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感恩=記恩與報答 — 胡忠銘牧師

  • 胡忠銘牧師

聖經:詩篇一一六篇12-14節;路加福音十七章11至19節

 

引言:

十一月的第四個禮拜天,是長老教會所訂的「感恩主日」,其典故乃眾所周知,於此不再贅述。然「感恩節」的英文之所以會稱為〝Thanksgiving〞,其意,乃要人在獻上「感恩」(Thanks)之同時,也必須要「記恩」,同時「付出」(Giving)「報答」與「奉獻」的行動。這樣的教導,從詩篇一一六篇12-14節、路加福音十七章11至19節、以弗所書五章20節所載之經文,得以瞭解。

一、感恩的企鵝

詩篇一一六篇是一篇詩人複述其面臨困境和獲救過程的個人感恩詩。作者會撰寫這一首詩,乃他罹患重病,處於生死交關,正在和死神拔河時,上帝垂聽他的祈禱,醫治了他。恢復健康後,詩人告白自己雖曾受過極大的病痛,但仍倚靠上帝,堅守信仰,終得醫治。康復後,他謹記上帝的救恩,還透過詩詞公開宣稱,他不但要向上帝報恩,還要以實際行動還其心願。我們從詩人所撰寫的詩詞:「我拿甚麼報答耶和華向我所賜的一切厚恩?我要舉起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我要在他眾民面前向耶和華還我的願。」(詩篇一一六篇12-14節)可清楚看到他那「記恩與報答」的具體行動。

恭讀詩篇一一六篇的感恩詩之後,使我想起,連續三年,皆在報章上看到發生於巴西里約熱內盧,一則名為<感恩的企鵝>之真實故事,每次閱讀時,心中都會浮現出無比的感動。

話說,2011年,巴西的老漁夫索薩(Joao Pereira de Souza)在里約熱內盧附近小島海邊的岩石上,發現一隻身上被油汙覆蓋的垂死企鵝,經他救起,抱回家清理油污,並加以梳洗和長時間照顧與餵養,直至康復,放回大海為止,兩者共處長達11個月的時間,老漁夫還為牠取名為「丁丁」(Dindim),並以「牠就像我的孩子一樣!」來形容彼此之關係。

丁丁康復返回大海後,老漁夫以為,日後再也見不到牠,然令人意外的是,經過幾個月,丁丁竟游回來探望他,且在島上逗留好幾個月才離去。

自從2011年至2016年,丁丁幾乎都會於每年6月準時回來探望和陪伴漁夫,直到隔年2月才離開,年復一年,從未停止過。當媒體記者獲知消息,乃特別前往漁夫所居住的小島等候企鵝的到來,果真不負眾望,丁丁每年都會在同一時間,從遠方回來探望漁夫。當媒體記者親眼見到企鵝和漁夫的親密互動與相知相惜後,乃透過平面與視訊媒體加以報導,迄今,全球已有不少人看過<感恩的企鵝>之故事,連我自己也在這幾年間,於報章上看過多次。

當台灣的讀者看到這則消息時,有人感性地回應說:「如果說這不叫做感人,什麼才叫做感人?」、「有時候動物比人更有情有義。」……。是的,我們從這隻企鵝的身上可以看到,動物往往比人類更知道感恩。

 

二、感恩的嚴媽

近幾個月,教會接連有十幾場告別式,最近的一次,是一位並未受過高等教育,但卻熱心服事、尊主為大、敬神愛人、謙卑為懷、好學不倦、一生只為他人而活,享壽84歲的嚴媽(高秀枝姐,1932-2016)。在她歸天的前一天早晨,她不但到教會參與婦女團契詩班,還於第一場禮拜獻詩。禮拜完後,續而參加成人主日學,接受造就。當天下午,偕同夫婿(人皆稱為「嚴爸」的嚴淇澳執事)特地來到教會參加鄭德河老師的追思告別禮拜。禮拜結束,我和她互道再見時,她還牽著我的手,叮嚀我要保重身體。

隔天早上,一如往常,嚴媽和嚴爸準時到教會參加松大的課程。無奈的是,約上午九點多,因身體不適,到診所就診,之後,輾轉送到高雄大同醫院掛急診。雖經醫師全力救治,但直到下午兩點多,仍因藥石罔效,而離開人間,返回天家,可謂走得非常瀟灑。

雖嚴媽的突然離去,讓人不捨,但站在信仰上,仍值得感謝與安慰,因她並沒有長久病痛的纏身,也未勞煩到兒女。兒女為遵照其生前的交代,乃以「零葬」的方式,也就是不辦理追思告別禮拜,只在自宅舉行入木禮拜,隨即至殯儀館進行火化,並將骨灰用植存的方式,讓其回歸大地,不立牌,也不立碑。

談到嚴媽,最令人感念的是,她和夫婿兩人的生活並不寬裕,不但省吃儉用,還利用時間到處收集舊報紙、書籍和紙箱等販賣,賺些微薄的金錢過日。更教人敬佩的是,兩位夫妻一生皆遵照聖經的教導,將微薄的收入分別為聖,奉獻給教會,數十年來,從未間斷。每當看到夫妻倆將所賺得之微薄金錢奉獻給教會的畫面,就宛如馬可福音十二章41-44節所記載的經文一樣動人:「耶穌對銀庫坐著,看眾人怎樣投錢入庫。有好些財主往裏投了若干的錢。有一個窮寡婦來,往裏投了兩個小錢,就是一個大錢。耶穌叫門徒來,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投入庫裏的,比眾人所投的更多。因為,他們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裏頭;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

按聖經註釋對於幣值的解說,這位婦人所奉獻的小錢為「立盾」(lepton),是猶太錢幣中最小的單位。依當時的幣值,兩個「立盾」等同羅馬錢幣的「一個銅錢」(quadran),而工人一天的工資約64個銅錢,等於羅馬幣值的「一個銀錢」(denarius)。若以二十一世紀的台幣作為比較,在台灣打工的時薪約為台幣126元,以一天八小時計,約可賺得1,008元;相較於羅馬帝國當時一天的工資64個銅錢而言,兩個「立盾」,約折合台幣15.75元。
在耶穌的時代,聖殿的婦女院內設置有十三個由金屬所打造的喇叭狀之「銀庫」,當信徒將錢幣投入「銀庫」時,會發出響聲,若所投的錢幣越多,響聲就會越大也越長;若所投入的少,聲音相對較小,甚至聽不到。當時,有不少人就很喜歡聚集在銀庫旁,聽錢幣放入銀庫的聲音。想必,若投入的金錢越多,在場的人一定會隨著響聲,發出歡呼之聲;若投入的錢幣少時,可能會因為發不出聲響,而鴉雀無聲。當時,耶穌就坐在銀庫的對面,看到婦人雖只投入兩個立盾(因幣值太低,猶太拉比禁止人只奉獻一個「立盾」,必須兩個以上),但這是她的所有,而不是零頭,遂而趁機提出上述的教導。

從耶穌的教導得以清楚看出,上帝所看的,並非外在奉獻了多少錢、做了多少事,而是看我們是否存有一顆感恩與真誠奉獻的心。雖然婦人所奉獻的不多,只有兩個小錢,但在上帝的眼中,卻是非常寶貴,因她有一顆純潔、感恩與真誠的奉獻心志。然而,在嚴媽的身上,已經讓人看到耶穌口中,那奉獻兩個小錢的婦人之信仰與作為。

仍須藉此一提的是,當教會得知嚴爸和嚴媽為了女兒就讀神學院需要經費,而決議要撥款幫助時,兩位長輩竟以這樣的話回覆說:「雖然我們的經濟並不寬裕,但生活還過得去,怎能拿教會的錢?這些錢都是大家奉獻的,應該拿去幫助比我們更需要的人。」聽到這樣的話,除了教人感動外,更讓人深刻的感受到:上帝所愛的,並非擁有名、利、權,卻不會感恩、奉獻和服事上帝的人;而是那沒受過高等教育,也未擁有名、利、權,卻用行動敬神愛人的人。因從嚴媽的身上,我看到了「感恩、知足與奉獻」,也看到了她那「愛與謙卑」的信仰見證。

三、時刻記恩,及時報答

2014年感恩節前夕,基督教論壇報的記者曾來電邀稿,要我撰寫一篇感恩節的文章,由於時間緊迫,無暇動筆,只好以訪問的方式,由我闡述,記者代筆,於2014年11月22日的《基督教論壇報》,以<不僅感恩更要及時 胡忠銘籲作有心的感恩人>為題刊出。文中,我乃提到:……感恩的動力與真誠,需要「有心」的回應,如同路加福音17章記載耶穌醫治十個大痲瘋病患者,其中回來感謝耶穌的那一位撒瑪利亞人……。

耶穌往耶路撒冷去,經過撒瑪利亞和加利利。進入一個村子,有十個長大痲瘋的,迎面而來,遠遠的站著,高聲說:「耶穌,夫子,可憐我們吧!」

耶穌看見,就對他們說:你們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他們去的時候就潔淨了。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他;這人是撒瑪利亞人。

耶穌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在哪裡呢?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神嗎?就對那人說:起來,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參路加福音十七章11至19節)

由經文看來,知道感恩圖報的人不多,只有區區的十分之一,真是少得可憐。從舊約時代的百姓就常因驕傲而致忘神恩外,看見新約時代的百姓亦是如此。事實上,不知感恩而忘本,導致忘恩負義的情形,在人類歷史上經常發生,類似的真實故事時有所聞,主要原因,幾乎都是因為自以為是的驕傲而起。這不但是世人所無法接受的,也是上帝所不願意見到的。

其他人得著耶穌醫治而痊癒,但並沒有如同這位撒瑪利亞人一樣回頭向耶穌說「謝謝」。這些人或許是高興過頭、忘記回報,也有可能想「等到有一天」,才來感謝祂。當然也有可能是忘恩負義……。

有鑒於此,感恩當及時,行動也要快。假如行動不快,將會如雅各書四章14節所說的:「…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

四、COC vs. SGS

基督教是一個感恩的宗教,因聖經教導我們:「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神。」(以弗所書五章20節)可惜的是,生活在資本主義與民主政治的現代社會中,因權勢與利益的作祟,使得人常在「緊抓」與「攀比」的思緒中,呈現出COC「算計」(Count)、「擁有」(Own)、「掌控」(Control)的價值取向。只知COC,而不知SGS「分享」(Sharing)、「給予」(Giving)、「服務」(Service)之道理的人比比皆是,導致當人在COC的「效應」下,出現了一連串的經濟蕭條、治安敗壞、社會動盪不安、天災人禍,使得公司行號紛紛倒閉,致使人心不安,引發了「二十一世紀症候群」。

為能因應突如其來的衝擊,世界各地政府不斷提出企業改造、心靈改革、政府再造、淨化社會風氣等措施作為因應。然事與願違,自從推出「改造」的相關活動以來,全世界約有70%的企業承認自我改造失敗,甚至有高達85%的人,對他們自己的企業改造不滿意。以臺灣為例,就有80%的企業認為,其所推出的企業改造不如預期。不僅企業的改造無法達成,就是心靈的改革、政府的再造也是困難重重。

事實上,要使「改造工程」成功率提高的不二法門,就是「感恩」兩個字。位於臺北縣泰山的職訓中心前主任黃惇勝先生,在長時間投入職訓工作後,不諱言的指出:「組織要改造,要先從人的改造做起;要改造人,必先除去我執;而要去除我執,則要組織內的人心存感恩;所以凡事要Thank You(3Q)Very Much!」其所指的「我執」,即堅持己見,執己之一端,自私自利,罔顧眾利;”3Q “則是所謂的IQ、EQ與CQ(Creative Quotient創造商數)。因心中充滿「感恩」的人就會表現出謙虛,謙虛的人必不自滿,不自滿者便會在不斷的學習當中提升IQ。會「感恩」的人,絕不輕易發怒,還會因著感恩而充滿愛心,並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EQ也就隨之提高。懂得「感恩」的人,心中就會充滿無我,有了無我就減少雜念,無雜念就會引發創意,如此一來,便會激發出CQ,增添改造的成功率。

不知感恩而忘本,導致忘恩負義的情形,在人類歷史上經常發生,類似的真實故事時有所聞,主要原因,幾乎都是因為自以為是的驕傲而起。如今,台灣人在物質豐富的情況下,已經忘記凡事感恩的重要,才會使得社會亂得讓人受不了!

結語:

本文最後,讓我們以新聖詩593首(舊聖詩483首)<抵著試煉災禍圍你真艱苦>之歌詞作為結論,好讓我們從中再次省思「感恩=記恩與報答」的重要功課。

1.抵著試煉災禍圍你真艱苦,致到餒志失望四面看無路,

你所得的恩賜各項想來記,穩當滿心感謝上帝大慈悲,

2.有時掛慮煩惱致到心亂亂,僥疑上帝愛疼負十架呣願,

你所得的恩賜又閣想來記,僥疑就能無去日日愛吟詩,

3.想別人有福氣建置大家伙,莫得嘆氣喪鄉天裡有厝宒,

你所得的恩賜錢銀勿會建置,你的寶貝尊貴豈無囥佇天。

4.所以經過試煉不論大小事,莫得餒志失望上帝永做主,

你所得的恩賜照舊想來講,主會安慰幫助引導到天堂。

(和)主的恩賜你當算著數,主的恩賜你豈算會了?

主的恩賜逐項算來記,穩當滿心感謝上帝大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