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我們是基督的身體 — 哥林多前書十二章12-27節 — 謝克岳牧師

  • 謝克岳牧師

聖經:哥林多前書十二章12-27節

 

12 就如身體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身體的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體;基督也是這樣。 13 我們無論是猶太人是希臘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並且共享這位聖靈。 14 身體原不只是一個肢體,而是許多肢體。 15 假如腳說:「我不是手,所以不屬於身體」,它不能因此就不屬於身體。 16 假如耳朵說:「我不是眼睛,所以不屬於身體」,它也不能因此就不屬於身體。 17 假如全身是眼睛,聽覺在哪裏呢?假如全身是耳朵,嗅覺在哪裏呢? 18 但現在上帝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一一安置在身體上了。 19 假如全都是一個肢體,身體在哪裏呢? 20 但現在肢體雖多,身體還是一個。 21 眼睛不能對手說:「我用不着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着你。」 22 不但如此,身上的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缺少的; 23 身上的肢體,我們認為不體面的,越發給它加上體面;我們不雅觀的,越發裝飾得雅觀。 24 我們雅觀的肢體自然用不着裝飾;但上帝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 25 免得身體不協調,總要肢體彼此照顧。 26 假如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假如一個肢體得光榮,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 27 你們是基督的身體,並且各自都是肢體。

壹、前言

神創造人,讓人的身體,有頭、四肢與軀幹三個部分。這當中又涵蓋十多項類別的系統,每個系統皆由不同的器官所組成。人體非常的精密,需要各器官與各系統,相互有效地運作,才能展現健康的狀態。保羅以基督的身體,做為對教會的比喻,以此讓初代教會的信徒,理解身子與肢體,以及各肢體彼此間的關係。

貳、本言

一、基督身體:多元中見合一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6章的後半段,教導當地信徒要持守聖潔,因身體是聖靈的殿,要以此來榮耀神,當中的第15節的就提到,基督徒個人的身體就是基督的肢體。而在本書的12章則是大篇幅地闡述教會是「基督的身體」這個觀念,身子有一個,卻有許多的肢體。肢體之間,有所不同,也有所區別。如何在這差異與區別中,以正確的眼光看見多樣性,又如何在這些多樣性中,以健康的方式找出關係上的合一性。因為當時的哥林多教會,出現高舉某些人、或是強調某些屬靈恩賜的現象,致使教會內部在關係上產生緊張,造成紛爭與對立。

保羅為了要處理這個問題,首先提到身體與肢體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並加上哥林多教會成員的背景,作為「一與多、多與一」這項觀念的說明,強調是通過主聖靈而歸屬於基督的,12-13節的內容為:「就如身體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身體的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體;基督也是這樣。我們無論是猶太人是希臘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並且共享這位聖靈。」教會的組成分子是多元的,出身於不相同的環境、不一致的文化背景,並擁有不一樣的社經地位,但通過主聖靈的洗禮,這樣的「多」,都會歸於「一」,這是以基督為中心的「一」。

這是說,教會成員的來源與背景,雖不盡相同,但若是能夠在多元中看見合一,將會是很美的一件事,而不是高舉自己、輕視別人;或是以言語、行為貶低他人,以此提高自己的地位與身價;還是強調自己就是權威,即為標準,以自以為是、自以為義的尺度來衡量別人。這些都不是神所喜悅的,也不是出於主聖靈的心意。主聖靈的心意,是要我們在主裡,各個肢體發揮自己的該有的功能,又能夠在彼此間的關係上,運作和諧、順暢無礙,成為一個整全的「體」。

由此,讓我想到,生態學所提到的「生物多樣性」這個觀念。生態系中的健康與否,與其物種多樣性的多寡有關。生物種類越多,生態系的穩定性與平衡性越好。主要是生態系統不至於過度倚賴少數物種,也不會因為少數物種的變動,造成整體環境的重大改變。換句話說,維持生物多樣性,可讓生態系維持基本的穩定。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說法:「生物多樣性就像一個複雜且相互平衡的支持網絡,任何一個物種的消失,都可能影響整個生態系,使彼此失去連結,人類賴以為生的資源系統也將受到損害。」自1970年以來,地球上主要生物的平均數量減少了60%,許多的物種遭受滅絕的威脅,主要是和人類高度社會化的發展,過度消耗地球資源有關。人的自私,破壞了生態平衡,並造成物種失去多樣性的危機。

同理,教會是一個有機體,也是一個生態系,若要健康,就要保有多樣性,也要在多樣中看見和諧與合一。教會群體願意按著聖經的教導而行,尊重彼此間的差異、理解個體是有著不同的特質,具備不同的恩賜。因所有的恩賜是要讓教會得益,以此榮耀主的名,而非高舉自己,讓有機體失衡。並且在維持多樣性中看見和諧,不僅在主裡合一,尊基督為所有肢體的頭,也能夠展現出「大的服事小的、小的敬重大的」信仰見證。

二、彼此幫補:一體中見合作

接著,保羅從我們是基督的身體這個角度,提醒我們,肢體間不是互相輕看、互為排斥的關係,而是能夠彼此幫補,互為需要,因為這樣,身體各部分的器官、各系統才有辦法運作正常。如此,才是整全、才是健康的展現。哥林多前書12:14-18,說明了身體的每個部分都是重要的,沒有一處是不重要的,也沒有一處可以稱其他的部位是次要或是多餘的。他說:「身體原不只是一個肢體,而是許多肢體。假如腳說:『我不是手,所以不屬於身體』,它不能因此就不屬於身體。假如耳朵說:『我不是眼睛,所以不屬於身體』,它也不能因此就不屬於身體。假如全身是眼睛,聽覺在哪裏呢?假如全身是耳朵,嗅覺在哪裏呢?但現在上帝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一一安置在身體上了。」

神賜給我們多元性,因多元造就了豐富的整體,且肢體間是彼此幫補、互助合作的關係。這是神希望教會維持、保有的特性,因神看屬祂的每項肢體都是寶貴的、也都是重要的。基於平等性與重要性來看教會,這段經文,告訴我們,教會是歸屬基督的,而不是歸屬某個人或是某個群體的。唯有基督是元首,唯有基督是頭,身體從頭得其滋養,且身體是靠著元首而連絡為一。教會必須全然倚靠基督,才能存活;教會內的各成員需要彼此接納,互相成全,才能顯出身體的功用。簡單來說,在神的教會裡,世俗文化的價值觀念、操作模式,都將失去地位、能力。基督的道成肉身、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捨己、基督對眾人的憐憫與關愛、基督的復活與聖靈更新的大能,才是讓教會得以向世人「誇口」之處。

從哥林多教會強調分門別派、誇耀自己、輕視他人的現象中,想和大家一同來思考,教會所該展現出的文化與特質,究竟是甚麼。個人認為,健康的教會,所形成的不是競爭內訌,而是合作無間;不是強調自我,而是彼此成全;不是歧視偏見,而是信賴尊重;不是恃強凌弱,而是扶持幫助的文化。所具備是尊基督為大,在主裡以合乎中道的方式、以平等的態度,看待別人與自己的特質。雖然說,教會是由一群罪人所組成的,世上沒有哪一間教會是完全與完美的,但我們要竭力追求,以認識耶穌基督為至寶,並向著標竿前進。

教會,是歸屬基督的,就該遵行基督的教訓,展現有主同在的樣式。歸屬基督的教會,是高舉基督的教會。保羅一再地向哥林多教會提醒,沒有哪個人/哪群人是最重要的、也沒有非得需要某個人/某些人的存在才能運作、更沒有鼓吹爭競、分黨結派、以犧牲別人來成就自己的自私作為,在基督的十字架前,這些屬於人的「高舉」都已被粉碎了。

有時,當自己在觀看運動賽事,特別是像棒球、足球、籃球、排球等運動時,就會讓我感受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一個球隊能夠經過層層關卡的考驗,一步步晉級,得到最終的勝利,絕對不是單靠某位明星球員,就能成就的。所需要的是隊上每位成員,在平日辛勤練習下,所建立起的默契。在教練的指示下,只需要一個暗號、一項手勢,甚至是一個眼神,彼此就能夠心領神會,就戰術的位置,或攻擊或防守,互相幫補,為得是要破解對方的攻勢,找到己方可趁的機會,加以進攻,先馳得點,以此贏得勝利。或許,我們可將保羅的比喻,用當代的方式,重新轉譯成:「我們是基督的球隊」,我們每個人都是球隊中的成員。而「基督是我們的總教練」,在祂的訓練下,我們學會如何在團隊合作中,既能發揮個人所長,彼此又能培養出極佳的默契,以最佳的戰力,贏得勝利。

三、相惜相顧:主愛中見真情

肢體之間不單要彼此幫補,互助合作,還要相惜相顧,是這段經文提醒我們的第三個要點。就當時哥林多教會的文化背景來說,是極度重視「榮辱觀」。這種強調榮辱觀的文化,說穿了,其實就是「愛面子」的文化。有恩賜、有能力、有資源的信徒以世俗的方式來愛自己的面子,在爭奪自身的榮譽或是保持優越的地位的過程中,不惜犧牲其他人的權益。但這種方式,和保羅所傳揚與強調的「十字架的道理」相互牴觸與違背。

十字架的道理,是神大能的彰顯,通過耶穌基督的謙卑、虛己、自我犧牲,完成救贖世人的工作。十字架的道理,是在主聖靈的幫助與引導下,使人與神對遇,經歷到神的慈愛、憐憫、恩典的重要途徑。十字架的道理,是破除世俗文化對於「強與弱」以及「聰明與愚拙」的觀念與看法。因為基督以世人最難以接受、最不被認可、甚至被看作是極度軟弱、最沒有面子的方式,成就救贖的工作。簡言之,極不體面的十字架道理,卻是神最深奧與奇妙的計畫。

哥林多前書12:22-26,保羅提醒我們,肢體間是需要相惜相顧,他說:「不但如此,身上的肢體,人以為軟弱的,更是不可缺少的;身上的肢體,我們認為不體面的,越發給它加上體面;我們不雅觀的,越發裝飾得雅觀。我們雅觀的肢體自然用不着裝飾;但上帝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免得身體不協調,總要肢體彼此照顧。假如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假如一個肢體得光榮,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

世俗的榮辱觀,強調排他以成全自我,保羅不但教導信徒要去抗衡這樣的文化,還將這項觀念的境界轉化、提升。由只顧及肢體自我、強調自己要有面子,轉變成肢體間必須互助互補、也要相惜相顧、更是休戚與共的生命共同體。從我有面子,變成我們有面子,再提升到讓救贖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有面子我們有面子是因為我們願意有福同享、有難同擔;願意與喜樂的同喜樂、與哀哭的同哀哭。在基督裡,不再分你、我、他;在基督裡,我們同為生命共同體。如此,才是神所認可的體面、神看為喜悅的事。好面子,不是顧及自己,是要幫助較不體面的肢體,在主裡一同得榮譽。如此,才是榮耀上帝、利益眾人。

若各肢體都能夠以基督為中心看待彼此,並在基督的愛中,相惜相顧,真情實意的教會就此產生。我們蒙召,要在這個雜亂混淆、令人困惑、不安的世代,成為神的代表,與世人分享基督救贖的福音。當然,我們就有責任,活出基督要我們活出的樣式,並將最大且最重要的恩賜:愛,在教會群體中實踐出來,也得以讓世人看見,我們確實是彼此相愛。正如耶穌在約翰福音13:34-35所言:「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彼此相愛。你們若彼此相愛,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

參、結語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2:27,提醒我們在教會中的身分,以及與基督、與群體成員間的關係,究竟是甚麼。他說:「你們是基督的身體,並且各自都是肢體。」我們是歸屬基督的教會成員,我們也都是組成身體各部位的肢體。肢體之間並不是爭競、排斥、對立的關係,而是能在基督的慈愛與恩典中,並在主聖靈的幫助下,在多元中見合一、在一體中見合作、在主愛中見真情。活出彼此幫補、相惜相顧的教會生活,使基督的身體,能健康、成熟、和諧的運作,當中的每位成員,皆能成為世上的光和鹽,見證基督的榮美,使榮耀歸於我們在天上的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