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誤解與委屈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經文: 撒母耳記上一章 10-17節
羅馬書十二章19節

前言:

2006年7月,台灣地區大學指考的英文作文題目為<被誤解的委屈經驗> ,命題老師在試卷上加註了一段說明: 人的生活中,難免有遭人誤解而感到委屈的時候, 要求學生分兩段敘述,第一段為個人被誤解的經驗,第二段則是要考生談這段經驗對個人的影響與啟示,寫出一篇至少 120字的作文。看到這樣的題目,所有的考生無不大呼困難,不知從何寫起,甚至有不少考生交了白卷,連一個字都沒寫。

基本上,個人認為,大學指考的英文作文題目,深具正面意義,對考生的人生有相當大的幫助,實值得嘉許。畢竟,人的一生當中,難免都會有過被人誤解而受委屈的經驗,特別是爆料文化盛行的台灣,人言可畏的今天,更是如此。

一 . 錯誤的瞭解 ,難以想像

中文的「誤會」一詞,英文稱作 misunderstand,意為「 不適當地瞭解某事或某人」 ,即對人 事物 「錯誤的瞭解」,而出現曲解、弄錯、混淆,導致錯誤的看法。 當對人事物出現不當的看法,而產生誤解時,不但對自己本身不好,被誤解的人也常會因此而受到傷害和委屈。

多年以前,在冰天雪地、交通不便、醫療設施缺乏的美國阿拉斯州,有一對恩愛的年輕夫婦,婚姻生活相當美滿,不幸的是,太太在生產時,因為難產而喪命,留下了一個孩子。

太太去世後,先生除了必須為工作而奔波,還得做家事、照顧年幼的小孩。由於沒有人作伴,也沒有人能幫忙看家,先生只好買來一條狗,訓練牠看家的本領,同時協助一些簡單的家事。先生所訓練的這隻狗,不但聰明伶俐、善解人意,還會咬奶瓶幫小孩餵奶,深得主人和小孩的喜愛。

一天,主人外出時,適逢大雪紛飛,不方便帶小孩同行,因而暫時委由所訓練的狗幫忙照顧。經過一段時間,主人回來時,家裡所飼養的狗聽到主人的腳步聲,立即衝到門外迎接他。然而當主人進到屋內時發現,地上與床上到處都是血跡,剛會走路的小孩卻不見蹤影,只見在一旁的狗滿口是血。主人見到這樣的情景,以為所飼養的狗獸性大發,將孩子吞吃掉了,盛怒之餘,竟不分青紅皂白的拿起斧頭將狗砍死。

狗兒被砍死之後,主人忽然聽到床鋪底下有小孩子的聲音傳出,便隨手掀開床單,抱出孩子,結果發現,孩子的身體好端端的,雖然身上有血,但並沒有受傷。當主人再回頭看已經慘死在他斧頭底下的狗時,這才發覺,狗兒大腿的肉不見了,不遠處躺著一隻已經斷氣的野狼,口中還咬著一大塊從狗的大腿所啃咬下來,尚未吞下去的肉。

忠心的狗,為了救家裡的小孩,不幸被主人誤會,而被殺的故事,在美國曾被用作學校教育的喻道教材,在台灣,也常在坊間流傳,而成了一則家喻戶曉的故事。提筆書寫這段故事的作者,以及教育單位的主管,之所以會將「誤會」看成是一個重要的功課,主要的目的,如作者所言:「誤會之事,是人往往在不瞭解、無理智、無耐心、缺少思考、未能多方體諒對方,反省自己,感情極為衝動的情況之下所發生。誤會一開始,即一直只想到對方的千錯萬錯;因此,會使誤會越陷越深,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人對無知的動物小狗發生誤會,尚且會有如此可怕嚴重的後果,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誤會,則其後果更是難以想像。」

典型的例子,除了上述之外, 2006年世足賽冠亞軍爭奪戰,法國足球隊長席丹,以頭頂撞義大利代表隊的馬特拉吉,撼動世界之事一樣,或許,裡面充滿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誤解與會錯意,才會演變到今天難以收拾的地步。

在一次開會的途中,我和一位私交甚篤的牧師在車上閒聊時,他有感而發的談到,他曾有過一次被誤解,受盡委屈,背黑鍋長達兩年的痛苦經驗。他敘述說:一天,有三位姊弟突然造訪教會,姊姊彬彬有禮,但弟弟卻腳穿拖鞋,口嚼檳榔,狀似流浪漢,要求和牧師見面,說他們的母親剛剛過世,家人都希望用基督教的儀式為母親辦理告別禮拜,雖母親沒有受過洗,生前也不常到教會,但母親仍強烈表達用基督教儀式舉行告別禮拜的意願。為此,姊弟才相偕一起來到教會請求牧師協助。聽到這樣的請求,牧師在經過溝通和瞭解狀況之後,乃義不容辭的給予幫忙。就這樣,告別禮拜在牧師與教會的協助下,順利的舉行,遺體也安葬在高雄縣大寮鄉的橄欖園。

兩年後的復活節,牧師在橄欖園參加一場追思禮拜時,卻無意間看到多位長執和兩年前要求教會幫忙辦理告別式的遺族,對著他指指點點,似乎對牧師有著不解的存疑和意見。納悶之餘,牧師只好前往探個究竟。但當牧師趨向前時,大伙卻欲言又止,似乎怕牧師知道他們的談話內容。此時,有兩位長老見狀,乃搭著牧師的肩膀,告訴他說:「牧師,是否方便借個步說話?」牧師答應後,三人將腳步移到旁邊,其中的一位長老便開誠布公的告訴牧師說:「牧師,兩年前您主持完這個家族的告別禮拜之後,喪家為表達對教會以及牧師的謝意,姊妹倆各出一萬元,向您和教會答謝,但您好像無動於衷,沒有什麼反應,週報上也沒有刊登他們的奉獻金額,家人對於這件事,頗不諒解。我們聚集在一起,就是在談論此事,盼望牧師能夠向家屬回應一下,向他們解釋清楚。」

牧師聽完這樣的話,大呼冤枉!然為求慎重起見,牧師要求兩位長老與兩位姊妹一起溝通和求證。溝通的結果,兩位姊妹都明白表示,確有其事,且異口同聲的說,告別式之後,弟弟告訴我們,為報答牧師的辛苦和教會的幫忙,家人一定要有所表示,當時,我們姊妹倆,不但一致贊同,還各出一萬元,委託弟弟帶到教會給牧師。

聽到這樣的說明,牧師回應說:「對於金錢的事,我一向都相當的謹慎,絕對不可能將會友所要奉獻的金錢,放在自己的口袋裡。」兩位姊姊聽到牧師的解釋,隨即打電話給弟弟,問他是否真的有將兩萬元轉交給牧師,奉獻給教會?結果,弟弟在兩位姊姊的逼問之下坦承,母親告別禮拜結束之後,因為缺錢花用,只好以牧師和教會舉辦一場告別式,需要兩萬元紅包作為理由,要姊姊各出一萬元,其實,我並沒有將兩萬元拿到教會,而是將錢花掉了。聽完弟弟的告白,真相才水落石出,還給牧師一個清白。

牧師平白無故的被誤解,受盡委屈,還被蒙在鼓裡,背黑鍋長達兩年之久的心情可想而知!還好,姊妹倆和在場的長執,得知事情的真相後,對於牧師的誤會才完全化解。否則,事情會演變得如何,實難以想像!

二 .誤解與委屈的應對

舊約撒母耳記上第一章,記載了一則感人的故事。過去,人們談論到這章經文時,幾乎都會將重點擺在禱告的議題上。其實,除了禱告的功課之外,還有一項攸關「誤解與委屈」的功課值得學習。

故事的主角名為哈拿,她的丈夫以利加拿有兩位妻子,另外一位名叫毘尼拿。雖然以利加拿愛哈拿更甚於毘尼拿,但由於哈拿結婚多年,一直無法懷孕,而常遭受到已經懷孕生子的毘尼拿取笑。毘尼拿不但時常用言語刺激哈拿,說她膝下無子,還借題發揮,公然指著她說,這是上帝的咒詛。因在希伯來人的觀念中,沒有生育是女人最大的恥辱。面對毘尼拿言語上的冷嘲熱諷,哈拿滿腹委屈,心如刀割,絲毫不因為丈夫以利加拿對她寵愛有加,而有所喜樂。

一天,以利加拿依循摩西的律法,帶領全家前往示羅獻祭。(示羅乃位於伯利恆以北 十六公里 處,是當時會幕的所在地,聖殿尚未建蓋之前,約櫃還未被擄去之前,這裡是以色列人的敬拜中心。根據摩西律法,以色列人每年得至少三次,向耶和華守節。)無奈的是,在示羅獻祭的過程中,毘尼拿再次用言語刺激哈拿,使得哈拿食不下嚥,痛不欲生的放聲大哭,跑到耶和華祭壇前,將心中的委屈「哭賴」給上帝,向祂禱告說:「萬軍之耶和華啊,你若垂顧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賜我一個兒子,我必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不用剃頭刀剃他的頭。哈拿在耶和華面前不住地祈禱,以利定睛看她的嘴。原來哈拿心中默禱,只動嘴唇,不出聲音,因此以利以為她喝醉了。以利對她說:『你要醉到幾時呢?你不應該喝酒。』」( 撒母耳記上一章 10-14節 )

哈拿受毘尼拿的打擊已經過大,所受的委屈已經夠多了,竟然在上帝的祭壇前禱告時,只因動嘴唇,沒有出聲音,被祭司以利誤以為她喝醉了酒,怎膽敢懷著酒意進入上帝的殿,向祂禱告,簡直是罪大惡極!哈拿得知祭司以利對她有所誤解時,乃打起精神,勇敢的解釋說:「主啊,不是這樣。我是心裏愁苦的婦人,清酒濃酒都沒有喝,但在耶和華面前傾心吐意。不要將婢女看作不正經的女子,我因被人激動,愁苦太多,所以祈求到如今。」( 撒母耳記上一章 15-16節 )

聽完哈拿的解釋,以利才恍然大悟,自己在不明究理的情況下,誤會了哈拿,使她深受委屈。誤會冰釋之後,以利隨即轉變態度,對哈拿說出祝福的話:「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願以色列的神允准你向他所求的!」得著祝福的應允後,哈拿隨即回應以利說:「願婢女在你眼前蒙恩。」便起身走出去吃飯,臉上再也不帶愁容。最後, 終於受到上帝的祝福,順利 獲得一子,即上帝所鍾愛的先知撒母耳。(參見 撒母耳記上一章 17-20節 )

1.向上帝哭訴

當哈拿受到 毘尼拿的恥笑 ,心中充滿委屈時,她並未燃起報復之心,也沒以委曲求全的態度,默不作聲,而是到上帝的面前「哭賴」(哭訴)給上帝聽,求祂憐憫, 體諒她的苦情 。

除了哈拿之外,面對委屈時,先知耶利米也和哈拿一樣,來到上帝面前,向祂哭訴說:「耶和華啊,求你理會我,且聽那些與我爭競之人的話。豈可以惡報善呢?他們竟挖坑要害我的性命,求你記念我怎樣站在你面前為他們代求,要使你的憤怒向他們轉消。」(耶利米書十八章 19-20節)「耶和華啊,你見了我受的委屈;求你為我伸冤。」(耶利米哀歌三章59節)

2.求上帝伸冤

哈拿向上帝哭訴之時,同時也祈求上帝為她伸冤,為她主持公道,不再受到他人無情的污辱。如同哈拿的伸冤,詩篇的詩人,以及舊約的先知,在面對相同的境遇時,也都和哈拿一樣,求上帝說:「耶和華啊,求你為我伸冤,因我向來行事純全;我又倚靠耶和華,並不搖動。」(詩篇二十六篇 1節)「耶和華啊,你是伸冤的神;伸冤的神啊,求你發出光來。」(詩篇九十四篇1節)就連保羅,以及希伯來書的作者也在書信中提出相同的勸勉:「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馬書十二章19節)「因為我們知道誰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又說:『主要審判他的百姓。』(希伯來書十章30節)

3.坦白說出心境

當然,受到誤解時,若沒有機會可以釐清,只好「哭賴」給上帝,求上帝伸冤。若有機會可以說明,就當解釋清楚,否則,很快就會形成一種委屈,進而鬱卒、煩悶、憤怒,甚至產生報復之心。哈拿將心中的苦情「哭賴」給上帝,求上帝伸冤之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當以利誤會哈拿的時候,哈拿即時保握住機會,提出解釋,坦白說出心境,才使得真相得以釐清,化解了誤會。

當然,要免於誤解的產生,在對人事物下價值判斷之前,當要先明白事情的真相。否則,「誤解與委屈」的惡性循環,將會永不止息。我們從陳水扁總統的管家「阿卿姐」,被誤會和台開案有關,從中得著利益,使得她氣不過的,在電視上發飆,大罵隨便放話的人,以及電視模仿秀演他的人,污辱了她的人格,而發下重誓:「若有買股票,今天就被車撞死!」的反應,應可感受得到。

結語:

被誤解,真的是一種不好受的經驗,儘管科技進步,許多醫學的診斷,都可以透過醫療儀器和評量工具,找出問題的癥結,甚至連痛苦的指數與壓力的評量,也都可以檢測出來。檢測之後,經由醫師的處方和協助,方可得著有效的舒緩。但是,當人受到誤解和委屈時,還是很難透過醫學的診斷、評量和分析,得著解決方法,也還沒有一種藥,能夠提供這方面的協助。唯有向上帝哭訴,適時說出委屈,求主 伸冤, 才能獲得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