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20080810 我是「屬基督的」 — 談宗派之分 (蔡哲彥老師)

「弟兄們、我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勸你們都說一樣的話.你們中間也不可分黨.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因為革來氏家裏的人、曾對我題起弟兄們來、說你們中間有分爭。我的意思就是你們各人說、我是屬保羅的.我是屬亞波羅的.我是屬磯法的.我是屬基督的。基督是分開的麼.保羅為你們釘了十 字架麼.你們是奉保羅的名受了洗麼。」 哥林多前書一章十到十三節

第四世紀時,多納徒派 (Donatism) 在一些爭吵後否認了「教會」,認為只有他們是唯一真實的教會,只有他們的聖禮有效,這些顯然是不正確的。所以這種「只有我們教會是正統,其餘都不是」的觀念很早就存在了。第一世紀末諾斯底主義也是如此,他們堅稱有特別的知識,只有認識這些特別的奧秘,才能得救,這些都是否認其他教會的行為。

保羅寫信給哥林多教會時也碰到了類似分派的狀況,保羅勸他們要:「不可分黨.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我們來看看教會中最早的結黨狀況,保羅真的不贊同有宗派嗎?很明顯的,這樣的分派結黨是哥林多教會信徒自己的行為 ,與保羅、亞波羅、彼得甚至基督無關,哥林多教會信徒只是借用這些人的名堂,自我標榜,組成了互相攻訐的小群體,教會因此被分裂了。

「分黨」( schisman )並不是「分宗派」( schisms ),而是「結黨」,各黨仍在一個教會裡頭,其分裂是內部的。保羅要他們「一心一意彼此相合」,看原文的話「心」是指「特定的思考與判斷能力」,「意」是指「意見、思路、觀點」。 「彼此相合」是指「恢復正常的狀態」。保羅並沒有指責他們各黨的「教訓」, 保羅指責的是他們「分黨」這件事。換句話說,保羅沒有責備各黨的「教義」,他責備的是各黨「結黨不合一」的狀況。

相同的,現今每個宗派的產生都有其歷史背景與淵源,相異的「教義」的確是有(對於洗禮的解釋、對於聖靈充滿的表現、千禧年前派、後派或是無千禧年派 ….. ),但是對於重大的救恩教義方面看法卻都一致。幾乎每個宗派也都願意接納其餘宗派在某些部分有不同的見解,而且願意接納對方為弟兄姊妹 ,同在一個聖而公的教會裡頭。我認為這樣是合一,意即符合保羅的教訓。
手上幾本註釋書、以及唐崇榮牧師都要我們注意一下那些在哥林多教會中自稱「屬基督」的人。這些人否認所有宗派的教訓,否認了所有的宗派,他們認為只有他們是正宗,只有他們屬基督(在他們眼中其餘的宗派都不屬基督)。他們最屬靈嗎?不!這些人也是在分黨的行列,也是保羅指責的對象。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的事,歷史一再重複出現(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可能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任何教訓」)。在教會歷史裡頭常常出現一些「反宗派」的「宗派」。這些「反宗派」的「宗派」會指責當時所有的宗派,說他們已經被人間的遺傳給污染了,純粹的福音已經被混雜了,他們不考慮幾千年來教會歷史中神學以及禮儀的發展,而主張所有的教會必須回復到使徒時代的模式去,他們解經往往注重字面,不去管其複雜的歷史背景與時代意義。甚或只注重某一種翻譯本,不去管其他的翻譯本或是註釋,認為唯有他們的翻譯本最接近聖經原意。他們解釋聖經也常常不管聖經作者寫作的處境與當代是否一致,而直接想兌現聖經的教訓。歷史上常常出現類似的反神學、反歷史的「宗派」(當然他們不認為他們是宗派),他們直接把現實世界與歷史壓平、或是否定其真實性,而把複雜的處境倫理問題單純化,勉強把這些湊合到固定僵化的信仰公式裡頭。

他們喜歡指責別人為宗派主義者,他們反對一切在歷史上出現過的宗派,拒絕所有的傳統,更有甚者斷言所有宗派都是大淫婦,破壞了教會的純全。他們拒絕了歷史上所有的教父,以及奧古斯丁、馬丁路德等等歷史上出現過的教會領袖,指責任何肯定這些教會領袖思想的人為拜偶像者,認為教會應該直接與耶穌、保羅接頭,教會內只能有一種聲音,就是基督的聲音。而他們認為能跳過了所有的教會歷史直接與保羅接頭的就是他們,他們裡頭只有基督的聲音 ,沒有其他「神學」等等的雜音。

但是歷史告訴我們,沒有例外的,他們在否定了一切的宗派之餘,其實只是建立新的宗派。並因為他們拒絕承認其餘宗派,所以他們的宗派主義色彩往往更濃厚。他們拒絕了聖經之外所有的權威,因此他們的創立者成了獨一無二的權威,在他們眼中只有一種詮釋聖經是有效的,那就是自家的解經。如同哥林多教會一般有一群人抗拒保羅、抗拒彼得、抗拒亞波羅,自己稱自己為屬基督的,竟然成立了另一個黨派 …… 。而這樣的宗派往往讓教會分裂的更嚴重,因為他們拒絕了其他的宗派。歷史上這樣的宗派實在太多,近百年來的中國教會史也不少呢!

歷史上,盤據某山頭,認為上帝啟示由保羅之後直接接到某領導人,否定其他教派者,有之。打著「反宗派」的旗幟組織另外一個宗派者,有之。反對天主教的組織,其組織卻最像天主教者,有之。反對天主教只有教皇可以解釋聖經,其教派中卻只有領導人的解經是正確者,有之。認為只有他們的教會是正統,其餘教會都是虛假者有之。而這類的宗派似乎在獨裁國家中出現的較多一些。

在獨裁的國家中,為要能保有純正的信仰,有時「獨裁的」信仰體制的出現是種必須,但是這樣的副作用是什麼呢?一人錯,無人敢言,除了領導人之外,其餘都是錯 …… 。

我們強調「唯獨聖經」沒錯,當初改教前輩就是因為如此,所以反對天主教把「傳統」與聖經並列。但是「唯獨聖經」並不等於將一切傳統全都勾消,我們仍然活在歷史與傳統之中,若是傳統是指著人類知識與經驗的累積的話,徹底的反傳統的作法只會讓我們走入反智的死胡同裡。傳統也提供了我們身份的認同感,傳統本身也是一個有效的信仰行為規範,讓我們有所遵循,千百年的歷史前輩的典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前輩的解經也是很好的參考,怎可以隨 意拋棄?校園出版社正打算出一套聖經註釋書:「古代基督徒信仰聖經註釋叢 書」。這些傳統實在是教會很寶貝的資產。當我們今日高舉任何事情,到了明天這些事情就會成為歷史,過了幾年這些就會成為傳統了,如此,我們還能全無反省的就反對所有的歷史與傳統嗎?

我想基督教裡頭有很多宗派是個事實,每個宗派有每個宗派的歷史背景、對於某些教理有每個宗派的不同見解、甚至於解經在比較有爭議性的問題上頭也各有不同的看法。這樣的現象造成了基督教的不合一嗎?我不認為。就是因為有很多的宗派存在,我們可以選擇最適合我們的聚會方式來參加,我們也尊重其他宗派的歷史與特點,並不因為他跟我們不同就說他們是錯,唯有我是對。在這些爭議性的問題上,其實爭議沒有大到可以讓某個宗派排擠其餘宗派(這邊我不討論「異端」)。而事實上,每個宗派的一般信徒不見得可以說出到底有哪些爭議,一般信徒也不見得就能完全了解其所屬宗派的歷史、教理。一般的宗派都是彼此接納對方,願意稱對方為弟兄姊妹,願意一起領受聖餐,這樣是很好的。

有人認為宗派主要是因為對於真理認識的歧異,因而產生。我卻認為每個宗派的產生主要是因為每個宗派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所致,而這些對於真理認識的歧異(事實上並不是什麼重大真理認知差異,頂多是解經等等角度的不同。對於重大真理的認知,各教派都很一致)並不必然造成你死我活、你是我非的爭論。大部分宗派願意尊重其他宗派,因為歷史背景與解經角度等等不同所造成的些微歧異,接納彼此都在聖而公的教會裡頭。其實不只在宗派間某些看法會有歧異,就是在同一宗派內不同教會,或是同一教會內不同人都可以有不同看法,對於聖經的解釋可以有不同,難道這些就算是不合一?不,不是的。

我喜歡看教會歷史,這樣可以讓我知道我不是單獨領受上帝的啟示、不是我單獨領受聖靈,歷史上有太多的前輩在我們面前,留給我們很好的風範。我怎可能直接跳過這些前輩,奢言只有我是正統,其餘都是有問題的?當雅各碰到上帝時,上帝對他說:「我是耶和華 ─ 你祖亞伯拉罕的神,也是以撒的神 …. 。」

當摩西碰到上帝時,上帝對他說:「我是你父親的神、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當我把我的名字放在亞伯拉罕、以撒、雅各 …… 之後,成為了:「亞伯拉罕、以撒、雅各 …… 以及蔡哲彥的上帝」之後,提醒我:上帝不只是「我的上帝」,也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 …… 的上帝」,上帝不是我的家神,不是遵照我命令的上帝,上帝是歷史的主宰。所以我的個人經驗不能絕對到變成為真理,我的個人看法不能絕對到變成為上帝的代言。當我再加上一些人名,上帝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保羅、波旅甲、特土良、革利免、俄利根、亞他那修、奧古斯丁、馬丁路德、慈運理、加爾文、約翰衛斯理、馬偕、馬雅各的上帝 … 」我不能無視於這些前輩的存在,而直言上帝跳過這些人對我說話。

我不可能不去相信上帝在歷史中的特殊攝理,說上帝直接對我啟示。

當我去這樣看歷史時,我會發現有些公約數,眾宗派都承認的,在這些基礎上,眾宗派合一。我想其中最大的公約數是信經(請參考拙作「信經」一文之網站 http://tjy.fhl.net/2004-07-17.htm ),信經是教會歷史中的產物,為了宣信與辨別異端,是前輩們給我們很好的資產。承認信經的教會,我想都是聖而公的教會,換句話說這個教會是 universal church ,是古往今來所有聖徒的集合。
期待各位基督徒,讀書不要只讀某一個人的書,註釋書不要只看一本,多談合一的事,少去誇大彼此間的差異。多尊重各宗派的傳統與歷史,不要認為只有自己對,其餘都是錯。當其餘人都認為你我說的有點偏差的時候,是不是你我該反過來思考一下,是不是我們心中的尺度歪了,導致於我們看所有人都是歪的?

講一個合一的例子: 18 年前我大學時,校園團契、錫安堂、長老會長青團契、召會一起在學校內辦過佈道會呢!

【希望所有基督徒在基督裡更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