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與主同行不驚慌 — 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12-23節 — 呂佩璘牧師

  • 呂佩璘牧師

聖經: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12-23節

引言

兄姊平安!在台灣全民努力防疫之下,我們終於要在7月27日起至8月9日調降疫情警戒標準至第二級,但是也不可放鬆,我們仍要戴口罩,配合政府與教會所規定的集會活動,更加要配合各地方政府疫苗的施打與回報,一起來建立全民防疫互相合作的保護網。

說到保護網,詩篇91:4這樣說:他必用自己的翎毛遮蔽你;你要投靠在他的翅膀底下;他的誠實是大小的盾牌。耶和華上帝如同母雞遮蓋小雞這樣,在颳風下雨時打開他的翅膀將他的子女遮蓋起來,用信實與愛充滿我們的心,使我們在艱難的環境中,有信心繼續邁進。願我們都緊緊抓住上帝的應許與保護,期待在未來的日子,我們盡快恢復實體聚會。我們一起禱告。

前言

帖撒羅尼迦前書的要義主要是保羅為教會中基督徒的信心生活感謝上帝、見證自己傳福音所受的勞苦、感恩一同傳福音的同工用信心堅固信仰、勸勉信徒離開放蕩不羈的生活、等候主的再來、勸勉信徒警醒謹守、追求上帝旨意、全然成聖等事。本書最主要信息,是論到基督再臨的兆頭。

為了要迎接耶穌基督的再臨,帖撒羅尼迦教會出現一些奇怪的現象與信息。有些人過份專心等候基督的再臨,他們停止工作甚至是生活都要靠別人的供應;有些人因認為耶穌基督再臨就是世界末日,因此就放蕩生活不願悔改。另外有些人擔心如果等待耶穌基督再臨時刻未到之前就已經死去,這樣在耶穌基督再臨到時,靈魂要歸在何處?

從教會內部來看,分裂的事在帖撒羅尼迦教會也不例外,有人在教會中散佈著攻擊與傷害言語,說使徒保羅和西拉、提摩太等人是些貪婪的人,為此,保羅也在書信中說明他們不增添教會任何財物上與生活上的負擔。我們都曾聽說過這句話:「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問題。」不論是生活中、信仰中、教會中,以上這些問題是從過去到現在都會出現的。這些問題反映出人常會因為理念不同而各持己見,會因為利益的問題,兄弟朋友反目成仇,這些問題都是因為愛被扭曲以及對真理的欠缺。

    這個月的主題是:基督徒的生活挑戰,我們就藉著保羅對帖撒羅尼迦教會的勸勉,以及信仰生活的提醒來看現在我們的處境,在聖靈的帶領與引導裡面,認識愛與真理,幫助我們日日更新生命。

一、愛與真理同行

保羅的書信中有個特色,就是強調信仰與社會生活必須結合在一起。教會是信仰團契,如同家庭一樣。家庭中一定要有要「愛」,且是真實的愛才能持續前進。

保羅說:弟兄姊妹們,我們求你們,要尊重那些在你們當中辛勞工作-那些主所選召來勸誡你們的人。為了他們的工作,你們應該用最大的敬意和愛心對待他們。你們自己也要和睦相處。弟兄姊妹們,我們勸你們,要警告懶惰的人,鼓勵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耐心待每一個人。(帖前5:12-14現修)

在家庭中、在教會、在社會國家裡面擔任重要職位的人,一定是要承擔加倍的責任與挑戰。使徒保羅在這裏所提起的「要尊重」,是因為這些被揀選出來的福音同工是真的有認真「辛勞」工作,才有被「尊重」的必要。不過在現實的狀態裡面,保羅與他的同工西拉、提摩太在傳福音與服事教會的過程中,受到教會中因為自己利益與帶著偏見的人的誹謗與傷害,這也破壞了教會的和諧與愛的關係。這樣的現象在社會國家裡面也可以看見,人會因為自己的偏見與自我意識來否定現在正在為人民付出與服務的重要首長,不論對方對還是做不對,這種帶著偏見與情緒的網路攻擊,以及不顧一切就是要撕破臉的攻擊行為,實在造成很大的分裂與傷害。

有認真、不辛勞工作的人,的確是不會受到「尊重」;但是認真、努力工作的人也不一定會如心所願地達成目標。不過當這個人、這位牧長、這個政府首長有認真辛勞工作、付出時間與體力、用慈愛來對待、讓生命顯現出活力與希望的服事,這就是基督耶穌愛的力量從他的生命表現出來。要尊重那些在你們當中辛勞工作,那些主所選召來勸誡你們的人。就是我們心中對愛的力量之尊敬,以及明白基督信仰的真實模樣,這也是與愛同行的信仰生活實踐。

信仰生活的實踐,除了要與愛同行之外;真理的教導與提醒也是必須要做的事。保羅提醒我們要:要警告懶惰的人,鼓勵灰心的人,扶助軟弱的人,耐心待每一個人。

「懶惰」一詞,在希臘文是軍事用語,指士兵不聽從指示,不按照規矩行動。也就是成為逃兵,或是違抗命令一樣。「灰心」與「軟弱」是失去信心的表現,沒有努力就想要放棄的狀態。面對有這樣表現的人或是我們檢視自己內心狀態的時候,就要用警戒、勸勉、幫助在真理的裡面說誠實的話來提醒與教導。這個過程不是用溺愛或是放下不管,以致於造成再一次的傷害,在真理的教導中要用上帝的話語,不斷的祈禱,從一次又一次的饒恕裡面使對方與自己看見真理,抓住真理,在聖靈的感動中改變自己,勇敢有信心的站起來。

所以愛與真理不能偏重哪一個,是要平衡的存在,如此才能促進生命的更新,活出耶穌基督同行的模樣。

二、與上帝的旨意同行

誰都不可以惡報惡,要常常彼此關心,為別人的好處著想。(帖前5:15現修)

這也是基督徒生活的挑戰。愛自己愛的真容易,要愛那個不可愛的實在有困難。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2:4)這也是上帝歡喜看見人與人之間彼此相愛的關係。所以要贏過生命的困境與挑戰,就要從遵行上帝的旨意開始。

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 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5:16-18)「常常喜樂」,保羅寫信給帖撒羅尼迦教會時,這個教會正遇到迫害與威脅,有些信徒想要放棄信仰。使徒保羅寫信鼓勵他們就是在困境中,要憑著對復活耶穌基督的生命有信心與盼望,心中有喜樂。

耶穌基督在山上寶訓中這樣說:「當別人因為你們跟從我而侮辱你們,迫害你們,說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多麼有福啊。要歡喜快樂,因為在天上將有豐富的賞賜為你們保存著;從前的先知也同樣受過人的迫害。」(太5:11-12現修)在苦難中有快樂,這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卻需要學習這樣的信仰態度。因為那個喜樂是建立在耶穌基督復活生命的力量。

祈禱是與上帝對話及建立關係的方式。常常祈禱的人,表明他的心中有上帝。耶穌基督告訴我們,祈禱不用美麗的言詞,也不需用很長的時間,更不在於是否有禁食禱告。祈禱最重要的,是誠實的心,因為上帝是看人內心的神。「在任何環境中都要感謝」,基督信仰最大的盼望就是在耶穌的救贖裡擁有進入復活永生的恩典。因此,在世上所經歷到的各樣境遇,都是為了將來復活作準備。耶穌基督曾對他的門徒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16:33)所以無論什麼境遇,都用感謝來回應上帝,絕對不是基督徒的迷信與愚笨,這是因為他很坦然站在上帝面前,真實知道自己有耶穌復活的生命,用虔誠敬畏的心來回應上帝對他的愛。

祈禱不離開感謝、常常祈禱就是喜樂的力量,在基督徒生活的挑戰中,抓住上帝的旨意來遵行,就會使人看見生命真實的價值與光彩。

三、不要與惡同行

保羅提醒帖撒羅尼迦的信徒等待耶穌基督再臨的要件,就是保有最好的心靈狀態,棄絕邪惡,堅持成為美好的見證。並且「詳細查考每一件事」就是是隨時隨地都在自我反省:我這樣做,是否合乎上帝的旨意?因為我們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之中,做了得罪上帝的事。

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各樣的惡事要禁戒不做。(帖前5:19-22)「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從背景來看主要是在勸勉帖撒羅尼迦教會的信徒,不要成為福音的阻礙。聖靈的火,會使人生命燃燒起來,有聖靈充滿的教會,同樣也是充滿著活力,積極在福音的事工上作見證。這也在挑戰與檢驗我們基督徒的生命以及教會的體質,是不是會因為懶惰、灰心以及軟弱來消滅聖靈的感動。

「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這也是在提醒我們不要與惡同行。耶和華上帝呼召先知傳講祂的旨意。因此,先知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將上帝的話,完全傳講出來。要查考這是真的先知的話或是假的先知的話,可以從他的生命是不是認定上帝有完全的主權,講出的話語是不是有造就與幫助、是不是有上帝的慈愛與真理的同在,是不是有上帝的靈充滿以及傳承真的先知與使徒的教導。

藐視先知的話也可以視為不重視上帝的話語,當人聽不進去造就幫助的話、真理真實的建議、慈愛溫柔的勸勉、悔改認罪的要求的時候;很明顯這個人已經不相信上帝的美好、良善,這在傳福音得到救贖的過程中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因為疫情的關係,使人的壓力也增加很多,最近就有一位外來的人士,來教會找尋壓力的排解。經過交談,了解他已經是受洗禮的基督徒,但是他的言語表達中,卻充滿對偶像的崇拜、對通靈與陰間的人可以說話的期待,甚至說出他不期待復活的生命以及天國的喜樂。

但我很清楚這是一個需要愛、需要憐憫、需要被安慰的憂傷心靈在求救的訊號。所以我就靜靜聽他說著人生苦楚與失望,最後他向我求一個祈禱,但我清楚他若非真實面對他自己與上帝的關係,我為他祈禱,只是一個宗教的儀式與安慰劑。所以我就請他自己與上帝祈禱,或是我念一句他跟我念一句這樣祈禱。他選擇與我一起禱告,但禱告沒幾句,他就自己用著驕傲的話在向上帝祈禱,所以我又一次帶他一句一句宣告:耶穌基督是他生命的救贖,聖靈要幫助他有智慧與敬畏的心。他因為這樣安靜下來,態度也漸漸和善。這過程使我感受到上帝的大能奇妙,更加深深體會人若是離開上帝的愛與真理、不明白上帝的旨意、心懷二意甚至與惡同行的時,真是折磨與痛苦。

結論

與主同行不驚慌,因為有真實的恩典與保護與我們同在。而且我們要在上帝賞賜的平安裡面,成為福音的使者以及祝福。

不要與惡同行;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願我們常常自我反省與思考,放下自己驕傲、自大的態度,來親近上帝的良善與美好。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又願你們的靈與魂與身子得蒙保守,在我們主耶穌基督降臨的時候,完全無可指摘!(帖前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