答應了。接著,神對狗說:「你要整天看家,等家人回來;而,你只能吃主人吃剩的東西…我給你25年的壽命。」狗抗議:「整天在門口看家,那,我只要活15年就好。」神答應了。

接著,神對人說:「你只需要睡覺和玩耍,不用做任何事情;而,你可以吃任何美食…我給你20年的壽命。」人抗議:「這麼好的生活,只有20年?」「這樣吧,牛不要的30年,猴子的10年,狗的10年,都給我好了,讓我活到70歲。」神答應了。從此,人出生後的20年,只需睡覺和玩耍,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之後的10年,人要像隻猴子,被耍得團團轉;接下來的30年,人要像牛一樣,整天工作;再接下來的10年,人要整天在門口,盼望著家人回家…。

明顯地,這個老故事是在揶揄「一生的勞碌,可能是人自找的」。其實,創世記第三章17-19a記載,主上帝對那男人說:「你既然聽從妻子的話,吃了我禁止你吃的果子,土地要因你違背命令而受詛咒。你要終生辛勞才能生產足夠的糧食。 … 你要汗流滿面才吃得飽。你要工作,直到你死…」這段經文,應該不是叫男人不可聽從妻子的話,而可能是要告訴人「自古以來,人就必須辛勞耕作,才能從土地得到食物…;所以,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人的一生難以避免勞碌」。

不過,雖然人的一生多半在勞碌之中,從馬太11:25-30中耶穌所透露的一個「不同於常理」的說法看來,似乎,人是有可能「勞而不苦」的。一般的常理認為「智慧聰明者,比較能夠分析且看清真相」;不過,正如「國王的新衣」所表達的,耶穌卻提醒「像嬰孩一般沒學問的人,反而更能夠得到上帝的啟示」。這,並非是說「沒學問的人有什麼地方比人強」,而是讓人知道「人可以認識上帝,是因為上帝的美意!」上帝的美意,讓沒有聰明智慧者,可以因為單純的信仰而得到白白的恩典。在v27,耶穌提到「認識天父與認識子」,那麼,關於認識聖父與聖子,以約翰福音17:3來說,就是永生」。換句話說,上帝的美意,是要讓人從單純的信仰得到永生的恩典。

事實上,若是從整章的脈絡來看這段經文,可以看出是一種「靠律法的聰明人」與「靠恩典的單純人」的對比,也就是上文標題中所提出的「律法的軛vs.耶穌的軛」。那麼,若是從「耶穌的軛」,再回來看「勞苦」的問題;則,很有可能地,耶穌的軛不是要讓人「不用勞碌」,卻是可以讓人「雖然勞,卻不苦」。也就是說,耶穌以對比來說明「靠世間的聰明智慧來勞碌,不如靠上帝白白的恩典來勞碌」;因此,在v29,耶穌叫人負起祂的軛,跟祂學溫柔謙卑,讓人的心得享安息。可見,雖然人生難免勞碌,但若背上耶穌的軛、挑上耶穌的擔、向耶穌學習溫柔謙卑,則可以「勞而不苦」。不過,耶穌叫人學祂內心溫柔謙卑,「內心」又看不到,要如何學?…對此,下文中繼續來思考「何謂溫柔謙卑?」

從路加福音看「柔和謙卑的心?」

對於「溫柔謙卑的內心」,馬太福音沒有詳細的形容,不過,卻可以從路加福音來看。其實,路加、馬太與馬可福音,被稱做是「對觀福音(Synopic Gospels)」;而,照字面來講,「對觀」是「一起觀看」的意思。有些聖經學者認為:這兩卷福音書,可能有共同的參考資料(一般稱做Q);所以,若是我們將兩卷福音書中類似的經文互相對照,或許可以從路加福音中看到馬太福音書省略的部分。因此,以下要將馬太福音與路加福音中,同樣提到「聰明智慧VS.上帝美意」的經文做比較;不過,在比較之前,先來講一個「不是純屬虛構」的故事…

故事的主要人物是阿美,她在基督教家庭長大,後來嫁入未信者的家庭。平時,她與一般的現代婦女一樣,每日忙著工作、忙著煮飯、忙著孩子的功課…;不過,除此之外,她還要照顧重病的婆婆。原來,阿美與丈夫結婚後不久,婆婆就開始生重病;因此,阿美出於愛屋及烏,在忙碌之餘,還會細心體貼地照顧婆婆…;而,婆婆看到媳婦的孝順,也感到很窩心。那麼,阿美也趁著機會,常常以唱聖詩並向婆婆傳福音,同時安慰並鼓勵婆婆,讓婆婆的心情喜樂平安。於是,在工作、孩子、與照顧婆婆的忙碌之間,雖然常常腰酸背痛,阿美卻不曾感到苦楚,反倒覺得甘之如飴。

不過,有一天,婆婆的朋友從鄉下來看她,臨走前,偷偷在婆婆的耳邊說了幾句話;說完以後,婆婆竟然開始對阿美的態度大大改變。本來,阿美若是唱詩歌給婆婆聽,婆婆就會笑著合音…;不過,自從那個朋友來過之後,每當阿美開口要唱詩歌,婆婆就開始罵她「剪刀柄、鐵掃帚…」。對於婆婆忽然間的轉變,讓阿美百思不解;後來,透過丈夫去問,才知道,原來,那個從鄉下來的朋友,在婆婆耳邊所說的,是「妳喔~會生病,是娶到信耶穌的媳婦…妳家的祖先,怕妳家若是都信耶穌,會將他們都趕出去啦!」

想不到幾句荒唐迷信的話,竟然讓婆婆極度地恐慌,也開始造成阿美的苦楚。她本來想說,趁著婆婆生病,若是對婆婆付出愛的行動,婆婆一定受感動;甚至,在病痛中對她傳福音,可能很快會信主…。想不到,迷信的胡言亂語,竟讓她的希望破滅…。從那時起,阿美的心境也開始改變,面對婆婆讓她感到無比勞累,像是千斤的重擔壓在肩頭。在她認為「自己所付出的,是徒勞無功,根本不可能達到原本想傳福音的目標」之後,她漸漸失去了耐心,漸漸也開始對婆婆大小聲,甚至,在壓力之下,阿美越來越常與丈夫因著小事吵架,有時也無端遷怒孩子…。

有一天,阿美的朋友從國外回來,兩人一起出去喝咖啡。這個朋友,與阿美是從小在教會主日學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兩人幾年沒見面,天南地北聊個不停…。說著說著,阿美聊到自己與婆婆之間的問題,朋友一聽,提醒她「以前,主日學老師不是常說『重擔都要交給耶穌』,妳忘記了嗎?」阿美聽了後,苦笑著說「唉~老實告訴你,我反而覺得,正是為了耶穌,我才會去挑那個重擔!」「若不是因為我是基督徒,很多次,我實在是想要放下那個重擔,離開那個家…;因為,我實在看不出繼續為那種人付出,有什麼意義!?」

阿美的故事,到此暫停,先來面對故事的轉折點「阿美付出的勞碌,一直都是一樣的;但是,她卻從甘之如飴轉為失望與憤怒」…或許,有人會問「是婆婆的朋友造成的?」有人則說「是婆婆造成的吧?」也有人認為「是阿美自己造成的!」…不過,問題似乎是在於「如何讓阿美再次甘之如飴、勞而不苦?」對此,回到聖經來思考:如何「內心溫柔謙卑」?…如果比較路加福音10:21-22與馬太11:25-27的記載,很容易發現兩處的經文是類似的。那麼,剛才提到,馬太福音的那段經文,是說「上帝的美意,要讓人因為單純的信仰,白白得到永生的恩典」。若是如此,則,路加福音的那段經文應該也是關於「永生」的恩典;而,的確,路加福音中,在那兩句經文之後,在v25開始,果然提到了「愛上帝&愛鄰舍,是得到永生的方法」。

不過,路加福音中的方法,是律法師根據律法上對「承受永生」所提出的。而,若是按照馬太福音中「律法的軛vs.耶穌的軛」的編排結構來看,那個「承受永生」的方法是與「律法的軛」相關;若是如此,路加福音中,耶穌接著說的那個實踐的「行動」,便可能是與「耶穌的軛」相關。那麼,路加福音中,耶穌接著說的是一個大家都熟悉的故事 – 動了慈心的撒瑪利亞人;這個眾所皆知的故事,其中有一個重要的關鍵 -「慈心」。

所謂「慈心」,乃是「出於天性的憐憫」。出於天性的憐憫,就是無理由、無計較、無目的…不因為關係好壞,不計較所付出的是不是有成果,無論對方是誰…都自然地付出愛的行動。換句話說,慈心是人與生俱來之「慈愛的本性」,也就是上帝給人原本的美好本質;照著這個本質,當人看見受苦的另一個人,自然而然地會動了疼惜的念頭與行動。所以,當耶穌叫人要學習祂「內心溫柔謙卑」,或許,可能是要人「單純,讓慈心自然流露」;也就是說,人若是內心溫柔謙卑,就可能會像那撒瑪利亞人一樣,「單純地」付出愛的行動。

結論:勞而不苦 – 在永生的路上安息

本文的結論,原本想要放在題目的附題;不過,在還沒解釋之前,這樣的題目會像是告別式的題目。為了不造成誤解,於是,只好將「在永生的路上安息」放在結論。那麼,此處所說的「永生」,不只是在告別人世時的生命;而是指「透過上帝白白的恩典,不斷認識聖父與聖子,不斷與上帝建立關係,不斷地愛上帝」的生命品質;至於「安息」,也並非是「放下一切手邊的工作與責任,躺著一動也不動」,而是指「內心溫柔謙卑,出於天性的慈心,單純無計較地愛鄰舍」。

事實上,本文的結論,若是要簡單來說,乃是「愛上帝&愛鄰舍」;不過,所謂的愛,不是像律法師那種聰明智慧者「所言」,卻是像撒瑪利亞人那種單純無計較地付出行動者「所做」。其實,長時期地付出愛的行動,有時,真會像是剛才故事中的阿美,一旦開始評估與計較成果,便可能會讓人感到「勞苦重擔」。不過,若是換一個心境,不要用聰明智慧去分析計較,那麼,可能會因為「出於慈心,則,勞而不苦」!

總結來說,人的一生中,「勞」,或許是難以避免;但是,勞不一定「苦」。因為,苦是內心的感受,若是有從上帝來的「慈心」,若是學習耶穌「內心溫柔謙卑」,則,人生的路程中,也許就能「勞而不苦」。不過,行文至此,不知是否發現「阿美的故事還未講完… 」。其實,阿美的故事,是不少基督徒的共同經驗;當基督徒在服事人與事(無論是家人或鄰舍/家事或教會事工…),時間一久,若是發現沒有「成效」或「功德」,則,可能會如阿美「挑擔將要跌倒」…。如果我們正像是勞苦中的阿美,那麼,故事接下來要如何,就留給我們用生命來寫…。在此,唯願上帝幫助,讓我們學習耶穌的溫柔謙卑,背上耶穌的軛,在永生的路上「勞而不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