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三題,三解(二)–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聖經:申命記八章11-20節;馬太福音六章12節

本文接續<三題,三解(一)>

三、遭受忘恩負義之苦
一天,接到一通會友想和牧師約定時間談論心事的電話,時間敲定之後,乃依約在教會的辦公室見面。聽完會友的心情故事,我才知道,他被認識超過半世紀的友人「忘恩負義」,因而心痛至極。為此,終日難過不已、食不下嚥、睡不著覺。其因,乃這位受過高等教育的會友,年輕時期,曾在一家社福機構任職,而其所服務的單位中,有位工友家境並不寬裕,連小孩的教育也有問題。基於愛心與同事情誼,且同為基督徒之故,會友常鼓勵這位工友及其家人,還從旁協助各項難題。

由於工友頗為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和幫助他的會友一樣,讀到大學畢業,以便能尋覓到一份美好的工作。為幫助工友的孩子專心讀書,好讓他能考上大學,達成父親的心願,會友乃以無私的心,將就讀高中,準備考大學的工友之孩子接到家中就近照顧,還讓他與正在醫學院醫學系讀書,功課壓力頗大的兒子共同住在一間房間。儘管會友的兒子對於房間裡面多出一個非親非故的室友,感到非常不便,而頗有微詞,然因為父親的愛心之故,身為兒子者,只好乖乖配合。經過會友長時間無私的關心、教導、鼓勵與協助,工友的孩子果真考上大學。畢業後,還謀得一份工作,且在不久之後結婚生子,建立了家庭。

一段時間後,會友與工友相繼離開原本服務的職場,開創自己的事業,兩人在自己的工作上均有所成就,各自的孩子也都有不錯的發展。雖各奔東西,但兩人依然保持聯繫,並在互信的基礎上,繼續有經濟上的支援和往來。若工友在經濟或投資上有需要,會友也會義不容辭的共襄盛舉、加以贊助。

由於過去,會友對於工友無私的付出,使得他一直認為,工友應當會視他為恩人,而對他充滿感念之心,所以,會友對工友在金錢上的贊助和投資從不寫借據,也沒打契約或立下任何證明文件,甚至連合資購買土地,也直接將多達700萬台幣的鉅款拿給工友,並沒有加以過問,就連所購得的土地之所有權狀,也未多加端詳,可謂全然以信任的態度,委由工友全權處理。但萬萬沒想到,工友因買賣土地,並經營公司得宜,在經濟好轉之後,感恩之心遂開始走樣,竟將兩人所合資購買的土地在重測之後,私自將較小、不中用、沒有經濟價值,連出售都有問題的土地登記給曾幫助過他的會友,過程中,會友全被蒙在鼓裡。

一天,當會友得知此事後,想要找昔日的工友商討時,他卻以各種推託之詞作為搪塞,最後竟連電話也不接,甚至避不見面。面對無情的對待,又苦無溝通的管道,會友只好透過寫信的方式表達心中的感受,同時訴說過去對他的恩情,想藉以呼喚工友能回心轉意,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還是得不著任何的回應。因著工友對會友的「忘恩負義」,使得他難過至極,不知如何是好,才會找牧師求助。

當我了解事情的經過後,為協助會友走出被忘恩負義之苦的陰霾,我乃帶領他禱告,並去電工友所屬的教會之牧師,商求解決之道。工友教會的牧師得知事情的原委後,不但義不容辭的答應協助,還特別找工友溝通此事。因這位工友鮮少到教會聚會,且有他自己所講的一套理由,雖經過該會牧師一段時間的協調,工友就是堅持不願出面商討與溝通。最後,我和該會的牧師只能扮演轉達意見的角色,對於問題很難再有進一步的幫助,導致「忘恩負義」的問題,仍無法解決。

遭受忘恩負義的人背叛,導致「人財兩失」的會友心痛之餘,曾經向我表示,他很想將事情的真相公諸於世,好讓這位忘恩負義的工友無法在這世上立足。然此話說出之後,會友又立即表明,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只是出自於心中的氣憤與不滿,而想藉此抒發苦悶的情緒而已,絕對不會付諸行動,因他知道,這樣做,是以惡報惡,並不合聖經的教導。

瞭解會友心中的苦悶後,個人相當同情他所遭到的忘恩負義之痛楚與難過,因不但「人財兩失」,還為此使得心情、工作和生活受到嚴重的影響。不捨之餘,我乃以個人的淺見,以及多年所累積下來的牧會經驗,向他提出「白紙黑字」、「人對罪沒有免疫」、〝trust no one〞、「讓時間沖淡傷痛」等幾項建議作為參酌。

聽完我的建議,被忘恩負義所苦的會友坦言,會走到如此的窘境,本身也得負一些責任,因自己太過單純,也太過信賴他人,大筆金錢的資助,全都沒有留下任何契約或證明文件,才會使得他人見錢眼開,而忘恩負義。他萬萬沒想到,接受過他無條件付出愛和鼓勵與幫助的人,竟然用這樣的方式「回報」他,讓他痛苦難當。當我看到這位會友被人所辜負,心中充滿傷痛、難過、憂慮的處境時,內心真的非常不捨!因在我的心目中,他真的是一位敬神愛人的好基督徒。

為何我會以「白紙黑字」作為建議,乃台灣雖有「打虎、捉賊,親兄弟」(意指:面對危難,只有親兄弟才會真心和你同心協力。)這句俗諺所帶給我們的哲理,然基於防堵人性的軟弱,避免金錢與財務上的糾紛,既使是親兄弟也要明算帳,且還得要「白紙黑字」。畢竟,空口無憑,萬一出現利益糾葛的問題時,才會有所根據,也唯有如此,才能藉由法律保護自己的權益,而使親情、友情能在有所「制約」的情況下,持久經營,不至於因為人性的軟弱,陷入罪惡的深淵,而出現難以解決的問題。基本上,這樣的哲理,和英文的諺語〝Be friendly to everyone, but trust no one.〞、〝I believe everyone, but trust no one.〞(友好對待每一個人,但不輕易信任任何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古代哲人孔子在《論語‧里仁第四》寫道:「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領悟的是道義,小人懂得的是利益),話雖如此,但人是軟弱的動物,往往會見利而忘義,將親情、友情、甚至是恩情拋到九宵雲外。儘管忘恩負義歷來為人所不齒,然而事實上,忘恩負義乃是一種經常出現的人性,甚至深入到人的靈魂,因人常在不經意的時候,顯露出這樣的軟弱。

台灣俗諺云:「鼻孔腑落,世間沒有一個好人。」人若被利益薰心,而見利忘義,且又缺乏「白紙黑字」的契約和相關證明文件,最後吃虧的只會是自己。可知,要避免利益和金錢糾葛的問題產生,「白紙黑字」絕不可或缺,除非是要「為善不欲人知」或「不求回報」,否則,空口無憑,對方要刻意耍賴,任何人都拿他沒辦法。畢竟,人是罪人,且對罪並沒有免疫力,猶如傳道書七章20節所載:「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以及保羅致羅馬教會的書信所述:「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羅馬書三章10節)

從前述這兩節經文看來,世上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的說法,似乎會讓人感到疑惑,因聖經當中,除了耶穌是義人之外,挪亞(創世記六章9節)、亞伯拉罕(創世記十五章6節)、羅得(彼得後書二章7節)、施洗約翰(馬可六章20節)……等人,也都被喻為是「義人」。然事實上,舊約所指的「義人」,乃是「有義」的人,而所謂的「義」,即人與上帝有著美好的關係稱之。易言之,在舊約當中,遵行律法是上帝的具體要求,只要真正遵守之,就可成為「相對的義人」;新約的保羅在羅馬書三章10節所舉的「義人」,則是指靠律法而稱義的人一個也沒有,可以得著稱義的渠道,唯有「信」一途。保羅會提出這樣的主張,乃人有「原罪」(sin)所俱來的軟弱,使得人無法成為「義人」,唯有得著耶穌基督的救贖,使生命獲得改變和更新,才能成為「相對的義人」。

質言之,人若非因著信,憑藉耶穌基督的恩典,從罪惡中被救贖,乃無法稱義。

四、忘恩負義的代價
以色列百姓雖是上帝的選民,但卻也是一個經常忘恩負義的族群代表。我們從其出埃及,在曠野漂流四十年、進入迦南地、士師秉政、建立王國,最後走向分裂與亡國之路,在每一個階段的過程中,幾乎都可看到他們因對於上帝的「忘恩負義」,而付出慘痛代價的事蹟。

事實上,當以色列百姓在曠野時期,儘管上帝提供百姓所有的需求,但他們還是怨聲載道,絲毫沒有感恩的心。為此,摩西乃耳提面命的告訴他們,進入迦南地之後,絕對不能忘記上帝的恩典,及祂所吩咐的誡命、典章和律例,也絕不可隨從迦南地的人去拜別的神明。針對此,摩西乃如此吩咐:「你要謹慎,免得忘記耶和華─你的上帝,不守他的誡命、典章、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恐怕你吃得飽足,建造美好的房屋居住,你的牛羊加多,你的金銀增添,並你所有的全都加增,你就心高氣傲,忘記耶和華─你的上帝,就是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的,引你經過那大而可怕的曠野,那裡有火蛇、蠍子、乾旱無水之地。他曾為你使水從堅硬的磐石中流出來,又在曠野將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是要苦煉你,試驗你,叫你終久享福;恐怕你心裡說:『這貨財是我力量、我能力得來的。』你要記念耶和華-你的上帝,因為得貨財的力量是他給你的,為要堅定他向你列祖起誓所立的約,像今日一樣。你若忘記耶和華-你的上帝,隨從別神,事奉敬拜,你們必定滅亡;這是我今日警戒你們的。耶和華在你們面前怎樣使列國的民滅亡,你們也必照樣滅亡,因為你們不聽從耶和華-你們上帝的話。』」(申命記八章11-20節)

從上述這段經文可以清楚看到,當中總計出現了三次「忘記」、兩次「恐怕」,且在19-20兩節經文中,提到三次「滅亡」。其旨,乃上帝要藉此提醒百姓,勿成為忘恩負義的人,因若財產加增、心高氣傲、敬拜他神、忘恩負義,結果將導致「滅亡」。端見,上帝乃藉此定意,祂將會以「滅亡」對待對祂「忘恩負義」的人。事實證明,以色列百姓在忘恩負義的情況下,導致亡國。還好,因回心轉意,歷經了兩千年,才又於1947年復國。

五、赦免辜負
坦而言之,身為牧師,常得扮演為他人紓解憂慮的角色,但我自己也有過被他人忘恩負義,甚至遭受忘恩者無情攻擊的慘痛經驗。我知道,這樣的痛,真的非常難以承受,實在無法訴諸筆墨,唯有透過禱告,尋求屬靈同伴的協助,再經過時間的治療,才能止住傷痛。從自己被忘恩負義的經驗中,我乃深刻的體會到,施恩者雖在物質和精力上,有著無法彌補的損失,且在受傷之際,痛苦難當、心力交瘁,然經過時間的治療,定會走出傷痛的陰霾。此後,不但精神上可以獲得撫慰,心理上也會因為超越傷痛而享受到喜樂的果實,並可藉助自我的經驗,協助有同樣遭遇的人。

我曾閱讀過一則故事,看完之後,甚為感動,藉此分享。話說:有兩位朋友一起出遊,橫越沙漠時,因為爭論,意見不合,起了嚴重的衝突。氣憤之餘,其中一位出手打了好友的耳光。被打的人,立即蹲下,在沙子上寫下:「今天我被好友在我的臉上打了一巴掌!」之後,兩人不講話,繼續前面的旅程。

不久之後,兩人來到一個綠洲,看到一個湖。由於在沙漠炎熱之故,忽然看到湖水,樂不可支,雙雙不約而同的跳進湖裡面。但被打耳光的人因不諳水性,而陷入水深之處,驚嚇之餘,雖經奮力掙扎,仍失去意識。此時,若沒有人拉他一把,肯定溺斃。打他耳光的友人見狀,乃奮不顧身,將友人拉上岸。經過搶救,溺水的友人終於甦醒,撿回一命。

甦醒之後,被救活的友人,順手在湖邊拿起一塊石頭,刻起字來,救他的友人見狀,頗感納悶,乃開口問他說:「之前,我打你後,你在沙上寫字;現在,把你從鬼門關拉回來,你卻在石頭上刻字,這是為什麼?」

被救的友人乃如此回答:「被人傷害的時候,我們應該記載在沙上,讓寬恕的風可以將之吹拂掉;別人對我們有恩時,當要記載在石頭上,因為這樣,沒有任何風能把這事蹟磨滅掉。」

「忘恩負義」是自私與自以為義的人,所常會犯下的錯誤,這樣的人,若頑梗不願悔改,在聖經的教導當中,此乃是一種「辜負」(TRESPASS)的罪。馬太福音六章9-13節記載了主耶穌所教導我們的祈禱文,禱詞中的第六句(12節)乃如此說道:「赦免阮的辜負,親像阮亦有赦免辜負阮的人。」(台語漢字本)「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和合本)「饒恕我們對你的虧負,正如我們饒恕了虧負我們的人。」(現代中文譯本)(And forgive us our trespasses, As we forgive them that trespass against us.)(King James Bible)

無可否認的,我們都是罪人,常會在有意或無意中辜負上帝的恩典,而對上帝忘恩負義。當我們面臨他人對我們無情的忘恩負義時,祈願我們能和主禱文所教導的一樣,用「赦免阮的辜負,親像阮亦有赦免辜負阮的人。」為辜負我們的人代禱,同時赦免辜負我們的人。若辜負我們的人不知悔改,就讓他自己去承受一輩子虧欠他人的不安、心虛與綑綁吧!

(本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