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再思樂活vs.樂死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聖經:詩篇三十九篇4-5節;腓立比書一章19-26節

引言:

以<再思樂活vs.樂死>為題之因有二:首先,乃之前曾以<樂活與樂死之思>為題分享過,又2017年12月所出版之拙著取名為《樂活vs.樂死》。基於此,才會在本文主題之前加上「再思」兩個字。

其次,最近天氣變化多端,有多位會友驟然離世。又傅達仁先生罹患癌症,年歲已高,肉體苦不堪言,一心想尋求安樂死。礙於台灣法令的不允許,只好遠赴瑞士尋求「樂死」。到達瑞士後,本已可如其所願,能夠「快樂的死」,但卻因放不下親情而臨時取消,返回台灣。回台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預備,安排好日期,準備再次前往瑞士「樂死」時,因兒子要結婚,又把安樂死的日期再次往後延。

當傅達仁想安樂死的議題在台灣不斷延燒一年多來,總會讓人感受到,有人想活,卻活不了,但傅達仁可以活,卻一再「想死」,然而真的到「可以死」的時候,卻又猶豫「不想死」,在臨時踩煞車的情況下,出現「死不了」的矛盾。

一、人人怕死人人死

「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希伯來書九章27節)這一節經文,想必大家皆已耳熟能詳,於此,不必再贅述其背景和神學意義。不過,還是要藉此強調,死亡是上帝的定命,沒有人能逃得過。

是的,不分性別、年齡、身份、地位,每一個人都會死,只是時間的快慢而已,可謂是「輪流」的。縱使1930年出生,有「股神」之稱,被評為2016年全球富豪第三名的巴菲特(Warren Buffett),86歲受「彭博電視」專訪時表示:「錢一點用處也沒有,時間才有用。」「我想做的事都已經完成,目前最盼望的,就是想成為史上活得最久的人。」然再多的「封號」與金錢,還是無法逃避死亡的召喚。

誠如出身貧窮,白手起家,非常有生意頭腦,17歲就創辦「宜家家居」(IKEA),經過數十年的耕耘,營造出全球最大家具連鎖店的坎普拉(Ingvar Kamprad,1926-2018),還是無法超越有限的生命,於2018年1月27日,在瑞典的自宅安詳離世,走完他91歲的傳奇人生。足見,人人都有一死,因這是上帝的定命,是千古不變的定律,即便是家財萬貫的大企業家,依然無法躲過。

雖死亡總會令人害怕,人都不想面對,但死亡卻會在無意中來到,這樣的情境,實有如下列這一句打油詩:「年難過,難過年,年年難過年年過;人怕死,怕死人,人人怕死人人死。」亦如之前所曾說過,義大利有一墓誌銘如此寫道:「昨天我和你一樣,明天你和我一樣。」還有,1910年代末,一位神父在香港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入口處所提的對聯:「今夕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一樣。

近幾個月,有好幾位會友和熟識的朋友之親人,因心肌梗塞、車禍意外、感染流感、身體老化、久病纏身等問題,住進加護病房。其中,有幾位突然倒下,事前幾乎毫無徵兆;有的在送醫途中便已失去生命跡象;有的雖搶救回來,然卻因昏迷指數過低,仍未甦醒。當中,也有一位高齡98歲的會友突然身體不適,住進加護病房不到三天,因藥石罔效,家屬希望留一口氣回家,只好辦理出院,回自宅安息。目睹一連多位好友與會友紛紛離開人世,難過的心情,實難以訴諸筆墨!

坦而言之,擔任牧師越久,又隨著自己年紀越來越大,每次看到熟識的會友離開人世,且又得主持他們的告別禮拜,心中就會浮現如同喪失親人的痛苦與無奈,有時,真想逃避,以免情緒受到影響,但因職責所在,還是得主領追思告別禮拜,藉以安慰痛失親人的家屬。

人生在世的年日,依上帝的應允,只有70-80年,這樣的年限,聖經有著清楚的明示:「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詩篇九十篇10節)古諺亦云:「人生七十古來稀」。然而如今,隨著醫藥的發達,醫療科技的進步,長命百歲已不再遙不可及,能活過百歲者,可謂比比皆是。

我有一位好友的祖母,2018年1月以107歲高齡安息主懷。因子孫多達百人,且子孫當中有7位牧師,為不勞煩他人,告別禮拜全由擔任牧師的子孫共同帶領,消息也在告別禮拜結束之後,才以感謝的心,對外公佈。

其實,未公開之前,我就知道消息,而得以透過電話和書信往來相互安慰和打氣。互通訊息間,我告訴好友,出生於1916年(民國5年,因晚報戶口,確切日期不得而知,應該更早)的內人祖母,2017年4月以102歲高齡安息主懷,除了告別禮拜之外,入木與安葬禮拜和其他儀式,也是由我自己主領。(因內人祖母的家位於禮拜堂旁邊,倫理上得尊重駐堂的牧師,才會請他在告別禮拜講道)好友得知消息,特別傳來他的祖母以百歲之齡,暢遊高雄的影像,還有臨終之前,在病床所拍攝的多張照片作為分享,並附上一句話:「感謝上帝,因為祂賜給我們(you and me)一位非常有福氣的阿嬤!」因我倆都是牧師,深知聖經希伯來書九章27節,「人人都有一死」的教導,既使家人有上百歲的人瑞是一種福氣,但總有一天,還是得回歸天家,實不必為了家人的安息難過和傷心。

二、想樂死,也要樂活

拙著《樂活vs.樂死》一書當中的序言,我這樣寫道:人能長命百歲,固然可喜;然若病痛纏身,活得不健康、不快樂,反是一種生命的累贅,不但苦了自己,也累了家人,甚至還會影響到整個社會和醫療資源。既然人都得面對死亡,那如何「樂活與樂死」,實是我們所需思考的功課。

自己長年在高雄醫學大學擔任「人體試驗」、「醫學倫理」與「人體生物資料庫」三個委員會的委員,經常得參與新藥與新醫療方式的試驗審查,同時把關醫療學者申請人體生物資料庫的病理檢體作為研究之工作。在審查的過程中,個人除了對於醫師和學者們在醫學研究上的辛勞、努力和貢獻深表敬佩外,每逢看到新藥被研發出來,新的醫療方式被試驗成功,心中就會對於人的生命終於能因此而多活一點時間,感到欣慰。不過,縱使再多的研究與新發現,也趕不上「新病毒」、「新細菌」、「新病症」的出現。總歸一句,醫學的研究,還是無法趕得上死亡的腳步,終有一天,人還是得走上死亡之路。

是的,誠如拙著《樂活vs.樂死》第一篇內文所述:「在醫藥與醫療儀器的進步下,人的生命得以延長,然而,在『延長生命』的過程中,往往會使得將走完人生的病人出現『要死,卻死不了』的窘境,導致出現『好死不如歹活』的無奈與矛盾。為了顧及生命的尊嚴,到底是否要透過醫療儀器和醫藥,用殘酷的仁慈之『人為』方式來延長生命,而使得病人與家屬的矛盾與痛苦在心中不斷湧現;還是要順服上帝的帶領,讓其『自然』的離去?這些問題,乃成了『生命倫理』所關注的重要課題。

之前訴說過,資深媒體人傅達仁上書建請總統關注「安樂死」,盼能儘速推動相關法規的制訂,使之能合法運行,若立法通過,他願意成為台灣「安樂死」的首例。傅達仁會提出這樣的建言,乃他希望讓人能有選擇「安樂下台,醒著下台」的權利。但礙於所牽涉的法律、醫學、哲學、宗教、倫理道德、社會文化等層面相當廣,蔡英文總統並未答應修法。失望之餘,傅達仁只好先行舉辦生前追思禮拜,並在家人的陪同下,到瑞士尋求「安樂死」。

到達瑞士後,傅達仁透過臉書表示:「有幸到此一遊與有榮焉!旅館前水上捷運碼頭、全家乘船到中央車站、處處景點,豈止樂不思蜀,我這癌末病患還找到全球唯一為國際人士安樂善終的機關,名叫『尊嚴』,且經千辛萬苦已成為合格會員!謝恩典!謝恩典!」但歷經層層的面談,辦妥安樂死的相關手續,可以執行安樂善終時,卻又打退堂鼓,回到台灣。主要之因,如傅達仁所述:我本來去的那趟,就定了日子要做了(安樂死),第二次本來就要執行,但因為捨不得家人,才又千里迢迢回來。回到台灣後,傅達仁除了召開記者會之外,又透過FB發表多篇文章,訴說他「想死」的心情。2018年1月26日,他在FB這樣寫道:

我每天都求主赦免 求主賜恩典.病中恭敬畫聖畫廣傳主的大愛在人間!瑞士綠燈,安樂善終還真不簡單:
一、本來去年11月10號就在瑞士走了,兒子高燒,我又回來了。
  二、「尊嚴」是不分宗教不分國籍,為苦難人類服務的,全球唯一的窗戶,幾乎每天都執行!必須預排、且醫生要提前三周預約,飛行轉機,一趟約25小時,不容易!
  三、原定的去年11月29、12月15、家人有事,又延!接著瑞士基督教國家、聖誕至新年大長假,每日三次止痛藥,加上醫生朋友的急難相助、過了新年,但病情加劇,自忖過不了舊年,就訂了元月31號出發,也到忠烈祠老爸靈前說過再見。前天兒子忽然告訴我:老爸!我可在年前結婚,要我慢點走!哇!又延後了喔!歐洲大風雪沒讓我走的了,現在上帝賜給我想都沒想到的大恩典!

每當傅達仁出現在電視上或透過臉書表達自己是基督徒,卻一直嚷著要「安樂死」時,身為牧師的我,就會感到傅達仁一天到晚「想死」,卻又活得好好的,感到難以理解!或許,沒有罹患過癌症的人,無法體會罹癌者的痛苦,實在沒有立場提出意見,妄加評論。但個人還是覺得,傅達仁想要儘快脫離肉體的痛苦,早一點「樂死」之餘,若能夠思考如何「樂活」的功課,應該會更好。畢竟否定的背後有肯定,逆理當中有真理,凡事都有上帝的美意。因上帝所看重的,並非人在有生之年所獲得的祝福,而是人在掙扎中,如何與上帝對話,所留下的美好見證,這才是真實信仰的內容。

所謂「真實信仰的內容」,從約伯的一生,以及詩篇中的詩人透過詩詞向上帝之祈禱:「耶和華啊,求你叫我曉得我身之終!我的壽數幾何?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長!你使我的年日窄如手掌;我一生的年數,在你面前如同無有。各人最穩妥的時候,真是全然虛幻。」(詩篇三十九篇4-5節)「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篇九十篇12節)可以看到,這些信仰先人,無一不在有生之年,得著上帝的啟示,進而了悟生死,成了後人緬懷的典範。

除此之外,保羅也在羅馬監獄裡面,提筆寫信給腓立比教會的書信中,以自己為例,訴說他「生」與「死」的見證,保羅如此寫道:「因為我知道,這事藉著你們的祈禱和耶穌基督之靈的幫助,終必叫我得救。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但我在肉身活著,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該挑選甚麼。我正在兩難之間,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然而,我在肉身活著,為你們更是要緊的。我既然這樣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間,且與你們眾人同住,使你們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叫你們在基督耶穌裏的歡樂,因我再到你們那裏去,就越發加增。」(腓立比書一章19-26節)

保羅在羅馬監獄撰寫這段話的目的,乃要藉此表白,若為福音之故被處死,而離開人世與基督同在,是何等美好!然若活著,對福音有更多的益處,他寧願在世上多存留一些時日。當然,寫這封信之時,保羅的審訊可能已到決定性階段,或得釋放,或被處死,很快就有結果。然無論生或死,對保羅而言,他堅信:「人生的意義和目標就是榮耀基督;而殉道之死,可使他在人面前為福音作最後的見證,並引他到基督那裏,所以只有益處,沒有損害。」

從保羅的見證可以看到,人可以透過「樂活」榮耀基督,儘管死亡的威脅近在眼前,隨時都有可能走入死亡,但在死亡臨到之前,仍可以為福音見證基督。基於此,若傅達仁也能學習保羅的信仰,在「樂死」的期待中,也能透過「樂活」來見證基督,方可因著他的「樂死」與「樂活」,展現勇者無懼的美好見證,成為傳揚福音的工具。畢竟,從他開始訴求要「樂死」,到他還活著,已經過一年多,時間應該是夠用的。

是的,傅達仁先生若能效法保羅,還有約伯,以及舊約的詩人,面對苦難和死亡的威脅,滿心「想死」時,依然堅持靠著信心和祈禱繼續「樂活」,將「等待死亡」的親身經歷和信仰體驗書寫下來,直到無法動筆的那一刻為止,想必所寫的,不但會深具公信力,還可造就無數受癌症所苦,想早一點結束生命的人,活出如同保羅那「活著為基督,死了就有益處。」的生命見證。

結語:

若有一天生病,出現想要「樂死」的念頭時,也當思考「樂活」的重要,因生命的主權在於上帝,並非人本身。人活在世上,當如詩人的祈禱一樣:「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篇九十篇12節)好好「數算自己的日子」,以便能如保羅以自己的見證為例,勸勉世人所言:「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裏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以弗所書三章20節)「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立比書一章21節)願我們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