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 哥林多後書二章14-17節 — 林恩悌神學生

  • 王道仁牧師

聖經:哥林多後書二章14-17節

但是,感謝上帝!因為他時常率領我們,使作為基督俘虜的我們得以參加基督凱旋的行列。他又使用我們到處散播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 15 我們好比基督獻給上帝的馨香之氣,散播在那些得救和失喪的人身上。 16 對於那些失喪的人,這氣味成為致死的臭氣;對於那些得救的人,這氣味卻成為得生命的香氣。誰能擔當這重大的任務呢? 17 我們不像許許多多的人,把上帝的信息當商品叫賣;因為上帝指派我們,讓我們在他面前以基督奴僕的身分誠誠懇懇地宣揚信息。

一、前言: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我想大家應該也都會有一些共鳴,有的從電影、有的從生活,甚至也可以說,是種社會上的常態,很自然的。你若能力、資源豐富,就一定要付出相對等的責任。但是這句話所帶出的責任感,卻也會將我們帶往不同的地方。究竟我們說這句話的立基點是在何處?若是在英雄電影當中,是一種對於英雄的寄託,就像是我們認識的很多電影也會以這樣的故事在敘述。面對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有的人會說阿們,我願意,當我得著了上帝的大能,我就能夠在地上豐盛。有的人會說非常的有壓力,因為當有人這樣說時,就是要把責任推給我,因此也衍生了一種:「喔!我沒有能力,這個責任交給別人」的心態。

面對這樣的衡量,不免要思考,究竟在基督信仰當中,形塑這樣的觀點,對於信仰生活是助力還是阻力,有能力就要有責任?沒有能力就沒有責任?不用責任就不用能力?到底比例要如何拿捏?

當我們在說能力和責任時,耶穌基督如何提醒?如何透過信仰的前輩成為我們今日的幫助?相信透過今天的經文能夠帶給我們一些很棒的提醒跟反思。

大家應該都很認同保羅是個富有能力的人,擁有聰明和學識的領袖,尤其,保羅撰寫書信時所面對的是那個在雅典西邊的非常多元的哥林多內的教會,在那個士農工商發達的地方,建造教會,除了這些外還有學術、講方言、行神蹟奇事的地方,保羅的優秀就不在話下,展現在他的服事環境當中。所以當我們看到這段經文:「感謝上帝!他常率領我們在基督裡得勝,並藉著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林後2:14)在原文聖經當中,率領在基督裡得勝講述的是一個凱旋的隊伍。我們應該能感受到一種充滿榮耀和喜樂的誇勝。但是,當我們接續後半段的經文,我們就能夠有些感受到,保羅所說的榮耀和喜樂,並不是在誇耀成功、地位和能力,重點是好好認識基督和認識什麼樣子叫做「在基督裡」。

有一句聖經的話語是這樣說的:「為這人,我要誇口;但是為我自己,除了我的軟弱以外,我並不誇口。」這些話,同樣都是出於作者保羅,甚至都是在同一個書信當中。在十二章保羅更說:「我就是願意誇口也不算狂,因為我必說實話;只是我禁止不說,恐怕有人把我看高了,過於他在我身上所看見、所聽見的。」(林後12:5-6)因為,他知道,當他誇口了的地位、能力、領袖就建立了一個標準,人就會想要把這個能力和責任絕對化,甚至偶像化,變成跟隨保羅成功秘訣的基督徒。保羅提醒,基督徒生命的價值觀,不是用數字計算人的價值,因為若是這樣,人無法得到真正的自由。因此,他選擇用很特別的畫面,一場勝利的遊行、一種福音香氣來展現。

既然沒有想要誇口,那為什麼會有基督率領的勝利?要說率領和勝利,不就是要先成功和打贏嗎?那沒有成功的人,就不在這個隊伍裡?我有一位朋友在兩年前,有和我討論過這個議題,他說基督徒信耶穌就是太軟弱、自我意識不夠,才會相信這些東西,他也用一本之前很紅的書《你的善良要有點鋒芒》來提點我。善良以前要先有鋒芒,要鋒利、耀眼,在社會上要先有拿得出的實力、能力、財力才有善良的本錢,當他這樣告訴我,我也如此相信這本書是這樣論述。但是為了預備這次的講道,我去翻開了這本書後,我發現有些出入。確實書上有講述要在社會上善良,要先有特別的能力,但是以我朋友的立足點,是在於先有地位和才能,但以我觀看這本書時,看見更多是在講述實踐善良的智慧,這本書的作者,文學家愛默生(Emerson)所講的這句話「你的善良,必須要有「鋒芒」,不然就沒有意義。」(Your goodness must have some edge to it,-else it is none.”)愛默生所注重的,真正的善是選擇,一種有意識的追求。因為,若善只是遵從社會習俗,那麼它就只是一種生存機制,若人,選擇做社會眼中「善」的事,但我們內心深處知道是惡的事,那就是懦弱。因此,我認為鋒芒這個詞太美了,就跟勝利一樣,會使人聚焦在那個鋒利和光芒的結果。文字富含很特別的能力,另一個角度就能有所不同,明明在說智慧,卻變成地位。因此我認為台語的這個字更適合表達與呼應這樣的狀況,就是「鋩角」,即是刀尖,微小但重要。

對於今天的我們而言,這也是很棒的提醒,我們是否抓到重點?是地位還是智慧?我想這個經驗,也能夠使用在今天經文的提醒當中。有時我們也會很自然的,只看見保羅的能力與成功,而忽略那個至關重要的「鋩角」。讓我們接著看,保羅對於能力和責任有什麼樣的看見。

二、本論:保羅所說的「鋩角」

(一)正向思考?正向心態。

追求成功、追求能力,並不是今天的社會才有,因為建立一個標準、塑造一個形象,能夠大幅度減少討論和思考的時間,更加有效率及果效。在保羅的時代也相同,比起要用很多時間陪伴、訓練。許多的見證人、引導者為了要讓人更快的相信,選擇將基督信仰包裝成商品來拍賣,強調信耶穌的各種好處。上帝的信息好像只變成一個得到健康、平安與成功的交換,你若拜我,世上的一切都屬於你。交換上帝的保佑或神蹟。但是,保羅剛好與這個觀點相反,他說,不!這不是真實信仰的「鋩角」,不是包裝美美、沒有苦難只有成功。在保羅講述勝利的隊伍以前,保羅不只是講信基督大平安與大成功,首先是面對自己心中的不安。

「那時,因為沒有遇見兄弟提多,我心裡不安,便辭別那裡的人往馬其頓去了。」(林後2:13)後段才接續「但是,感謝上帝」,透過數算上帝的恩典,得著面對患難的信心,不只是建立正面的思考,而是建立另一種,正面的態度,這兩者有很大的不同。

正面態度和正面思考的差別,並不是在講不能傷心、注目在成功的意念,正念的思想。從保羅行動能知道,態度要先「接受」,知道結果不盡如人意也沒關係,並且從經驗中學習;拿出「勇氣」,事情沒按照計畫進行時,能夠克服失望、繼續努力;尋求「感恩」,尋找生活中的正向事物,並感謝這些事物的存在,而不是告訴自己更糟的事還多著;最後是「意識」,有意識地察覺恩典並提高自己的專注度。面對有豐盛與榮耀,更有苦難與悔改的態度。當有了這個了解,這個保羅的感恩、勝利的隊伍與馨香之氣的核心,才能因為「鋩角」顯現出來。

(二)戰爭凱旋的隊伍?基督救恩的隊伍。

所以,在此處我們已經先建立一個切入這個話語的「鋩角」,不是傳成功,而是傳智慧。當我們用這樣的角度,重新觀看保羅說自己被率領在勝利隊伍的遊行時,就能了解,為什麼保羅不是講述信耶穌得成功。

保羅所寫勝利的隊伍有更加豐富的意義。因為對於哥林多人來說,這是他們非常熟悉的講法與畫面。我們除了知道哥林多是一個海港城以外,在以前建立哥林多的目標是作為從羅馬遷徙而來的殖民地,慢慢的才變成我們所熟知的羅馬帝國有名的城市哥林多,尤其羅馬在那時強盛又經常勝利,看到凱旋勝利的隊伍是司空見慣。但是有一個關鍵點,在這個勝利的隊伍當中,不只是打勝仗的人,除了有羅馬軍官、軍人以外,還會連拖帶拉著一群戰敗的俘虜。所以不只是勝仗的人,凱旋只是一部分,更加重要的是公開展示。

凱旋歸來的軍人會得到能力,成為國會議員,接受擁有崇高地位的皇帝和長老們的賜福。當享受賜福過後,就會將那些戰敗的俘虜丟入競技場去「餵」猛獸作樂。認識耶穌基督的人,是往這條路線來走嗎?

(三)香氣的雙重影響

以保羅的經驗而言,就能看出同個隊伍中兩種認識基督,所顯出香味的影響。看待保羅這個人,出於初代教會的信心,保羅是基督的精兵。但對於主流社會的價值觀而言,他是俘虜、戰敗的人,甚至是背骨仔,是在猶太教和耶穌派的征戰中打輸的人,但是保羅選擇的基礎不是因為輸了,而是因為耶穌基督所傳的香氣是和過往不同。耶穌基督和羅馬軍人不同的地方是,羅馬軍人將人送入競技場,而耶穌基督是隊伍中的人,都享有他復活生命的機會,這就是生命的香氣!這才是我們應該選擇的價值觀。

對於信耶穌基督的人來說,十字架的救恩象徵著美麗的生命記號,但對於不信的人來說,十字架是軟弱、羞恥的刑具。

對生命觀而言,信與不信之間的差異就在這裡。對基督徒而言,在他們的生命中瀰漫著香氣,因為有耶穌基督從死亡中得到的復活榮耀;對不信的人而言,生命只有走向死亡,是令人恐懼和不安的。因此,有人說人一出生就開始邁向死亡,也有人能說人一出生就開始見證恩典。由於對生命的認知差距如此之大,才更能體會經上所說:「在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氣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氣叫他活。這事誰能當得起呢?」(林後2:16)誰能擔當這樣重大的任務?這是很重要的提醒,福音都沒有變,變得只有人的價值觀,當香味顯在我們的身上,我們也要做出的選擇。

(四)模稜兩可的福音到誠懇的宣講

保羅再次鄭重的提醒,不要像許多的人,把上帝的信息當商品叫賣、混亂上帝的道。保羅用「混亂」在形容,什麼叫做混亂?非常假的不叫混亂,那叫做不同商品,因為一看就知道。但是,若要搶客人,要假中有真才能混淆,只有外表包裝很美,裡面卻是暗藏很差的品種,這才叫做「混亂」,福音是生命的信息,而信息是上帝的話。因此,傳福音就必須很忠實地將上帝的話傳揚出來。這是保羅信仰生活的「鋩角」。不要像聖經中所說的羅馬軍人,把戰俘丟入競技場餵獅子,這不該是跟隨耶穌基督福音的人,我們的選擇。

不過,不選擇把戰俘丟入競技場,我們當然知道,可是倘若我們只有嘴巴說,但心中依然,認為要追求羅馬軍官的能力和祝福,這不就是模稜兩可、混亂?不就是用人認為的能力和責任,限縮了耶穌基督凱旋勝利的意義,這樣還能夠有,因為認識基督而來的香氣嗎?這還是降伏嗎?

願我們在教會當中能把握機會,學習省察我們的動機。在為主作工傳福音的時,是在講教會要增長、地位變高,才是唯一標準,還是注重是否人有顯出基督的香氣?當我們在講教會復興的時,是在講某一位牧師、某一個方法較對,還是耶穌基督才是中保?當我們在跟別人說感謝上帝的時候,是在講上帝真的很好,還是跟著我的標準才好?願我們是由於誠實,跟隨上帝,而在上帝面前憑著基督生活。

三、結論:衡量能力和責任?盡心盡力數算上帝的恩典。

最後,願我們把焦點放在認識耶穌基督的救贖上,這也是散發香氣的首要條件。凱旋、勝利是建立在和上帝的關係當中。透過保羅遊行、香氣的提醒,我想,面對今天的題目,我們可以大膽的說,我們不需要接受「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樣以眼前事物衡量是否有價值的觀念。

不過,從保羅的教導中我們能夠得出這個結論,是因為,相信耶穌基督、認識耶穌基督、遵行耶穌基督的教導,比「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標準更高、更重要、更全面。訓練我們,基督信仰不是看外表的成功、能力和責任,而是我們的內心。

有一個故事這樣說,有兩個棒球隊教練。一個要求球員每天清晨五點起床晨跑5公里,以追求更好的表現;另一個則希望球員全心全意熱愛運動,全力以赴。大家覺得哪個標準更高呢?第二個教練的標準其實更高,因為他要求的是內心真正投入,而不僅是外在行為。不只是完成目標而已,而是打從心底的認同。

真正明白上帝恩典、認識耶穌基督的人,不受能力或責任量化或是百分比的影響,而是盡力成為祝福。因為他們明白:行事甘心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悅的!各位弟兄姊妹們,我們不是追求人所定義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等比例交換,我們擁有更好,且是從上帝啟示而來永遠的目標,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也要愛人如己。

在教會的節期中,下個禮拜天,耶穌就要榮耀入城,但是今日我們能夠擁有了不同的想法,來看這個入城的隊伍,不只是喊著「和散那!和散那!」而是記住耶穌基督即將面臨受苦的路,對於信與不信的人而言,有人看作浪費、有人看作得著。成為基督徒,我們能夠藉此機會省察自己:我們的言行是否誠懇?我們的行為是否是為了自己的榮耀還是上帝的榮耀?真的想要談論能力和責任的話,不妨先建立對耶穌基督的認識,成為自我的省察,由心而發的回應。「讓我們在他面前以基督奴僕的身分誠誠懇懇地宣揚信息。」(林後2:17)這是保羅誠懇的信仰告白,也是誠懇的邀請。剛好,這幾個月,我們會一同用哥林多後書來思考,跳脫人所界定的能力和責任,學習接受困難、勇氣面對、感受恩典、有意識的尋求,學習真正在上帝面前誠懇地宣揚。也不是自己看而已,能夠透過和其他基督徒、朋友討論和團契中的感受,體驗上帝給予我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