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址:高雄市新興區德生街54號    電話:07-2311038
  • 我是新手 禮拜直播 代禱需求 聚會禮拜時間表 講道篇 週報 聖經下載 奉獻

在愛中成長的關係 — 戴智彰牧師

  • 戴智彰牧師

聖經:歌羅西書三章18-19節

◎前言

10年前台灣的結婚與離婚的比數,每四對有一對。最近幾年已經變成了每三對有一對,可見,婚姻關係的維繫已到了緊急的地步。所以有人開玩笑地說:「每三對有一對離婚,其他兩對,一對是還在吵,另一對是沒說出來。」用這樣來形容這世代的婚姻關係,真是夠悲慘了!

◎美滿婚姻的迷思

結婚前,許多未婚的朋友對婚姻總有許多的憧憬,這沒有什麼不好的。只是,許多人常有不切實際的期待。曾有人的擇偶條件是這樣要求的:「對方屬羊為佳,屬狗可;有工作,收入穩定;人品佳;有房子;第二春可;沒有孩子;沒有公婆;還有……我方不工作,不生小孩。」我很懷疑,這種條件怎麼找得到對象。即使找到了對象,結了婚,婚姻可能也困難維持。

結婚後,當婚姻關係遇上了困難,總希望做點什麼來補救,但是不當的方法,效果自然是適得其反。

針對一般人迷信的婚姻關係偏方,在《康健雜誌》69期(2004/8/1)中特別以<殺了婚姻的5個迷思>期待協助正處在憂鬱的婚姻關係裡的夫妻們,這裡摘要一些重點與您一起分享。

【迷思1:生小孩能改善婚姻關係】
這是一個古老的觀念,很多夫妻也這麼想。研究發現,生小孩,的確能暫時轉移夫妻的注意力,把焦點放在孩子身上,所以,兩人暫停了對立的狀態。但時間一久,原有的磨擦仍會再度出現。
所以,「生孩子最適當的時機,是在婚姻健全時,而不是出現危機時」。在美國頗具影響力的行為學派心理治療師Arnold A. Lazarus分析。

【迷思2:男人一定要養家】
和過去比起來,女性比以前更獨立自主,經濟條件也比以前好,但在她們的內心深處還是會覺得,「男人應該養家,要付所有的帳單」。 如果還死守著這個觀念,會給夫妻雙方極大的壓力。

【迷思3:每次的性都應該很棒】
擁有美滿性生活的先決條件是: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在愛家文化出版了英國知名家庭婚姻專家羅伯.帕森斯(Rob Parsons,2003)的最新力作《60分鐘改變你的婚姻》(The Sixty Minute Marriage)裡,提出10項夫妻可共同努力的目標,其中一項是打破性的迷思。

那些「性愛調查」的統計數字,也讓人神經緊張;例如,一週要2.7次才正常,如果沒有,是不是代表我們就不夠好?還有,要感覺都對了才能做,也是性的另一個迷思。因為生活的瑣事磨擦或壓力,隨時存在,要感覺都對了才能做,只會使夫妻愈來愈疏遠。帕森斯誠摯建議:「找到適合你們兩個人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性了」。

【迷思4:夫妻間不應該有祕密】
婚姻專家大多建議,會讓另一半誤會吃醋,但對兩人關係又無益的事,真的不用多說。

【迷思5:夫妻的隱私不能對外說】
根據心理學研究,適度對他人傾吐心事,有益健康,和別人經驗的交流,也有助於自己解決問題。但碰到夫妻的事,卻得謹慎選擇傾吐對像,因為,那還牽涉另一半的面子問題,還有兩人的隱私。

作者認為,「婚姻顧問就像親密的家庭醫生,能隨時照護我們婚姻的健康。」因為婚姻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問題。她建議,別忌諱向人傾吐心事,也別害怕尋求協助,只有坦誠自己的難處,才有機會找出最好的解決方法。

聖經上說:「丈夫當用合宜之分待妻子;妻子待丈夫也要如此。妻子沒有權柄主張自己的身子,乃在丈夫;丈夫也沒有權柄主張自己的身子,乃在妻子」(林前7:3-4)。婚姻中的關係是兩個不同的個體共同建立,因此,學習「尊重彼此」是一件必要的工作,倆人都要學習如何為對方著想,如此才能建立美好的婚姻生活。

◎用他的方式愛他

保羅寫信給歌羅西的信徒時,對夫妻間的關係作了訓示:「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這在主裏面是相宜的。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不可苦待他們。」(西3:18-19)夫妻的關係,妻子如何「順服」丈夫,顯出了妻子的捨己的精神;丈夫如何「愛」妻子,不讓妻子覺得丈夫「苦待」了她,也顯出了丈夫真正的體諒。我想,夫妻間真正的愛不是用自己的方式,自私的愛對方;而是,以捨己與體諒的精神,用對方喜歡的方式去愛他(她)。

或許以下這個故事可以成為許多人共同的心聲……

我的母親是個非常好的人,自小,我就看到她努力地維持一個家。她總是在清晨五時起床,煮一鍋熱騰騰的稀飯給父親吃,因為父親胃不好,早餐只能吃稀飯。然後,還要煮一鍋乾飯給孩子吃,因為孩子正在發育,需要吃乾飯,上學一天才不會餓。

每個星期,母親會把榻榻米搬出去曬,曬出暖暖的太陽香。每天下午,母親總是彎著腰,刷著鍋子,我們家的鍋子每一個都可以當鏡子用,完全沒有一點污垢。晚上,他努力蹲在地上擦地板,一寸一寸仔細地擦拭,家裡的地板比別人家的床頭還乾淨,打著赤腳也找不到一絲灰塵。

我母親是個認真辛勞的好女人。然而,在我父親的眼中,她卻不是一個好伴侶。

我成長過程中,父親不只一次地表示他在婚姻中的孤單,不被瞭解。

我的父親是個負責的男人。他不抽煙、不喝酒,工作認真,每天準時上下班,暑假還安排功課表,安排孩子們的作息,他是個盡責的父親,督促孩子在功課上有所成就。他喜歡下棋、寫書法,沈浸在古書的世界。我的父親是個好男人,在孩子們眼中,他就像天一樣大,保護我們、教育我們。

只是,在我母親的眼中,他也不是一個好伴侶。

我成長的過程中,我經常看到母親在院子的角落中,暗暗無聲地掉淚。父親用語言,母親用行動,表達了他們在婚姻中所面對的痛苦。成長的過程中,我看到、也聽到父親與母親在婚姻中的無奈,也看到、感受到他們是如此好的男人與女人,他們值得一樁好婚姻。

可惜的是,父親在世的歲月中,他們彼此的婚姻生活都在挫折中度過,而我,也一直在困惑中成長,我問自己:「兩個好人為什麼沒有好的婚姻?」

作者的答案是一針見血的,「他們都用自己的方法在愛對方」。如同作者的描述:「想到我父親…..母親刷鍋子的時間都比陪他的時間長。不斷地做家事,是母親維持婚姻的方法,她給父親一個乾淨的家,卻從未陪伴他,她忙著做家事,她用她的方法在愛父親,這個方法是『做家事』。」
有一次上課中,明琴分享了一段傷痛的經歷。她與先生曾攜手創業,正當事業有成時,丈夫卻得了重症。所幸,在一段時間的醫治與照顧之下,病情終於得到控制。為了先生的健康,她用心地保護先生不受任何傷害,不准吃這個、不准那個,不要運動……。後來,病情復發,先生就走了。

她流著淚,帶著自責的口吻:「我以前常跟他說:『不能這樣…不能那樣…』。後來,我才知道,做那些事是他覺得最快樂的事,但我卻一直限制他……。我想對他說,如果能重來一次,我會用他的方式愛他。」當她說完,台下的同學們無不濕了眼眶,對她抱以支持的掌聲。

◎在關係中加個彈簧

有婚姻專家曾說:「體質健全的婚姻,是夫妻雙方能夠有彈性與能力,調整兩個人適當的距離。」婚姻關係是親密,卻又是獨立的。因此,保持婚姻中的彈性,是維持良好關係的法寶。

有一則四格漫畫,它的標題是:「為何結婚都有『龍蝦』這道菜」?第一格,畫了一對新郎新娘高高興興地坐在結婚酒席上。第二格,服務生這時端上了一道美味的「龍蝦」,服務生很有精神地說:「龍蝦來了」。第三格,服務生上菜時說:「祝二位婚後能效法龍蝦精神。」新郎新娘則一臉茫然的樣子。第四格,服務生解釋著說:「一個裝『聾』,一個裝『瞎』」。

婚姻生活中不要凡事斤斤計較,適當地「睜隻眼、閉隻眼」,給彼此的關係一些彈性,婚姻關係就不會過度緊張。

許多做丈夫的對於重要的日子總是不夠敏銳,常常需要太太提醒才會恍然大悟。有位太太說他的先生很少會記得我們的結婚紀念日,太太說:「我嫁他時才十九歲,到結婚二十周年時,我滿以為他最低限度也會記起這個有意義的日子。」結果一整天,先生連一個字都沒提起,讓太太有些失望。不過到了晚上,先生說:「你知道嗎……?」然後,他停了一下。太太終於覺得有點欣慰,先生終於要提起結婚二十周年紀念的事情了。太太用期待的眼光看著先生,先生接著說:「你知道嗎?我養你比你爸爸養你還多了一年。」太太一聽,苦笑了一陣,沒有再說什麼。

我們總是希望生活盡善盡美,婚姻幸福美滿;但較多的時候,婚姻關係常常差強人意,雖不滿意,也還可以接受。如果我們可以這麼想,那麼,我們就已經在彼此的關係裝了「彈簧」。我們對婚姻「一定要幸福」的看法會有一些修正,不再把婚姻幸福「絕對化」,反倒是願意為婚姻幸福付出「相對的」努力。

◎結論

夫妻間的關係是以愛為本,在學習彼此的尊重中建立,在顧及彼此的需求中成長,在調整倆人適當的距離中更顯完全。願我們的婚姻生活都是蒙神祝福的!