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愚人 — 戴智彰牧師

  • 戴智彰牧師

哥林多前書1:27(18-31);詩篇119:130

記得1988年,那時我在台東岩灣當兵。有一天的晚點名後,連長訓話完就把部隊交給政戰士。政戰士開始對大家訓話,口氣兇得不得了。後來,直接點名一個阿兵哥劉玉祥,把他罵得一文不值。那人是美濃的客家人,是一個非常好的人,也是我的好朋友,他不是基督徒,但我想很少有基督徒比他好的。政戰士當晚罵他不負責任,交代的事都沒做好,內務最差,當什麼憲兵!簡直是連上的恥辱!

我看他一臉無辜,都快哭出來了,心裡也為他打抱不平。政戰士罵到最後,乾脆叫他出列站在隊伍前面,立正站好,一邊糾正他立正的姿勢,擺明和他過不去。等他站好後,政戰士叫部隊「注意」,於是他起音唱:「祝您生日快樂……」,所有人也跟著唱。最後,他笑著對大家說:「今天是劉玉祥的生日,祝他生日快樂!」剛剛的訓話都不是真的,和大家開個玩笑!然後,大家在笑聲中解散。

4月1日和上述的故事有些相關,因為這天被稱為「愚人節」,人們常在這天開玩笑、作弄人。關於這一天有許多的典故,一般認為,4月1日原為歐洲舊曆新年,後來法國改用新曆,以前舊曆新年之一切賀儀,統一改在新曆1月1日行之。但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曆固執地在4月1日這一天送禮品,慶祝新年。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聰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給他們送假禮品,邀請他們參加假宴會。並把上當受騙的保守分子稱為「四月傻瓜」或「上鉤的魚」。從此人們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為法國流行的風俗。18世紀初,愚人節習俗傳到英國,接著又被英國的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 (參http://js1es.tnc.edu.tw/%7Ejs140/holiday.htm#hh & http://library.muzi.net/ar/fanti/102848.shtml)

我想,「愚人節」的「作弄」是來自於對守舊態度的諷刺,而聖經提到「愚人」則是對自以為有智慧、不信之人的提醒。保羅曾對哥林多人說:「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神,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神的智慧了」(林前1:21)。又說:「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林前1:27)。「人不可自欺。你們中間若有人在這世界自以為有智慧,倒不如變作愚拙,好成為有智慧的」(林前3:18)。 因此,藉著愚人節的時候,和大家分享「真愚人的假智慧」和「假愚人的真智慧」。

一、自作聰明

有一個在網路上看來的故事:有一個人,他的機車常被偷,就算是中古車還是被偷,有一天他就突然想到如何防止他的第8輛車被偷。他就在他的機車加上4個鎖,且貼上了一個字條『看你怎麼偷』,於是他就很高興去吃飯了。當他回來時,機車果然沒被偷,正要大笑時,卻發現多了一個鎖和一張紙,上面寫著……….『看你怎麼騎』。

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很聰明,對事情的處理非常明智,並且自鳴得意。但是,事實上卻不是如此。因為我們常會在「自鳴得意」時,自食「得意忘形」的後果。

讀神學院時,白話字是必修課之一。有一次在上課中作測驗時,老師林信堅牧師要大家輪流唸給他聽。我對自己的程度有相當的把握,並不緊張。當輪到我時,老師要我讀路得記第一章,是有關拿俄米和兩個媳婦惜別的一段記載。拿俄米希望他們能離開她各自去尋找幸福,但兩人都放聲大哭。後來,當我讀到第14 節「……俄珥巴及『大家』親嘴,獨獨路得及她放不離」,老師立刻問我:「你有沒有親到?」於是,我重新再讀一次。老師又問同樣一句話,「你有沒有親到?」原來,白話字聖經的第14節是說:「……俄珥巴及乾家(ta-ke,婆婆)親嘴,獨獨路得及她放不離」(得1:14)。我很懊惱,怎麼會把「乾家(ta-ke)」唸成「大家」?太離譜了!後來,老師說:「會唸也不必唸這麼快!」這讓我很覺得很丟臉,也得著深深的警惕!

我還聽過更離譜的事。聽說以前有人主理祈禱會,因為對聖經也不是很了解,就發生了有趣的事。某人有次主理時,他讀白話字聖經時讀到「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沒有『鳳梨』……」。他也不覺得有錯,就解釋說:「因為當時那個方都是石頭地,不能種植『鳳梨』,所以才會沒有『鳳梨』」!其實,聖經是說:「猶太人和撒瑪利亞人沒有『往來』……」。

人在生活上自作聰明,可能只是出出洋相,讓人當作笑話罷了。但若在信仰及永生的事上自作聰明,忽略聖經的教導,不在意耶穌及眾使徒的訓誨,除非你能即時回頭,否則那樣的損失可能是永遠的。所以,保羅勸勉我們:「人不可自欺。你們中間若有人在這世界自以為有智慧,倒不如變作愚拙,好成為有智慧的。因這世界的智慧,在神看是愚拙。如經上記著說:『主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詭計』」(林前3:18-19)。

讀神學院的最後一年,最擔心的是畢業論文和畢業講道。之前就常看到許多學長被老師們批得一無是處。甚至還有人得到的評語是:「思想祕結(便祕的意思),說話親像落屎」(台語)。聽了覺得很好笑,又覺得他很可憐!但老師只是希望學生在預備講道的過程中能夠更加用心。

另外有一種型態的「自作聰明」叫做「沒有預備」。這種人常以為自己「可以了」,或「無需預備」。

曹定人(1996/5/14)教授在中興大學的演講<演說與簡報技巧>中曾說:「聽你演講的人不會原諒你四件事–沒有預備、不自在、不專注和無趣。」關於「預備」,他說:「你一定要讓聽眾相信,你知道自己在講什麼,雖然不一定要精通得像頂尖的權威。但是,聽眾會希望你在這個題目上知道得比他們多一點。你一定要預備。世界上沒有任何表演者能夠不準備就輕鬆上台的。四個基本要素裡,最重要的是這一項。」

「預備」是一個「過程」,缺少了「過程」,所得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有一個男人肚子餓了,到燒餅鋪買燒餅吃。吃了一個沒飽,又吃了一個還是沒飽,連著吃了七個燒餅才吃飽。吃完第七個燒餅以後,這個人就後悔了!「噯!早知道第七個燒餅能吃飽,我還吃前頭那六個幹什麼呀!」他不能明白前面六個燒餅是為了他要「吃飽」所作的預備,缺少前面的「預備」,他光吃第七個也不可能吃飽的。

在信仰上我們需要預備,耶穌認為不會在信仰上預備的人是「愚人」。就像馬太福音中耶穌所說天國的比喻:「那時,天國好比十個童女拿著燈出去迎接新郎。其中有五個是愚拙的,五個是聰明的。愚拙的拿著燈,卻不預備油;聰明的拿著燈,又預備油在器皿裏」(太25:1-4)。結果,等到新郎來時,只有多預備油的五個童女得與新郎一同坐席。

耶穌在此強調,對於信仰這件事我們需要預備。因為我們不知道耶穌何時再來,天國何時降臨,或我們何時會死去。耶穌認為在信仰上的預備是隨時隨地的,「所以,你們要儆醒;因為那日子,那時辰,你們不知道」(太25:13)。

三、大智若愚

有一次,孔子和他的最得意的學生顏回談完話,他說:「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意思是,「我和顏回談論一整天,他從不提反對意見和疑問,就像一個愚笨的人。可是,我注意觀察他課後的情況,卻發現他很能發揮我所講的內容,可見顏回並不愚笨。」《老子》有句名言:「大直若屈,大巧若拙」。蘇東坡則說:「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作為一個基督徒,經常會受到許多非基督徒的挑戰或諷刺。像我當兵時,有一位下士副班長,是新竹的客家人,他總是出口成「髒」,三字經常掛在嘴邊。他知道我是基督徒,又是讀神學院,所以,他就叫我「神父」。起初,我並不在意,但後來他的態度實在讓我覺得反感,我很正經地跟他說:「我不是神父,請不要叫我神父。」他說:「那叫你牧師?」我說:「也不要叫我牧師,因為我還不夠格!」經過那次的溝通之後,他就不再用那種輕蔑的態度和我說話了。

有時候,有人看我們在禱告。就會用取笑的口吻說:「賜我吃,賜我穿,賜我欠錢不免還(台語)。」聽到這樣的話,我想我們的感受都不好。但是,如果我們站得住腳,清楚自己的信仰,任何的攻擊都不會影響我們。因為我們擁有「大智若愚」的智慧;雖然世人認為我們愚拙,但我們卻深知也確信在基督信仰有大智慧。

在《巨人哲學:十五位企業家的學與思》中,王文靜(2001)描述中油董事長陳朝威的「傻瓜哲學」時提到,當有人問到:「當中油董事長,此刻最大的智慧是什麼?」他的答案是:「當傻瓜。」因為「所有人都要董事長扛責任,你既不能置身事外,又不能扛起所有的責任……。所以,最大的智慧就是在於適時當傻瓜。」當別人取笑我們的信仰時,我們樂意當個「傻瓜」,因為我們明白在基督信仰裡的真智慧。

保羅曾對哥林多人談論信仰的道理:「因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林前1:18)。人們之所以拿我們的信仰開玩笑,是因為他們不明白十字架的道理。在他們看來,基督徒是異類,是「傻瓜」,因為「落教死無人哭」(台語)。我們不需要為這些事生氣,反倒要為他們感到惋惜,因為他們不明白十字架的道理,還自以為有智慧。保羅說:「世人憑自己的智慧,既不認識神,神就樂意用人所當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這就是神的智慧了」(林前1:21)。

詩人也說:「你的言語一解開就發出亮光,使愚人通達」(詩119:130)。在世人眼中,我們可能是「愚人」,但藉著上帝的話語,像我們這樣的「愚人」也要得著上帝的智慧。

在愚人節這天和我們談「愚人」,讓我們思考耶穌的看法,保羅的看法,以至於詩人的看法;擺脫「自作聰明」、「沒有預備」的信仰態度,全心仰望上帝的話語及十字架的道理。或許在世人眼中我們是個「愚人」,但在上帝的眼中,我們是蒙恩得救的智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