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創造雙贏 — 戴智彰牧師

  • 戴智彰牧師

聖經:出埃及記34:21;箴言21:5;腓立比書2:4

美國有位心理學家伯恩(Eric L . Berne,1910~1970 ) ,出生于加拿大。1935年在麥吉爾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1961年出版《心理治療的交流分析法》一書。交流分析法 ( Transactional Analysis ),簡稱TA。
在伯恩的治療過程中,經常使用團體治療的活動方式,讓團體成員之間互相扮演彼此間的角色,在這種互相交流的過程中體驗到四種生活態度。

你 好
你不好
我 好
(1)
(2)
我不好
(3)
(4)

(1) I am ok, you are ok. (我好,你好)
(2) I am ok, you are not ok. (我好,你不好)
(3) I am not ok, you are ok. (我不好,你好)
(4) I am not ok, you are not ok. (我不好,你也不好)

這種人際間的溝通方式,使人朝著「我好,你好」的至善目標前進,創造「雙贏」的溝通方式。藉著這種「雙贏」的思考,讓我們進而體會「雙贏」不只是在溝通上,在許多層面我們都可以運用它,創造「雙贏」的人生!

一、在「走與停」之間
我很喜歡我曾說過的一個故事,因為它給我許多的啟發。有一個探險家,隻身到南美的叢林中,找尋古印加帝國文明的遺跡。他僱用了一群當地的原住民作為嚮導及挑夫,一行人浩浩蕩蕩地朝著叢林的深處前去。那群原住民的腳力過人,儘管他們的身上揹負笨重的器材及行李,但仍是健步如飛地在叢林中前進。來自文明地區的探險家可沒有這麼好的體力,在整個隊伍的行進過程中,每次總是探險家先喊著需要休息,讓所有人停下來等候他。

日子一天天在趕路中過去,探險家雖然體力跟不上,但也希望能夠早一點到達目的地,一償平生的宿願,有機會研究古印加帝國文明的奧秘。

到了第四天,探險家一早醒來,便立即催促那群土著打點行李,準備上路。不料領導土著的翻譯人員卻拒絕行動,令探險家為之惱怒不已。經過詳細的溝通,探險家終於了解,原來,這是當地自古以來便流傳的一項神秘習俗。平時,在趕路時,他們皆會竭盡所能地拼命向前衝,但每走上三天,便需要休息一天。

探險家對這個習俗很好奇,詢問翻譯的嚮導,嚮導很莊嚴地回答:「那是為了能夠讓我們的靈魂,能夠追得上我們趕了三天路的疲憊身體!」探險家聽了嚮導的解釋,心中若有所悟,沉思了許久,終於展顏微笑,心中深深認為,這是他這一趟探險當中,最好的一項收穫。

在聖經中有多處關於「安息日」的記載,當時的人們在這天休息並敬拜上帝。「六日要作工,第七日是聖安息日,當有聖會;你們甚麼工都不可作。這是在你們一切的住處向耶和華守的安息日」(利23:3)。「六日你要做工,第七日要安息,使牛、驢可以歇息,並使你婢女的兒子和寄居的都可以舒暢」(出23:12)。可見,早在幾千年前人們就已擁有這種生活作息的智慧。

最近,我發現自己愈來愈不能熬夜。以前,我總是習慣把事情做完才休息,因為我覺得這樣會睡得更安穩。學生時代,經常可以整夜不睡,隔天仍然精神奕奕。現在,只要稍一熬夜,隔天就頭昏腦脹,效率不彰。可見,該休息時,就不要再工作;該放下時,就不要再握著。掌握工作及休息之間的脈動,是讓我們不斷擁有精神與活力的寶貴智慧。儘管工作表現如何優秀,失去健康也將失去一切;只有工作與健康雙贏,才是真正的贏家!

生活中,我們有時只顧往前走,努力想創造自己事業的高峰,卻忘了停一停看看美麗世界與神所賜的美好生命。「雅玲」之前寄了一封E-mail給我,我很喜歡文章最後的一段話──

有一位哲學家說:「單憑思想而不勞動,當然不能生活,

但一生像機器一樣不停的轉,那更加沒有意義。」

我們不必把每天的時間,安排的緊緊的,

總要留下一點空間,來欣賞一下四周的好風景。

如何做一做自己的主人,這才是重要的事。

我們想走的時候就走,想停的時候就停,

隨心所欲的去發現樂趣,和值得珍惜的東西。

既然有機會來到這多采多姿的世界裡,

就應該像一個旅行家,不只要爬山涉水,

走完我們的旅程,更要懂得欣賞、留連。

走的時候,是為了到另一個境界,

停的時候,是為了欣賞人生。

出埃及記說:「你六日要做工,第七日要安息,雖在耕種收割的時候也要安息」(出34:21)。因此,學習在「走與停」之間的智慧,才能造創人生的雙贏。

二、在「人與人」之間
有一則很有趣的故事,也算是一個數學題目。但其中要緊的卻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智慧。

在古老的阿拉伯,有位老人死後留下了十七隻駱駝及一張遺囑給他的三個兒子。依照遺囑的劃分,老大可以得到一半數量的駱駝,老二則是三分之一,老三則是九分之一。

這下子問題來了,十七隻駱駝是不能整除於二、三或是九,勢必要將兩隻駱駝宰了分屍才可以。但是死駱駝又不值錢,三兄弟為了這問題大傷腦筋,甚至鬧得兄弟鬩牆,最後沒有辦法,只好請族長裁示。

族長了解情況後,笑咪咪地表示,為了要讓兄弟們和睦相處,決定再送他們一隻駱駝,以湊成十八隻。這樣子,老大就得了九隻駱駝,老二、老三則分別拿到六隻和兩隻。有趣的是,三兄弟的駱駝加起來還是十七隻,多的那一隻,仍舊完璧歸趙地回到族長手中。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故事,若每個人都想得自己應有的一份,沒有人肯讓步,只會讓事情更加惡化,關係也變得更加惡劣。但若有人願意犧牲一點,最後的結果大家都贏,原本的犧牲付出並不見得是損失,但它的價值卻遠超過一切。許多時候,我們只顧著自己OK,只顧自己要得什麼,結果大家都這麼想,大家都得不到。聖經腓立比書說:「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2:4)。如果我們能想到別人和我們有一樣需求時,試著想想雙贏的方法,保障自己,也幫助他人,何樂而不為!

三、在「效率與效果」之間
據說,有鑒於愈來愈多的鳥擊事件危及飛行器的安全,美國的航太總署(NASA)的工程師與科學家設計了一種槍砲,可以把死雞當砲彈,打到噴射戰鬥機以及太空梭的駕駛艙玻璃上,模擬高速飛行時在空中與飛鳥撞擊的情況,以測試駕駛艙玻璃的設計規格。

製造高速火車的英國工程師知道了,急忙地提出要求,希望能夠借用這種槍砲,以便測試他們新款的高速列車擋風玻璃窗。透過聯繫安排,這套測試系統很快就運到了英國。

測試當天,死雞從砲管發射出來高速撞擊在防碎玻璃窗上,卻把英國工程師們嚇壞了。因為死雞不但打破了玻璃,在駕駛室爆裂開來,砸毀了控制台,還把駕駛座打斷並且釘在艙壁上。

驚魂未定的英國工程師發現他們的車窗設計竟然如此脆弱不安全,連忙把這個慘不忍睹的測試結果告訴NASA,並且附上詳細的列車擋風窗設計,低聲下氣希望美國方面能夠提供相關建議。
NASA很快地回覆了,不過內容只有一行字:”Defrost the chicken.” 雞要「解凍」!

箴言告訴我們:「殷勤籌劃的,足致豐裕;行事急躁的,都必缺乏」(箴21:5)。又說:「你見言語急躁的人嗎?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箴29:20)。我們是否經常非常努力地急著想要有所結果,一昧往前衝,卻忽略了檢視過程中的每一步驟。就像那個英國工程師的疏忽一般,勢必造成嚴重傷害。特別是忙碌的步調,常是我們情緒最大的致命傷害。愈忙就愈要學會平靜,如聖經傳道書所說:「你不要心裏急躁惱怒,因為惱怒存在愚昧人的懷中」(傳7:9)。

期待我們在工作與休息之間、在人與人之間、在效率與效果之間,任何時刻不忘雙贏的思考;因為,創造雙贏,沒有人是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