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舊有vs.新樣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聖經:約翰福音三章1-6節;加拉太書二章20節

引言:
本會每一年都會舉行六次聖餐,其中包含兩次「聖禮典」(洗禮與聖餐),本主日是今年的第二次洗禮,也是第六次聖餐。感謝主,本次聖禮典連同幼兒洗禮、成人洗禮、堅信禮總計有24位報名,然經過一個月的學道班之後,由於時間與其他等因素下,有三位決定下次聖禮典時再接受洗禮,因此,今天有幼兒洗禮5位、成人洗禮11位、堅信禮5位,共計有21位接受洗禮。

每次看到有人決志受洗,成為基督徒,心中就會充滿著喜樂,因我們乃在實踐耶穌對我們的託付,即,耶穌昇天之前,所「頒佈」的使命和誡命:「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二十八章19-20節)可知,傳揚福音、引人歸主,並為他們施洗,乃是身為基督徒所須遵行的責任與使命。

一、洗禮-出死入生之禮
每次洗禮之前,教會都會舉辦一個月的學道班,然而學道班的第一節課,牧師都會以羅馬書六章1-14節所載之經文訴說洗禮的意義,好讓受洗者能夠明白洗禮的真諦。

基本上,「洗禮」乃是「一個與上帝立約的標誌,一個公開自己是基督徒身份的宣言,表示與主同死、同埋葬,以及同復活的明證。洗禮亦象徵信徒脫去舊人,穿上新人,披戴基督的『出死入生之禮』。」而所謂的「出死入生之禮」,應可如此比喻:

1.葬禮-脫離罪惡,受洗禮歸入主的死,使罪身滅絕。(1-4節a)
2.婚禮-與主聯合,與基督同釘、同死、同葬、同復活。(4 b-5節)
3.慶生-第二個生日,活出新生命,活在主的恩典之中。(6-14節)

洗禮之後,雖外在的我,仍是舊樣的本有之我;然內在的我,已非本有之我,乃是有耶穌在我裡面活著的新樣之我。所謂的「新樣之我」,保羅的信仰告白:「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加拉太書二章20節)給了我們非常清楚的詮釋。

保羅的解釋,從李登輝前總統擺脫平常賴以自律的框架,全心全意接受基督多年後,以信仰的角度,回頭觀看生命中50個關鍵時刻,包含政壇充斥的惡鬥與不實指控、家庭內的重大決定、身體健康的起伏變化之後,與夫人所共同撰寫的《為主作見證:李登輝的信仰告白》一書裡面,所訴說的這句話:「我是誰?我是『不是我的我』,我絕對不是自我,我也不是我。我是『主基督在我裡面活著』的我。」得以瞭解。
感謝的是,這本書剛完稿之初的2013年10月,與付梓之後的2014年10月,我連續兩年於墾丁參加「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南部五中會」的研討會中,曾親耳聽過李前總統兩次的見證,除了印象深刻之外,心中也頗受感動。

二、基督在我裡面活著
保羅所說的「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以及李前總統所說的「成為基督徒後,我已經『不是我的我』,而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的我。」可以明白,雖然外在「舊有」的肉體會持續衰老,但內在的自我卻因為基督在裡面活著,而展現出不是我的我之「新樣」之我。基本上,保羅所說的,以及李前總統所領受到的信仰體驗,在約翰福音三章所記載之經文中,可以更進一步看到耶穌的解釋。
話說,有一位屬法利賽派,且是「猶太人的官」(猶太公會最高議會的成員,該公會是由71位猶太長老所組成的立法議會和最高法庭),名叫尼哥底母的人,對於耶穌所傳揚的信息感到好奇,然因身份特殊,白天不便造訪,乃利用晚間,私下向耶穌討教。兩人對話時,耶穌告訴尼哥底母:「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此語,讓尼哥底母感到疑惑,因他認為:「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嗎?」顯然,尼哥底母誤解耶穌的意思。為此,耶穌進一步解釋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約翰福音三章5-6節)

從耶穌的教導可知,人若不重生,無法進入上帝的國,因人只單憑自己的理性乃無法認識上帝,人要真正認識上帝並得著重生,則必須以謙卑與順服的態度,並藉著信靠被釘十字架的耶穌,內心徹底悔改,同時靠著聖靈的工作,才能使得心靈獲得潔淨、更新和重生。質言之,人要「重生」,則必須從上帝而生,從聖靈而生,才能從中獲得屬靈的新生命。

三、雖是舊有,卻為新樣
2014年6月,在媒體報導中,看到位於台南市中正路與忠義路口的「林百貨」重新開幕的消息,令人相當振奮。個人會如此振奮之因,乃過去二十多年來,這棟荒廢多時的老建築物,宛如廢墟一般,卻矗立在繁華的台南市區當中,顯得有些突兀,每次到台南,行經該處,心中總會浮現出不搭調的感覺。

依稀記得,1995年4月,第42屆長老教會通常年會在台南長榮女中召開時,我遠從花蓮前來參會,三伯父(胡茂生牧師,1925-2012)則從台北南下與會。由於伯侄相隔兩地,難得見面,所以,我乃趁著會議休息的空檔,開車載著三伯父到台南市區兜風。行經中正路與忠義路口時,三伯父有感而發的告訴我說:這棟由日本人所設計和建蓋的建築物,是日治時代台南市最高的房子,也是當時南台灣最大的百貨行,名叫「林百貨」,因樓高五層,所以,又被稱為「五層樓仔」,稀罕的是,裡面有一部「流籠」(電梯)。

三伯父進一步說道:日治時代,當他就讀長榮中學時,常利用假日與同學相約前來逛這家百貨行,同時搭乘免費的「流籠」。對當時的台灣人而言,能進入「林百貨」搭「流籠」,乃是一種高尚的享受。可惜的是,「林百貨」經營不到幾年,便因為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本戰敗而結束營業。戰爭時,因百貨公司有五層樓高,目標明顯,又位於「台南州廳」(舊台南市政府)旁,所以,曾遭受美軍的掃射和轟炸。經三伯父介紹,我對於「林百貨」才有概略的認識。

戰後,日本人被遣送回國,「林百貨」被國民黨政府順勢接收,經過一番整修,被充當公家機關與國營事業的辦公室,直到1986年各單位紛紛遷出後,因閒置不用,而幾成廢墟。

看到日治時期充滿著台南市繁榮象徵的「林百貨」,只經歷幾十年,便淪落到宛如廢墟的窘境,令人不勝欷噓!幸運的是,1998年6月,「林百貨」被列為市定古蹟,產權歸台南市政府所有,終被保留了下來。唯可惜的是,因建築物破舊,又被閒置了十二年,更加顯得滄桑。還好,在有心人士的建議和奔走下,直到2010年,終於開始進行整修的工作。

歷經三年的時間,終在2013年1月整修完成,恢復原貌,並將之規劃為文創商場,同時開放供民眾參觀。隨後,又於2013年12月5日,也就是「1932年12月5日林百貨開幕」的同一個日子,重新在頂樓旗桿升上店旗,象徵林百貨的重生。隔年的2014年6月14日,林百貨沿用原名(日語:林百貨店、林デパート、ハヤシ百貨店),再度重新開幕,並將之定位為台南在地文創百貨,且各個樓層皆規劃有不同的主題,讓人可以駐足回顧這一間台灣碩果僅存的老百貨行。

看到「林百貨」再度重新開張,乃激起我前去參觀的強烈意念。一天,我藉著到台南的機會,特地和內人前去參觀。當我倆詳讀林百貨的歷史,同時觀賞館內所提供的影片,並逐層參觀後,心中頗為激動。雖然這棟建築物已屬老舊,但經過多位建築師與土木和結構工程師的齊心努力下,仍以全新的樣貌呈現出來,著實教人讚嘆!

參觀完新樣的「林百貨」之後,又來到位於「湯德章紀念公園」,昔稱「民生綠園」旁的「國立台灣文學館」(簡稱「台灣文學館」、「文學館」或「台文館」)參觀。「台灣文學館」於1916年落成,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國定古蹟,其前身為日治時期的「台南州廳」。二戰之後,被接收成為「空軍供應司令部」。之後,輾轉成為「台南市政府」,直到1997年10月1日遷至安平區為止。

台南市政府搬遷之後,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為了文化資產的保存與研究,能使「古蹟再利用」,乃選定昔日的「台南市政府」,展開古蹟的維修與文化保存工作。經過多年的整修,終於在2002年底大功告成,並於2003年10月17日正式開館供人參觀。

當我利用兩個鐘頭的時間,大略觀賞館內所收藏的台灣珍貴文物之後,在離大門出口處旁的牆上,看到了「舊建築新生命」這六個字,因為這六個字,使得我在此駐足良久。

是的,無論是老店新生的林百貨,還是新舊融合的台灣文學館,雖已有歷史,且顯得老舊,而被列為古蹟,然經過一番「洗禮」,仍從「舊有」當中,活出「新樣」,讓人從中看到嶄新的生命,真教人感動!

結語:

今天,接受洗禮的21位兄姐,除了值得我們道賀之外,更為感謝的是,他們因著耶穌基督,而得著新的生命,如今,他們已經如同保羅所說的「不是我的我」,而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的我」。雖外觀依然是原本的「舊有」,然內在已經展現出和以前全然不同的「新樣」,誠如保羅所說的:「所以,我們從今以後,不憑著外貌認人了;雖然憑著外貌認過基督,如今卻不再這樣認他了。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哥林多後書五章16-17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