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出路 — 戴智彰牧師

  • 戴智彰牧師

聖經:哥林多前書十章 12-13節
   哥林多後書十三章5-6節

◎前言

前不久有機會參觀了「玉奇老師」的工作室,她熱情地介紹了他的作品,幾乎每一幅作品的背後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我對其中一幅名為《出路》的作品印象深刻,那是一幅以油彩及其他素材混合的作品。她以突出的「雙立體線條」圍出一個大大的「十」字,在「十」字的右側上方卻留下一道缺口。「十」字的中間也以「拉鏈」縫成另一個「十」字,彷彿可以把「十」字打開一般。

「人生或許不完美,也或許像在十字路口一般,不知何去何從,但我相信,人生總是可以找到出路」。她指著「十」字右側上方那道缺口說著。然後,她又指著中間的拉鏈,說:「人也不能一直在十字路徘徊,總要試試看,才知道那條路是可以走的。」

若不是有深刻的體會,如何能在作品中留下生命的智慧。我知道這正是她的人生,也知道,我深深受她和她的作品感動。

◎出路在於信念──「信念」總會為我們找到出路

戴晨志博士 (2005)在《有實力,最神氣:「A 級人生」的成功秘訣》裡有句話很特別:「困難、困難,困在家裡萬事難;出路、出路,出去走走就有路!」問題在於我們有沒有突破困難的堅定信念。書中,他先是提到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先生的故事,當年,林先生唸台大時,台灣正吹著「留學風」,許多大學生都希望畢業後,能到美國去深造。

可是,林百里是僑生,家境清寒,並沒有出國留學的打算。也因此,林百里說,當他去參加舞會,女同學知道他不出國之後,都不和他跳舞。後來,林百里真的沒有出國唸書,於是,在碩士班畢業後,就留在學校當助教、講師,只靠著微薄的薪水過日。

然而,林百里志在創業,他在讀了四年博士班之後,毅然輟學,專心開拓事業。一段時間之後,他創設了廣達電腦,經過十年的努力經營,以每股三百七十五元上市,成為當時的「股王」,他的身價也一度飆漲到四百多億!

在幾年前,林百里為了回饋母校,捐出了三億元給台大,興建電機資訊學院大樓;這筆捐款,也是台大創校以來,所得到的最大一筆捐款。另外,據了解,在「九二一大地震」時,為了賑災,林百里夫婦也捐了一億元。

據說,過去學生時代「不願和林百里跳舞」的女同學們,在目睹林百里現在的飛黃騰達與熱心公益後,都十分後悔。「早知道林百里會這麼有成就、有財富,我一定天天陪他跳舞,處心積慮討好他、想盡辦法嫁給他!」

一個人的「信念」,可以讓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我們持定自己的目標,不是「無定向」的追逐,更不隨風起舞。

使徒保羅在生命與信仰的事上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他說:「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你們也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所以,我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 (林前9:24-27)

「信念」是一個可以讓人為之生、為之死的東西。「信念」決定一個人生命的方向,一個人也願意為「信念」付上生命的代價。

戴晨志老師在他的書中提到《教會》 (The Mission, 1986)這部電影,讓我再一次回想曾經有過的感動。

《教會》這部電影是描述歐洲帝國主義勢力入侵南美洲時,當地的宣教士與一群南美洲的土著,在濃密的森林高地,抬起了巨大的「十字架」和「聖母瑪麗亞」的聖像,誓死抵抗西班牙軍隊的入侵。在槍林彈雨中,土著沒有什麼武器,不能和武裝的西班牙軍隊抵抗,他們只是圍在神父的四周,將巨大的十字架和聖母像,高 —高—舉—起!然而,子彈是無情的,在一個土著中彈倒下之後,另外一個土著勇敢地衝了上去,接下他的位子,扛起沉重的十字架和聖母像;一個接著一個,最後,屍體越來越多,然而,還是有人衝上去,撐住十字架、高舉聖母像,因為,他們「絕不讓聖像倒下!」

就事實看來,土著們的力量微不足道,脆弱的身體根本抵擋不住槍彈的攻擊,一個接一個躺在血泊中。然而,《教會》的最後一幕卻叫許多人感動落淚,因為在微小力量的背後,有一股極大的「信念」在支掙著他們,甚至願意為此獻上生命。

有什麼事是你願意付上一生的代價去追求的呢?當我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不知何去何從時,「信念」總會為我們找到出路。

◎出路在於信心──「信心」在於將來的指望 05050121

《靈魂滑浪者》 (Soul Surfer, 2004)一書的主角夏貝妮(Bethany Hamilton)
是一名來自夏威夷的13歲職業滑浪選手,2003年10月,對她來說,是
一場劫難,更是一個神蹟。

新聞報導指出,在夏威夷有一名 13歲職業滑浪選手遭鯊魚襲擊,從滑浪板被扯下來,一隻手臂從肩膀處給咬掉……。從來沒有人想過,會有這麼可怕的一個遭遇發生在年輕活力的夏貝妮身上。

「那天早上,我跟朋友愛娜、她的父親和兩個兄弟去滑浪。我們滑浪的地點很美麗,當時是早上七點,那地方距離岸邊約 1/4哩。然後有鯊魚來襲擊我,那條鯊長14呎。我當時已知道,我失掉了手臂,於是我用單臂繼續滑;心裡想:『我被鯊魚襲擊了!』但我仍很鎮定。當我們回到岸上時,我已經失血甚多,大約是全身血液的60%。我知道我惟一可以作的,就是一直向神禱告:『神啊,讓我活下去!我還很年輕!』然後,愛娜的爸爸在我的手臂上綁上帶子,作為止血帶。醫生說就是那帶子救了我的命。」

經過一、兩小時的車程,夏貝妮終於到達醫院。醫生為了先為她急救,延後了另一位病人的手術,而這人正是夏貝妮的父親。「我知道爸爸的膝蓋要做手術,但已不記得當時是否在想這事。還好當時爸爸的手術還未開始。」

「當我兩歲大時,爸爸媽媽就把我放在滑浪板上;我相信,從小學習滑浪,是為我面對這可怕意外的最好預備。」

夏貝妮是個滑浪天才,她自五歲起正式開始滑浪,第一個獎項也是在五歲時取得,是來自孩子推滑浪板的比賽。她非常熱愛這運動,甚至在她失掉了一隻手以後,她仍決定重踏滑浪板,繼續滑浪!

她說:「我是這樣想的,如果有人能做單手的掌上壓,那麼我也肯定能靠一隻手站穩在滑浪板上!當我踏上第三個浪,我就曉得,我一定要繼續滑浪!要繼續享受滑浪!當然,剛開始的時候並不容易,我也曾經沮喪過一陣子;我不適合用義肢,因我一天到晚都在海邊,金屬的義肢會很容易生銹。失去了一隻手,我的平衡是稍為差了,不過每一天我都在進步!」

「雖然我只有 14歲,還不曉得將來會如何;但我想讀大學,我想把書讀好。我將我的經歷都寫在《靈魂滑浪者》這書裡,希望與其他人分享。踏入2004年,我決定要每天都讀聖經,到現在為止,我一天都沒停止過,我希望能好好認識神的話語。」

在意外後,夏貝妮不但沒有扔掉將來,反倒因著信仰給她的力量,勇敢又有盼望地面對未來。我想,這就是「信心」。因為,「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 (來11:1)

夏貝妮沒有放棄自己,她更相信上帝沒有放棄她,這是我們在生活中需要學習的態度。保羅是這麼說的:「你們總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也要自己試驗。豈不知你們若不是可棄絕的,就有耶穌基督在你們心裏嗎?我卻盼望你們曉得,我們不是可棄絕的人。」 (林後13:5-6)

有上帝在我們的生命中,「在無可指望的時候,因信仍有指望」 (羅4:18a),而且這「指望」是不致落空的。希伯來書形容說:「我們有這指望,如同靈魂的錨,又堅固又牢靠……。」(來6:19)

◎出路在於信仰──「信仰」使苦難得著變化

三歲時即在鍵盤上玩和聲,四歲時用大鍵琴演奏出驚人的音樂,七歲時寫出第一齣「喜歌劇」,十四歲時完成第一部大型歌劇。他就是被譽為音樂天才的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更特別的一件事是發生在莫札特 12歲時,當時,Gregorio Allegri(1582-1652)曾以詩篇51篇,為羅馬教皇西斯汀教堂的受難週寫了<Miserere>這首曲子。因為這是一首偉大的作品,加上西斯汀教堂特有的迴音,於是,教廷於1666年規定此曲禁止外傳,只有每年的受難週時才能在西斯汀教堂使用,違者「禁聖餐」,這是相當嚴重的懲罰。

當時年僅 12歲的莫札特參加西斯汀教堂的受難週禮拜後,竟將全曲譜寫而出,使得教廷終於取消了禁令!

莫札特的音樂成就與日俱增,當時著名的詩人歌德曾說:「莫札特是位稀世之寶,他創造了世間一種極為罕見的音樂光環。」

莫札特在天主教家庭長大,父親 Leopold Mozart則是薩爾茲堡大教堂的作曲家,或許是耳濡目染,加上自身的信仰,使他寫出19首彌撒曲,以及50多首感人的教會音樂。

德國某歌劇院門口刻著這麼一首詩:

「巴哈帶給我們上帝的話語,

莫札特給我們上帝的歡笑,

貝多芬帶給我們上帝的火燄,

但上帝卻賜給我們音樂,

讓我們可以不用言語也能向祂祈禱。」

長大後的莫札特生活的並不順遂, 22歲時母親過世,令他哀慟不已。隔年,後向女友Miss Weber求婚又遭拒絕。

1772年時他接受了家鄉薩爾茲堡大教堂的管風琴師及教堂作曲家職位,卻不受大主教尊重,甚至百般辱罵。1775年莫札特離開令他傷心的故鄉,期待有所發展,然而,事與願為,失望的莫札特只好再回到使他傷心的家鄉,繼續職的薩爾茲堡大教堂擔任管風琴師及教堂作曲的職務。

心情抑鬱的莫札特,時常到「平原馬利亞教堂」靈修、默想,他沒有被眼前的困境打倒,反而巧妙地把苦悶的心情,藉著信仰與音樂完美的呈現出來。隔年即完成這首著名的作品《加冕彌撒》 (Coronation Mass)。

在人的患難中,常有上帝奧妙的用意。在他寫給友人的信中說:「我敬畏甚至害怕那位全能的掌權者上帝,但卻也深知祂的慈愛無限。我絕不會辜負祂賞賜給我的音樂天份。」可見的是,苦難的經歷使他的生命得著焠煉,也讓他的音樂進入前所未有的境界。正因為他對信仰及音樂的堅持,我們才得以藉著音樂領略上帝旨意的奇妙,「讓我們可以不用言語也能向祂祈禱」。

生命是一個奇妙的過程,而且常是出乎意料的。在自認為最穩固時跌倒,在最得意時遭受打擊。在人看來「無常」的遭遇,卻是生命本然的特質。因此,保羅提醒我們:「所以,自己以為站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 (林前10:12)即使跌倒、迷路,也不必驚慌,因為,「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 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林前10:13)

「信仰」,是「無常」人生中的穩定力量。「信仰」,在莫札特最失意時,從中得著安慰。「信仰」,讓莫札特的音樂感動人心。「信仰」,改變苦難的本質,讓我們在患難中找到出路。

◎結論

「改變思路,才有出路」。蘇聯諺語︰「不打碎雞蛋,就做不成蛋糕。」要先把對人生絕望的想法「打破」,重新開始新的人生。不要被人生的十字路口打敗,反倒要積極地建立人生的信念,走自己的路。學習正面思考,培養自己的信心,以盼望面對未來。更要緊的是,耕耘信仰的園地,明白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