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貧富之間(二)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經文:箴言三十章7-9節;路加福音十二章13-15節
(本文接續1月27日貧富之間(一))

此外,我亦曾在一篇文章上,讀到一則「好額人乞丐生命」的真實故事,敘述了兩位的知名人士,一是被稱為經營之神的臺灣企業家,另一位為日本著名的富商,兩人的財產皆超過數十億,年年被列為該國的排行榜首富,但卻都是出了名的「khok-a-thau」(鐵公雞),不只自己省吃儉用,對待員工更是嚴謹,連辦公室廁所的衛生紙也設有使用規則。見到如此節儉的企業家,可能是文壇人士看不下去,才藉著文章調侃一番。看完之後,連我也覺得「好笑」。其實,不只這兩位企業家有如此的性格,老一輩的臺灣人,因經歷過農業社會,以及二次大戰物資缺乏的苦日子,因而培養出了節儉的美德,不是捨不得吃,就是捨不得穿,腿酸了也捨不得搭計程車,口渴了,連一瓶飲料也捨不得買來喝,結果累出病來,可得不償失。這樣的性格,無論存有多少錢財,都是「有錢的宋鄉(貧窮)人」。誠如西諺所云:「他並非擁有財富,而是財富擁有了他」。「貧富之間」如何區別,亦如《簡單活出自己》(Way to Simplify Your Life)一書的編輯群杰依.海因里希斯(Jay Heinrichs)等人所言:「節儉的祕訣不僅在於懂得如何省錢,還得知道如何花錢。」

「貧富之間」的差異,除了口袋鈔票的多寡不同外,用錢的煩惱程度並沒有什麼差別。因為,沒錢的人不安心;有錢的人也不見得開心。被日本記者比喻為「賺錢神仙」的臺灣旅日企業家邱永漢先生透露:他雖然有錢,但是每次請客時,總是先把口袋裡的錢算一算,再用腦袋去想那一家餐館比較便宜,從不思考那一家比較好吃。他坦白承認:「我在意的是請客要花多少錢,以省錢為原則,並不在乎好不好吃。」他還自我告白:「我雖有錢,但從賺錢到花錢,都經過非常嚴密的計畫,然最為困擾的,就是吃完飯後,付小費給服務生時,常為了不知要付一塊美金或兩塊美金而頭痛不已。」

綜觀上述多則故事,這些有錢人的財富,並不一定完全是「福氣」,反而是一種負擔。真正的「富足」不是「似富卻貧」,反而是「似貧卻富」。是貧是富,其抉擇的關鍵,乃出於自己的心。因為,一切的果效乃是由心發出。

五.似貧卻富
路加福音十二章13-15節記載,耶穌在傳福音的過程中,曾有一跟隨祂的人,開口央求能夠為他和兄長分財產。(按當時的風俗和法律,身為先生的人,可以為學生分財產)。當耶穌聽完要求之言後,隨即回答:「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說完此話,耶穌馬上又以無知的財主為比喻說明,世上的財富是上帝所賜,人若能好好運用上帝的恩賜,將世上的財富,轉變為天上永恆的財富,必能受到永生的祝福。

法國曾流傳一則感人的故事,訴說著一位窮苦的女孩子,小時候即瞎眼,只能靠著織草過活。一天,她為了福音事工,奉獻了二十七法郎。當她奉獻的事蹟傳開後,有人對於生活窮困的瞎眼女孩,竟然捨得大手筆的奉獻深感好奇而問她:「妳為何要奉獻這麼多?」女孩回答說:「我是瞎眼的,素以織草為生。我曾問過晚間需靠油燈才能織草的朋友,晚間織草一年所需的油燈錢要多少?結果他們告訴我:『約需二十七法郎。』所以,我就將一年所省下的燈油錢奉獻出來,作為福音事工之用,使人在黑暗中,能夠得到生命之光。」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麼?〉一文談到,有位美國商人來到墨西哥小漁村度假,當他坐在碼頭欣賞海景時,正好有一墨西哥漁夫打魚歸來,緩緩划著船上岸,小船上載著幾條大黃鰭鮪魚。美國人見狀向前恭維一番後,兩個人開始一連串的對話。從兩者的對話間,得以見著「似貧卻富」與「似富卻貧」的有趣對比。下文的「美」指美國商人;「墨」指墨西哥漁夫。

美:要花多少時間才能有此收穫?
墨:才一會兒功夫就可以了。
美: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多抓一些?
墨:這些魚已經夠我一家人所需了!(漁夫顯得有些不以為然)
美:捕完魚之後,還有這麼多時間,那剩餘的時間你要做什麼?
墨:陪家人,中午作片刻休息,下午與鄰居聊天,小酌一番,彈彈吉他唱唱歌,快樂的過一天。
美:我是美國哈佛大學的企管碩士,我可以用我的專業,幫你創造魚貨事業,你一天可以多花一些時間捕魚,然後存些錢買更大的漁船,等資金擴展充足,買船組織船隊,再開魚貨罐頭工廠,之後,直銷各大超級市場。如此一來,不但不必被中間商剝削,還可控制整個生產,日日賺進鈔票,等事業到一段落之後,繼續到美國洛杉磯和紐約擴充事業。
墨:這要花多少時間?
美:大約需十五至二十年。
墨:然後呢?
美:到時,你可設法股票上市,把公司的股份賣給投資大眾,自己必定會日進斗金,三代不愁吃穿。
墨:然後呢?
美:等待退休,搬到海邊,享受漁村的生活情趣。
墨:那我現在不就是這樣了嗎?(墨西哥漁夫心中相當疑惑)

六.自由與綑綁
當樂透彩在臺灣風行之後,有人曾經問我,基督徒是否可以買?若中了獎,教會是否當接納其奉獻?提出這樣質疑的人,是因為他們看到了有牧師在媒體對此提出嚴厲的批判,並警告信徒勿拿中獎的錢到教會奉獻。在此同時,也有學者搬出美國精神醫學家葛魯恩柏格 E. Gruenberg 所提的「社會共有的精神病理」(socially shared psychopathology)之精神病學專有名詞,將之稱為「病態賭博」(pathological gambling),使得有基督教信仰的購買者看到之後,產生相當大的疑惑,甚至出現極深的罪惡感且惶恐不安。其實,類似的問題,早在多年前,股票和六合彩在臺灣盛行時,就有人提出相同的質疑,可與否,在教會間亦出現兩極的說法。依當時的社會情境與法律層面而言,六合彩是屬非法,本就不應簽注。然股票則為合法,購買與否,並無法律問題。雖有基督徒堅決主張不要購買,但仍有不少基督徒經濟學者和企業家主張可以購買,但前提是要看購買者的「心」與「動機」。同理而言,現在的樂透屬於合法的「遊戲」,站在法律的角度,買與不買,並沒有所謂的對或錯。站在信仰的角度上,保有清教徒精神與基要真理派信仰的信徒,乃持反對的立場。但,仍有不少持開放態度信徒認為,只要不過分,有何不可!雖聖經並沒有直接的記載可與否,然我們可從保羅所言:「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那一件,我總不受他的轄制。食物是為肚腹,肚腹是為食物,但上帝要叫兩樣都廢壞。身子不是為淫亂,乃是為主,主也是為身子。」(哥林多前書六章12-13節)的論點中,得著一些啟示。

保羅所提「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的自由之說,有兩個重要原則:一.自由不等於放縱,因放縱便會陷入罪惡,這乃毫無益處。基於此,在享有自由時,就不應犯罪。二.雖凡事都可行,但需小心,免得那事反過來轄制你,變成你的主人,使失去自由。人若只站在自己的利益和私慾上濫用誤用的「自由」,將會失去「自由」,如同食物與肚腹的關係,兩樣都廢壞。由此觀之,若因購買彩券,使得貪戀、沈迷、投機、偶像、白日夢轄制你的心,就會有如一位小孩子在胡亂塗鴉當中,所塗的痕跡恰巧與頭獎號碼同,開獎之後,孩子的媽得知此事後懊惱不已,直怪自己沒依照塗鴉的號碼下注,搥胸頓足得難以入眠。這樣的結果,不但完全失去「自由」,還會如同聖經所載:「貪戀財利的,擾害己家。」(箴言十五章27節a)「誠實人必多得福,想要急速發財的,不免受罰。」(箴言二十八章20節)「….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馬太福音十三章22節)這樣的話,當然就沒有所謂的「益處」和「自由」可言。倘若我們有如此的困擾,就絕對不要購買,即使勉強購買且有幸中獎,將彩金拿來奉獻,上帝也是不會悅納的。然若心中不被「轄制」,而是在「自由」心的情況下購買,果真中獎,將彩金拿來奉獻乃無可厚非。但,您能保證自己不會被綑綁嗎?最好還是不要嘗試,因為人都是軟弱的,常會在無意中禁不起誘惑而陷入罪惡。

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主張,最主要的原因,乃有人知道我是牧師後,常都會好奇的問我:「牧師的工作到底在做什麼?」聽到這樣的問題,我幾乎都會回答說:「帶領人敬拜上帝使靈魂得救,讓人心靈充滿喜樂、平安和希望。」基於此,若有人因買樂透彩券後,讀到他人嚴厲批判樂透的種種不是的文章時,只要您不貪戀、沈迷、投機於樂透彩,將之視為偶像,終日夢想得大獎,使得自己的心受到「轄制」,大可不必因此而感到惶恐與不安,或是充滿罪惡感。因為信仰乃要使人的心靈得著自由、平安和喜樂,而非天天活在「禁忌」與「綑綁」的象牙塔中,過著心情鬱啐的日子。但重要的是,要看您自己的心是否能謹守分際,經得起考驗。若定力不夠,千萬別輕易嚐試,免得遇見試探。否則,將會如同胡鄭金龍先生所寫的打油詩一樣:

彩券風行人人簽,討論號碼街路邊。各種公式其展現,人腦電腦比誰奸。
神明出牌到處見,乩童神棍全露臉。風水算命王祿仙,這回必定大賺錢。
騙人廣告飛滿天,迷信明牌真可憐。發財大夢做不厭,醒來一切成雲煙。

七.處在中界點
當大部分的神學家,對於「財富」普遍存在著負面的看法而提出批判之時,長老教會的創始人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 1509-1654)認為,基督徒應當「盡所能的賺取,盡所能的節省,盡所能的給予。」(gain all you can, save all you can, give all you can.)這三句話還被許多人視之為基督徒的倫理。此外,德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同時也是宗教與經濟學家的韋伯(Max Weber, 1864-1920),以社會學基礎,深入宗教與經濟生活的關係後指出:「只要生活上的態度經得起考驗,則財產越多,就越感到一種責任,要為上帝的榮耀保存它們,並不停的努力來增加財富。」兩人所主張的財富,都當建立在榮耀上帝的基礎上,否則財富將只是一種沒有意義的物質代名詞而已。

有美國幽默文學家之稱的馬克吐溫(Mark Twain, 1835-1910)曾經說過:「男人一生當中,有兩個不應該投機的時期,那就是負擔得起生活和負擔不起生活的時候。」意即人處在貧富兩極的時刻,正是最為軟弱的的時期。這個時候,人常會如同臺灣俗諺所述:「貧窮,起盜心;飽暖,思淫慾。」「為仁不富,為富不仁。」「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牛瘦無力,人散(窮)白賊。」因人若想到「無錢,人上驚。」「人窮志短。」「散鬼使人驚,做婊坐大廳。」「笑貧不笑娼。」的情境,就會極力想脫離貧窮。但要由貧轉富,非短時間之內就可達成。因此,在「狗急跳牆」的情況下,便會為達成目標而不擇手段。相對的,因富裕所帶來的副作用,實讓人難以預料。再者,英國著名的劇作家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亦曾說過:「人生有兩種悲劇,一是慾望難逐,一是慾念得逐。」(意為想得卻得不到;得到了卻不知滿足和感謝,是人生的兩大悲劇。)

事實上,上述兩位英美的文學和劇作家所掛慮之事,早在數千年前,聖經中的智慧人亞古珥,就已經意識到人性充滿著諸多的軟弱,因而透過禱告,向上帝祈求說:「我求你兩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賜給我:求你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賜給我需用的飲食。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神的名。」(箴言三十章7-9節)亞古珥盼他在有生之年,上帝能賜福給他,讓他都能處在貧富之間的中界點,不貧窮也不富足,因他深怕富足之後起了驕傲之心,導致遠離上帝。相對的,又擔心萬一陷入貧窮,便會起貪念遂而偷竊,褻瀆了上帝的名。由此端見,亞古珥祈求上帝引領他處於「貧富之間的中界點」之禱詞,實值得我們學習與實踐。

結語:
本文最後,期盼我們能從下列的寶貴經文中,再次思考上帝所給予我們「貧富之間」的訓示,藉以面對樂透彩券和金錢遊戲所帶來的挑戰。
「你要紀念耶和華你的上帝,因為得貨財的力量是祂給你的。」(申命記八章18節)
「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箴言十章22節)
「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加福音十二章15節)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六章33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